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兒子嫌母親不會帶孫子,50多歲媽媽絕望跳下錢塘江這件事?


50多歲的母親被兒子嫌棄,絕望之下跳下錢塘江,幸被救起,差點釀成悲劇。

原本該享清福的母親,因孫子的出生,又帶起了孩子,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兒子對老人沒有一點感恩之心,因一些小事,兒子兒媳竟然同仇敵愾,同聲嫌棄母親,要將母親遣回鄉下。

多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將母親的付出抹殺,且言之鑿鑿:"不會帶孩子"!

接著,連一席容身之地也不給了,要將母親掃地出門。

良心何在?你的母親不會帶孩子,試問,你是天養?地養?還是喝風長大的?

有些家庭中,母親的角色就是付出,兒女的角色就是索取,兒女往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認為父母為自己付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長此以往,對父母的角色定位出現偏差,對待父母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言語刻薄,態度冷淡,沒有一點敬意與尊重,更遑論奉養與孝道。

投江被救,是母親的幸運,更是兒子的幸運,願兒子珍惜上天降下的贖過機會,反省自己的言行,撿回丟失的良心,善待母親。


首先,這個兒子和媳婦肯定不對,尤其是兒子。兩代人這間,在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方面,特別容易產生矛盾,這在許多家庭都不可避免。畢竟兩代人,教育理念、生活習慣、帶孩子的方法都有太多不同。還不要說帶孩子,單是住在一起都可能發生很多衝突。也不要說兒子媳婦和公公婆婆之間,就是女兒女婿與老丈人丈母之間,也不是沒有衝突,只不過後一對的矛盾相對容易解決一些。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你們不需要媽媽來幫你們帶孩子,就應該儘早送母親回老家度晚年。如果你們需要媽媽來幫你們看孩子,你們自己要明白兩代人的差距這一事理,許多事情得好好調節、溝通,媽媽有媽媽的習慣和方法,也許在你們眼裡看來不好,但既然不好不是你們想要的,那為什麼又讓媽媽替你們看孩子呢?你們也可以明確地跟媽媽表明,你們希望的情況是怎樣的,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應該怎麼樣等等。我想媽媽沒有不為自己的兒子孫子好的,溝通好了,她一定會按照你們的要求來做。這個兒子連對媽媽的起碼的尊重都沒有,更不用說愛和體貼,數落媽媽就更不對了。就是對你家保姆月嫂,你也不能數落,你越數落越壞事,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心平氣和地溝通才是王道。得知媽媽想不開,還不管不顧,可以說是一個不孝之子。

另外,這個媽媽也不應該想不開。兒子媳婦嫌你帶得不好,你不帶了就是。讓你回老家,你走了就是。大不了哭一場,感嘆一下自己命運不濟,沒能攤到好兒子。感嘆完了,該幹嘛幹嘛,回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頭,和自己的老同事老鄰居高高興興健健康康地生活,才是正確的態度。你兒子已然不孝了,你還要拿他的不孝來懲罰自己,豈不是更加得不償失。老年人,心胸也應該開闊一點,即便是對自己的兒子,也要懂得適當地保持距離,不要把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和重心都放在他們身上。保持距離,也是在保護你們的關係。古話說,一輩不管二輩事,這個媽媽也要學會放手才對。估計媽媽也是太在意兒子和孫子了,所以才經不起這麼數落。


首先說一下這個兒子,作為兒子,母親盡心儘力帶孫子,兒媳這麼說就算了,作為兒子的他居然也這麼說。在他嫌棄母親的時候可曾想過,在他小的時候,也是被母親從小撫養長大的。再說了,你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了。在你這麼做的時候可曾想過,將來的某一天,你的孩子是否也會這樣對你呢。就算母親可能由於受教育的程度稍低一些,與現在的社會不太適應了,不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了。但是有什麼問題你不能和母親商量溝通嗎。為什麼要把母親逼上如此絕境呀

再說這位母親,兒子嫌棄是不對的,但也不能就此想不開呀要尋短見呀,那心裡接受能力也太差了吧。難道還小孩子和現在的小孩子一樣,說不得,罵不得嗎。而且,我覺得兒子這個樣子也是和自身有關吧。肯定是因為對兒子的過多溺愛,導致兒子如此地無理,如此地不通人情。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對的,但疼愛過度的結果就是把孩子養成了一個不顧他人感受地自私自利的人

最後,我覺得在現如今這個社會,這種情況是經常出現的。兒子長大了,結婚了 ,在城裡讓年邁的老母親來替自己照顧自己的兒子,但是呢 當年邁的老母親來照顧時,又開始嫌棄這個嫌棄那個的。可曾想過你們也都由年邁的老母親撫養長大的,沒有年邁的老母親會有如今的他嗎。而且母親都已年邁,你不盡養老義務就算了,還讓母親幫你撫養兒子,最後居然還嫌棄母親 這難道不應該遭到譴責嗎。對於母親社會上還有很多和你一樣的老人,她們為什麼都沒有選擇自殺呢,而且大多數也都是很樂觀的呢。所以母親不妨放開胸懷,既然兒子嫌棄,那我們還如真的回去養老,還圖個清靜呢


【飛翔詩話:《兒子抱怨母親,母親絕望跳江》】五十多歲湖州人,杭州幫兒帶小孫,兒媳嫌棄帶不好,兒子當面數一頓。讓回老家圖清凈,辛苦帶娃不領情,一時不通進江水,秋天時節水寒冷。珍惜時光愛生命,不可極端短見尋,人間溫暖處處在,花開花落又一春!新聞背景:幾天前,一女子深夜踏進了錢塘江江水中,秋天的江水十分寒冷,民警趕緊將女子拉上岸,可被救的女子依然情緒激動想尋短見。女子50多歲,湖州人,在杭州幫兒子帶孫子,誰料兒媳嫌她帶得不好,就讓丈夫出面去講,於是兒子數落了自己媽媽一頓,讓她回湖州老家去。這位媽媽覺得自己這麼累,兒子不體諒她還要埋怨她,就一時想不開了。而更讓她傷心的是,整個過程中兒子始終沒有出現,也沒有任何電話過來(杭州日報)


婆婆太傻啦,你死啦正合媳婦的意,何必自己傷害自己。記住你就是為他們付出再多的愛,不懂感恩的人永遠不知足。現在的年輕人都過於自己,他們只懂得向父母索要,而從不知向父母感恩,男孩是知懂感恩妻子的父母,缺不懂得自己父母養自己的辛苦。所以對帶不懂感恩的兒子和媳婦,你最好的做法就是 讓自己活的更瀟洒和快樂。至於兒子,孫子和媳婦你就全當他們是路人。記住好好活著別動不動就尋死。


什麼時候人心到了如此脆弱的地步?從頭到尾沒有看到兒子媳婦虐待老人,就是埋怨抱怨一些,說話肯定是過份了,但是老人也至於要尋死覓活?覺得兒子媳婦不體諒你,對你說話過份,可以不帶啊,可以把自己的立場表明啊!一家人可以溝通啊!這樣尋死覓活的,你有考慮過以後嘛?不是當事人,我並不能知道當時兒子說過什麼讓老人如此激動,這個事情有兩種可能,第一,老人任勞任怨帶孩子,兒子媳婦還是覺得帶的不好,繼而辱罵老人,那兒子媳婦就是畜生,應該唾棄!第二,老人任勞任怨帶孩子,但是呢,老人覺得自己帶就要按自己的方法來,兒子媳婦不認同,大家溝通過無數次,老人就是不聽,依舊我行我素,繼而兒子開始數落老人!這種情況雖然也是兒子不好,但是,也不至於唾棄,只希望兒子以後改變和老人的態度!但是事實的結果呢?無論以上那種可能性,老人都選擇了一種極端的做法,自殺,給我的感覺是,老人認為:我任勞任怨,給你們帶孩子,還要嫌我不好,我要死給你看!你這一死,兒子媳婦要背負著一輩子的良心債,是他們逼死親媽的,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錯了,連個補救挽回的機會也沒有!


現在年輕人不知道感恩,母親辛辛苦苦幫你帶孩子,任勞任怨,從哪個角度也不能再訓斥母親,我也是婆婆,和文中的母親有許多相似之處,感觸很深,能理解那位母親的做法,只不過我現在自己租房子住了不得已的情況下,只為了幫他們看孩子,請保姆他們又不放心,沒辦法只好如此,可悲的有家不能回。


湖州五旬一老太,

杭州幫兒把孫帶,

可恨兒媳不領情,

要把婆母攆門外。

不孝兒子又數落,

想讓老娘家自在?

沒日沒夜帶孫子,

兒子兒媳還見外。

滿腔熱血化為冰,

撲通一聲跳江中!

秋風寒來秋風冷,

多虧民警救性命!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操閑心過春冬。

人人都有年老時,

莫嫌爹娘不中用。

自古孝子人人敬,

不孝子女落罵名!


我覺得作為母親不應該自尋短見。首先自己才五十多歲,還年青啥都能幹,兒子兒媳嫌棄你帶不好孩子就跟兒子挑明不跟他帶娃娃了,回自己的家該幹啥幹啥,怎麼開心怎麼過。兒子是自己生養大的,以後母親老了動彈不得了他管不管你就看他的良心發現!兒子也有兒子,難道他不管你就不怕遭報應!所以老輩人站穩自己的立場,該吃吃,該喝喝。經常去鍛煉身體,活出健康,活得愉快!不計較年青人的所著所為,因為他們還沒到那天,老年人的世界他們不懂!到一定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的。


現在老人確實不好當啊,媳婦認為婆婆不會帶伢那就自己照顧或者要姥姥去帶啊,老人本來就可以有更多的享受,為什麼還要吃這份苦,自己受累不說還得不到認可何必呢,不如直接回家享福,兒子也不要了,自己管理自己,現在養老機構多的處了,受這份罪幹嘛。


推薦閱讀:

TAG:錢塘江 | 社會 | 杭州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