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為人如何,在褒貶不一的情況下如何正確評價?


一、王安石為人如何?王安石的為人在我個人看來,是在歷史上都數的出來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官員,他的個人需求無限接近於零:「吃、喝、玩、樂」他一無所好,唯一的愛好大概就是著書立說(三經新義、淮南雜說、字說等等)。後世有許許多多人對他有無數的非議、指摘,但是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從他的私德下手,這就最好的證明了他的為人。

二、為什麼歷史上褒貶不一?王安石介甫是一個有大智慧,強手腕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這麼多頭銜,而且每個頭銜都是能在數千年的歷史上引起爭論的。1、政治家(有人就有政治,有人就有衝突,有衝突自然也就有爭議);2、改革家(王安石在後世的關注度,一大半在他的改革思想上,但改革從來都是新的利益集團對既得利益集團的顛覆......可想而知了);3、思想家(在王安石的時代,儒家中的理學尚未抬頭,二程還未到火候,這時候王安石的「新學」在當時可謂如日中天,已經到了科考必談「王學」、「新學」的地步。而到了南宋高宗之後,被王學壓制多年的理學終於抬頭,在清流和科考中徹底打垮了「王學」,並一直作為儒家的主流學派,這樣一來,王安石的貶損可想而知了,而從事實上來說,理學的一大批傳人也確實在孜孜不倦地攻訐王安石);王荊公前三個頭銜就已經集爭論與一身了,這文學家帶來的小小爭議,對他來說也就略等於無罷了。

三、如何正確評價?評價王安石,哪怕你只是單純地評論他的為人,都很難繞過他的「熙寧變法」。但是「熙寧變法」真的是太大的題目了,從建國以來,鄧廣銘、漆俠、李華瑞、鄧小南一大批宋史研究者都很難對其做出一個定性定量的「公正評價」。答主過去「無知者無畏」,看過幾本書就敢對「熙寧變法」縱橫捭闔,那時候還是個很堅定的王安石支持者。到如今,知識漸厚,反而不敢妄下斷語了。

比如說他的青苗法。他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地方貸款傷民(下等戶),國家出面來協調,由地方政府放貸,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讓民眾的損失減到可承受的範圍內,並且還能保證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農業生產。但出發點和終點往往不是一條直線走到底。青苗法在執行過程中,被不斷的歪曲、走樣:強制借貸、地方不作為等等等等,最後連百姓自己都反對了。

比如他的免役法。其實宋代不乏有識之士,從許多史料我們都能得知,差役歷來便是官員論證時常常提起的「積弊」。司馬光、歐陽修都曾經大力反對差役法,可為何到了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反對差役的時候,他們就走到了他的對立面了呢?因為,王安石的免役法確實也有他的「流弊」。那就是「納錢」。剛開始的時候,免役法還只是要求上等三戶納錢,不久之後便明確為所有居戶,不論戶等。這樣一來,免役法也就完全淪為了增加財政收入的手段了。

又比如,他的某些極端思想。很著名的一個故事。熙寧元年,神宗問政延和殿。所討論的是朝廷冗費太多,加上暴遇天災,是否應減少大臣的齎賞。司馬光對的是,該減。雖然所費不會太多,節約出來的也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但減與不減是人格上面的事。何況,要是只要涉及減少待遇,大臣們就發出「有損政體,有損國威」的聲音,那麼將永無減少之時?就這麼直面的來看,司馬光的說的是不是很對?而且有沒有感覺,這些思想應該是王安石的台詞?王安石可是兩袖清風的清廉宰相啊!

王安石對的是,不用減,「未足富國,徒傷大體」!……這和大家心目中的「執拗宰相」王安石是不是也有很大出入呢?

當然,一兩句話,一兩個政見不能代表什麼,而且之後,這次論政還扯出了熙寧變法的主要議題:理財。

王安石說出了著名的:「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司馬光對的是:「天地生財,只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

我不是經濟學家,不評判經濟政策的是非。僅僅把這個故事講出來讓大家看看—其實司馬光也好、王安石也罷,都是在自己的眼界里看問題的。至於大臣待遇該不該減少這個議題上,王安石和司馬光都能稱不上對。

司馬光是大家垂範的意思,但你這樣只能解決表面問題,你是高風亮節,你家資雄厚,你固然可以減少,但底下的人呢?你退休之後來接任的人呢?國家財政問題不是減幾個工資就能解決的。

王安石則是繞過表面問題,解決根本問題的意思,但這樣必須要有系統性的措施,而王安石在當時明顯沒有準備好,在論政的時候,司馬光直接批判說:此乃桑弘羊欺罔之辭云云……而王安石則顧左右而言他……

總的來說,王安石變法有他明顯的局限性(吏治上基本未能觸及),他的變法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形成他理想中的「均貧富」,並沒有改變「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有的反而增加了貧者的負擔,但變法確實非常有效的改變了北宋過去「百年積存,維余空簿」的國家財政赤字問題,為之後河煌開邊打下了基礎。不過這樣來說,他的變法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礎民意支持,而他在士大夫階層中本來就根基不深(主持地方工作多年,中央政府幾乎沒有他的人脈),變法中的青苗、市易法還重傷士大夫階層,這樣一來,王安石在士大夫、黎庶中下兩大階級中都沒有絕對可靠的支持,他個人的非議自然不能斷絕了。

四、發現歷史上蘇洵,張方平等人,包括林語堂都不同程度上黑了王安石。而我們接受的教育體系里都是在褒頌王安石。問度娘也大部分是讚美。而看書的話發現其人乖戾孤僻,確實不大招人待見。就其變法來說也是比較失敗,實行過程中太目中無人。求答疑?

1、北宋其實是個言論及其自由的年代,蘇洵的「辨奸論」、張方平的相關言論在當時而言,其實都是很平常的政治觀點而已。韓琦說過:王介甫為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唐介說過: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論議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變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擾。

至於其他更加「惡毒」的評價,只要想翻,還能發出幾十條來。

但是在貶損的另一面,也不乏讚美。

至於到了近現代,為何突然變得褒大於貶,其實也和一百多年以來時代對變革有著極大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在我們追求創新、追求改革,求新求變之下,銳意進取的政治家自然多受好評,等到幾十年後階級固化,我們又會走上固步自封的老路的。

2、「乖戾孤僻」?王安石絕對是一個有著廣闊胸襟、有著極其樂觀豁達心態的奇人,乖戾不知從何而來?

3、實行過程中太目中無人。哪有不流血的改革.....哪有不得罪人的變法......說到目中無人,司馬君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信你看看范純仁對他的評價。說到這,我不得不提一句,當年王安石定下市易法的時候可是連小商小販都請到了朝堂之上、政府之中的,這樣的螻蟻小民他尚且尊重,何來的目中無人呢?他目中無視的是那些惡意阻礙新法的人罷了……

王安石總的來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一個具有極強人格魅力的人。他在地方工作的時間遠超過中樞,他能夠在施政的過程中敏銳地發現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同時還能設身處地的為民眾著想,但他的改革確實帶有太多的天然缺陷,或許這些缺陷他自己也已看到,但從現有的史料我們無法再深入了解了。


謝謝邀請。

談到王安石,飽受中國語文詩歌熏陶的我們肯定不會陌生。

語文課本上呈現的王安石是一位詩人的形象,隨著我們學業的深入,歷史裡的王安石也是身居要職,曾經進行過變法活動。

不同的書里的描寫很容易讓我們產生對一個人的刻板印象。

我認為,當歷史對一個人物褒貶不一時,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這個人物。俗話說,人無完人。也許王安石在詩歌方面十分傑出,但是在政治上的思想和表現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現卻不一定讓人讚賞。

因此在,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一個人物。


王安石,據我的淺薄了解,有才華,有抱負,精神勇猛,道德清揚。文章用世,不為虛浮。知民之苦,極力變法。但有戾氣,有書生劍氣,耿直不易變通。於公於私態度積極而不易妥協。為心中大義,情緒亢奮有過猶不及之嫌。若與司馬缸砸光的脾性中和一下更好,可惜,司馬把缸砸光也不與王安石交好。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學成就赫赫有名,同時也是位激進的改革家。這麼位得才兼備的有為之士,有著敏銳的政冶頭腦,卻因為遭到老師歐陽修那派的反對,終究將改革付之東流,個人在歷史上評價不錯,可惜的是有抱負之人,卻未必是能看透時事的人。正所謂時事造英雄,天時地利人和才是改革最好的環境。


對王安石的評價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負面的多是人身攻擊,而在同僚中間,與其政見相左的,大都稱讚其道德文章,而且基本上都是文品人品俱佳的中正之士。王安石重用拔擢的,卻大多精巧姦猾之臣,也就是說,王安石可能打心裡並未看得上他們,但除此之外無人可用,不得已而為之。至於其改革方面,其實一切觸及深層問題的改革,都具備改革者超前意識的特點,也就是大環境並未出現改革所具備的條件,在此之前除了修修補補,別無他法,結局參見王莽新制。


推薦閱讀:

TAG:王安石 | 中國歷史 | 文化 | 汽車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