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上面都有什麼?


木星是 恆星,一顆即將被「喚醒」的恆星。所以引力很大,自傳很快。它上面主要有氫元素,灰塵等等。與太陽的形成過程差不多。由於太小,裡面無法產生核聚變所以夭折了。成分也跟太陽差不多。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巨行星)。2012年2月3日科學家稱發現了木星2顆新衛星,累計衛星達68顆。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占所有太陽系行星的70%岩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隨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我們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由於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最早在17世紀時人們便以望遠鏡首度發現它的存在。環繞著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木星至少有68個衛星。迄今已有數艘無人太空船前往木星探勘,最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飛掠任務的先鋒號和航海家計劃,和後期的伽利略號。最最新訪問這個行星的探測器是朱諾號,於2016年7月4日進入環繞木星的軌道。未來仍將繼續探測木星系統,包括可能被冰覆蓋著可能有液態海洋的歐羅巴。結構組成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千米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硅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木星是四個氣體行星(又稱類木行星)中的一個:即不以固體物質為主要組成的行星,它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徑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為1.326 g/cm3,在氣體行星中排行第二,但遠低於太陽系中四個類地行星。組成成分木星的高層大氣是由體積或氣體分子百分率約88-92%的氫和約8-12%的氦所組成。由於氦原子的質量是氫原子的四倍,探討木星的質量組成時比例會有所改變:大氣層中氫和氦分別佔了總質量的75%及24%,余的1%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氣、氨以及硅的化合物。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氫、氖、氧、磷化氫、硫等物質。大氣最外層有冷凍的氨的晶體。木星上也透過紅外線及紫外線測量發現微量苯和烴的存在。木星大氣層中氫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陽星雲的理論組成,然而,木星大氣中的惰性氣體是太陽的二至三倍,高層大氣中的氖只佔了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二十,約為太陽比例的十分之一,氦也幾乎耗盡,但仍有太陽中氦的比例的80%。這個差距可能是由於元素降水至行星內部所造成。由光譜學分析而言,土星被認為和木星的組成最為相似,但另外的氣體行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相較之下所含氫和氦的比例較低,由於沒有太空船實際深入大氣層的分析,除了木星之外的行星至今仍沒有重元素數量的精確數據。[1] 質量大小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它的質量是是如此巨大,因此太陽系的質心落在太陽的太陽表面之外,距離太陽中心1.068太陽半徑。雖然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非常巨大,但是它的密度很低,所以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但質量只是地球的318倍。木星的半徑是太陽半徑的十分之一,質量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所以兩者的密度是相似的。"木星質量"(MJ或MJup)通常被做為描述其它天體,特別是系外行星和棕矮星,的質量單位。因此,例如系外行星HD 209458 b的質量是0.69MJup,而仙女座κb的質量是12.8MJup。理論模型顯示如果木星的質量比現在更大,而不是僅有目前的質量,它將會繼續收縮。質量上的些許改變,不會讓木星的半徑有明顯的變化,大約要在500地球質量(1.6MJup)才會有明顯的改變。儘管隨著質量的增加,內部會因為壓力的增加而縮小體積。結果是,木星被認為是一顆幾乎達到了行星結構和演化史所能決定的最大半徑。隨著質量的增加,收縮的過程會繼續下去,直到達到可察覺的恆星形成質量,大約是50MJup的高質量棕矮星。然而,需要75倍的木星質量才能使氫穩定的融合成為一顆恆星。最小的紅矮星,半徑大約只是木星的30%。儘管如此,木星仍然散發出更多的能量。它接受來自太陽的能量,而內部產生的能量也幾乎和接受自太陽的總能量相等。這些額外的熱量是由開爾文-亥姆霍茲機制通過收縮產生的。這個過程造成木星每年縮小約2厘米。當木星形成的時候,它比現在熱,直徑大約是現在的2倍。[1] 內部結構木星可能有一個石質的內核,被一層含有少量氦,主要是氫元素的液態金屬氫包覆著。內核上則是大部分的行星物質集結地,以液態氫的形式存在。這些木星上最普通的形式基礎可能只在40億帕壓強下才存在, 木星內部就是這種環境(土星也是)液態金屬氫由離子化的質子與電子組成。在木星內部的溫度壓強下氫氣是液態的,而非氣態,這使它成為了木星磁場的電子指揮者與根源,木星的磁場強度大約10高斯,比地球大10倍。同樣在這一層也可能含有一些氦和微量的冰。木星還是天空中已知的最強的射電源之一。[2] 木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由於開爾文-亥姆霍茲機制問定的朝向核心增加。在壓力為10帕的」表面」,溫度大約是340 K(67 °C;152 °F)。在氫相變的區域 -溫度達到臨界點- 氫成為金屬,相信溫度是10,000 K(9,700 °C;17,500 °F),壓力的200GPa。在核心邊界的溫度估計為36,000 K(35,700 °C;64,300 °F),同時內部的壓力大約是3,000至4,500GPa。


我本人再在頭條以原創文章反對權威理論木星等為氣態行星的說法。一,木星的岩石重量超過地球,依據是地球較木星為輕,所以地核產生的氫合成水合物外,一部份氫氣跑到大氣層,其較輕不能捕獲氫氣,升到外太空去了,所以空氣中氫氣含量較少,而木星本身合成多,加上自身質量超過地球,故大氣中氫氣較多。二,木星大氣層氫氣多以外,其它成份與地球相似,三,因大氣層厚上面有太陽的溫度,估計木星地面溫度高的一1oo度吧,故地殼上面存在大量水冰。四,有個比地球內核的溫度還要高的內核,所以才有各種氣體逸出,一句話,地球質量輕,無法留住氫氣在大氣層。而木星更重。五,無地核和地殼木星無法大量產生氣體,六,木星大氣特厚形成強風暴,特高的大氣壓。

以上為本人認識推理原創,引用聲明。知識要創新,不能一味跟風。


推薦閱讀:

TAG:木星 | 天文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