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法國作家加繆?他的一生傳奇嗎?


1940年3月,外省青年加繆抵達了巴黎,在《巴黎晚報》找到了一份工作,做排版編輯,每天工作5小時,剩餘時間待在小旅館裡寫小說。這個時期的手記中有很多關於巴黎的生活記錄,提到最多的就是一個鄉下人初到大城市的孤獨感。

而此時的法國置身於對德國宣而不戰的奇觀戰爭中,巴黎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已經被疏散到南方。這種奇怪的氛圍更是加劇了巴黎孤島的氛圍,而身在其中的加繆唯一的溫暖和陪伴就是他持之以恆的寫作事業,他像一個絕望者一樣寫作,像生命只剩下一天那樣寫作。他經常發燒,頭部劇痛,身邊無人陪伴,只能依靠強大的意志力寫作:劇本《卡里古拉》已經完成完成,還需要一點修改;小說《局外人》寫了四分之三;關於荒誕的論著《西西弗的神話》完成了一半。

1942年5月,加繆的《局外人》出版,初印了4400冊,半年後,又加印了4400冊,同樣半年後,又加印同等數量。這本小說在法國文學史上的成功不言而喻,它提供了一個法國文學中的經典人物默爾索,他疏離,漠然,對人生毫無熱情,毫無動機地槍殺了一位阿拉伯人,被判處死刑的理由卻是因為出席母親的葬禮沒有掉眼淚。這本小說的「局外人」形象是加繆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寫照,更契合了戰爭時期那種無政府狀態的時代精神。

當然,這本小說也是加繆進入巴黎知識分子圈的護照,薩特為《局外人》撰寫了一篇長達20頁的評論。薩特的評論微妙之處在於,他既誤讀了加繆,又把這種誤讀上升為一種哲學評價。這部小說還有一個更為實際的影響,加繆開始了跟伽利瑪出版社的長期合作,當年11月,《西西弗的神話》出版,印了2750冊,而加繆也接過了伽利瑪出版社的橄欖枝,成為了出版社審讀委員會中的一員,生活逐步有了保障。

杜魯門·卡波蒂,當時還沒有寫出《冷血》的卡波蒂,在巴黎流浪,他結識了加繆,在他的印象中,加繆身材瘦長,一頭捲曲的棕發,眼睛溢彩流光,充滿生氣,永遠一副正在聆聽的焦慮神情:他是個易於接近的人。他知道加繆是伽利瑪出版社的一位編輯,於是一天下午,他自報家門說是一位美國作者,曾出版過一部短篇小說集——問加繆是否願意看看這本書,並考慮一下是否能通過伽利瑪出翻譯本?後來,加繆將我寄給他的書退還回來,隨附的一張便條上說他英語不夠好,不便予以評論,不過他覺得我很擅長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可是,我覺得這些故事太過倉促,沒能展現出來。不過如果你有其他文稿,請給我看看。」之後,每次卡波蒂在皇家龐特咖啡廳,還有一次在伽利瑪出版社花園遇見加繆,他都會鼓勵地點頭微笑。

加繆對待那些無名的青年都有這樣彬彬有禮的印象,他不刻薄,樂意助人,不想薩特他們盛氣凌人,當年米沃什流亡在巴黎,也是在加繆的幫助才出版了《被禁錮的頭腦》。大概他是來自外省,對那些外來人都有感同身受。

談到自己的寫作,加繆說, 別人寫作,是基於遲發性的誘惑。他們人生中的每一個失落,都可以是一部藝術作品,一個用他們生命中的謊言編織起來的謊言。至於我,從我筆下流露出來的將會是我的幸福快樂。即使這其中不乏殘酷的成分。我需要寫作就像我需要游泳,這是一種生理上的需求。

他還說,我能夠創作,靠的是持續不斷地努力。我的本性是在靜止中前進。我最深沉、最確定的傾向,是沉默和日常生活。我必須花上許多年的執著,才能免於分心,免於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誘惑。但我知道這樣的努力可以讓我屹立不搖,而如果我有任何片刻的懷疑,我就會墜入萬丈深淵。就是這樣,所以我可以不受病痛和遁世念頭的干擾,奮力昂首地呼吸和克服。這是我絕望的方式,也是我療傷的方式。


我是很喜歡加繆的,大學時期就讀過他不少作品,那時對存在主義這些人還是比較痴迷的。

後來才得知,加繆時常會擔心自己會自殺。這是因為他患有結核病——病的隱喻!我讀大學那時雖不擔心自殺,但患有青春模仿症。由此想到一段軼聞,八十年代有本書主題為「反抗絕望」,一些老先生們很疑惑,「年紀輕輕就反抗絕望」,「哪裡來的絕望呀」。我倒是理解作者的主旨,那種得自哲學氣息,或者說攪亂哲學、文學與理論邊界的表達方式,不正是年輕時才生長的野心嗎?死亡在事實上與老之將至有關,但在理論上與青春少年,與人的主體確立之覺悟有關。至少對加繆這樣的人而言即是如此。死的「荒誕」(車禍),生的「孤獨」(貧民),中間是一段奮鬥、反抗、友誼、愛與正義的路途,夫復何求。

加繆從「孤獨」到「團結」始於抵抗時期,有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的背景。但這之間並沒有直線式的「進步」意思,而是交織混雜的狀態,「既然他的使命是團結儘可能多的人,那麼這種使命就不能將就謊言和奴役,而謊言和奴役在其占統治地位的任何地方都使孤獨迅速地擴散」。在《致一位德國朋友的信》中,對於「多少年來你們試圖引進歷史的那些東西」深惡痛絕。

從一個貧民到躋身法國上流知識圈,卻又在其中感到「渾身不自在」,這正是加繆與眾不同之處。「普羅米修斯選擇了西西弗斯的命運,點燃了伊卡爾的翅膀」,加繆在這一人類永恆的圖景里發現了團結、忠誠與自我的真理。


推薦閱讀:

合上夏天
法國人的紅茶情結
解密《中餐廳2》拍攝地科爾馬,法國竟有這樣童話般的冷門景點!
阿湯哥碟中諜6的炫酷取景地,可以承包一年的旅行清單
談判破裂!英法兩國在海峽內發生激烈爭奪,法國:海軍已做好準備

TAG:加繆 | 文化 | 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