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把錢捐給一個人,你是捐給一個能改變世界的人還是一個需要世界幫助的人?


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我也許會這樣考慮:

首先我要看這個能改變世界的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不是能對人類有貢獻,是不是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人。畢竟有些人改變了世界,但對世界大多數人是傷害。比如希特勒,他發動了二戰,二戰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但於世界更多的是戰亂、災難和死亡。我不會捐。

但如此是於人類有貢獻,對大多數人好的人,我會。比如愛因斯坦、愛迪生等。因為這樣的捐不只是對一個人好,也會對其他人好,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我會考慮他拿這個錢做什麼。

比如,去研究環保,改善人類生活環境,比如去研製藥物,消除疾病,解除人類的痛苦,那我願意。如果他拿去研製武器,那我可能就不願意。那就不如給一個人解決溫飽更有意義。

第三,我會考慮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給了他,他也願意再去傳遞這樣的行為,幫助他人,我願意。如果他只是為了中飽私囊,或是享樂奢華,我不願意,畢竟於他人無益,作用有限,甚至有害。不可為也。


很奇怪的問法!

第一,做慈善是不可以預設的,以為慈善是能改變世界是一廂情願,君不見世界千年,慈善無處不在,可世界變了嗎?

其次,行善積德只是一種習慣,所謂積德只是一種心理路程,或許達到的是內心的寧靜,有說:積德行善、蔭及子孫,聽聽就好!比如,郭德綱相聲里說: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兒多,我到西天問我佛,佛說,我也沒轍,你也信?

再次,從思辨的角度,既然有人能改變世界,何須我再助微博之力,留下螢火去溫暖火柴下的女孩也好!比如,可以捐餐給山童一份熱餐!

抑或,支持一下大象免遭殺戮,也是公益:

頭條支持的公益活動也有不少,要的只是你的一份心意!

行動起來!或許世界不會因為我們的行動變得很好,至少不會更糟!


這個問題是值得大家一起來共同討論的,因為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我個人會選擇捐給一個需要世界幫助的人。

因為我覺得一個能改變世界的人,已經具備了如此強大的能力,即便也需要外界的幫助,那麼和需要世界來幫助的人相比,前者還是比較強勢的,具備先天優良條件的,所以二者相比需要捐贈的話,我個人還是選擇後者的。

畢竟捐贈本身就是一種幫助,那麼另一端有需要幫助的,所以我覺得很適合。

以上個人看法並不絕對,相信大家還有自己的另外看法和不同想法,請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謝邀!1980年7月的一天,一對澳大利亞夫婦帶著他們的三個孩子在西湖畔遊樂玩耍,一個中國衣著樸素的中國男孩子上來打招呼,說他想和他們交流鍛煉一下新學的英語。那對夫婦沒有拒絕,很高興的讓他的孩子和那個男孩子玩,一直玩到天黑,還約定改天再見。

在杭州時他們又在一起呆了幾天。在回澳大利亞時,男家長囑咐他的孩子留下那個中國男孩的聯繫方式。

以後他又幫助那個男孩子去澳大利亞,是他看到了中國以外的另一個世界。

以後當那個男家長知道那個男孩子在上學遇到生活困境時,他又施之援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陸陸續續給寄了200多澳元。在那個男孩子結婚時再次贈與1.8萬美元。

以後我們都知道了,那個男孩子叫馬雲,他改變了我們的支付和購物,並且影響了世界。

那個澳大利亞男家長叫肯。莫利。他的妻子叫朱迪。他們的三個孩子叫戴維,斯蒂芬和蘇珊。其中戴維和馬雲玩的最好。

他們用他們的善意改變了馬雲,為他最早的打開 了世界的窗戶。

以後我們知道了馬雲給澳大利亞的紐卡斯爾大學捐贈了2000萬美元。他動情的說過捐贈完全是因為那個幫助他的肯。莫利。

那2000萬美元成立的基金名字就叫Ma-Moeley。是他和肯的合名。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完全的感恩和回報。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看出,肯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時幫助的人,他的幫助和捐贈讓一個人改變了一個人,並讓那個人改變了世界。

當然這是機遇。我們普通人碰不到那麼偉大的故事。

但我們可以做到有愛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把錢捐給一個需要世界幫助的人,並讓他把這個愛心傳遞下去。

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多一份溫情。

我是史詩共賞看世界,歡迎朋友和我探討交流解惑,發現生活的美好和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這是一個讓人兩難的抉擇。

我如果有能力,我想把錢的大部分捐給一個能改變世界的人,讓他把錢的功效發揮到極致,從而改變大家的生活,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我會把錢的小部分捐給一個需要世界幫助的人,以彌補他生活的缺失。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捐款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只是權宜之計,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們需要去改變他的思想,進而影響他的行為,挖掘潛能。但是不能一味的去捐錢,這樣會導致懶惰心理的產生,這就與幫助他的初衷相悖了,不宜長期使用此法去幫助他人。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不能成為錢的奴隸,去乞求生活。


我不會把這個錢捐出去。我只會把這個錢的使用權交給能改變世界的這個人。讓他使用這筆資金去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利用這些價值去改變那個需要幫助的人的命運。

如果我捐的錢只能讓那個需要幫助的人吃上一頓飯,而以後他的生計仍然無法維持。其次,我的能力本身又有限的話。那麼我寧願把這個錢捐給那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因為只有他才能夠改變我和這個需要幫助的人的命運。更何況他又能夠讓更多的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需要世界幫助的人」和「能改變世界的人」,是否就是「弱者」和「強者」之間的區別。我的看法,應該捐給「需要世界幫助的人」 因為他有困難,需要大家幫助,我們也不指望回報,我們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能改變世界的人」是個強者,對他的支持和擁護,不能稱之為「捐」。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有點大。我到願意把錢捐給能改變世界的人,讓他把這個世界改變了,讓人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我的錢太少了,顯的太微不足道了;如果把錢捐給需要世界幫助的人吧,這需要世界幫助的人太多了,咱那兩錢即使捐給了一個人也改變不了什麼!想來想去,還是把這點錢捐給能改變世界的人吧,我們每個人捐點,捐的人多了,世界的未來就變得美好了。只有世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才會改變!


謝約!我是講周易的張一勺。這個問題周易很多地方像醫學。不但預測命運也在給人以後天補救方法。作為醫生,病人到了你的診所,救人就是是你的天職,你不能問這個人以前是否有過過失,他的出身與你應該無關,不能說他以前是個壞人就不給他治療了,這個人是好人就積極治療。也許這個人以前是好人,你治好他的病以後,他去做惡了,這個人以前是壞人,今後變成好人了!醫生職責就是治病!就是當下你需要做的就是救人!他的成敗與你無關!我們很多人,往往犯個錯誤把雞和豬殺死喂老虎,為了保護動物。你想捐助不能摻和自己的貪念在裡面,如果想得到回報,那是投資,不叫捐助。你知道這個孩子將來肯定要會有成就,你就大力捐助,你看這個人明年會當領導,你就去巴結送禮,這就是貪念!重點要區分投資和捐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使捐助這個不治之症的患者,你心裡也應該高興,這就是無私奉獻!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世界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