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沒有洗髮水是如何清洗掉頭油的?


我發現身邊的人每天都洗頭的大有人在,清爽得感覺能給人增加不少自信。兩三天一洗頭的人更是佔據了大多數。否則頭髮真的會又油又臟。

打開電視,大牌明星代言的洗髮水廣告更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功效,廣告詞都朗朗上口。選擇太多也是問題,看啥都好,啥都想買。

近些年來熱播的穿越劇,大掀穿越熱潮。壓力大的,浪漫的,都會夢想著哪天也能穿越回哪個朝代?

打住吧,先不用說能否穿越回去,即便穿越回去了,吃喝拉撒睡不用一一比對,但就洗頭髮這件事,現代人可完全無法適應了。

在沒有肥皂、香皂、洗髮水的古代,人們是怎麼洗頭的呢?

文字上的考證交給考古學家吧。

日常推理能想到的會有如下幾種方式。

第一種,清水洗頭。洗總比不洗要好,肯定也有止癢去污的效果。

第二種,泥水洗頭。不同地域的土壤酸鹼度含量成分不同,一定會有地方的泥土有去污的成分。

第三種,因地制宜的植物。最常聽到的就是皂莢。皂莢產自我國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於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於庭院或宅旁。常栽培於庭院或宅旁。木材堅硬,為車輛、傢具用材;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嫩芽油鹽調食,其子煮熟糖漬可食。莢、子、刺均入葯,有祛痰通竅、鎮咳利尿、消腫排膿、殺蟲治癬之效。皂角遇水後,只要輕微搓揉就能生產豐富的泡沫,而且它真能像肥皂一樣起到清潔和去油的作用。

此外,即便在幾十年前的農村,梳洗還有用茶麩,有時也用皂角粉。山區群眾還用一種天然的多泡植物,學名叫無患子,類似荔枝、龍眼的肉質果皮,鄉下有的地方叫退油仔,有的地方稱油羅樹。

網上還有說用木槿葉的,這種植物北方不是很多見,沒有啥普遍性。總之,類似隨手可得的植物枝葉、種子,都會被人使用,畢竟很多植物是有藥物特性的。

第四種,草木灰。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燒後的殘餘物,稱草木灰。屬於不可溶物質。草木灰肥料因草木灰為植物燃燒後的灰燼,所以是凡植物所含的礦質元素,草木灰中幾乎都含有。草木灰質輕且呈鹼性,作用類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污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為輔材,配合皂莢等一起使用。草木灰是農村廣泛存在的消毒劑原料,具有很強的殺滅病原菌及病毒的作用,其效果與常用的強效消毒藥燒鹼相似。該消毒劑具消毒作用強、無任何副作用、無刺激性等特點。因為草木灰易製作無成本消毒效果還好,這種洗頭方法在古時應該很普遍。

第五種,淘米水。時下微商中很流行的淘米水洗髮水。「天下第一長發村」傳承千年的秘方也被央視所採訪報道,先準備淘米水,然後加入中草藥,等發酵後用來洗頭髮,然後用山泉水沖洗。淘米水去污的功效的確是有的,現在很有廚房小竅門還強調用淘米水洗肉,去油去污效果都很好。至於是用啥米淘的水未知,是新鮮的淘米水還是密封幾天發酵的淘米水也未知。

上述都是普通大眾會用到的「洗頭劑」。皇室呢?唐代文學家劉禹錫代筆之作《為李中丞謝賜紫雪面脂等表》,文不長,才120多字,內言「中使某乙至,奉宣聖旨,賜臣紫雪、紅雪、面脂、口脂各一盒,澡豆一袋」。注意此處,「澡豆」,皇上賞賜的,在宮廷一定有人工改良加工過的類似香皂之類的去污劑。我們要相信古人的智慧。

還有人要說,外國的舶來品也能為我所用啊。首先,古時的中國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最先進最強盛的國度之一,外國的東西還沒我們老祖宗先進呢,再者,中世紀的歐洲,普通人基本上終生不洗澡,號稱是「千年不洗的歐洲」。只有修道院里為了懺悔才用冷水浴表示懲罰,另外就是為了治病才去洗澡。

至此,還有人沒事總幻想著要穿越回古代嗎?講真,過慣了此刻的人們,真未必能適應古代。還是活在當下,知足常樂吧~~


謝邀,等我穿越回來再回答啊??…………用一些天然的植物,皂角或先手果,茶籽等植物加工後洗頭。


古人那是沒有洗髮水,用乾草灰來去頭髮的油質!沒有護髮素,應為那時候科學還不發達!用白色芝麻蛋碎再塗抹在頭髮上,起到護髮的作用!但是讓人聞了有種想吃的感覺!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你所不知道的貝蒂娃娃原型
男性尺寸,多大才算標準?
「精日」讓人恨,「精明」的傅山卻讓人敬仰
歷史故事——月餅的那些事兒
知道嗎?它並不是王冠

TAG:護理 | 文化 | 時尚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