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鑒定建盞?為何建盞作品價格差異如此巨大?


沒有藉助工具的情況下可以參考這幾點去鑒定建盞。

一、從器型上看

一個完整的建盞,一定要滿足器型規整,無大的變形和凸起,不開裂,無氣泡,少針眼這幾個條件。判定器型是否規整可以將建盞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觀察能否緊密貼合,如貼合不緊密,則說明變形,器型不佳。

二、從斑紋上看

每個建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好的兔毫盞斑紋的底色應該是青黑色,即黑中帶青,

而油滴盞的話,最好是選購那些油滴斑紋清晰可見、斑點大小不一,盞內外斑點分布均勻飽滿。

三、從胎質上看

建盞的胎土是鐵含量很高的鐵胎,建盞底胎特點是胎質厚重粗糙,顏色一般為深灰或者深褐色,輕輕敲打有類似金屬碰撞的聲音。

四、從幻彩上看建盞的精品一定離不開幻彩效果,好的建盞會泛發出藍色,銀色,金色等效果,

而且在陽光下燈光下或者裝進茶水後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價格差距大

1,這個要認真說還真說不清,價格的飆升跟建盞的市場需求有著直接的關係,有人喜歡有人買價格才有的升。

2,建盞起源於,本身作為國粹,所以一切價值都跟宋朝時期的器型有著直接關係,哪個大師能燒出來,不但能有個非遺傳承人的身份,他的東西自然也跟著升。

3,有一句話叫「物以稀為貴」,所以我們能看到,那麼多建盞,一個斑紋特殊的能抵上百上千個普通建盞。

另外,關於建盞的一些知識,也可以加我夫物盞集(dsjz777)一起交,非常樂意分享,我個人最近也有在做一本關於建盞各種器型的電子書,可以說下是這邊看到的,免費發給您做個參考。


洗手,焚香,賓主寒暄落座,茶席上侃侃而談,正準備賞器、品茗,眼尖的大家卻對你的主人杯是否真建盞起了爭執,這,可以說是特喵的相當尷尬了……

不過,以後,此類建盞市場的亂象,或許可以避免。

Part

1

建盞地方標準5月起實施

泡茶、喝茶、品茶,自古是中國人的喜好。作為茶文化大國,建盞由於其古樸淳厚、不媚不俗,在宋代就被皇帝奉為優質茶具而備受青睞 。

近年來,隨著藝術品投資收藏及國人對飲茶器具的逐漸講究,建盞的身價上漲之快,著實演繹了建盞版本的「速度與激情」。尤其是不僅頻頻爆出數百萬元的拍賣行情,去年還作為國禮登上了世界舞台。

金磚國禮星空油滴盞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孫建興製作

但火爆的建盞市場,也存在不少亂象。

24日,筆者從福建市場監管部門獲悉,《地理標誌產品——建盞》省地方標準通過專家組評審,列入福建省地方標準體系,成為建盞制瓷工藝的首份地方標準,並將於2018年5月5日起正式實施。

《地理標誌產品 建盞》省地方標準由南平市建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福建省測試分析中心、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政府等9個單位和企業共同組織起草完成,標準結合了建盞傳統燒制技藝,主要規定了建盞的相關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專家表示,此次標準體系的建立將為建盞地理標誌產品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對於「建盞」區域品牌的保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這並非相關部門首度對建盞行業重拳出擊。

2016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對「建盞」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為這一古老而獨特產品的快速崛起注入了新活力。

該公告明確了建盞產品名稱、產地範圍、專用標誌使用和質量技術要求。公告規定,建盞的產地範圍為建陽現轄行政區域,質量技術要求包括了產品種類、原料要求、原料含量、加工工藝、質量特色等五個方面的相關要求和技術指標。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如需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須向建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經質檢總局批准後予以公告。

Part

2

精品上萬元某寶才幾十?

走訪福州一些茶城、茶葉專賣店或者茶器店,你會發現,標稱「正宗」的建盞售價相差甚遠,有的幾十元,有的要上百甚至幾千元。

當你在一茶舍內喝茶,邊上一友人從包里拿出自己的個人杯,一把黑色的茶盞,你可能會好奇的問他,這茶杯是什麼材質的?多少錢買的?

友人說:「這是建盞,1000元購得」。你可能馬上拿起手機某寶一下「建盞」,咦!不是才賣幾十元嗎?

不過許多茶友的主人杯都說是名家的,孫建興、李達、陳大鵬的一個都說大幾千,上萬元的都有。搜搜看果然辣眼睛:名家大師的盞這麼貴啊!

三五好友知己坐下來聊天品茶都會有曬茶器的習慣,茶友們在交流的時候往往也會提及價格這一各敏感的問題。而也有標稱的「建陽古品建盞」「大師建盞」,價格不到千元,似乎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貴。

萬花漸欲迷人眼,究竟何去何從?這裡建議想入手建盞的朋友多看、多聽、多學,不要被網路上的標題或銷量迷惑。許多賣家為了提高自己頁面被搜索的幾率亂用標題、關鍵詞,這個雖然情有可原,但不能誤導消費者。

通常不同大師所制的建盞,往往不具可比性,但就算同一個工藝師製作出來的器型、釉色、尺寸都相同的建盞,價格往往也只是一個參考值,為什麼呢?業內人士表示,因為建盞本來就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通常是根據瑕疵大小、釉色的均勻、窯變的變化等等綜合因素來定價的。

Part

3

建盞燒制技藝創新求變

利好不斷的市場效益,也帶動了建盞產業的發展,建陽則成為了產業核心區。不少人願意埋頭鑽研,也著實讓這個產業不斷迸發出生命力。

建窯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始燒制於五代末。兩宋時,建窯達到鼎盛,建盞也成為皇室的御用茶具,當時欲得一盞甚至要付出萬匹絹的代價。不過,製作建盞的技藝發展至元代趨於衰落,後來曾一度消失,在歷史上足足有800多年的發展空白。

建窯窯址

為了讓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重現人間,許多機構不遺餘力地研究。上世紀70年代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福建輕工業研究所、建陽瓷廠等都成功燒制出仿宋建盞。後來,這種仿古燒制工藝慢慢被人們接受,金兔毫、銀兔毫、銀油滴、鷓鴣斑、柿紅釉等釉色,建陽的建盞作坊都能做出來。

當代建盞採用電窯等新工藝

實際上,宋代建盞主要是在柴窯里進行燒制的,對窯爐溫度不易掌控,成品率非常低。而當代建盞出於經濟和環保的考慮,大部分都是在電窯和氣窯里進行燒制的,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的技術手段提高了燒制的成品率。

Part

4

建盞市場亂象橫生

2015年3月,建窯建盞極品「金油滴」在北京展會上賣出了96萬元的高價。自2016年11月創下7800萬紀錄以來,2017年春拍,又有宋代建盞以700餘萬落槌。

這僅僅是建盞市場行情的一個縮影。

近四五年來,國內興起了建盞收藏熱,建盞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南平市建陽區因建盞熱而聲名鵲起,吸引了眾多茶客和收藏家慕名前往。不僅一些老建盞的價格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不斷攀升,新建盞價格也跟著走高。

另一方面,在南平建陽,製作建盞的企業和手工作坊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今,建陽從事建盞生產的廠家從早先的10多家增至了960多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產值6億多元, 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建陽建盞文化一條街

時下,有名氣的工藝師燒制的建盞佳品,都可開出五位數的價格。市場上公認的優秀建盞手藝人,目前有建陽的蔡氏三兄弟、黃美金和南平的孫建興、福州的李達等少數幾位。

其中,作為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的作品備受追捧,不到十年間價格就翻了好幾倍。前兩三年,就有日本客商以100萬元索購了黃美金的兩個「金油滴」建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傳承人孫建興

在建盞市場,不僅我國台灣和日本的生產商在搶注商標,景德鎮和德化的工藝師也在大量進入,這些現象導致市場有些魚龍混雜。

建窯建盞協會副會長周建平表示,正常的建盞價格一個要兩三百元,而現在市場上品質差,甚至外地假冒的建盞低至幾十元,擾亂了市場秩序,建立原產地保護格外重要。

建窯建盞協會副會長周建平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搜索fjssds


建盞是建陽當地的礦土燒制的,含鐵量高,經過高溫燒制形成不同的斑紋,這些斑紋都是泥土本身含鐵的結晶,每一隻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建盞的價格是根據斑紋燒制難度,還有作者落款來定價錢


建盞在潘家園批發價一百五十元,我看見天目的和油滴盞仿得都很好,就是缺少歲月感。我收了一個碗口有殘痕的兔毫供御款盞很漂亮,還有一個金油滴紅底盞很各色,我時常把玩。


推薦閱讀:

TAG:建盞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