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究竟是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罵用陶俑陪葬的人?


孔子為什麼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也會罵人嗎?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由孟子轉述而來的。

對這句話的通常翻譯為:第一個用俑陪葬的人大概會斷子絕孫吧。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第一個用俑陪葬的人大概會斷絕了貴族爵位吧。

之所以後者才是正確的,原因是當時是貴族體制,國人又崇尚家族,無後指的是家族不能傳承下去,而不是指個人斷子絕孫。可見孔子固然罵人,但也不會罵得那麼狠。

但這裡面還是涉及了這兩個問題:一是這句話怎麼解讀?二是孔子也會公開罵人?

對這句話的解讀,通常認為朱熹的說法比較接近孔子的本意,也與孟子的說法相合。朱熹在《孟子集注》寫到:「 俑,從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

朱熹認為,因為俑太像人,用它來陪葬,同樣是不仁。

《禮記·檀弓下》也有類似說法,可以證明朱熹的說法應該是正確的。

禮記中的話是這樣的:「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

這裡指出了孔子反對死者用生者之器,反對殉葬。俑人則兩者兼而有之,自然為孔子所厭惡。

《孔子家語》中也有類似記載:「子游問於孔子曰:『葬者塗車芻靈,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偶亦人也,是無益於喪。』孔子曰:『為芻靈者善矣,為偶者不仁,不殆於用人乎。』」

這裡孔子所說,與禮記中所說,是一樣的意思。所以,非常明確,孔子是反對始作俑者的。

那麼,孔子會公開罵人嗎?

關於這一點,歷來爭議也有很多。這裡,就要採用我們陽明心學派的說法。心學派認為,孔子當然可以罵人。

《論語·雍也》中,孔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這裡表達的意思是,孔子非常讚賞顏回不遷怒、不犯相同錯誤的行為。

朱熹的《論語集注》對這句話注釋是:「遷,移也。貳,復也。怒於甲者,不移於乙。過於前者,不復於後。」

這個注釋的意思是:憤怒不會從甲身上轉嫁到乙身上,犯過的錯誤不會再犯第二次。

這個解釋,比較符合顏回的境界,不然,孔子也不會欣賞他了。

儒家講究修身、修心,修心者可以動怒嗎?可以罵人嗎?

王陽明認為是可以的,在《傳習錄》中,王陽明說到:顏子不遷怒,不貳過,亦是有未發之中始能。

這話的意思是,

顏回不遷怒於別人、不犯相同的錯誤,這也是具有「未發之中」的修為才能達到這個境界的。

字裡行間,也像孔子一樣,是讚賞顏回的這種行為的。

以心學的原則,「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如果能做到罵人以後,不在收中遺留怒氣,便是正確的,做到了心外無事。同樣,如果能做到在犯了一個錯以後,馬上認識到這個錯,並不再讓這個錯在心中遺留,因而不會再犯第二次,這也是正確的,做到了心外無物。

在這裡,顏回不遷怒,不貳過,說明顏回是經常發怒的,也偶爾會犯錯,但,孔子和王陽明都仍然欣賞他,讚賞他。

所以,儒家講究修身修心,講求中庸之道,並不意味著不能憤怒,不能罵人。只不過,一切都在要當下解決掉,事後絕對不能帶著罵人的心、犯錯的意。

《菜根譚》對此也有一個說法,意思是聖人將怒氣「止」在一個最恰當的點,在其克制的這一剎那,「邪魔便化為真君矣」。另外必須說明的是:儒者的怒氣,是發在不仁者身上的。這是務必要注意的,就是說,儒者,絕不會對仁義者動怒,只會對不仁義者動怒。動怒也是就事論事。

在這裡也要順帶澄清世人對儒家的誤會。儒家並不壓抑人性,更反對扭曲天理。儒家追求本真的快樂,追求天道的活潑流暢。只不過,儒家在追求天道的自然揮發的同時,也講究天理的洞察。

天理必須像明鏡一般,覺照著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當憤怒來臨,或當犯了錯誤,就必須當場化解掉,事後不留痕迹。化解的方式,可以在心內轉化,也可以當場痛罵、懺悔,但依然需要心內轉化,以不留下心印。

顏回做到了「不遷怒、不貳過」,說明他心中的天理,能夠迅速扭轉行為的偏差。這已有相當高的儒者境界。

對此,王陽明不但認可,他自己也同樣這樣做的。他並不是一個假惺惺的道德君子,在他擔任巡撫和總督期間,對謀反的郡王、造反的盜賊,一律予以狠狠打擊,並且屢出奇招。但正如戰爭中的奇招是「以奇勝,以正合」一樣,對人動怒,動怒的對象必然是謀反者、盜賊這一類的不仁者,對仁義的人,王陽明絕對是不會動怒的,是溫良恭儉讓的。

在心學看來,世間萬物,下學而上達,七情六慾,都是道的修行之處。聖人要做的,是善於利用,而不是一味排斥。該怒即怒,怒中修行,怒後轉化。這就是儒家正宗學派心學的主張,與孔子本人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大多數說法認為,這是孔子譴責第一個製作人俑來陪葬的人。實際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作為一句單獨的引用語,這句話常常被冠以多種解釋,而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得先回到它本身的語境中來看。

一、言出於孟子

孟子在魏國時,梁惠王曾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孟子沒有直接回答梁惠王,而是先問他:「您認為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梁惠王回答說:「沒什麼不同。」孟子又問:「那用刀殺死人和用政令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梁惠王說:「也沒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就說:「大王的廚房裡儘是肥美的肉,馬廄里都是強壯的馬,可路上的百姓卻面有飢色,甚至餓殍遍野。這是放任野獸來吃人啊!野獸互食,人們尚且看不下去,何況是吃人呢?作為天下萬民之父母,施行政令,卻不能避免百姓被野獸所食,那又憑什麼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說,『第一個製作人俑來殉葬的人,他會斷子絕孫啊!』還只是因為俑長得像人,更何況讓百姓餓死的人呢?」

從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孟子意在勸諫梁惠王以仁德治國,關愛百姓。那麼在此引用孔子的話,自然也是為了表達仁愛關懷的正面意義。這也就說明,那些認為孔子批判「始作俑者」,是為固守周禮人殉制度的觀點,是完全不對的。還有觀點認為,孟子只是假託孔子之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孟子》原文在引用這句話後,還有孟子對這句話的理解「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始作俑者為何該譴責

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問題,也是一直干擾我們對這句話正確理解的問題,人俑代替人殉本應是仁德之舉,可為什麼孔子認為這種行為應該受到譴責?對這個問題的根本誤解就在於,古代的殉葬不僅僅是人殉和俑殉兩種形式。

朱熹曾在《四書集注》中給這句話作過註:「俑,從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肌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必無後也。」商朝時期採用活人殉葬,周朝時予以禁止,利用芻靈,即草人來代替。

草人只是略有人形,而後世諸侯國奢靡之氣大漲,又開始製作更為精緻的人俑,這恐怕就是人殉又要復出的預兆。再結合孟子所說「為其象人而用之」,意思便更加明白了。這才是孔子真正反對人俑的原因。孔子見微知著,故而強烈譴責這種行為,希望這種風氣能夠及時得到遏制,這也才符合儒家堅守的仁義之道。

參考資料:《孟子》、《四書集注》、《再辯「始作俑者」》、《關於「始作俑者」的考釋——兼論孔子的仁學》

作者:我方團隊子繇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不是孔子在罵人。而是表揚第一個用陶俑作陪葬的人。

解釋這個事情,需要看下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這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孟子的意思是,殺人方法不一樣,一樣是殺人。用器械刀刃殺人和用政治殺人,也一樣。為官為政者,家裡吃不完,連馬也養的很肥,而外面人民吃不飽穿不暖,餓死的人也很多,這跟任由沒感情的禽獸去吃人一樣。禽獸吃人,是人都痛恨。為人民父母官,治理民政,禽獸吃人這件事沒有解決,責任就在於這些父母官。孔老師說「第一個用陶俑陪葬的人,他就沒有後人子孫了嗎?」因為陶俑像人而用以代替活人殉葬,這是很大的進步,不忍讓人民慘死啊。為什麼這些父母官就能讓人民隨便餓死呢?

孟子這是跟梁惠王在談論社會上餓死人這件事,說讓人民餓死,和任由猛獸吃人,一樣是殺人。孔老師說過,以前第一個開始製作陶俑來陪葬的人,就是憐憫民眾,不捨得民眾無故死亡,才這麼做的。那現在,怎麼可以讓社會上很多人餓死呢?猛獸吃人,會管,那人民餓死就不用管嗎?

我的理解是這樣,對不對,請大家指教。


關於這句話,歷來爭議頗多

我們要搞清楚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就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分析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也是唯一的文字記載出處。並且這句話也不是孔子直接說出的,而是孟子在勸誡梁惠王時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記載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大意是,孟子問梁惠王說,

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殺人有什麼不同嗎?

用刀殺人和用政令殺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

接著孟子便說到,(你的)廚房裡有肥美的肉,馬廄里有健壯的馬,而(你的)百姓卻面有飢色,路邊躺著餓死的屍體,這是放任野獸去吃人啊。野獸互相殘殺,人們都看不下去,(更何況是吃人呢?),(統治者)身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令,不能夠避免野獸吃人,他又憑什麼可以做父母呢?

緊接著,孟子便引用了孔子的話,說到「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關於這句話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其無後乎」的理解上

理解一

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應該斷子絕孫啊,因為它們(指陶俑)實在是太像人了。

這時候就會有人發問了,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難道不是進步嗎?為什麼孔子會詛咒用陶俑殉葬的人呢?

關於這個問題通常有兩種解釋,一是說在商代的時候,王侯貴族通常是用活人殉葬,非常血腥殘暴。而到了周代,禮樂有序,人們都是用草人代替活人殉葬的。周朝末期,諸侯崛起,禮樂崩壞,貴族生活日漸奢靡,有人製作了更像真人的陶俑來取代草人,那麼以後貴族為了攀比,很可能會直接用真人殉葬。所以孔子認為,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引領了這種向活人殉葬發展的潮流,應該斷子絕孫。

二是結合孟子的語境來分析,孟子在上文中說到,用木棒殺人和用刀殺人,以及用政令殺人,三者並沒有什麼不同,本質上都是殺人。那麼你用陶俑殉葬和用活人殉葬,本質上都是視人命如草芥,五十步笑百步,是應該斷子絕孫的!

理解二

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難道他們沒有子孫後代嗎?

意思就變成了人死了之後都會有子孫後代來祭拜供奉他們,既然有後代來供奉,哪裡還需要用陶俑這種東西來陪葬呢?

根據孔子一貫溫文爾雅的性格,一般不會說出斷子絕孫這種咒罵人的話,所以於情理上好像第二種理解更像是孔子的風格。

但是結合上下文來說,孟子特意在「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後面加了句解釋,解釋說因為陶俑太像人了,這句解釋與「斷子絕孫」的理解又更為契合。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孟子引用這句話的時候,孟子本人的理解是「第一個製作陶俑的人,應該斷子絕孫」

綜合來說,這句話無論是孔子本意的咒罵,還是孟子理解的咒罵,我們都無從知曉了。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他們都十分痛恨貴族的殉葬制度,主張仁政愛民,可憐百姓疾苦。


先秦以前是封建制,每個封國有自己不同的風俗,做為宗主國,也不能去強制改變封國的特有體制。

至少從黃帝開始,就沒有「奴隸制」了,甚至很可能這之前,華夏都沒有過奴隸制。

因為黃帝打敗的九黎、黎民,並沒有當奴隸,只是因為刁俗不同,而和「百姓」有所區分。

不過沒有奴隸制,卻不代表沒有奴隸,零星的應該也有,但沒那麼大規模,也絕不會依靠奴隸去生產,因為奴隸制國家,需要不斷的侵略周邊,而且讓周邊社會環境急劇下降,再一個,奴隸制國家做不大,規模稍微一大就奔潰了,第三點,奴隸制國家無法聯盟。由此可以反證,如果當時的華夏核心是奴隸制,那麼華夏文明就不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正因為沒有那麼多奴隸,所以人殉制度只是零星現象,而且還有一點,這種人殉大多是以自願為主的。


看到很多關於「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說法和理解,都是有理有據的,無論古今爭議都很大。其實這些歷史的真正意義,當然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才可能窺見一二真相,不能拿著現代人的看法去衡量當時的言行,出入太大。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但是表面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不難理解:就是第一個作俑以殉葬的人,斷子絕孫啊。這個解釋解釋明顯就是斷章取義,與原來的意思差之千里。那麼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殯葬制度

夏商周,周又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墨子·節葬》篇記載道:「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墨子所說的便是春秋時期的事情,可見當時是大興真人殉葬的。

春秋之前呢?商周其實也是有真人殉葬的,但是西周又有明顯不同,根據考古發現,北京琉璃河大型墓中並沒有發現人殉,但是在很多中型墓中倒是有人殉的現象,在張家坡的三四百座西周墓中,有人殉的佔比7%,而且都是西周早期的墓穴,西周晚期墓葬中基本沒有真人殉葬。

這就是說明一個問題,在西周活人殉葬並不是一定的,和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關係也不是很大,那麼不用活人陪葬,又是用什麼來替代的?大禹去查了一些資料,有顯示記載說,西周曾廢除「人殉」制度,改用「芻靈」,也就是草人。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周禮

且不論周禮是不是劉向和劉歆父子的「心機之作」,只論孔子,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希望復興「周禮」的。周禮涵蓋極廣,其中就是有殯葬制度方面的規制。孔子為仁,又身在春秋,從禮樂而言,當時春秋,人殉又開始慢慢興起,其中又以繆公最為典型,陪葬177人,其中三人還是當時的國家棟樑之臣,隨後,各國諸侯也慢慢開始以土偶最為陪葬……可之謂,人殉、芻靈、土偶在歷史舞台上反反覆復,從來沒有真正消失。孔子認為,反倒是周之前使用芻靈是一種歷史進步,其後無論是以更精貴的佣殉,還是真正的人殉,何嘗不是一種歷史的極大退步呢?

所以說,孔子所說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絕不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本身指的就是一段歷史的反覆和倒退。那麼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真正的意思應該是:用佣來殉葬這種倒施逆行的行為,一定會影響後代子孫的福澤。《通典》引《禮記》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於用人乎哉。孔子的意思顯而易見。

我是正在讀《山海經》的大禹,這是我的第84個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這段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全文翻譯過來大概是這樣:

梁惠王對孟子說:「我很願意聽到您的指教。」

孟子說:「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刺死人,有沒有不同?」

王:「沒有不同。」

孟:「用刀子刺死人和用政治殺死人,有沒有不同?」

王:「也沒有。」

孟:「現在,您的廚房有肥肉,您的馬廄有健馬。但老百姓卻面黃肌瘦,外面都是餓死者的屍體。這不就相當於您帶著禽獸一起吃人嗎?禽獸自相殘殺,尚且被人討厭;而您卻帶著禽獸一起吃人,又怎麼能做好這個上位者?孔子就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什麼孔子這麼厭惡?)因為木偶土偶都長得像人,尚且拿來作為殉葬,(孔子連這都厭惡,)您又怎麼能讓百姓餓死?」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到,孔子這話是孟子引用的。孔子是否真的說過,我們不知道;但是這表現的是孟子的政治理念,是沒錯的。誠然,用土偶木偶殉葬,比起活人殉葬當然是進步了。但是為什麼仍然要用人偶呢?說明在上位者的觀念中,仍然擺脫不了用人殉葬。只不過用死的來替代活的而已。這樣的觀念表現的正是儒家的「仁」和民本思想。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老麥至少有寫過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的,期間提到了「始作俑者」這段話,今天就再來掰扯掰扯。先說個老麥的答案,依老麥的理解,這句話未必是罵人的(第一個發明俑的人,他會斷子絕孫),而是別有他意。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聽老麥與你掰扯掰扯。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咱們先來搞清楚,什麼是「俑」?

俑,根據考證,最早出現在距今7000多年前,通常是木質或是陶制,那時還是部落群居生活。部落里如果有小孩夭折,大家都認為這是不吉利的,於是會製作人形的俑,在俑上留個孔洞,然後就會由部落的巫師用法術將孩子的靈魂裝進去,然後把孔堵上,把俑埋入地下。很多年(一般計算為孩子成年時候的年數)以後,部落中人會把俑再挖出來,把孔打開,然後讓其再去投胎。俑,最早就是做這個的。

那麼,這裡大家注意一段描述「很多年以後,部落中人會把俑再挖出來,把孔打開,然後讓其再去投胎」,那如果這個俑一直不被挖出來,孔不被打開呢?那就意味著,這個被封印在俑中的靈魂會一直在俑中,永世不得超生。

好了,如果讀到這裡,你是不是一下子想到了秦始皇兵馬俑,那麼多真人般大小的兵馬俑難道就只是一具陶俑?以暴虐著稱的始皇帝嬴政就那麼甘心用一堆陶俑陪葬?當然不是,始皇帝其實真正想的,是生前可以君臨天下,死後一樣要統領陰兵!這些陶俑是被當做陰兵製作出來的(被認為的俑內的靈魂是哪來的,一定是非常殘忍),也就意味著每一個俑裡面都拘役著一個靈魂。當然事實上是不是有靈魂在俑里,無人知曉,但是這些俑被製作時,著實是建立在古老的俑的真實作用而來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下孔子這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也就是說,至少在孔子時代,俑已經不單單是最起始時候用以祭奠夭折的孩子的一種民俗方式了,而是已經被用於陪葬了。孔子自然對這種陪葬方式相當鬱悶,於是說出: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老麥理解的意思是:最開始使用(發明)俑的人,沒有想到以後會如此吧(用來製作殉葬品)。

說明:本文原創老麥,圖片來源於網路,本文首發今日頭條,如需 轉載請聯繫老麥。敬請關註: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去探尋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一般認為是孔子說的。的通常理解為:第一個用俑陪葬的人,大概會斷子絕孫吧!我們現在常常用「始作俑者」指代惡劣風氣的開創者。

我們認為,「後」並非指後代,而是指後祀、祚命,即子孫的後福。「其無後乎」意思是別看你現在是貴族,再這樣倒行逆施、窮凶極惡的話,你子孫後福就難保了。當然語言不是僵化的、一成不變的,後世在引用時有所引申、發揮完全可以理解。

也就是說孟子在與梁惠王討論治國理政過程中,史無前例地引用了孔子的這句話。孟子並沒有解釋「其無後乎」的確切含義,但言談之中對「始作俑者」的鄙視、厭惡態度溢於言表。

孔子為什麼要罵用俑陪葬的人呢? 其實孟子已經給出了答案——「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就是用與真人十分相似、逼真的「俑」來陪葬引起了孔子的極度不滿。

其實略微了解一下古代中國的喪葬史就知道:商代流行活人殉葬;周取代商後予以禁止,轉而採用「芻靈」即草人來取代活人。宋朝朱熹說:「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隨護、護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

後來覺得模擬的「仿人」似乎也不人道,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天運」篇中也出現過「芻狗」,即祭祀時甚至一度捨棄「犧牲」等真實動物祭品,而採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狗作為祭品。

也就是說,在活人殉葬和俑殉葬之間有個草人殉葬階段。草人代替真人殉葬是遵循周禮的。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些諸侯國漸行奢華風氣,使用更加像人的精緻俑人來殉葬,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為可能和炫耀的資本,這是生產力的進步,卻是文明的退步。

看來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贊同俑人以前的喪葬之法了。但是孔子決不是贊同活人殉葬,而是贊同使用草人。俑人不過比較像真人,孔子尚且大為惱火,「仁」是孔子學說的根本,一個提倡仁慈的人,怎麼可能推崇用真人殉葬呢?

尊王復禮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孔子譴責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禮),這種行為一定會被後來人所效仿和跟隨。

那麼一個僭越禮樂制度的的行為或者風氣,如果不加以聲討,使之恢復到之前「理想」的行為和制度(周禮),那麼最後一定會發展到弒君謀逆,刺王殺駕,所以他認為正是「禮崩樂壞」導致了後來的春秋戰國亂象。

俑人的出現儘管是生產力的發展,但在孔子看來確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如果把孔子的話,放到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難發現,他是希望興復周禮,以免文化的倒退和禮制上的混亂。

同時,儒家一向主張「厚養薄葬」。雖然用俑來代替人沒有那麼殘忍,但是儒家思想中,這種以象徵人的塑像來代替真人殉葬,其實從內心來說,還是輕賤人、奴役人的表現,都是不人道的,和真人殉葬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儒家以仁愛待人,以人殉葬自然是野蠻的、殘暴的。孔夫子其實反對殉葬,更反對把陪葬品做得太像真人(比如俑),用幾分像的草人意思一下就夠了。依照荀子的說法,陪葬品不必一定有,喪葬陪葬品也不必太在意,重點是對待生者的態度,用俑陪葬有點逃避應有的現實責任的意思。

所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原意是:「第一個用俑陪葬的人,(儘管目前是貴族,這麼倒行逆施下去),大概(那些人的)後世子孫的福分難保!」當然,這個「難保」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或許不能繼續富貴尊榮、子嗣興旺,發展到極致不就「斷子絕孫」了嗎?這樣看來,本文開頭那種理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詳情參見拙作:「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究竟啥意思

http://www.toutiao.com/i6481444446264099342/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孔子 | 考古 | 歷史 | 古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