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具的用法是否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


一、 從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方: 杯子、 盤子、 碗、 碟子、 筷子、 匙羹等幾種。 西方: 刀、 叉、 匙、 盤、 杯等, 刀又分為食用刀、 魚刀、 肉刀、 奶油刀、 水果刀, 叉又分為食用叉、 魚叉、 龍蝦叉。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 刀叉和筷子, 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 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 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 西方一開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 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 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 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 筷子的特點是「以不變應萬變」 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 著名的物理學家、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說「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 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 而且不怕高溫與寒冷。 真是高明極了!」 二、 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 中國人請客傳統上用八仙桌。 對門為上, 兩邊為偏座。 請客時, 年長者、 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 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 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 即男女穿插安排, 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 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講究「女士優先」 的西方紳士, 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三、 從就餐氛圍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 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 排場之大, 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人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 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 美味佳肴。 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 以酒助興, 有時為了 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 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 這種「鬧」 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溫馨、 鄰里和睦、 國人團結的「一團和氣」 , 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 。 西方人以飲食為生存的必要條件, 他們自然要遵守某些規範, 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 用餐時要坐正, 認為彎腰, 低頭, 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 吃西餐的時候, 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飲酒。 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 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 左右客人如不認識, 可先自我介紹。 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 四、 從餐桌話語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遵循了「貶己尊人」 的原則。 在中國主人往往要說「今天沒有什麼好菜招待大家」 、 「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 「多多包涵」 、 「怠慢了您」 之類的話。 西方人強調效率和實用主義價值觀。 在西方主人會說「已經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 的話。 五、 中西飲食性質的差異 西方飲食傾向於科學、 理性, 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 感性。 中國菜注重色、 香、 味、 形、 意俱全, 有甚於營養, 只要好吃又好看, 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 這即便在中國人的日 常言談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面對一桌家宴, 主人常會自謙地說「 菜燒得不好, 不一定合您口味。 」 但他絕不會說「 菜的營養價值不高, 卡路里不夠。 」 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 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 所以專吃大塊肉、 整塊雞等「硬菜」 , 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如西方人吃得津津有味的帶血的牛排、 大白魚、 生的蔬菜等, 在中國人看來毫無美味可言, 甚至難以下咽。 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 高個、 長腿、 寬大的肩、 發達的肌肉; 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 肩窄腿短、 色黃質弱。 在中國人的菜肴里, 素菜是平常食品, 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 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 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 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佛教便視動物為「生靈」, 而植物則「無靈」, 所以, 主張素食主義。 六、 宴客的觀念 中國人請客吃飯, 重在飯菜本身。 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豐富多彩。 如果做得到, 一定是山珍海味, 美味佳肴。 否則, 很難稱的上是在請客。 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 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餘為最佳。 如果在家裡, 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 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 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 七、 餐桌禮儀 (1) 不要將你的筷子垂直的插在你的飯碗上, 而是把筷子放在碟子上。 這裡是有原因的, 因為當某人死的時候, 在聖壇的兩邊放裝滿沙或者米的碗, 並在上面垂直的插上香。 所以, 如果你把筷子插在你的飯碗上, 這將看起來像是在設立一個聖壇, 相當於很希望有人死在飯桌前。 (2) 保證茶壺的口不要對著任何人。 茶壺的壺口對著別人是不禮貌的, 壺口應該一直朝著沒有任何人坐的方向。 (3) 不要用你的筷子敲打你的碗。 因為乞丐是敲打著他們的碗來討飯的, 所以在餐桌前敲打飯碗是不禮貌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愛吃肥腸?
中國烹飪協會向世界發布「中國菜」「34大地域菜系」新鮮出爐!
上海人的飲食文化

TAG:飲食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