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仇富心理怎麼辦?


老子寫的《道德經》中曾有過一句話「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噭在道德經中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說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命中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慾望,適當的私心和慾望是人之常情,而過度的私心和慾望就會使人喪失自我。

仇富是怎麼一回事?就是羨慕不得從而嫉妒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只不過這個東西是金錢罷了。

仇富何嘗不是自己的慾望過度膨脹,但自己的能力無法滿足自己慾望所產的負面情緒呢?

這過多的欲,會使自己障於物而黯於道,會使一個人越來越看不見自己內心的清明,到最後只能「觀其所噭」 ,只能看見浮於事物表面的情況。

至於仇富心理怎麼辦?非常簡單,恆無欲也。


仇富心裡,我覺得很大程度上自己並不富有,然後因為無法快速致富,導致心理落差大,無法正視那些有錢的人,所以就有了一些仇恨心理。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也許跟你的境遇也有關係。

大多數富人都有他們非常優秀的地方,也有些富人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富,但是同樣的,他們也聰明。有一句話,貧窮的人大抵相同,富貴的人各有各的優秀。試想一下,如果你現在的努力讓你變成了很有錢的人。或者你一不小心中了彩票一夜暴富。你會仇視你自己嗎?不會。人們在遇到艱難的時候,千萬不要找借口,仇富也是借口。我相信等你富有了,你會更出色,會做更多有益社會的事。那時我們也會崇拜你。所以,仇富可以換一種態度


有仇富心理說明你得了心病、你應該去看心理醫生、如果你胡作非為亂來、那就等著吃牢飯吧!


仇富其實是劃分正當和不正當的

正當:如果說在社會層面上存在某種「仇富」心理的話,那麼,應該說這種心理並不是仇視一切富者,而只是對於那些利用不正當手段非法暴富者,以及變富之後「為富不仁」者的「惡行」的道德義憤

不正當:偏執份子則是認為,仇富是理所應當,仇視一切富人,認為富有必定和腐敗扯上聯繫,憑什麼別人生活的比我好,這也是這類人心理常態,一邊仇視富人,一邊卻又渴望成為富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仇富」帶給這類人的必定是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綜上我想題主應該是第二種類型,仇視一切的富人,但是我想說他們富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也是通過努力獲得的,比如吳京,為了拍攝《戰狼2》,在大海里差點被淹死,甚至把自己的房車都拿去抵押,身上的傷每天都有,骨折都是正常事情,因此《戰狼2》成績才這麼好,再有馬雲,高考失利那麼多次,當時創業的艱辛你有想過嗎,當時公司創建後幾年沒有收益壓力啊大可想而知,這些放在你身上你確定可以接受嗎?再有還有星二代富二代,這個只能說他們父母很厲害很努力,父母奮鬥那麼長時間,難道自己孩子享福還有問題嗎,所以真的我覺得題主最缺少的就是以下的幾個。

換位思考

發現題主不會換位思考,想法偏執,就像我前面說的,他們都是自己努力掙出來的,誰在最開始也不是含著金湯勺長大的,有的甚至要過飯採取的今天成就,想想如果你經歷他們所經歷 的你確定你可以像他們堅持下來嗎,成功都不是白撿的,多想想他們有錢的背後付出了什麼而不是看表面。

自己努力,積極奮鬥

你不比那些成功的人少什麼,你每天腳踏實地的去努力,盡量讓自己富裕,別想這些,讓自己充實起來,仇富富二代,我只能說他們在以後不一定什麼楊紫,畢竟有一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二代,所以他們你完全不用仇富,優越的環境不一定對他們是好的。

不用刻意介意仇富心理,其實在這個階級固化和貧富差距過大的趨勢下,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仇富心理,但這並不全是你的問題,其實我也仇富,為什麼人家家裡那麼有錢,吃穿都是不用精打細算,但是仇富不要緊,最重要的就是正視自己,別被別人的富蒙蔽了雙眼,畢竟這個年頭還是老百姓比較多。


仇富,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為何仇富,仇什麼樣的富。如果是恨所有的富人,認為所有的有錢人都是自己的敵人,那麼應該從心底改變這種看法。相當一部分富人都是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向輝煌,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與思維。而對於那些紈絝子弟或是憑藉富裕為所欲為的人,仇視,蔑視,無可厚非,但也不要因為這個影響自己。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程遠(微信號 chengzils2016):

曾經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來到我的工作室,他憤憤不平地說:「我一看到社會上那些開豪車、住豪宅的暴發戶,就氣不打一處來,特別是那些富二代公然炫富的時候,我整個人都不好了。程老師您說,他們有幾個人手裡的錢是乾淨的.......」言辭間,彷彿那些富人個個都惡貫滿盈,而他自己恰好就是正義的化身。顯然,他是個典型的仇富小青年。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雖然無比複雜,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紛爭常常是出於兩個原因:一個是同樣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對待;另一個是不同的人待遇相同。

試想,兩個大學畢業生,資歷相當、能力相近,應聘進入同一家公司,收入卻差了一倍,假如你是那個薪資低的同學,能淡定否?

再比如,你是公司元老,歷經風雨,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一個新員工備受老闆青睞,居然得到了和你相同的待遇,請問你是否還能保持一個前輩應有的高姿態?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不難理解仇富心理了。很顯然,仇富屬於上面的第一種情況。仇富者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首先,富人和自己相比,在能力上並無過人之處,無非是藉助於某種不可告人的手段聚斂了這些「不義之財」,所以不能原諒;其次,就算有錢不是你的錯,出來炫富就是你的不對了。你為什麼就不能主動加強自身修養,像人家《人民的名義》裡面的趙德漢一樣,夜深人靜時悄悄地觀賞自己的財富呢?為什麼一定要用你的各種奢侈品來傷害我的玻璃心?最後,那些有錢人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富二代,要麼是有個有錢的親爹,要麼是有個有錢的乾爹,反正不可能是靠自己去努力爭取來的。

那麼這種仇富心理錯在何處呢?第一,雖說有一小部分人是靠一些非法途徑或者裙帶關係致富,但就絕大多數富人而言,確有過人之處。財富作為一般等價物,作為社會稀缺資源,除了偽君子,人人都想要。為什麼財富最終流向了少數人,而不是大多數人?因為這少數人具備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條件:長遠的眼光、堅決的執行力和過人的抗壓能力。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面對,實在是自欺欺人。第二,所謂富與窮,原本就是一個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熊天平有一首《愛情多瑙河》,裡面有這樣一句歌詞:「你的起點,也許是我永遠也到不了的終點」。同理,你所謂的奢侈品,很可能不過是別人最普通不過的日用品而已。會有人為了傷害你特意拿自己的某款日用品出來晒晒嗎?你也太自作多情、太經不起傷害了。第三,互聯網時代每天都在帶來全新的創富模式。我身邊就有19歲的大學在校生通過創立一個很有意思的微信公眾號半年時間獲得數百萬元的估值,我也見過不少連大學都沒上過的網路小主播年收入過百萬元,至於從事互聯網金融、保險等各類銷售行業年收入達到數十萬元的,更多如過江之鯽。請注意,這些人都很年輕、都很努力、都很勤奮、都很善良,既不是靠親爹,更不是靠乾爹。

因此我們說,所謂仇富,從根本上講,不過就是一個認知問題。假如你恰好就是一個仇富的小青年,是時候該靜下心來去讀幾本好書了。


沒辦法回答, 因為沒經歷過,無法真正體會那種憤怒。 但,仇富和炫富是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傻X作死炫富, 肆意踐踏別人的尊嚴,開啟了禍端。有仇富心理的一部分人可能受到了不公平對待, 一部分可能純粹本著不佔你便宜我傻X的態度。 無論哪一方, 都請盡量寬和待人吧。


感覺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人說白了人家有錢關你屁事,不管人家富人是富幾代還是富一代,都是人家自己的努力維持出來的。你再沒錢,人家有錢也跟你沒任何關係。矯正好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疾病再好好賺錢吧,爭取你早日也被人「仇富」。


不要仇富,富人的日子不好過。體現在:1,工作很忙,沒時間吃飯,休息,健身,長此下去,身體肯定不如窮人。2.家住豪宅,房子大會遭賊,不安全,房大人少一人住家害怕,長此下去,精神肯定會出毛病。3.出門豪車,開車有啥好處?遇上路堵,堵的是心。開車哪有步行好,長期開車易得胃病,痔瘡。步行多好,健康,長壽。4,富人每天大魚大肉,易得心腦疾病,還是窮人好,每天粗茶淡飯,一生平安。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仇富的心理是個體在蔑視富人或者是有權力的人的同時,自己也希望成為這樣的人。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也可以把這種現象稱作為酸葡萄心理。所謂的酸葡萄效應就是只當個體沒有辦法去完成一樣東西而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的時候,他們就會找一些理由去適當的安慰自己,達到內心和外界之間的一個平衡。其實也就是說,仇富的人通常自己也希望能夠變成像夫人一樣的人,但是由於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沒有辦法實現這樣的一個願望。等我們知道這樣的一個心理現象之後,在面對一些人出現這樣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以及觀點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予理解,而不是跟著他們一起處於這樣的一個心理狀態,因為這樣的一個心理狀態是不健康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盲目的追求他人擁有的生活方式,例如假如看到別人家裡面非常有錢,你就為了錢拚命的工作而錯失了身邊美好的風景,這也是得不償失的。當然,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其實只要找到屬於合適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只有擁有一個健康和合理的生活態度,才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起來,而不是常常在追逐一些繼續得到但都沒有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的物質條件。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社會上出現那麼多有為青年放棄自己收入頗豐的工作以及美好的家庭環境去流浪,他們這樣的一個行為其實就是去追逐屬於自己並且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推薦閱讀:

孤獨感從何而來?
這五位聖鬥士堪稱白銀中的最強者 其中四位都給黃金留下心理陰影
心理學ABC療法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