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要吃什麼食物?怎麼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王醫生我現在放了支架,以後除了戒煙戒酒,按時吃藥之外,吃飯有啥注意的呢?有沒有什麼忌口?

王醫生說:忌口到沒有絕對的,但還是要健康飲食,國際上有一個地中海飲食是久經考驗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且明確利於冠心病的飲食方案。

王醫生別說這麼洋氣,咱們就說咱們中國人的飲食。

對!沒錯,咱們國家的健康飲食指導和這個飲食方案基本一致。我醫生就給大家說一說冠心病飲食。

第一、主食以五穀雜糧為主,細糧相對少吃一點;

第二、用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少用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以及人造黃油,尤其提倡用橄欖油;

第三、多吃新鮮應季的蔬菜水果,盡量簡單加工,少放油,少破壞;

第四、適量吃一些乳酪、酸奶類的乳製品,最好選用低脂或者脫脂的;

第五、每周吃兩次魚。(金槍魚、沙丁魚、三文魚、富含對心臟有益的亞麻脂酸(Ω-3脂肪酸)。沙丁魚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壓,保持正常的心律,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科學研究發現,人體攝入較多的Ω-3脂肪酸,能夠大大降低心臟病發病的風險和預防心跳停止導致的猝死;那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保證這些海魚,那麼選擇普通魚也有一定的好處。

第六、肉類以白肉即禽類為主,少吃一點紅肉即牛羊豬頭。

第七、少吃甜食,控制含糖飲料;用新鮮水果代替甜品、甜食、蜂蜜、糕點類食品;

第八、每天攝入少量約25g的堅果;

除了飲食的具體原料外,研究還發現和家人一起吃飯有助於預防各種疾病。

當然,如果您能做到這些健康飲食,那麼我們鼓勵,可是對於當今社會,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吃飯很難控制食品的種類。

所以王醫生建議:

早點一定要豐富,補充好水果、酸奶、堅果;

午飯如果在外面吃,盡量低鹽低脂低糖低熱量;

晚飯少一點。

頓頓做的肯定不現實,我們儘力而為,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心血管疾病除了要遵從醫囑用藥,更重要的是必須調整膳食結構,選用適合心血管疾病的食物,否則吃再多的葯也沒用。吃藥最多的效果是控制疾病的發展,而不是徹底治癒,如果還是堅持之前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習慣,早晚還會讓疾病複發。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首先並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隨便吃的,但是卻有很多食物要極力推薦的。

首先是嚴格控制的食物:

1??高鈉食物

腌漬食物和高鈉的調料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嚴格控制的,比如鹹菜、臘肉、鹹魚、泡菜、食鹽、各種醬、醬油、蚝油、鮑汁;

讓人意想不到在新鮮蔬菜中也有含鈉比較高的:

番杏(假菠菜) 445.2mg

西芹 313.3mg

奶白菜 170.2mg

茴香 186.3mg

芹菜 166.4mg

小白菜 132.2mg

胡蘿蔔 120.7mg

空心菜 94.3mg

菠菜(真的菠菜) 85.2mg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茄子的含鈉量只有5mg

冬瓜含鈉量2.8mg

所以有人說,那些蔬菜含鈉太高,根本不適合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吃。其實,這些蔬菜不僅可以吃,而且也可以多吃,炒菜的時候少放鹽不就行了嗎,否則不僅高鈉,還很難吃。

2??辛辣食物

雖然說辣椒中也含有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但經常吃辛辣的食物卻會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導致血壓明顯升高,對於有心梗或腦梗的患者是很不利的。

3??甜食

甜食產生的熱量過多,如果消耗不掉的話會增加體脂肪,也會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所謂嚴格控制並不是一口都不吃,舔一舔都犯罪,拋開劑量說毒害,就是耍流氓。一小口也不會出現什麼緊急情況,只要別多吃、別常吃就好。

4??高膽固醇食物

肥膩肉類、豬牛羊油、動物內臟和貝類、魷魚、螃蟹、蝦籽、魚籽等海鮮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普通健康人不用刻意控制,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必須嚴格限制食用。

5??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未必都含有膽固醇,比如植物油中就沒有膽固醇,但每天攝入過多的脂肪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影響實在太大,尤其是油炸食物和飽和脂肪酸較多的肥牛、肥羊、肥肘子、五花肉、排骨也需要嚴格控制。

6??嚴禁酗酒

過多的酒精攝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傷害至深的,尤其是高度酒。但如果血糖、血脂、血壓不是很高,根據醫生指導,每天喝50毫升紅酒還是可以的,紅葡萄酒中白藜蘆醇、單寧酸、花青素都可以保護血管。

7??避免一次多量飲水

飲水有利於機體新陳代謝,但一次性咚咚咚的爆飲,那怕啥非常好的綠茶水或白開水,都會突然增加血容量和血壓,對心梗腦梗的患者是非常危險的,有必要的時候習慣了「牛飲」的人可以用吸管來喝水。

8??暴飲暴食

過量飲食不僅損傷胃和食管(並不是吃到嗓子眼,而是導致嚴重的食管反流腐蝕食道粘膜。),更會導致血壓上升,導致心梗。

9??高溫烹調的食物

高溫烹調的食物多煎炸或燒烤,除了可能附著大量油脂,增加太多的熱量,還有更重要的是:高溫讓油脂產生過氧化反應和反式脂肪酸,這些物質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是容易導致血管梗塞或血管硬化的。

其次是極力推薦的食物

1??高鉀食物

粗雜糧薯類、豆類、蔬菜水果和菌藻類食物多是高鉀低鈉的食物,(除了上述的高鈉蔬菜,還有添加鹽較多的豆製品,如豆腐乾、豆腐皮,需要控制或減少烹調用鹽。)鉀是保證心肌活力非常重要的礦物質,缺鉀更容易讓心跳無力、血液循環減慢、血沉加快、水腫、血管梗阻。

2??高鎂的食物

鎂除了促進鈣吸收,減少肌肉痙攣,對預防和緩解心血管疾病也有重要意義。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綠葉菜、藻類。

3??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比較集中,比如堅果。維生素E可以軟化血管、幫助血液中膽固醇代謝,預防和緩解心血管疾病,但堅果也不宜多吃,畢竟熱量過高,每天1湯勺的果仁就好(10克)。

4??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B族維生素多是能量代謝的輔酶,維生素B2還可以預防上皮細胞潰瘍和炎症,在粗雜糧、薯類和綠葉菜中含量較多。

5??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A可以幫助血管修復和控制炎症,但多是在一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動物性食品中。富含胡蘿蔔素的植物中沒有膽固醇,而且還含有控制膽固醇的植物甾醇,比如所有綠葉菜、胡蘿蔔、南瓜、芒果、木瓜等等。

6??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食物

Ω-3多不飽和脂肪酸、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Ω-9單不飽和脂肪酸,多是有助於降低血脂、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Ω-3和Ω-9豐富的亞麻籽油、紫蘇油和橄欖油、茶籽油以及低芥酸菜籽油,但前提是這些油必須是低溫冷榨的,而且只要烹飪加熱時冒了煙就會產生有害物質。

7??高維生素C的食物

VC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參與修復和保護血管壁、改善血管彈性,在綠葉菜、蘿蔔、苦瓜、白菜、番茄、土豆和多數水果中富含,尤其是鮮棗、奇異果、芒果、橙子等水果含量較高。

8??水溶性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如果飲水較少,粗雜糧的不可溶膳食纖維攝入過多有可能導致便秘,而可溶性膳食纖維豐富的藻類、水果、蔬菜中本身就含有80%~96%的水分,不容易讓腸壁因水分減少而乾澀,更容易幫助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從而保護心血管。

9??黃酮類物質豐富的食物

黃酮類物質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控制三高、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主要在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薯類和豆類中豐富。

除了飲食之外,心血管疾病患者還需要戒煙、保證睡眠、心態平穩、適當運動。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第一步是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最初目標是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要降低它在血中的水平就必須改變你所吃的東西,尤其是減少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其他關於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減輕體重、經常運動、不吸煙也能顯著的減少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通過飲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也能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1、 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量

選擇瘦肉和低脂或脫脂的乳製品

2、 用單不飽和及多不飽和脂肪

烹或烤食物只用菜籽油或者橄欖油

3、 限制膳食中膽固醇

限制蛋黃黃油和肥肉

4、 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

在膳食中增加燕麥、豆類及蘋果

5、 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量

用軟的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黃油,並限用部分氫化油及其製作面點和其他食品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1、 用單不飽和及都不飽和脂肪

烹或烤食物只用菜籽油或者橄欖油

2、 包括omega-3脂肪酸

多吃淡水魚、亞麻籽和亞麻籽油

3、 避免高糖類膳食

減少高糖類食物

4、 戒酒

儘可能少飲酒

5、 如超重,要減肥

運動,限制飽和脂肪,減少食物分量以利於減重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1、 用單不飽和及都不飽和脂肪

烹或烤食物只用菜籽油或者橄欖油

2、 限制反式脂肪酸攝入量

用軟的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黃油,並限用部分氫化油及其製作面點和其他食品

3、 如超重,要減肥

除去飽和脂肪,減少分量,參加運動以幫助減輕體重

(註: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心腦血管病也叫心血管病。常見的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猝死、高血壓、腦溢 血和腦動脈血栓等。如何預防這些病呢?

1、精神愉快。焦急、緊張、憂鬱、煩惱可引起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不齊、 心前 區疼痛和血壓升高等現象。

2、勞逸適度。用腦過度,神經過度緊張,腦血管易出現血液淤滯現象,因此, 應 適當調節勞與逸的平衡。

3、多吃素食。膽固醇和脂肪多的食物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類物質, 易引起膽固醇 和甘油三脂增高。因此,應多吃素食。

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使血管的舒張和收縮運動正常化, 使植物神經 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得到改善。

5、少吃鹽。鈉離子在體內過多儲留,會使血管的壓力增大,血壓升高。

6、不要吸煙、喝酒。


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就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調整,所謂一級預防就是在心血管疾病尚未發生就開始採取干預措施,目的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干預一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

戒煙及預防青少年吸煙,包括主動吸煙及被動吸入二手煙,大量研究表明,吸煙量與心血管病呈顯著正關聯,無論何時戒煙,都會獲益。

低鈉飲食。人群觀察性研究發現,人群鈉鹽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相關聯。隨機臨床試驗顯示,減少鈉鹽攝入量可以降低血壓,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預防可控制的危險因素,長期維持健康的血壓水平可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限制飲酒量。在偶爾大量飲酒的人群中,長期少量飲酒無預防缺血性心臟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飲酒量與房顫、高血壓、出血性卒中密切相關。

增加身體活動,控制體重。身體活動不足是導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中低強度運動可控制血壓,每日半個小時,每周3-5次的運動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需要長期堅持。對於工作忙碌的年輕群體,每周2次較大強度的運動比完全沒有運動的個體較少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合理膳食。膳食中應增加非精製米面的比例,減少總脂肪,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建議每人每日攝入:奶類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禽蛋類120-200g,谷薯類250-400g。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寫作組.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8,46(01):13-14.

作者:解放軍第477醫院藥劑科 王鈺、葯事網成員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謝謝邀請。

心血管病要吃什麼食物?

1.多吃果蔬

心血管病主要是動脈血脂超標、沉積引起的,在飲食方面多吃可以降低脂肪和膽固醇吸收、防止脂質過氧化沉積、增加血管壁彈性的食物——幾乎所有深顏色的、五顏六色的果蔬都有這些好處,所以請多吃富含纖維、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的果蔬類食品。

2.多喝綠茶

心血管疾病是全因死亡率的一大主要原因。綠茶的飲用則是一種人們廣泛接受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方法。

最近十幾年中,每一項研究都提到了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的同時,心血管疾病導致的風險也顯著降低了。特別是那些飲用綠茶量最大的參與者,其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下降了14%,總風險下降幅度高達76%(在女性中更是高達82%!)。

這種效果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綠茶中含量極高的兒茶素,而兒茶素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則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

高水平的綠茶兒茶素能幫助降低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其中EGCG具有潛在的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氧化的作用。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蝕斑形成堵塞動脈血流的主要風險因素和早期誘因。

體外研究還證實了綠茶具有預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誘導的內皮功能紊亂(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早期表現)的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調節兩種形式的一氧化氮的形成,從而調節血壓血流改變的信號來實現的。

怎麼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1.健康飲食

  • 在主食中減少精白米面,增加粗糧比如糙米、小米、玉米、全麥麵包等,粗糧比例要佔到主食的1/2或以上。

  • 蔬菜份量佔到總菜量(葷菜+素菜)的1/2;葷菜以去皮禽肉、魚肉(尤其是海魚,還有對心臟、大腦有益的歐米伽-3脂肪酸)為主,減少紅肉比例。

  • 每天吃一小把堅果,也別多吃,手心一小捧就好,免得熱量超標。

  • 少吃油炸煎食品以及含氫化植物油的食品如蛋糕、某些餅乾、咖啡伴侶等,避免攝入有害心臟和動脈的反式脂肪。

2.戒煙限酒

煙的害處幾乎是絕對的,即使每天一支煙,也會增加早死風險。酒精的危害也不容小覷,最近已經有研究發現,即使是適量飲酒(女性每天1,男性每天2杯,1杯的份量按酒的種類不同而不同,比如啤酒為300ml,葡萄酒150ml,高度白酒45ml)也會加速大腦功能的衰退。

3.適量運動

美國運動協會建議,每人每天最好鍛煉30分鐘,如果一次抽不出30分鐘,分成3段,每段10分鐘也是有效的。當然,最好選程度適中的運動如慢跑、快步走、騎行等,慎選激烈對抗型運動,已查出心臟、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尤其要謹慎選擇運動項目,最好先諮詢醫師意見。

4.充足睡眠

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可以有效修復器官、調節內分泌、養足精力。

5.釋放壓力

最好能培養一兩個放鬆的愛好,比如閱讀、音樂、瑜伽、冥想、散步、插花、園藝或者運動,幫助釋放壓力。研究發現,過大的壓力會影響血壓、血糖、血管彈性、免疫力、衰老速度以及大腦功能等多方面。


推薦閱讀:

今日重陽,祝天下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秋瓷炫患妊娠中毒症住院,3分鐘讓你了解妊娠中毒症
【健康】減肥秘訣:多運動不如少吃點
內心平衡與健康

TAG:心血管病 | 健康 | 養生 | 營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