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青銅禮器與商朝相比,有什麼特點?


先秦時期,青銅器作為重要的禮器,在國家和社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貴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象徵,兩個朝代雖然都利用青銅來製作禮器,但是從目前出土的情況來看,兩個朝代在器類、紋飾、器型都有著很多區別。

商代重酒,西周重食

熟悉青銅器的朋友們都知道,商代時期的青銅器大多是酒器,食器非常少,而到了西周,則完全不一樣,西周主要的禮器多為食器,這是因為商人重酒,周人重食,西周統治者吸取了商代飲酒誤國的教訓,頒布了我國第一步禁酒令《酒誥》,食器取代酒器稱為貴族象徵身份和地位的器物,特別是青銅鼎,具有了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在器物類別上,看到的上周最大的變化。

青銅器的紋飾

在商代青銅器上我們最常見的紋飾是一種人們臆想出來的紋飾——獸面紋,以前又稱之為饕餮紋。這種紋飾結合了現實生活中多種動物的元素在其中,既威嚴又神秘,商人想借用這種神秘的紋飾的力量,達到他們戰勝自然,征服自然的目的。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紋飾也逐漸被其他紋飾所取代,西周時期的紋飾逐漸趨於簡單,以獸面紋為代表的繁縟的紋飾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

青銅器的器型

青銅器的器型,在各個時期都有不一樣的特徵,這主要取決於當時貴族的審美以及青銅器采冶技術的進步。以青銅器為例,最早出現的青銅鼎是錐形足,而且一個鼎耳與一足在一條直線上,我們稱為四點配列式,後來發現這樣的青銅鼎不是很穩重,而且青銅鼎上一般是三組相見的紋飾,採用這樣的方式配置鼎耳和鼎足,不便于欣賞青銅鼎上的紋飾。後來,青銅鼎的造型都採用的五點配列式,即鼎耳位於鼎的兩足之間,而且鼎足也演變成為獸面蹄型足,更顯莊重,也體現了青銅鼎的重要地位。

青銅原料的配比

早期青銅器的產生是因為人們偶然中發現的,在銅中摻入其他金屬如砷、錫、鉛等,得到的合金金屬性能更好,可以用來鑄造器物, 但是並沒有一個合適的配方,更多的還是靠經驗,或碰運氣,隨和技術的不算演進,以及人們大量成產青銅器獲得的經驗,發現用不配方製作出的青銅器,在性能上有著很大的差別,他們將製作青銅器配方,加以總結,記錄在《周禮·考公記》中。雖然不確定,這一配方是什麼時候,完全確定下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在不同時期,人們都有探索,最終才確定下來的。


周王朝取代商之後,依據周制,參酌商代禮儀,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宗法等級、世襲制度。為了擺脫商代的影響,西周的統治者,在建國之初就頒布了禁酒令,《酒郜》,這也是我國第一步禁酒令,禁止貴族無節制的飲酒。所以到了西周時期,我們看到青銅酒器的數量和種類,逐漸開始減少,青銅食器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食器取代酒器稱為貴族象徵身份和地位的器物,特別是青銅鼎,具有了重要的地位。到了西周中期,逐步形成一系列嚴密等級差別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定,主要體現在貴族所使用的禮器數量與規格上,即所謂「藏禮於器」。特別是用鼎制度,相傳大禹建立夏朝後收九州之銅鑄成九鼎,以此代表其王權。所以西周禮制中只有天子可以用九鼎八簋,諸侯國君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身份越低,使用鼎和簋的數量也就也少,鼎和簋的數量依次按照基數和偶數遞減,以此類推,一般的士人只能用一鼎,鼎用來盛肉類食物、簋用來盛穀物類食物。在嚴密的等級制度下,是不能多用的,否則就是僭越,是重罪。但是到了東周時期,也就是我們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微,諸侯勢力變大,列鼎制度就不那麼嚴厲了,經常出現僭越的事情。也就是說有的諸侯開始用九鼎,明顯是不合禮制的。


推薦閱讀:

殷商考2:商——商朝的發祥之地
商朝被滅時它在攻打哪個部落?

TAG:商朝 | 周朝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