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電影《我是馬布里》?


首先,《我是馬布里》這部電影是真實事件拍攝的

對於現在正在影院上映的影片「我是馬布里」,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前期沒什麼宣傳,又趕上鋪天蓋地都是「戰狼2」的消息,它是徹底要被淹沒了。這從排片上也看得出來,家附近的兩個大影院加起來只排了一場,更慘的是,我看的那場,180個的座位只坐了5個觀眾,我都要替它哭了。

沒抱著多大期待去看的「我是馬布里」,但在看完後,我居然覺得還不錯。如果你想不開,要去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強烈推薦,你去看「我是馬布里」吧。在豆瓣上它是6.6,相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4.3分,好太多了。

「我是馬布里」是部運動題材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它講述了一個男人的籃球夢。沒錯,我正在講的是Stephon Marbury斯蒂芬·馬布里,NBA里的「獨狼」,也是CBA里的「馬政委」、「馬指導」、「老馬」。關於他的事迹,你可能比我了解的更清楚。

1977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馬布里,1996年就在「NBA選秀大會」中以第四順位進入了NBA。(順便提一句,那屆選秀真是人才輩出,被稱為「96黃金一代」,湧現的巨星有:阿倫-艾弗森、科比-布萊恩特、史蒂夫·納什、本·華萊士、德里克·費舍爾、雷·阿倫、小奧尼爾。。。恩,都是大神,服氣!)

但是馬布里在NBA打球,一直是處於「一流球技,二流球隊」的尷尬狀態。隨著他在尼克斯隊與主教練的不合公開化,他的表現也越來越糟糕,受到的指責聲也越來越多。後來,他還在網上公開直播自己吃凡士林,還有各種莫名其妙的事兒。額。。。大家都覺得他是瘋了,他在NBA的日子也到頭了。

2009年,馬布里受邀來中國打球,進入CBA。2011年,他加盟北京首鋼隊。一個曾拿過2000萬美元年薪的NBA球星,會看得上CBA? 會好好打球?他那落魄頹廢樣兒,怕是要把北京的天空都給污染了吧?!不止我,很多人都這麼看。

沒想,我們都被重重打臉了!——

「四年三冠」,馬布里用這四個字給出了最好的回擊。有了馬布里加盟的北京首鋼隊像開了外掛,2011-2012賽季CBA聯賽總冠軍,2012-2013賽季CBA聯賽季軍 ,2013-2014賽季CBA聯賽總冠軍,2014-2015賽季CBA聯賽總冠軍。(在這之前,北京首鋼隊可是CBA墊底的球隊啊)

「我是馬布里」的主要劇情,就是這段由低谷到重獲輝煌的真實經歷。除了馬布里飾演自己外,還有吳尊、何冰、王慶祥、鄭秀妍等主演。如果一個帥哥看不過癮,就甩你一群帥哥。如果不喜歡帥哥,就看鄭秀妍飾演的女經紀人吧,我想導演楊子應該用的是這套路。因為在我看來感覺鄭秀妍的角色有點多餘,但好歹她人長得比較美,一群打籃球的大男人中,有個美女襯托也是極好的吧,同理,NBA中場休息時的美女啦啦隊。

哦,還有阿倫·艾弗森客串,戲份還不少。他與馬布里之間的籃球英語對話,還是很走心的。相信有很多人會沖著艾弗森來看電影吧。想起我的高中時代,班上最小的姑娘是艾弗森的迷妹,一談起艾弗森就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哈哈哈

「我是馬布里」講的不僅僅是籃球,更是勵志人生。一部「北漂」奮鬥史,一個紐約人在北京。他當時的困境有以下幾個:1、加盟北京首鋼隊時的馬布里,已經34歲了。34歲對於職業籃球運動員來說,就是一位老人。身體條件,競技狀態跟年輕人沒法比,隊里其他隊員清一色的80、90後,他是唯一的一位70後隊員。2、語言不通,文化上有差異。入隊第一天,馬布里就把champion一直掛嘴邊。對於一支墊底的球隊,你一來就說拿總冠軍,這不是吹牛B找罵嗎?美國人是喜歡談大大的夢想,中國人還是比較低調務實的。隊員們對剛來的馬布里很不待見,感覺不是一路人啊。3、北京首鋼隊的技戰術水平與強隊有很大的差距。

那馬政委是怎麼做的?對於困境1,他積極訓練,身體條件不行,就用努力來彌補。外援來中國打球,很多都逃避訓練的。我們的馬政委不但參加訓練,比其他隊員還努力。對於困境2,他是真心喜歡北京這個城市的,你會在影片里看到很多北京城市的地標性建築,還有傳統的四合院。他說過,北京跟他的家紐約很像,每天坐地鐵去場館訓練,自己也好像成為了這城市的一部分,這感覺讓他很喜歡。此外,他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幫助隊里的球員提高球技,成為他們的big brother,還請大家吃火鍋增進感情。對於困境3,他利用自己出色的「球商」、豐富的賽場經驗和主教練一起調整訓練項目,研究對戰策略。

馬政委帶來的還有精神上的力量,「LOVE IS LOVE」、「冠軍不是口號,而是一種信念!」、「你要從內心相信,你是可以的!」、「為了夢想,努力拚搏」,這種精神的力量讓他成為了一個英雄,一個團隊里的領袖!這些都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

整部影片,還讓我比較感動的點是,馬布里父母對他的愛。我一直相信個人最大的精神力量來源於家庭。父親對馬布里從小就期望非常高,親自訓練他打球,告訴他「要把CAN"T從自己的字典里刪掉」、「Thingking before moving」,他能在球場過早展露天分與他老爸的培養絕對分不開。而母親一直在背後支持他,她鼓勵他來北京發展。她說,「籃球一直都是你很喜歡的,我想看到那個開心打球的你」,而「God is Everywhere」。一個充滿奮鬥精神、充滿愛的家庭可以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力量。

也說說這部影片的bug。有一點剛有提到,女主感覺有點多餘。還有就是,整部電影遊走在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有些曖昧不清。感覺笑點、燃點、高潮都有,但又都差那麼一點。再有就是關於馬布里內心活動的對白,有點太多了。(老馬,我知道你很勵志,但是老是這麼說出來,我也有點煩了)。還有那場記者發布會演得假了些,廣東隊跟北京隊在現實中不可能那麼對著乾的。女記者問,關於總決賽你怎麼看?鄭教練答,我應該會站著看。。。。額,這不是笑點,是尬點吧。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要去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我強烈推薦你看「我是馬布里」。


先不從電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這部電影,至少大部分都是真實的,是馬布里在北京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CBA總冠軍!是他從人生低谷又步入另一個人生巔峰,很勵志,看的出他真喜歡上了中國,喜歡上了北京!其實每一個打籃球的人都經歷過低谷,我們一樣是在球場下默默地練習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稍微有一點成就,再和別人打的時候又發現其他問題,又一次去練習其他基本功,不斷的重複讓我們球技更加完善,技術更加熟練。支撐我們的就是愛好,我們喜歡打籃球!僅僅從籃球角度出發我認為是一部好電影!不足的地方我認為深度不夠,多加一些籃球戰術和技術的展示或講解會讓觀眾眼前一亮,會認為他不只是一部勵志電影,還能了解職業比賽是什麼狀況,畢竟看的人都是喜歡打籃球的!


這是個很少見的運動題材的電影,有一點非常突出:總決賽開賽前,馬布里和吳尊在酒店——電影畫面是馬布里賽前的思想活動和已經開始比賽球場的切換,然後很戲劇的比賽按馬布里的預想在發展。這個情節里有體育集體項目的真實性,就是很高水平的運動員教練可以拿捏比賽到很細緻,比如足球的超級替補上場第一次觸球就得分。但是沒什麼電影能這麼細緻的表現。楊子導演有功力。但是到總決賽最後一場關鍵時候馬布里罰下,我沒查真實性,但是我相信是真實的,因為現實真的比人們的想像還要離奇更多。何冰的北京大爺腔超好。拍的是馬布里,體現了中國運動電影的一個很高水平,謝謝攝製組。


看了!很不錯!投資人很有眼光有魄力!老馬本色出演,挺自然!何冰演的教練很爺們!關鍵是既勵志又充滿人情味!建議年輕人都看看,很正能量!可惜,這麼好的片子安排的檔期不好!趕上戰狼了,所以票房很慘!


推薦閱讀:

TAG:斯蒂芬·馬布里 | 我是馬布里 | 城市英雄 | 體育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