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的初戀,為什麼忘不了?


自從我和老公結婚,他就當著我的面把之前聯繫的女生都拉黑了,包裹他一直聯繫的初戀。可是我知道他心裡對初戀還是念念不忘,我和老公戀愛時他曾經說過:「他和初戀很般配,屬於兩情相悅,因為女方家長不同意才分手」雖然我和老公一路風雨走過12年,可是老公初戀這件事在我心裡一直是個陰影,總感覺老公還會和初戀發生什麼事,算是女人的第六感吧!

一直忙於事業的老公,從來沒有參加過同學會,也是我堅決不同意他參加。這兩天老公給我打電話說要回來參加同學會,說他生意不好做,要和同學生意上合作。我當時心軟就同意了,我真害怕他再和初戀糾纏,可是老公說是為了生意我就沒有再阻攔。

老公聚會那天晚上,我不斷打電話查崗,囑咐他少喝酒,多吃菜,完事早點回來。我吃完晚飯趕緊給老公打電話,可是電話已經無法接通,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立即給他的幾個老同學打電話,都說聚會早散了,沒有見到他,話語之間含含糊糊,我總感覺有不好的事發生,一直等到晚上11點,老公才回我信息,在我的追問下老公酒後說出了真相。

這件事情過去一周了,他也回公司上班了,天天給我道歉,說是酒精作用下才做出那種事,我總感覺就像一根刺扎在心裡,根本不是喝酒的原因,而是他蓄謀已久的,那晚我不斷給打電話叮囑他,還做出對不起我的事, 我們10幾年的感情還不入他和初戀的一年,他心裡根本沒有家、沒有孩子,我真的無法原諒他。但是想到一雙兒女還有12年的感情,真的不知道該不該原諒老公,我真想也喝點酒去參加一次同學會,報復老公,但是我不能,我顧慮太多,我該怎麼辦?


年少懵懂的時候,喜歡一個人,沒有那麼多的條件,很純粹,喜歡了就是喜歡了。而大多數初戀到最後都沒有修成正果。人們常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大概就是這樣吧,美好的初戀沒有 被柴米油鹽的煙火氣破壞,還是一如既往的美好。有幾種初戀是最難忘的。

第一、兩人感情很好,卻因為父母不同意。

我一個同事就是這樣,她和他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想結婚來著,可是女方的媽媽不同意,無奈之下,兩個人分手,各自開始走在相親的路上,可是幾年過去,還是沒有合適的,最後有個差不多的,她想就嫁了吧,可是卻意外發生一些事情,讓她對相親對象很反感,這時,初戀剛好要買房子,在哪買也也一樣,如果她媽媽同意他們結婚的話,他就買在女方的城市,她媽媽最後也同意了,他們現在結婚了。

第二、兩人感情很好,卻因為外界的因素不得不分手。

異地戀大多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朋友也是和初戀很好,可是因為經常異地,男生太優秀,她總是自卑,最後她默默地走了。現在已經結婚了,可是經常會想起前男友。

這些故事都在說,無疾而終的戀情最讓人難忘。


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段難忘的感情,但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雲淡風輕,在記憶中慢慢淡忘。而初戀的那段感情,不管兩個人相愛的時間多長或多短,都令人刻骨銘心!

因為在那樣的年華,思想純潔,感情熾熱,彼此都是在真誠付出,也如一張結白的紙,染上每寸相思,都難以抹去!

沒有比初戀更難忘的感情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分開後,即使十年二十年沒見過面,也沒聯繫過,依然在心中懷念那些過往的點滴,我的一位同學,因初戀全心全意的付出,最後被對方甩了,他居然無法走出分手的陰影,整天鬱鬱寡歡,居然得了憂鬱症;我的一位同事,因初戀男友的父母反對他們在一起,最後分手,在初戀那段失敗的戀情里無地自拔,精神恍惚,居然瘋了!

初戀,對於感情豐富、專一的人來說,失去了,會心心念念,難以走出情感的沼澤。若初戀情侶情在一起了,進入了婚姻,而且行且珍惜!這輩子,有緣遇見,並結緣惜緣很不易,彼此要幸福得尖叫才對!若初戀給對方造成了傷害,那是無法原諒的傷痛!


1、初戀+青春期高荷爾蒙疊加效應

很多人在最初明白愛情明白什麼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大多是在青春期。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體內的分泌的荷爾蒙激素旺盛,生髮育及情緒表現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期中最明顯的便是孩子開始有了愛情,很多人說愛情就是荷爾蒙反應。荷爾蒙會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持續下去就會分泌出多巴胺和血清胺,血清胺是在愛情中最重要的物質,能迷惑人看不到對方的缺點。曾有研究發現墮入情網的男女腦部活動模式近似飢餓、口渴和毒癮發作時的強烈反應。拉特格斯大學人類學家費希爾說,此研究顯示愛情的慾望可以比生存意志更強烈。

2、初戀=戀愛+First心理,從無到有的變化比值最大

初戀中讓人忘不了的不是一些實質的存在而時迷戀、懵懂、小心的感覺,常說第一印象特別重要,而很多第一次都是讓人難以忘記的,這也就是我們說的首因效應。而初戀總是單純是美好的,初戀時期總在年幼時期沒有生活的壓力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初戀只是純真的感情。任何一件事從無到有的變化是最大的,因為沒有對比只有唯一。

3、初戀的禁果偷情心理

初戀往往都不會被家長老師認同,因為不想被老師家長發現,反而會增加內心的刺激。這就是禁果心理,因為各種理由制止反而更能激發人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古希臘傳說中,伊甸園中的夏娃受蛇的誘惑,偷食了善惡樹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因此這樣的刺激讓人記憶尤深。


謝邀!

初戀,多麼美好純潔的詞,也是人生中相當美好純潔難忘的一種感情,很多人對於初戀都有一種情結,深深地繞在心頭,甚至會隨心靈走上一生的路程。

初戀的感情都是青澀的,單純的,透明的像一汪清水,沒有雜質。初戀情人,那是我們的生命中愛情之門的開啟者,我們人生第一次的愛情是我們用心愛的,內心愛情的所有美好憧憬與希望,都深深寄托在了這樣的愛情里,很多人都在開始戀愛時,抱著愛一生不變的心來的,但卻終有很多初戀愛情,沒有結出真實的果實,就被有些原因,給掰開了,很多人因此而抱憾一生。

初戀難忘,因為用心,因為那愛情是純潔的,也是認真的,所以會深深地在心裡紮根,生出一種說不出來的深厚之情,任你歲月流逝,也沖涮不掉它的顏色。特別是愛而不得的初戀,也更是讓人覺得一生之憾,就是到垂垂老暮之年,也仍然深記猶新它的鮮艷。

真的希望人們在最初的戀愛里,就能夠找到一生之真愛,珍惜它,把握它,從而相伴相守走人生,讓美好又純潔的初戀之愛成為自己愛情世界中第一道愛的風景,也是最後一道愛的風景。


歲月悠悠,回想往事,每個人都有讓自己難忘的人,難忘的事,對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來講,更是如此。幾乎所有人都會對初戀或多或少存有一份美好的回憶,為什麼呢?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首因效應」,也就是大家常講的「第一印象」。「初戀對象」,是在男女情感中第一個讓我們體驗愛與被愛的人,是讓我們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愛情」的人。這個人不管最終是會成為我們的丈夫或妻子,他(她)與我們演繹的愛情故事,會隨著當時的體驗進入到我們的潛意識裡,進入到潛意識的任何人和事都是終生也不會忘記的。

有些人會為初戀時的決定後悔,後悔的原因大多分兩種:後悔當初分手和後悔當初結婚。後悔前者的會多一些,尤其現任丈夫或妻子不如初戀對象。但所有的故事已經演繹結束,留個大家的只有回味,那我們就多多回憶曾經的難忘,曾經的歡愉,讓留在記憶里的初戀永遠是美好!


作者:陳一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心理諮詢與心理成長系系主任)馬飛 (小學教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路學校學員 )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中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不知打動過多少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觸點。人生何其漫長,但初見卻只是那麼短暫地一逝而過。假如把人生比作一條長長的河流,那麼初見就是一切生髮和開啟的源頭,如花初綻,如日初臨,如芽苞剛剛展露在春天的枝頭,是美好,是純真,是希望,也是遠方。初戀的好大概也就如此。

下面,我再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人的初戀為什麼忘不了。

1.許多人都聽說過,在心理學定律中,有一個「首因效應」定律,強調的是:第一印象往往會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並佔據主導地位。因為有些人在生命中往往會有不止一次的戀愛經歷,所以初戀就相當於我們在諸多戀愛情感關係中的「第一印象」,相比於之後的戀愛經歷和感受,記憶就要深刻得多。

2.所謂初戀就是我們第一次以男女之愛的形式與異性接觸交往,中間往往是帶著對愛情的憧憬、懵懂、純真等一系列全新的心理體驗投入進去,當我們體驗到的情感越豐富微妙,留在記憶中的感覺就越深刻美好,這就是說,體驗有時候會高於生活本身。

很有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到了花甲之年還經常想起初戀,我們在乎的其實已經不一定是初戀對象這個人有多好多吸引人,我們懷念的只是自己初戀時的那種情景畫面和情緒體驗本身。我們的內在小孩一直守住那個純真和美的現場,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但它與現實的婚姻生活並無衝突,只是需要被尊重、呵護和接納。

忘不了初戀的感覺,就像我們印象中小時候第一次坐車去外婆家,第一次吃上城裡帶來的奶糖一樣特別香和甜,那味道可以記住一輩子。而往後你再坐無數次車,再吃比這好得多的奶糖,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3.初戀一旦成為過去,就意味這是未被我們得到或滿足的事物,也就是心理意義上的未完成事件。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的未完成事件都會以創傷模式出現,但初戀不一樣,它最初被賦予和界定的性質就是美妙的甜蜜的,是和青春的身心,熱情飽滿的情緒相結合的過程。所以經受歲月和生活的沉澱之後,它不但不會消退,反而在無數次的回顧、懷思和追憶當中,不斷被想像修繕和添加進自己願望中完美的成分。就像山在虛無飄渺中,遠比實有的「身在此山中」更令人渴望和迷戀。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不知道能不能解開你心中的困惑。


謝邀

因為真愛了

因為用心了

因為有情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eee6bfddab339ecfd897b56d4e2a038", "vname": "", "vid": "v02016180000bc4vomcd1dr48pihnt50", "thumb_width": 626,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4.375, "h": 368,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93968}, "normal": {"duration": 4.375,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26, "file_size": 175520}}, "src_thumb_uri": "879e00033bb657027bd2",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885100054510acf3689d", "vu": "v02016180000bc4vomcd1dr48pihnt50", "duration": 4.375, "thumb_url": "885100054510acf3689d", "thumb_uri": "885100054510acf3689d", "md5": "ceee6bfddab339ecfd897b56d4e2a038"} --}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