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說「四十不惑」的「不惑」具體是什麼意思?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這是夫子自道的為學次序和應達到的境界。三十歲的時候能夠道德人格「確有所立,不退不轉」而言行能夠「約之以禮」了。

(詳見「《論語》中孔子說「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下我的回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32597870716649730/)

「四十而不惑」是接著「三十而立」而言的。達到「不惑」的境界就是「知者」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

「知者不惑」具體什麼意思呢?《論語註疏》孔穎達疏曰:「知者明於事,故不惑亂。」《論語集注》曰:「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

「知者不惑」並不是指知識從此完備而沒有疑惑了,而是指在有志和能立的基礎上,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志於學」其實是「志於道」、「志於仁」。到三十歲而能「不退不轉」,有了再也不會改變的信仰或信念。但這樣還不夠。

世間萬物變化紛紜,人生命運更是不可捉摸。你會遭遇困境,可能一直失敗。可能沒有人理解你,所有人都說你是錯的。這種情況之下,你會不會懷疑你自己?你會不會覺得自己真的錯了?你會不會懷疑自己所堅信的東西和所做的事的價值?你要不要隨大流、聽從眾人?如果你有所懷疑,那麼就是有「惑」。

「不惑」就是即使在上述那樣的情況之下,也不會有任何懷疑和動搖。因為你「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你知道事是怎麼個事,理是怎麼個理。你不會遇見什麼困境,或者被眾人阻礙,或者其他因素就惶惑不知所措,你會「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知者不惑」。

《後漢書·種暠傳》記載,種暠在承光宮監護太子時,中常侍高梵要把太子接到宮中。太傅杜喬猶疑不決,又不知該怎麼辦。種暠手提長劍擋住車架說:「太子是國家儲君,關係重大,常侍你來接太子而又沒有詔信,怎麼知道你不是心懷姦邪呢?」於是高梵只得回去奏報,得詔令才把太子接走。杜喬退而嘆息:「愧暠臨事不惑。」這大概可為「不惑」作一註腳。

「不惑」看上去不那麼難。堅信自己所信的,堅守原則,不被外界所干擾就是了。很多人在很多時候是會做到這樣的。如果做到這樣,大概可以說到了孔子所云「三十而立」之「立」的層次,但還不是「不惑」。

即使你在外在的行動上沒有被外界所改變,但你的心裡是不是會懷疑自我?你雖然外在堅持,但是不是心裡有點虛?如果這樣的話,仍是有惑。不惑怎麼會心虛,怎麼會懷疑呢?「不惑」不僅是「不退不轉」「有立有守」,而且是對於一切言論事變皆無所惑,是「知之明而居之安」的。是內心深處,從根本上「不惑」,而不僅僅是在行動上的堅持。

孔子四十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皆是夫子自道。這種境界是一個人在那個年齡「應該」達到的,卻不是一個人到了那個年齡就「必然」會達到的。


四十不惑這句話,最初是孔子用來講述自己的經歷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孔子自己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立志求學,三十歲就學有所成了,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再疑惑,能夠從容行事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最初是孔子用來表達讀書求學的修鍊境界,到四十歲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處事經驗豐富,面對疑難都能從容應對,順心而為。

現在我們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多是指三十歲要成家立業了,四十歲能夠內心富足,從容生活,再沒有什麼事能難到自己了。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打臉。

四十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開始年邁,需要照顧,小的進入小學初中的緊張期,更牽扯金錢和精力。四十歲的年齡要不在單位混吃等死,要不正處於晉陞的關鍵時期,多方的壓力糾纏,多方的精力牽扯,試問四十歲的你有多少活的渾渾噩噩,又有多少活的苦痛掙扎。四十歲不彷徨,不迷惑,有幾人能做到。

要想做到真正不惑,只有對生活做減法,對精神做加法。降低慾望,學會捨棄。不想參加的無用社交就不用再勉強自己去了,不想見的人也不必再主動聯繫了,不想做的事也要學著拒絕了。豐富你的內心,去學點你感興趣的東西,讓自己內心富足,對生活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


孔子有個學生顏回確實英年早逝,但是,平均壽命和群體壽命不一樣啊,今天也是這樣。知識分子群體的平均壽命,要比勞工群體的平均壽命高一些。孔子自己活了73歲。孟子80多歲。老子傳說是100歲,估計至少90歲。

「天命」關鍵是「命」命不是「命運」而是「命令」。即「老天爺」給你的任務。孔子一輩子認為老天爺給他的任務就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但是,要做到這些困難重重。孔子想了一輩子的辦法,最後,進入「不惑」「知命」「順耳」「不逾」這樣的智慧境界。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惑也。這是對惑的解釋,三十而立到五十知天命,這二十光陰,一般是在完善的經驗積累,"不惑之年放在中段,標誌著人生的經驗成熟,但至少能成就知性,也就是每個人以自已這一生為計,差不多在四十歲的年紀里,完善自已這一生中,對內認知的成熟狀態,所以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人,但內在的魅力,卻是正當時。

不惑即是能夠明白能夠堅守自己內心的道而不為外界各種誘惑、挫折所動搖,後面的五十而知天命,則是對道的進一步把握,領悟到自己堅持傳播的道即是上天給自己此生的使命,六十耳順,不論旁人說什幺逆耳之言,自己都能平心靜氣的接受,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此已是與道合一的化境。聖人所言,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把人一生學習生活,所學所做及為人處世之心態!完全包涵!成至理名言, ̄代代流傳今天!孔子一生習經學周禮著春秋論語中席


孔子說"四十不惑"的"不惑"具體指的是沒有疑惑或不再顧慮。出處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四十不惑:人活到了四十歲,就應業有所成,不會正因無業困惑,並對人生或者事業有必須的把握和明白。人到了四十歲不論是對己對內對外都有自己的見解,到了四十歲也是事業穩定,家庭穩定,思想穩定的一個年齡。對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懂得擔責,有責任心並對自己的責任勇於承擔,不管是工作也好是家庭也好。對工作,知道並懂得穩定的收入對家庭的重要,對家庭,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既有做兒女當盡的義務又有當父母的義務。四十歲對社會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看法,知道自己身處這個社會,懂得較好的處理事情,這個年齡也是成熟的年齡,有堅強的內心和成熟的思維,是講究實際的年齡。


孔子曰:吾十五立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不惑,是不被迷惑。孔子四十歲,能明察是非。

孔子應當是四十歲之後,才說出了那句名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並能很好的應用於實踐中。

歷史上確實有一些賢良之君,被奸佞之臣迷惑的。最典型的是楚平王與費無極。

孔子假如四十歲以後,做君主,對奸佞之臣的諂媚之言,具有免疫力。


""四十不惑""語出孔子(《論語·為政》),不惑的原意是為學應該達到的境界。廣意是說,人要活的明白,有所成就,思想認知應該達到的高度。

生活中,有的40歲的男人事業有成魅力無限,有的40歲的男人形神疲憊生活困頓,有的40歲的女人成熟優雅氣質出眾吸引人,有的40歲的女人尖酸刻薄令人厭。都是40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做到四十而不惑!

那些40歲活得成熟優雅,氣質出眾的男女,他們做到了四十而不惑,""不惑""的意思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對愛情婚姻不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有了情感定力,看淡了感情中的分分合合,注重婚姻家庭幸福。

40歲的男女,經歷過了朦朦朧朧美好的初戀,經歷過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經歷過了從激情歸於平淡。知道了美好的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再轟轟烈烈的愛情,終將歸於平平實實的生活。

40歲的男人正是事業有成的時候,單位上社會上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想方設法靠近,各種的誘惑不斷,40歲的女人成熟優雅,身邊也不乏追求的人,金錢的誘惑,看起來貼心的關愛都容易使人迷亂。

因為不再困惑,對感情有了定力,知道自己選擇的人也曾經年輕美麗,用情極深,對於社會上那些拋來媚眼的情感誘惑,只是看一眼,淡淡一笑而過。

懂得珍惜身邊人,把自己的婚姻家庭經營得幸福美滿。

【2】對健康不惑,知道健康是第一位的,遵循生命運行規律,注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這個年齡段,己不同於20來歲的毛小夥子,經常會感覺身體乏累。

特別是有的人還經歷過大病,因此他們關注自身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因為知道身體不能嚴重透支,知道熬夜後一天也緩不過來。

在職場中。他們不再事必躬親拚命加班加點,而是懂得分工合作,培養年輕人,讓年輕人多干。

在幹事創業中,他們也很自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知道事情不是一下子能幹完的,要分開,一步一步的去做。前提要把身體搞好。

【3】對社交不惑,清楚知道支撐人際關係的核心力量。注重提升自身實力,遠離低效無聊社交。

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們清楚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職場中生活中,他們與人相交,不卑不亢,不去刻意討好別人,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實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營銷知識,提高自己拓展市場的能力,有時間了甚至提高自己的廚藝,為家人做可口的飯菜。

【4】對事業不惑。有了選擇的智慧,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專註於自己選擇的事,把能幹的事干到極致,干到精彩。

20歲的人會有無數種選擇,40歲的人選擇不多,浪費不起,只能專註於自己的選擇。

他們對行業選擇不再搖擺不定,不在這山望著那山高,知道每一種職業都有每種職業的苦和累,所有工作都是辛苦的,要想做得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都得努力付出。

不再糾結於身邊的人和事,不再空洞的羨慕別人在單位混得好和別人賺的錢多。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知道他們也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和辛苦的。

專註於自己所做的事,懂得分享,懂得借力,懂得幫助別人,互利共贏。

四十而不惑。做到了不惑於心,每個人都能生活的開心幸福!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這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什麼叫不惑?

古人云,不惑,是隨事物上見這道理合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惑的意思,乃是知道事情的道理是什麼樣的。

什麼叫知天命?

古人云,知天命,是知這道理所以然。意思是,五十歲的人,就知道事情的道理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

對於人生的道理,四十知其然,五十而知其所以然。

人到四十,不惑有三。

不惑己身境遇。

人到了四十歲,人生基本就定格了,脾氣、性格,也基本定格了。之所以活成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世事難料而又理當如此。到這一步,有人很滿足,有人還稀里糊塗。滿足的人因為心中有篤定的信念,往後的日子也會繼續前行。稀里糊塗的人,因為稀里糊塗,到這種地步還不明白為啥會這樣,因此依然是沒有方向。用我們的常言講,就是「沒活明白」。

不惑他人態度。

所謂不惑他人,就是知道別人為什麼這樣,別人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很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人究竟是什麼性質的人,而不會疑惑。明白為什麼那人這樣對待生活,這樣對待自己,這樣對待別人。明白了,就能順利找到解決的方法。當然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看不明白,俗稱「識人不清」。

不惑凡俗世事。

這世界每天都會發生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有的令人驚訝,有的令人憤怒,還有的讓人感動。但歸結起來,都是有其原因的。能經歷世事,到四十對這些世事的原因有所了解,不會輕易衝動,沉穩而又體察,就是不惑。

經歷了四十不惑的過程,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生就算很好了。四十不惑,是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的根基,就好比三十而立是四十不惑的根基一樣。有的人二十歲就立起來了,有的人則是四十歲還是個巨嬰。也有人三十而立了,四十歲卻沒有不惑,到六七十歲依然讓人見著就想躲著,這就是根本沒長大,沒成熟。不惑之人,到六十自然耳順,聽什麼都樂呵呵的。到七十就精神能自由徜徉,而又不逾越應有的規矩了。這就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自己的評判,這種評判標準,對所有人都適用,因此才如此有名。


這句話的全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其實現在的書本譯過來,或多或少都包含這個人主觀意思,是翻譯的人用自己的學識給後人解讀古人的學識,但都是包涵自己的理解,不一定都是本意,大致意思相近,這也是問什麼文學擁有那麼多的歷史意義的原因,你在不同階段去品讀一本前人的作品,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孔夫子這句話對於後來者引起還是挺深遠的,人生總會有幾個階段的區分,雖然這與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造成有關,但人的心智都是在不斷成長的過程,就拿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來說,為什麼一般的分別是十二歲以前讀小學,十五歲以前讀初中,十八歲以前讀高中,二十二歲完成大學學業,三十歲以前完成碩士博士學業,這跟人的心智是密不可分的,十二歲以前,屬於童年期,這段時間本事人生最為無知有的階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個人都不知道生活的苦楚,也不會去思考明天會怎樣,隨著年齡增長,家庭、社會慢慢灌輸社會真實的一面給到他們,其實這個社會一直都沒變的一個規則就是勞有所得,不付出是不會有收穫,但是這勞也是需要一定身份地位去分擔的責任,而人在十二歲以前,基本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所以他們不需要思考和承擔就能活下來,而跨過十二歲,人的心智漸漸豐富,進入青春期,總會萌發許多的新奇思維,對社會有更多的理解和看法,而這一現象在高中時期被推入頂峰,但是進入高中時期,他們接觸的社會面廣了,同時也漸漸理解活著的本質是需要勞作去換取,所以人在這一階段走向成熟,懂得為衡量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目標,也就符合孔夫子所說的「十有五而志於學」的境界。

高中和大學,是社會的雛形,讓人充分了解並定位自己,三十以前的人基本都在摸索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技巧,過了三十就是你真正扛起家的責任時期,所以有了三十而立,只有在三十以前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肩負人的起社會責任,所以有了四十不惑,不在但是事業的問題。

人,過了五十是一道坎,跨過五十,很多事都不在會跟社會較勁,會順應自己所想去生活,因此孔夫子說了五十而知天命,你已經知道自己的人生大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了,還會去跟命運跟社會較勁么,不會了。過了七十,人的一生基本已是遲暮,在不隨心所欲,為時已是晚矣。


孔子曾說「吾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順耳,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從如何 踏入學者之道,到成為一代大師的分階段性總結。這個總結非常經典,即使我們運用現代認知發展來檢驗這個說法,那也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孔子的話流傳將近三千年,一些人對孔子的話有自己的理解,往往不是孔子原來的意思了。

我們對這個現象覺得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在閱讀和欣賞過程之中發展出來的引申與欣賞的現象。

比如大家提到的「四十不惑」。我們許許多多的人都認為,人到了四十歲,不應該有困惑了。那麼是那些方面不應該有困惑呢?

那就是各有各的人生體驗了。比如,做生意,可能覺得不應該困惑的就是賠與賺,做教師不應該困惑的,可能就是怎樣叫學生自己發展得最合適。普通老百姓覺得最不應該困惑的就是貧賤富貴等等。總之,每一個,到了四十歲,確實不應該有「不能理解」的事情。

這樣理解「四十不惑」對不對?當然是對的。只不過,這真不是孔子的「四十不惑」。這就是說,孔子雖然傳下來這麼一句話,但是,老百姓覺得這話好像說的就是我自己的那種感受。

其實,孔子當初,真的不會想到別人會那樣理解他的「四十不惑」的。不過,即使孔子覺得「這不是我的意思」,但是,他也會哈哈大笑:你們說的也對啊!

孔子晚年對自己的學術的總結。非常經典。他說的「吾十五有志於學」,這句話關鍵是「有志」。所謂的有志,就是有自己的愛好和信念。所以他「三十而立」了,這句話的關鍵是「立」。既然孔子有志於學,那麼十五年學得怎麼樣了?孔子用一個字回答了你:「立」。我們可以說,立,就是完成了全部學業。

以我們今天的情況來看也基本合理。因為孔子要學的可不是一個一般水平,也不是一個專業,孔子可以說,是把當時所有的學術都進行了系統學習,而且要達到很高的水準,按我們今天來說,孔子三十歲完成了博士學業,一點也不誇張吧?

要不,他怎麼教天下英才?孔子有的學生,三十都超過了,還跟孔子繼續學習呢!你說,孔子沒有很紮實的學術基礎行嗎?孔子三十而立了,這不代表所有人一定都會三十而立的。

古代如此,今天同樣如此!

孔子,三十歲以後繼續學習,進入四十歲,這時的他,據自己的回憶,到了「四十不惑」的境界了。那麼,什麼叫不惑?當然是各種學術之間的矛盾異同嘛!是不是?你想想,就以孔子教授的課本之一《詩經》來說,你肯定對《詩經》中的一些篇章沒有不同理解嗎?不可能的是不是?因為孔子的學生也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才俊,他們本身就會提出不同的問題請孔子回答,而學生也會拿出不同的說法請孔子分析異同,孔子肯定會做到「不惑」的,也就是把問題的矛盾異同,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既不貶低別人,也不誇大自己的作用。孔子一向強調「中庸」,那麼不惑就是孔子具體的「中庸」了。

所以,孔子「四十不惑」是說自己學術的通融和做人的原則信念,已經非常明白了。如果一個人能夠「不惑」,挺好的。


四十不惑,其實挺難。《論語·為政》中孔子講到「四十而不惑」,惑,即不懷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孔安國注,「不惑」為「不疑惑」。程樹德的《論語集釋》中引黃式三《論語後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於立之後者,何也。夫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立,守經也。不惑,達權也。」 「立」,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而「不惑」,是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不惑」的狀態已是「三十而立」的「立」狀態之後成長出來的更靈活更隨然的狀態。不惑的狀態,是在仁義禮智信的規矩上又能圓融通達的理解和遵守。所以,「不惑」作為不懷疑、不疑惑來講,是因為任何看似矛盾的道理卻又能將之融合而不對立,心中自然就無疑惑。相對於後面的「知天命」,「不惑」只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算是達到了這類認知的頂峰,但到了「知天命」就要思考宇宙來源,走進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的範圍了。


推薦閱讀:

TAG:孔子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