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什麼寫的詩不如古人?


幾個原因。

第一、現代的語文教育明顯不如傳統私塾教授出來的文字能力。今天的語文教育是走入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歧途。用部分作家的白話文語言替代了整個語文教育本身問題很大,傳統經典都是濃縮的精華語言,首先內容上就差不止一大截。其次是學什麼中心思想、語法,莫名其妙。十幾年語文教育下來,大部分都沒有開竅。漢語除了日常語言是否豐富外,它還有一個精鍊的書面語言。很可惜,現代人讀書的那麼多,但文字能力卻大踏步倒退。

第二、寫詩歌這種文體更多是一種狀態。現實當中好像只有八十年代人們熱衷於那種狀態的文學。就是說沒受眾、沒需求,刺激不出天才創作。八十年代就有一批還可以的詩人。否則語文整體再不行總還是有少數人可以創作的。

第三、古體詩,尤其古體那種對自然以及生活的描寫已經不適合今天了。今天的人對自然感受已經很模糊了。古人沒有那麼多信息流,他可以很細緻地觀察生活、觀察自然。所以他能寫得細緻入微。今天沒時間觀察自然,你還是春風啊、楊柳啊、雨滴啊,那肯定是不行的。需要重新開創。所以古體詩讀太多,沒有融匯現實生活、對現有生活沒有感受和提煉反而會進入一個巴格達。而現實生活中,信息流太大,感受體驗很多,但都不深刻,很模糊。尤其詩歌狀態的感性思維沒有杯調動出來。我們寫這種議論式的文章與寫詩歌完全是兩種狀態。你只能切換一個。更多人切換的都是理性議論式的狀態。所以沒有詩風。否則如果有需求,我也能嗑嗑巴巴憋上兩句的。好不好另說,但狀態我可以進入。


好像不能這麼說。

一是現代人不寫古詩。

再就是古代的好詩,是很多很多年歷史的積累。

還有就是藝術這個東西,最高的體現,要看天才的出現。

最後這一點,和古代、現代沒有關係,和古詩、新詩也沒有關係。

再回頭來說詩本身。

你這裡所謂的古代,包括不包括元代和清代?

按說應該包括。

可是,請問,元代、明代和清代出過什麼好詩?出過什麼大詩人?

除了元代以小令著稱的張養浩外和清代的龔自珍、李開先等,很少其他的大詩人、好詩人出現。

為什麼呢?

難道好詩差不多已經被寫盡?好詩人已經出夠了?

從四言詩到五言詩,再到七言詩,再到宋詞和元代的小令,詩歌已經將語言形式和格律,演繹個了遍,下面,面臨著新的突破。

到了清末民初,白話文的出現,就是這種客觀情況和機緣出現的結果。

白話文把世界帶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對中國來說是如此,對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只不過,在英語世界裡,古文和白話文之間的界限,沒有中國的語言,這麼明確罷了。

中古古代詩歌的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而中國新詩,總共才100年時間。

就是在這100年的時間裡,也誕生了大量膾炙人口,讓人過目難忘,讀來蕩氣迴腸的詩作佳品。

一大批詩人的名字,如同珍珠般,在中國新詩歷史史冊里散發著異樣的的光澤。

艾青,穆旦,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卞之琳,郭沫若,這是現代文學史。

當代的海子、北島、舒婷、顧城、歐陽江河、西川、于堅、雷平陽等等。

在這裡,具體的作品,就不用逐一列舉了。

說到底,不是現代人寫的詩不如古代人,是因為衡量標準不準確,不嚴密,不對等。

要糾正這種說法,還需要做比較細緻地橫向、縱向的對比。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格外說明,那就是,大詩人的出現,要看機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那樣的詩人出現,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一遇的,而不是你說出現就能出現的。

這一點,就更不能作為褒古代貶現代的依據喝酒借口。

把所謂的現代人,放到整個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去考量,說不定,結論會更接近正確答案。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就是題圖用了郭沫若先生的頭像。

殊不知,郭沫若雖然對早期的中國現代詩歌貢獻不菲,但由於他的為人和他過度政治功利化,名聲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再喜歡他和他的詩歌。

顯然,再議論到中國現代詩歌時,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應該是他。


謝題主之邀。為什麼現代人寫的詩不如古人,這並不是說今人的作詩水平退化,對事物的描述意境差了,諸多原因歸結為社會風尚使然。

首先,曾經的淪桑,形成了今天的社會風尚。

我們的祖輩父輩所經歷過百年的奴役生活,如今生活雖然有了好轉,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穩定日子。但曾留在他們心中窮怕的陰影,依然傳承著我們這一代人。科技教育日益重視,有偏於科技尚武、科技尚富的社會心態。縱觀我們今天的人們,哪一行業不都是奔著利益而發展,不是奔著富於而謀業。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觀的取向下,又有誰去咬文嚼字,反覆推敲這古老而枯燥的字詞,和風花月夜的詩詞意韻呢?

其次,生活滿足的追求孕育著浮躁的社會人心態。如今,我們剛剛解決了溫飽,放眼城鄉,從上而下,大街小巷,村前庭院,人們相聚時,無不談論著與金錢、車房有關的話題。又有幾人相互聊些詩詞,切磋文字的含義呢?再回首我們的古人,喝酒、聚會、燈節,無不以詩會友,以詞、燈謎取樂。目賭我們今天的大學生,曬富,曬酷、曬燈紅酒綠,行不執倦,校不聞書聲。眼下,多少平台舉辦中國詩詞大賽,除了背誦古人詩詞外,又有多少新作,又有多少噲炙大江南北的絕句呢?

不說現代人詩詞寫的好壞了,就連傳統的中國漢字,如今的人們,又有多少人能寫好喲。

我試作一首打油詩作個總結吧:

朝思金錢暮想官,身在單位心在玩。

人在學堂情在戀,漢風唐韻陪飯咽。

吃喝嫖賭任性炫,收藏詩畫為賺錢。

誰人還去歌風月,名車豪宅永相攀。


謝謝邀請!現代人為什麼寫的詩不如古人?對於這個問題,垂釣客的回答是肯定的!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丶為什麼會得出「現代人寫的詩不如古人」這個結論?因為我們現在讀到的丶欣賞的丶能引起強烈共鳴的都是歷經數千年丶數百年淘汰而流傳下來的古人經典好詩!古人經典好詩之所以能傳誦不衰,這是由詩的品質與品位所決定的!古體詩言簡意賅丶意境高遠丶琅琅上口丶情意真摯丶格調高昂!在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文學史上,詩歌是最源遠流長的文學形式,它的份量佔到了古代文學史內容的一半以上。在我國漫長的詩歌發展源流中,許多有名和無名的作家創造了大量廣為後人所喜愛丶所傳誦的藝術珍品以及永垂不朽的詩歌!最為輝煌的詩歌是唐代詩歌,文學史稱之為唐詩!

二丶古人為什麼能寫出流傳千古丶傳誦不衰的詩歌?垂釣客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古人學有專攻丶訓練有素。國學經典是文人士大夫一生的必修課,每日筆耕不輟,詩不離口,書不離手!

二是創作環境與氛圍濃郁所致。古代詩歌創作是文人士大夫的基本功丶是社會交往中的家常便飯,文人學士日常詩詞唱和,書信往來丶歌舞宴會皆離不開吟詩作對。三是社會對詩歌對詩人的高度推崇。比如歷史傳說就有「高力士為詩仙李白磨墨脫鞋」的傳奇故事。

三丶現代人寫的好詩能流傳後世,但不易被傳誦。現代詩也有好詩,但與古典名篇相比較,差距是巨大的,難以與經典名篇比肩,這是勿庸諱言的事實!現代人學得雜,即使學寫古體詩也難以企及前賢,只能望前賢項背!


《永遠是新比舊好》

新肯定是從舊的事物中來,沒有舊肯定沒有新。坐滿一廳的大師古儒,也得羨慕廳中站立的一小後生。

古人沒坐過飛機,也沒唱過KTV,眾多新事物,他們都沒見過,怎寫得出速度與激激情?

總有迂腐的人沉浸於古詩詞,卻從來就沒有去創新,試問有什麼資格評說當今?

一昧的否認和阻擋新生事物,才是真正地浪費國粹。只有吸取古詩詞精華,古為今用,才是文學發展的根本。

別再一葉障目,不見森林。長江後浪推前浪,也是希望萬物後繼有新人。永遠是新比舊好,並非厭舊喜新,而是推陳出新!


我多次回譽,不仿再說一遍。一,何謂詩?詩者,言志,達意,抒情。莫要把詩圈在唐,宋,元。也不要歸到古詩框里。二,請了解一下,詩的發展,演變的軌跡。發展是永恆的命題。說發展到頭了,那不對。三,喜樂哀傷,悲歡離合之人情是詩興之本源。只要有人類存在,詩就存在。四,中國幾千年農耕社會,現在常說的詩乃是農耕文化的部分。還沒有從甲骨文中找到詩。但我深信自人類群居,氏族社會,從母繫到父系。一定有詩。如祭先人,拜圖騰。以抒哀傷之情,敬畏之心。共同捕獵為協調,一定有長號之聲,(即號子)。五,孔編詩經,風雅頌。風在前。即詩源於民之勞作,男女婚配,離合。六,我們進入到新時代,詩歌也在發展,誰說沒有好詩?偉人詩詞。又如趙朴老的某公三哭,郭老的白話詩等等。閻肅寫的路在何方,江姐。通俗歌詞,如庄奴寫的小城故事等。有人會說那是歌詞。不算。我說詩歌,詩歌。總能不算。不多談了。人事代謝貫古今,詩詞制式應時新。摹唐仿宋要不得,最美聲音現代人。


唐詩宋詞元曲,也許是社會風氣使然吧,現代社會不流行詩詞歌賦了,吟詩作賦沒環境也沒氣氛,也沒多少人往這方面使勁了,現代社會金錢至上,壓力大,氣息浮躁,別說詩詞,做什麼都難做到極致,也許是好東西都被古人佔光了吧。


我們的語言已經從古語法改革為現代白話了。以往一個字能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用一個詞甚至一句話,所以沒有了語言的凝鍊性根本成不了詩。

現在都是現代詩,讓人讀的沒有一點畫面感,為了提升逼格,生搬硬套一些生僻的詞語,毫無美感和內涵。所以現代很難出現律詩,絕句,詩歌,詞牌了。再也無法用那些精簡凝鍊的詞句表現出一副生動的畫面或者當時的心情了。永別了——古體詩!


阿彌陀佛!這問題非常好。要知道中國詩文的流行源於佛教禪宗心法------偈。偈是修禪對自己修維和悟境的流露。後來得到讀書人的喜愛和推崇。從禪意轉化成詩意。詩在唐朝最盛,主要表達自己的人生價值,趣志,志向,抒情,借物表愛等多種風格寫而。而今以唐詩集為樣版,進行修邊潤角,這樣的寫作是修古達今,枯燥而無味,並沒寫現代人的心境,肯定是文華神衰嘍!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TAG:全唐詩 | 文化 | 中華好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