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5歲叛逆期,突然不肯學習,應該怎麼辦?


孩子的叛逆期真的是很讓父母傷腦筋的階段。15歲應該是初中三年級了吧,正是快初升高的關鍵時候,孩子突然不學習了,家長一定急得不行,我有以下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孩子突然不肯學習,一定是有原因的,找到問題根源是關鍵。通過和孩子溝通,或通過孩子的要好的同學、老師,了解孩子最近的情況,看看什麼事情對孩子影響很大,從而判斷孩子不肯學習的原因。當然,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敏感衝動,有時做什麼事情未必是有原因的,只是一時興起,所以家長不要太緊張。

其次,在找到原因後,針對問題想辦法,一定要控制情緒,無論什麼原因,都要冷靜面對。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就要找一位平時孩子崇拜,在孩子心裡比較有威信的人和孩子溝通,青春期孩子雖迷茫,但偶像意識很強烈,多多讓TA和崇拜的人接觸,會對TA有積極的作用的。

最後,作為經歷過孩子青春期的媽媽,想給正在或即將經歷孩子青春期的父母一點兒建議:不要把孩子青春期想的那麼可怕,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盡量多和孩子交流,無論TA的想法正確與否,一定讓TA在你面前敢於表達,這樣你才能了解TA。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看似強硬,冷漠,其實內心很敏感、脆弱,非常需要父母的關心,呵護,只是需要我們把愛和關心的方式改變一下,不要像小時候那麼直接(因為TA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用一些TA能感受到又不明顯的方式,偷偷傳達你對TA的關心,TA不會無動於衷的。當然,你必須花時間了解你的孩子,TA的喜好、興趣,這樣才不會弄巧成拙哦。


很同情你的狀況,我也是這麼大孩子的媽媽。遇到叛逆的孩子真是很糟糕,弄得你無計可施,措手不及。生氣,發火都是沒用的,弄不好人家給你來個離家出走,咱就傻眼了!

還是靜下心來,好好和他談!一定注意自己的語氣,平心靜氣,大多時候不是咱們講了什麼內容,而是咱們說話的語氣就已經讓人家不接受,覺得瞧不起他,沒尊重他,在擺家長的權威。讓孩子敞開心扉,問問他如果不學習,他能做什麼?怎麼去做?憑什麼呢?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有什麼資本?如果他一意孤行,認為自己的想法沒錯,那就讓他去做做看,但是,作為家長我要把厲害關係都幫你分析了,你是大人了,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有一天,你的同學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學,你不要後悔你今天的選擇!如果你想去體驗體驗走向社會的生活,那就試試好了,不想讀書就不要上學了!你自己去賺錢養活自己!體會一下 如果後悔了,還可以回到課堂,一切還來得及。

切記做爸媽的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不解決任何問題,雖然做到很難,為了咱孩子,一定得忍住!

一點點感同身受,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應該清楚這個問題實際上還包含兩個問題,第一,孩子的叛逆對向是學習嗎?第二,孩子不肯學習是因為叛逆嗎?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注意並問問自己在我們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難道我們的孩子們不一樣如此嗎?而且主要的當事人實際上是我們的孩子,所以更加苦惱困惑的應該也是我們的孩子。而家長孩子在面對共同的問題時不是應該站在同一戰線去一起攻克難題嗎?是什麼讓我們突然在原本一起美好的時候突然站成了對立。因為不了解!我們要了解我們的孩子。說到了解很多家長又會說,這就是青春期的表現。青春期只是一個代名詞,只是一種表象,我們過多的關注表象問題反而忽略了真正最重要的根本。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由於生長環境以及自身的個性特點的不同所以在青春期時每個孩子遇到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那麼最重要的知己是先分析清楚我們家長自己面對孩子變化的問題時優勢在哪裡能幫助什麼,需要自身提升改進的又是什麼,明白之後再去幫助我們的孩子。

這就說到了知彼,知彼並不是讓我們的家長瞬間積極關注了孩子的缺點,而是分析孩子的優勢以及困惑在哪裡,給孩子帶來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比如不學習是真的因為叛逆嗎?結合自身想想你為什麼不想做一件,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告訴我們,這件事並不簡單、不能立刻帶給我成就感、也無法讓我瞬間獲益,更重要的是我不會啊!這麼多原因結合在一起還有人在不停的遊說怎麼能不反抗呢?

15歲是大多數孩子面對中考的關鍵期,強大的壓力之下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和時刻的成就感很容易讓孩子們選擇放棄,這時候作為家長來說陪伴才是重要的,這裡的陪伴不是讓你給孩子隨時隨地的去敲警鐘,而是更包容更理解更接納


首先,我覺得孩子已經15歲了,出現叛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這個不肯學習具體是什麼表現呢?不肯學習背後有什麼原因呢?這些都需要家長一一弄明白。如果僅僅是因為孩子不願意遵從家長的意願,導致爆發激烈衝突的話,那麼可以肯定,這場衝突背後一定隱藏著家庭太多的問題,親子溝通上的不暢,家長是否在這之前引起過足夠重視呢?

其次,父母也坦誠,自己之前做的不夠好,可見問題積累已經很深了。那麼你又拿出了多少誠意去改進?如何能夠再次取得孩子的信任?就像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樣,這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孩子或許只是藉助不願學習來反抗你對他的絕對控制。如果明白了這一點,那就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如此才能對症下藥。猶記得紀錄片《鏡子》里的那些父母孩子們,每個孩子的痛都不同程度上傷害著自己的父母,但他們寧願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借傷害自己進而達到傷害父母的目的。問題撕裂後是赤裸裸的傷痕,而且歷久彌新,它需要的是雙方的修補。

再者,退一萬步講,如果孩子不願學習已是既成事實,而父母也已努力盡到勸說責任,那就退一步,讓孩子自己冷靜冷靜,畢竟自己選擇的路要自己負責,誰的人生能夠一帆風順呢?或許當你做出讓步,孩子自己想通了,就什麼都解決了呢?

祝早日和解!推薦讀一讀龍應台的人生三書!


謝謝您的邀請。

即使隔著手機屏幕,也能感到您濃濃的焦慮。15歲是比較關鍵的年齡段了,確實是要重視的。關於叛逆期的內容,我之前回答過若干問題,建議您在我的空間中細細翻看,先了解一下青春期,叛逆期的特點。

您說您和孩子溝通不暢,這種情形的成因一定是由來已久,可能還會涉及您家庭中的若干矛盾。那麼,在溝通不暢的情況下,您的意見,您的看法,想法,即便再正確,即便再合理,必然是難以為孩子所接受的。這個階段,說教道理對孩子的效果基本是微乎其微的。對孩子有效果的,只有愛,只有理解和接納。當然這種愛,不是縱容與溺愛,這種理解與接納,也不是放縱不管。

所以,以下幾個方法,您可以全面考慮一下,或者經由我的拋磚引玉,您會悟出自己的方法。

1,您的態度和情緒很重要,對於孩子的奇裝異服和崇拜不宜一下子定義為"痞",您的焦慮大部分是由此概念和判斷引起的。您需要放下對孩子這種簡單粗暴的判斷,放下想要孩子改變的心思,放下對孩子的控制,和氣耐心地詢問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種衣服?你喜歡它的什麼?它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你崇拜他們的什麼?通過這種不帶判斷和意見的詢問,您就可以了解孩子內在的動機。也許他回答你,他想要酷,也許他回答你,他覺得這樣有魅力,也許,他回答你,這會使自己有力量,等等。你會看到,即使在你判斷為不好的情形下,也埋藏著孩子內心的"善",而這種善的因素,就是你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的點兒。你可以幫助他擴展各種對"酷,魅力,力量,等等"的認識,在這種擴展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地轉化這些,成為自己的內動力。你說他不愛學習,很有可能,他的學習點兒從書本轉到了這個方面,所以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均衡發展,是您需要動腦費些心思的。

2,您也提到了溝通不暢的問題,若溝通還能進行,第1條就可以進行,若一點兒也無法進行,那您首先需要找孩子信任的人來完成第一步的詢問和了解;其次,您要在您自己身上下些功夫,學習一些與情緒共處的方式,學習一些如何與孩子溝通,表達自己的方式,學習如何與孩子改善關係。這些都需要外在有老師指引您,也需要時間來支撐這些成長,所以要有耐心和恆心。

3,您也可以向孩子坦然表達自己的焦慮,你告訴他:看到你這種行為(注意,是"行為"),我有些擔心,我害怕你影響學習。當然,一定要注意您說話的語氣。你說這個話,不是為了讓孩子內疚,從而控制他不再這樣做。您說這個話,只是在向孩子傳遞:我很在乎你,我很愛你,我希望你過得好。有時候,若孩子的行為真的讓您痛心,沒必要進入到憤怒和焦慮的情緒指責他,也許簡簡單單,痛心的眼淚就已足夠了。畢竟,愛是相通的,真正的愛是可以被感知的。

4,做父母不是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是孩子在帶領我們重新看待這個世界。所以,對孩子的引領要有,向孩子的學習更要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看你是不是找到了正確的路。

最後,祝福您,祝福您的孩子!


青春期就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有些人早有些人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經歷青春期是最好的。

孩子叛逆是因為他在尋找自我定位及自我價值,這個時間段他認為他是無所不能的,他懷疑父母的每一句話,同齡人的話比父母更管用。

父母在孩子這個階段要學會「閉嘴」,不要啰嗦。更不要動不動就翻舊賬,要學會把孩子看成獨立個體,要尊重孩子。試想一下,你們之間發生的一些事,如果他是你的同事或朋友,你還會想那樣處理嗎?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對吧?

所以我們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每天試著對自己說一個孩子今天的優點,哪怕是幫你扔垃圾,幫你遞水杯等,對孩子說感謝:「謝謝你幫我扔垃圾」。「媽媽今天非常開心,因為兒子幫媽媽遞水杯」。如此堅持二十一天,你會看到孩子與你的變化的。


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渴望被理解,特別是被親人所理解。可以想像到你以前對孩子的關心是不夠的,沒能讓孩子形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感覺沒有被你所理解和接納,所以他才會去找其他的方式獲得安全感與成就感。

對於你這種情況,我個人有以下的建議:

1、坦誠錯誤。勇於放下家長的身段,並仔細想想以前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好,向孩子真誠的承認錯誤,並且承諾改正。

2、了解孩子。通過孩子的愛好、身邊的朋友,甚至孩子崇拜的人等等多方面去了解孩子目前的狀況,究竟有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3、行動改變。既然已經認識到以前的錯誤,就要去認真改變。可能孩子最開始會對你抱有戒心,認為你可能是出於什麼目的,但只要你肯堅持下去,孩子自然會明白父母的心。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的是耐心,並且要接受孩子的優缺點,多挖掘孩子的優點,對孩子多進行鼓勵。

15歲正是孩子人格、性格完善的重要階段,孩子是敏感而迷茫的,他崇拜社會上的一些人只是尋找自身人格發展的方向。孩子比較單純,只是片面的看到社會上的人所謂的「義氣」,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作為家長,首先對孩子認可義氣這個想法應該表示贊同,但同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到真正的義氣,認識到社會上的人的不好的一面。這個過程家長不應該採取說教的方式,而是盡量讓孩子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的例子。


青春期少年心智不成熟,導致被同學嘲笑,患上了心理疾病和自虐,越是開心的事物,他越想去狠狠的破壞掉,事後,有痛苦的後悔。。。哭又哭不出來。很痛苦,並且有攻擊人的行為,應該怎麼辦呢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許多家長抱怨說,現在的孩子就是「小霸王」,特別不聽話,愛和大人頂嘴,叫他向東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他非要干,逆反心理特彆強。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在孩子的發展過程度中,會出現兩個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歲的時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階段。但兩個反抗期有不同的特點: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為了爭取自我主張,獲得活動自由。如「讓我自己穿衣服」、「讓我自己走路」等等。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獨立自主要求則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劇烈變化的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意識開始覺醒,強烈渴望擺脫家長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意圖和想法獨立行事。家長不妨回想一下,上小學的孩子,當您去接他,孩子看到您高興得不得了,會跑過來與您親熱。孩子上了初中,您還去接他,孩子大多會不理您,或板著個臉,跟同學繼續說話,覺得您像跟班一樣跟隨在旁邊,給他丟人,甚至會認為您在偷偷跟蹤他。

具體地說,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哪些主要特點呢? 一是對現有社會地位的欲求不滿。由於孩子「**感」的形成,他們要求具有和大人相當的社會地位和決策權力,反抗在家裡的從屬地位,更反對家長權威式的干涉。 二是與大人在觀念上的碰撞。初中孩子開始對自然世界、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思考,並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於他們受思維發展水平的局限,其觀念具有幼稚性,表現出主觀、偏激、絕對性。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大人的想法與他們格格不入,更反對家長強加給他們的觀念。 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緒波動。由於孩子生理加速發展而造成的對身心發展現狀的不適應和不平衡,他們在缺乏準備的條件下,面對許多矛盾和困惑,這些不斷出現的「麻煩」,常常讓他處在焦慮的情緒背景中,遇到不滿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現突髮式的情緒失控。

如果家長依然像教育小學生那樣,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滿。倘若家長用高壓手段,會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滿和反抗。因此,教育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那麼,家長應該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幫孩子順利度過第二反抗期呢?

對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幾條妙方 1、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 當父母讓孩子發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耐心傾聽。無論孩子講什麼,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以便對症下藥,解決矛盾的一個途徑。(2)不隨意指責或草率評論。家長應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讓孩子把話講完,避免隨意的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3)作出積極反應。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後,家長應作出積極的姿態:「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加一點或再改一點就更完善。」家長的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有利於雙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2、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長應懂得如何熟練地運用批評藝術:(1)分清場合和措辭。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2)批評措辭要適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麼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3)對事不對人。真正懂得批評的家長,著眼點應該放在如何促進孩子改正缺點上,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4)適當冷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3、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後不準晚歸。這種處理方式過於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抵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並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麼晚歸,心裡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後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後,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抵觸。 4、採用實踐體驗法。 用實踐體驗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一位父親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傍晚,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西瓜攤賣西瓜就非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抱回去太累人,不買。」兒子不高興了:「我要買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 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兒子抱著買的西瓜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一路歇了幾次才把西瓜抱回家。這一體驗讓孩子感觸頗深:「吃個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體會到父親的苦心。


首先要尊重關心孩子是前提,無論他成績如何都要不折不扣的真正愛他,不要讓孩子以為是因為成績好了才愛他,其次堅持原則,不要輕易妥協,明辨是非,錯了就是錯了,不要說是因為想讓他上學就答應一些非分的要求,否則有了第一次以後會有若干次他不上學的理由需要你去面對。最後一點就是不急不躁,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的太急,不學就不學,生活上關心他,對他一如既往地好,孩子的本能是向上的,你的愛心一定會挽救他,他不會永遠這樣的,但凡是個正常孩子。


推薦閱讀:

TAG:成長教育 | 青春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