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效忠天皇、寧可戰死也不受俘」的日本人為什麼在霍蘭迪亞戰役中大規模投降?


其在日本七百餘年的封建統治中,天皇不過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每個人首先最應該效忠的就是他的封建領主,即「大名」,以及軍事大元帥--將軍。對天皇的效忠似乎可有可無。天皇深居在與世隔絕的宮廷之中,他的個人活動和各種儀式也都要受到各種規章制度的嚴格限制,而通常由將軍制定這些規章制度。如果一個等級很高的封建領主對天皇表示敬意,那麼這將會被視為背叛行為。

日本軍隊士兵寧死不投降、不受俘的思想和日本人從小受到的「武士道」精神教育有關,他們推崇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為了祖國犧牲是光榮而偉大的,他們希望自己能像櫻花般燦爛地死去,誓死效忠天皇,他們彷彿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是為了效忠的天皇而活。 不崇尚所謂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對日本人而言,投降成為戰俘可謂奇恥大辱。所以他們對敵軍的戰俘也不太友好,甚至可以說慘無人道。

日本軍隊虐待戰俘是眾所周知的,他們在二戰期間對美國女兵戰俘進行的一系列慘無人道的虐待令人髮指。將燒得滾燙的鐵棍在女兵身上滾來滾去,將女兵鎖在鐵籠里只漏出個頭,然後用鐵棍活生生把她們的頭打下來,最後再讓軍犬分食之,等等暴行令人觸目驚心。

在日軍的戰俘營里,紀律是相當嚴格的。戰俘營里不準將外邊食物帶進來,不準大笑,不準「頂嘴」、不準違抗命令,否則則視為對日本哨兵權威的侵犯,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認為,成為戰俘已經是件很可恥的事情了,怎麼可能還笑得出來?

西方人認為,當傷亡人數達到全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時,就必須停止作戰。而日軍卻不是如此,在著名的北緬會戰中,日軍投降者和戰死者比例達1:120,這場戰爭僅有142名士兵投降,而這其中有很多是因為負傷昏迷而被俘。

在霍蘭迪亞戰役中,這個比例僅有1:5,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投降是為什麼呢?

導致日軍戰敗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後勤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據當時美軍對日軍的評價:他們好像只要有空氣、水和樹葉就能打仗似的。可見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是多麼根深蒂固。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崇尚武士道精神,推崇《戰陣訓》,覺得做俘虜是奇恥大辱,寧死不做俘虜,直到日軍偷襲珍珠港時,其中有一個乘坐潛水艇參加珍珠港偷襲被俘虜的士兵,被稱為「日本第一戰俘」,回到日本境遇尷尬,他們以前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美軍會把戰俘集中到一起用坦克碾壓成肉醬,他們覺得敵人不會優待他們,所以他們對戰俘極其殘忍,並沒有遵守國際公約。那為何在霍蘭迪亞戰役中大規模投降呢?

第一,精神壓力大。

戰爭中有很多國家的軍人嚇得成了精神病,據統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死亡人數,比日軍在二戰中總死亡人數的一半還多,天天見自己的戰友以各種方式悲慘的死去,還有很多半死不活的,受了傷無法得到很好的治療,在這種高強度的精神壓力之下,就算有人對天皇至死效忠,一旦有一個人有恐懼感,它就會像瘟疫一樣,散播開來。

第二,沒有良好的醫療保障,互相殘殺。

日本部隊里,起碼在太平洋戰場,沒有很好的醫療系統,士兵受傷很少能有醫生照顧,多是派一個完全沒有醫療知識的下士或者中士士兵來照顧傷員,在野戰醫院或者後方醫院,並沒有在能力範圍內更好的安排醫療條件照顧傷兵,甚至會在撤退時怕麻煩,直接把傷員幹掉,或者讓他們自殺,並不是所有人會相信效忠天皇是無上榮耀的那一套。

洗腦這東西也是有實效性的,戰爭已經打了很多年,原本定的三個月滅亡zg沒有實現,又加入了太平洋戰場,時間越拖越長,勝利遙遙無期,大東亞共榮圈遲遲不能實現。

原本在日本侵華全盛時代都不能實現的事情,在太平洋戰場上虛耗的日漸衰弱的國力,更加不可能在如此龐大的戰場上取得先機,更誆論是取得勝利,所以等待沒有期限,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投降去敵人那裡獲得更好的醫療或者待遇,要麼悲慘的活著等待被同胞拋棄,甚至殺死,而自己還覺得這種事情很光榮,所以在精神折磨和肉體傷痛的雙重打擊下,選擇了投降。


東方人多愛崇拜,多愛犧牲,好像除去走這條道兒,其它都不是正途。我小時候正值崢嶸歲月,曾哭著吵著要去保衛領袖,母親只好拿年齡太小騙我。人總有明白的一天,一是自私之天性,二是覺醒了。日本人投降反映的是社會進步,寧可餓死不能失節總有一天被掃進垃圾堆,我認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重要才是永恆。


推薦閱讀:

喜歡日本的文化,但又討厭日本這個國家是什麼心態?
日本有哪些近現代才被發明出來的所謂「傳統文化」?
從一首歌說起,談談對日本的印象
日本無創傷獨特眼周回春技術(一)淚溝手術

TAG:日本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