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家庭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什麼心理問題?


在當前的高離婚率的情況下,重組家庭是一個社會普遍情況,重組家庭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心理問題,宸媽列舉幾個比較典型的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做解說。

首先是自卑心理。

重組家庭的孩子必然要經歷原生家庭的破裂過程。有的是因病去世,有的是因為父母情變等問題造成的,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是全程參與的,並且是全程經歷的,不可避免。從原生家庭的破裂到重組家庭的建立,這一系列的過程成年人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心理變化,更何況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所以,大部分重組家庭的孩子會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程度上容易自卑。自卑的原因除了被別人嘲笑「後媽、後爸」以外,還包括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心理上的變化造成的自卑。所以在重組家庭的組建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陪伴,愛的陪伴是對孩子自卑心理最好的保護。

其次是過度自我保護。

過度的自我保護是孩子在遭遇到了心理傷害以後的心理反應,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有些不同尋常,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像個「小刺蝟」,就是源於孩子自身過度的自我保護。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耐心一點,小心的呵護孩子在家庭重組的過程中遭遇到的變故造成的心理傷害,把一切交給時間來慢慢平復。

第三是抑鬱。

抑鬱是比較嚴重的一種心理問題。抑鬱的孩子表現為不想說話,不想與新的家庭成員交流,甚至會有一些自殘傾向。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果斷帶孩子去往專業的心理輔導機構做相關的心理疏導和治療。

第四是叛逆。

這樣的叛逆不同於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叛逆的源頭就是不接受家庭新的成員的加入,就是拒絕融入新的家庭氛圍。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家庭成員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建立好愛的聯結,做好愛的溝通,以愛為名,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呵護和珍愛。孩子是最能感受到愛的能量的天使,靜待花開!

我是宸媽,一個剛剛開始頭條寫作的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小學高級教師。教育,親子,夫妻關係,家庭關係,是我喜歡的話題。喜歡我的頭條,歡迎關注、評論、收藏和轉發!文章有版權,如需轉載,請一定聯繫作者!


重組家庭一般從單親家庭演變而來。從單親家庭到重組家庭使幼兒的心理一次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家庭變化引發的心理變化過程,我們成人未必都能很好地適應,更何況是孩子呢。

重組家庭的小孩的心理問題表現主要有:

1,有的小孩情緒很不穩定。情緒外顯的幼兒經常激動,無故憤怒、煩躁,對家庭及周圍的一切採取猜忌、蔑視和非難的態度,甚至尋釁滋事,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行為特徵是針對他人。2,有的小孩心理活動比較內隱,不輕易表現出來。這類孩子易情緒消沉、抑鬱少動、少言寡語、缺乏自信心等,嚴重時可能發生自虐行為,主要行為特徵是針對自己。3,有的小孩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性格孤僻,交往能力欠缺,精神負擔重。

4,有的小孩主觀偏激,暗恨、埋怨、憂傷、失望的情緒體驗導致其心理失衡。一方面自怨自艾,顧影自憐;另一方面遇事容易由「責己」變為「責人」,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別人身上。

重組家庭幼兒的教育對策:一、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有正確的認識。這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老師的責任。注意觀察幼兒的言行,及時解開其思想疙瘩,努力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正視現實。二、要重視對幼兒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對重組家庭幼兒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貫穿兩個字:「情」和「理」,教育孩子要學會寬容,學會面對現實,如實地向孩子說清楚父母之間的事情,並告訴孩子,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至愛。三、積極地為幼兒創造高峰體驗的機會。高峰體驗是一種自我實現之後內心十分滿足的非常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高峰體驗多的人,其成就感高,自信心強; 四、多方協同教育,使幼兒避免受外界不良影響。長期生活在重組家庭中的幼兒對外界刺激往往具有較高的感受性,這一點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對此,我們應注意採取正確的引導方法,讓幼兒接受外界良好的刺激,避免社會對其不良影響。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郝曉瑞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在離婚率不斷上升的當今社會中,重組家庭已是比較常見的事情。而由於重組家庭的特殊性導致劇烈的家庭內部衝突、孩子有限的認知能力,使孩子易於將錯誤歸結在自己身上產生壓力和無所適從的感受,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重組家庭的小孩在成長過程中一般會產生的心理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1、情感脆弱,敏感多疑,優柔寡斷。不願意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容易與同學之間產生矛盾。

2、言語行為小心謹慎,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性格內向,自卑,甚至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3、叛逆,攻擊性行為增多。在學校不服從老師的教導,在家不聽從繼父母的管教。

4、過度的依賴家長或朋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喪失自己的主觀看法,附和他人,安全感低。

針對孩子的這些心理問題,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點入手解決:

1、家長之間找出一種新的問題處理方法,使新家庭作為一個整體而解決。

2、與孩子保持零距離接觸,使他們能夠感受到來自家庭的「無分別的愛」。

3、充分的讚美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減少指責和批評,降低孩子的心理壓力。

4、創造時間,對孩子多進行陪伴。加強溝通與交流,用我們的耐心消除孩子的戒心。

面對重組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問題,不僅僅需要拿出耐心,更重要的是要用愛心換取孩子的成長。用愛灌注,用心滋養,等待薄霧散去露出太陽的光芒!


重新組建的家庭,孩子能完全融入進去的很少,多少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心理陰影。舉兩個例子。

例子一:我的一個同學,她媽媽因病去世,她爸爸再娶。當時說的是不會再要孩子,結果後媽是頭婚,那肯定得要自己的孩子啊。最後就是又生了一個。我同學說她變成了在那個家裡不尷不尬的多餘人。

例子二:我的一個鄰居,夫妻離婚,各自再婚又有了孩子,六歲的孩子是判給爸爸了,但是後媽不想照顧,就由奶奶照顧著。奶奶也是不怎麼上心那種,孩子每天髒兮兮的跟個野孩子是的。沒媽管的孩子可憐啊,那句話叫什麼來著:有後媽就有後爹。雖說沒那麼絕對,理卻是這麼個理兒。


現在的社會,總會或多或少出現這樣的重組家庭,而家裡的孩子就註定要成為別人家的一員,那麼,這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影響呢?以下分兩種情況分析一下:

第一,年齡特別小的孩子,比如:2歲以下

這時期的孩子對父母沒有太深刻的記憶,只要新家庭的媽媽或者爸爸經常陪孩子,孩子會很快融入新的環境中。

第二,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

這時期的孩子,有些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喜好,已經開始有了記憶,會清楚記得爸爸媽媽的模樣,突然之間換了人,心裡難免會不高興。那麼,對這些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 變得孤僻,不愛笑了

    沒有了熟悉的人在身邊,這時如果沒有人逗孩子笑,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少言寡語,不愛跟其他小朋友玩。特別是如果新的爸爸或者媽媽脾氣不好,稍有不如意拿孩子出氣,更會加深孩子的恐懼,讓孩子變得更加孤僻。

  • 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重組家庭里雖然也有爸爸和媽媽,但是,其中一人畢竟不是血脈相連,孩子心裡難免會產生隔閡,不會把心裡的事情講給父母聽,有事情只能自己承擔,孩子心裡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 變成問題兒童

    由於缺少父愛或者母愛,或者缺乏管教,孩子學不到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可能會誤入歧途,變成問題兒童。

  • 自卑感加強

    特別是幼兒園或者學校有親子活動的時候,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一起陪著,而自己只有媽媽或者爸爸一個人陪,心裡難免會有落差,加深孩子內心的自卑感。

所以,重組家庭的孩子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猶如生活在親生父母的身邊一樣,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讓他們在愛的包圍中成長,對孩子、對家庭都有好處。


你好,隨著現在社會上離婚率的日益增加,重組家庭也越來越多,而許多孩子也別無選擇的要進入重組家庭,這是一個無法忽略的現實問題。

重組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可能會遇到一些心理問題。但也不盡然。

首先,重組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一些諸如,自卑,焦慮,抑鬱,防禦心強,缺乏安全感,不合群等心理問題。

輕微的可能只是有一些這方面的情緒,而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焦慮症,抑鬱症,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自閉症。也有的孩子會變得叛逆,出現嚴重的諸如打架鬥毆,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

當然,這一切問題的產生,也跟大人的關愛不足有關係。尤其是對那些在重組家庭中沒有得到正確對待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問題。

其次,也有的在原生家庭中被忽視的孩子,在重組家庭中,如果得到足夠的關愛,會心理變得健康起來。

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在原生家庭中被忽視,因為缺乏父愛而變得自卑孤僻,甚至有些自閉。在經歷了重重磨難之後,母親帶她離開了她的親生父親,又重組了家庭。

重組家庭中的父親,對這個孩子非常好,視如己出,關愛備至,漸漸地孩子臉上又有了笑容,又恢復了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應有的青春與活力。即使後來母親在重組家庭中又生下了一個兒子,而這個父親並沒有減少對原來那個孩子的愛,現在一家四口甚是幸福。

所以說,孩子幸不幸福,不在於是不是生活在原生家庭中,更重要的是,這個家庭對孩子的愛是否足夠。當然,重組家庭的孩子,肯定比一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的孩子更缺乏安全感,需要重組家庭的父母以及原生父母都付出更多的關愛,才能消除孩子的戒心,才能讓孩子重拾快樂!

當然對於大人來說,重要的就是找到一個能夠對自己孩子好的另一半!當然,這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重組家庭,本身就是一個關係複雜的系統。而在這種複雜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心理上都會和正常家庭小孩有差異性。

在人物關係認知上,他會分得很清楚,特別是年齡大點懂事的孩子。哪個是自己親生父母,阿姨叔叔,都會在剛開始階段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也導致了他們在和其他人接觸時,總會表達出劃清界限的想法,想要距離感讓自己處在安全的位置。

在情感表達方面,也會有所缺失。這也算一種冷漠性格。因為可能在重組家庭裡面,他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甚至得到的是一種對比性的不公平對待。那孩子心理就會不懂得怎樣和別人相處才是正常的,他按照他的想法相處,基本都是不會互動性的行為居多。

重組家庭的孩子戒備心較重。有時候雖然看著他很溫和,但是你卻會發現,他表現得十分完美,可你卻沒法走進他心裡,只能遠遠地看著。

希望每個重組家庭都能夠保持幸福美好的氛圍,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我是菊子芯兒,一個專註於幫助他人的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推薦閱讀:

提高自信心,建立安全感 - 于飛
學習成績差與心理因素有關
心理學:8種智力,你擅長哪一個?
想自學心理學,該看哪些心理學書籍?

TAG:成長教育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