標籤:

性價比較高的國產高端手機有什麼?


這要取決於樓主心目中的價位。

2000元價位,當然是華為榮耀Play稱霸性價比冠軍。超級廉價的售價,令同門師兄Mate 10都望塵莫及(當然,華為榮耀Play的用料、質感還是和Mate 10有區別的)。

2500元價位,則是多方混戰大廝殺。魅族16和小米8,兩款配置相近、價格差1元,大打出手。兩款手機性價比都不錯,可惜小米8太像iPhone,魅族Flyme系統優化略差。

3000+價位,可選的只剩一加6和小米Mix 2s了。Mix 2s採用了陶瓷材質,相對較為沉重;採用了無額頭設計,攝像頭在下巴上。

一加6採用的是劉海屏設計,背面雖然是玻璃材質,但是通過獨特的工藝,獲得了同樣優秀的質感。攝像頭在劉海上,屬於大家都能接受的設計。

在系統優化上,一加氫OS與小米MIUI見仁見智。一加的調教風格是追求極速,小米則更想要為用戶提供儘可能多的功能。根據新浪遊戲的評測顯示,一加6遊戲性能第一,小米Mix 2s排名第7,流暢指數比一加低17%。

圖:新浪手機遊戲性能排行榜

可以說,一加6和小米Mix 2s分別代表了普通用戶和極客的需求。

Mix 2s的優勢在於無額頭設計、陶瓷材質機身,一加6的優勢在於綜合表現更均衡,沒有明顯短板。這兩者都是非常超值的旗艦機。

綜上所述,在2000元價位,選華為榮耀Play准沒錯。和4000塊的華為Mate 10處理器一樣。價格卻最低只要1799,非常划算。

價格漲到2500元,當然得選驍龍845處理器了。小米8或者魅族16都是同價位佼佼者。

如果你願意出到3000多,就根據你的喜好,選擇一加6或者小米Mix 2s。不介意自拍攝像頭在下面、也不在意重量,那麼Mix 2s非常划算;介意的普通用戶買一加6,穩妥、好用、快,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水桶」型安卓旗艦。


剛剛經歷過雙十一剁手狂歡的各位,想必一看到性價比這個詞就會眼前一亮。目前國內手機市場品類眾多,眾品牌旗下手機無論從外觀設計還是性能配置,基本上可以完全滿足高中低三檔用戶的不同需求。

不過,買東西貨比三家也是應有之義,到底現在哪款手機性價比最高,今天兔兔就帶大家一同去揭秘。

性價比分值=機型平均跑分÷當前價格(參考京東官方店鋪)

數據收集:2017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單一機型總機器數>1000

縱觀10月份安兔兔手機性價比排行榜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性價比數值唯一過百的的機型是樂視樂Pro 3精英版(4GB|32GB),這也是兔兔在梳理總榜單時唯一一款能在京東商城查到有貨的樂視手機,雖然該機整體來看擁有較為不錯的表現,但可惜因樂視公司整條手機產品線尚處於前途未卜狀態,如果大家選擇了該機,就需要多考慮一下日後售後、系統更新等諸多因素,在這裡就不再多說。

接下的兩款手機均屬酷派旗下,其中酷派cool 1(3GB|62GB)排名第二,該機搭載的是高通驍龍652平台,其當前安兔兔平均跑分成績為77094,京東售價799元,最終性價比值達到96分。

排名第三的是酷派cool S1(6GB|64GB),該機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21平台,在6GB運存的加持下,其安兔兔平均跑分成績為133183分,京東售價1699元,最終性價比值78分。

本期性價比榜單TOP10中,小米旗下有紅米Note 4(3GB|64GB,性價比值74,排名第四)、紅米Note 4X(4GB|64GB,性價比值68,排名第六)和小米5s(3GB|64GB,性價比值67,排名第七)三款機型入圍,而上期入圍的小米6(6GB|64GB)則因缺貨等原因未能上榜,不過其6GB+128GB版本依然入圍性價比值前20之列,近期有購機需求的米粉們可以關注一下。

排名第五位的是努比亞Z17(6GB|64GB),該機屬於高端性能旗艦,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35平台,輔以6GB大運存,可為使用者帶來流暢的運行體驗,其64GB版本目前在京東商城售價2499元,最終性價比值71分,適合對內存需求不是太高的用戶選擇。

除上述機型之外,還有主打青年良品的魅藍E2(3GB|32GB,售價999元,性價比值65),魅族MX6(3GB|32GB,售價1299元,性價比值64)和360手機N5(6GB|32GB,售價1299元,性價比值64),預算在千元左右的用戶們不妨考慮一下。

總體來看,雙十一之後部分機型價格回漲,目前大部分入圍TOP10排行榜機型的性價比值都在六七十分上下徘徊,沒能及時剁手的用戶們恐怕只能再等年終促銷了。

不過兔兔仍然為大家準備了多達50款手機的性價比值排行分布,近期有購機需求的用戶可以前往安兔兔評測客戶端或安兔兔官網進行了解。

註:手機價格每日變動,購買時以官方最新價格為準;性價比榜單僅是從手機的性能和價格兩個維度去考量,並不包括手機的設計、做工以及售後服務等因素。


性價比當然是小米最高了,國產高端當然是看華為,華為高端看mate。你追求性價比就不必買高端了,既然有錢幹嘛追求性價比,感覺很矛盾。我的mate8用了一年半多點,現在剛剛換了電池,其他沒有任何問題,我估計還能用一年半,我也就玩玩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其餘的遊戲不玩,現在手機還挺流暢呢


旗艦配置。一加5(2999),努比亞Z17(2799),小米6(2499,但親測照相不好),三星S8 S8+(5000左右吧,挺貴),驍龍835配大容量高規格內存,具體外觀題主可以自己搜一下看一看。性能稍差一點點的華為P10,mate9,屏幕一大一小,麒麟960,萊卡雙攝,照相很強。

高端配置。榮耀8,榮耀9,榮耀V9,華為nova2,華為P9,OPPOR11 R11plus(藍綠廠是肯定沒有性價比的),小米note3,魅族Pro7等吧。

------------------------------------------------------------------------型號太多,估計題主要炸了。。。總結,推薦努比亞Z17,華為P10,榮耀9。


性價比和高端根本就不存在矛盾,有人攢電腦有人買整機為什麼? 攢電腦的才是高端用戶知道不? 誰家都不會做不賺錢的買賣,關鍵是賺多少的問題,按理說華為在通訊領域確實小有成就,一開始也是抄襲思科通信產品到現在發展成自研自產,手機領域也算是自研自產會節約成本但實際上賣的並不比別家便宜(相對來說)而CPU性能上又不能超越國際大牌的高通,比如華為的手機又有幾個帶紅外這種最低級的功能的? 而魅族,小米就是這種依賴成熟產品的組裝貨全線產品功能都比華為手機做的完備,華為以民企姿態示人實際上就是國企而國企什麼德行大家都清楚,華為這種企業內部的腐敗基本都是用戶買單,用戶僅僅是追求穩定牢靠的產品,華為的宣傳功夫了得僅此而已,而小米產品確實有時候會出現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輕鬆解決,小米的售後快速反應方式也很牢靠,畢竟買小米手機的都是稍微懂點PC知識的追求超高性能的用戶的首選,買華為都是不怎麼玩遊戲的和歲數大的,OV宣傳才是純靠蒙,華為的形象工程搞的好一些而已~小米節約了這部分宣傳成本 ,有水軍說小米是手機發燒,我想說你家電腦不發燒嗎?CPU高溫70,80度沒見過嗎? 那是因為你家的性能差,性能差低電壓的低功耗的自然不發熱!i3和i7的cpu發熱量一樣嗎? 不要以為低價就代表低質量,就好比以前有人攢電腦一樣為什麼不買PC整機?因為PC整機貴性能還跟不上,性能大概可以跟上的價格會高出一大半所以選擇攢機DIY,而小米就是這種官方的攢機追求發燒的配置!一般凡夫俗子是懂不了的!


多謝邀請。

性價比和高端之間本身就存在矛盾。當提到性價比的時候,關注的更多是產品;當提到高端的時候,想到的則是產品所帶來的感受,比如高端大氣上檔次,和品牌相關。

不同產品性價比之間的比拼主要圍繞功能和價格,不同產品高不高端之間的比拼更多和用戶心理相關。排除一些心理層面的比拼在當前這個社會環境中還是挺難的,不過可以嘗試一下剛剛好的原則,是一種不錯的購物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消費的過程中如果要做到剛剛好的原則也挺難的,畢竟我們不可能精通每一個產品,也很難描述自身的準確需求。所以有些商家就會把剛剛好這個原則作為品牌的特質,比如無印良品。其實目前一些國產手機品牌也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特性在裡邊。剛剛好可以理解成,產品不錯,性價比不錯,絕對不會特別的坑。

最終還是回到了品牌,要看個人喜好,即便產品不是那麼高端。比如題主一直在用OPPO,那麼自然對於OPPO品牌特性相對有好感,對其他品牌的好感會相對差一些。不過目前網路的信息傳輸的很快,當遇到別人對於OPPO的一些不同看法時,自身會有一些不適,可能出現問答中提到的猶豫。

這裡給題主的建議肯定為適當放棄高端的感受,更多的關注在產品。可是當推薦性價比手機時,難免也會牽扯到一些品牌喜好。

小米依然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不過最近小米的品牌特質正在發生變化,比如新推出的小米note3就沒有那麼的具有超高性價比,小米Mix更多的在工藝方面下功夫,價格也更高。

榮耀的部分機型性價比比較突出,並且畢竟是華為的子品牌,有著更好的大眾接受度。

如果可以考慮這兩個品牌,目前個人更為推薦榮耀2K檔的機型。

以上內容可以理解成:試圖讓題主放棄高端所帶來的感覺,進而追求剛剛好的購物原則,進而勸說購買價格實惠的手機。但根據個人的經驗來看,這種嘗試很多時候作用有限,不少人最終還是會追求那種高端所帶來的美好。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裡只能推薦華為的Mate系列,符合國產高端的條件,大多數人也都說好,只不過相關產品價格相對更高,和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性價比已經沒有多少關聯,題主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花銷。

其實題主可以嘗試下鎚子堅果Pro 2的,這個品牌在適度性價比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感受,雖然說不上多磨的高端,但至少相對有情懷、有個性一些。


謝邀 性價比顧名思義就是手機的價值與價格相差不大,國內廠商由小米領頭,隨著手機行業不斷發展,小米及紅米系列、魅族的魅藍、華為的榮耀、360手機、一加手機等都是經過市場考驗並受歡迎的產品。可惜的就是魅族自從跟高通鬧掰後一蹶不振了。


推薦閱讀:

OPPO Find X 刷了一天的屏,我們發現最多人問的問題是這幾個
我與楠爺的一些分歧
OPPO渠道下沉伏擊華為:下一步角逐海外市場
吸睛的OPPO Find X:無人區中的自我論證

TAG:OP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