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將轉由國內公司負責運營,這對於用戶來說意味著什麼?


還記得去年7月份,蘋果與貴州省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將在國內建立iCloud數據中心,並交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半年過去了,目前整個iCloud數據中心已經修建完成,蘋果公司通過《人民日報》向外界發表公告,自2月28日起,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擁有中國地區Apple ID用戶將會陸續受到服務遷移通知。蘋果表示iCloud數據中心落地中國,將有效減少延遲和提高可靠性,改善中國iCloud用戶的體驗。

蘋果公司在內地建立數據中心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中國法律約束,因為在2017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要求,如果境外企業在中國境內開展雲服務,必須交由本地企業運營,iCloud這種雲存儲服務顯然就是名單之內,這個也是諸如NVIDIA的GeForce Now為什麼不能推行到中國的原因之一。

在蘋果與貴州省政府的合作協議中,蘋果授權雲上貴州公司為國內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夥伴,將在貴安新區建立iCloud的全國數據中心,投資達到10億美元,數據中心主要由雲上貴州公司運營,而蘋果提供技術支持。

為了讓用戶擁有知曉權,蘋果中國表示從今天開始的七周內,將通過電子郵件以及推送通知的方式,通知擁有中國區Apple ID用戶iCloud服務運營主體的變更、iCloud數據遷移事項。

具體是這樣操作:

2月28日0點前,iCloud系統如果確認用戶已經瀏覽或者接受至少一次通知,會自動完成用戶的服務數據遷移。

2月28日0點後,如果用戶未被記錄為已經瀏覽或者接受蘋果相關的通知,則他們的賬戶將不會被遷至雲上貴州,而會保留在停用狀態。停用期間,用戶此前儲存在 iCloud的數據資料還將保存在 iCloud里,不會丟失。如果這個時候你還想用回iCloud服務,你必須先接受新的條款,才能重新激活iCloud賬戶並將數據遷移至雲上貴州。

不過嘛,小編希望雲上貴州iCloud數據中心正式啟用後,能提供穩定的服務,雲同步不再卡卡卡,畢竟現在的iCloud就會經常抽風登錄不了。


對於用戶而言,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其影響主要如下:

《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與現有《iCloud條款和條件》相比,存在如下幾點主要變化:

1) 運營主體雖已變更為雲上貴州,但根據《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的規定:蘋果公司「可在雲上貴州提供本服務時不時對雲上貴州提供服務。在這種情況下,(I)蘋果公司具有等同本協議附加一方的法定地位,惟須受本協議內所有條款和條件約束; 和(II)凡提及雲上貴州之處,在蘋果公司提供支持的範圍內,應視為提及雲上貴州和蘋果公司,包括保修免責聲明和責任限制。」

因此,對於用戶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蘋果公司提供服務支持範圍內的數據收集和使用授權,被授權方不僅僅只是雲上貴州,還包括蘋果公司;並且蘋果公司對於《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具有等同附加一方的法定地位。

2) 《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中明確規定,「您(用戶)理解並同意,蘋果公司和雲上貴州有權訪問您在此服務中存儲的所有數據,包括根據適用法律向對方和在彼此之間共享、交換和披露所有用戶數據(包括內容)的權利。」

根據《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且未經被收集者同意,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而據蘋果公司透露,自2018年1月10日起的七周內,蘋果公司將通過電子郵件和推送通知的方式,告知用戶自2018年1月10日起雲上貴州將負責iCloud在中國內地的運營,並將擁有與iCloud中國內地用戶的法律和財務關係。若截止2018年2月28日0點,如果用戶未被記錄為已經瀏覽或者接受蘋果相關的通知,則他們的賬戶將不會被遷至雲上貴州,而會保留在停用狀態。停用期間,用戶此前儲存在iCloud的數據資料還將保存在iCloud里,不會丟失。如果停用後用戶希望在2月28日後使用iCloud服務,則需要先接受新的條款和條件,以確保賬戶被重新激活並遷至雲上貴州。

故此,中國的蘋果用戶若希望在2018年2月28日後繼續使用iCloud服務,則必須先同意接受《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換言之,即同意授權蘋果公司和雲上貴州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交換。不過,鑒於該等數據的共享、交換和披露是為實現蘋果公司支持的有關服務,且限定在適用法律範圍內使用,因此本條款並不會存在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相反,由於用戶個人信息存儲於境內,並由蘋果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對於用戶而言,可以在享有相關服務的同時享受更完善的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機制。

3)《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明確規定,「您承認並同意,雲上貴州可隨時將本協議轉讓給雲上貴州設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並且本協議將繼續具有完全效力,且該後繼實體承擔雲上貴州的所有權利和義務。」

其實這條在用戶協議中也是一條常見條款。但是對於用戶的服務體驗而言幾乎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唯一的變化就是可能哪天你會突然發現iCloud中國區的運營方不再是雲上貴州,而是「雲下貴州」了。

3) 爭議解決方式發生變化。《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條款與條件》規定,本協議的解釋、有效性和履行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對於因本協議引起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雲上貴州與您同意提交給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根據提交仲裁時的現行法律作出在北京有約束力的仲裁。隨後的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爭議解決方式變更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於中國的蘋果用戶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畢竟在自家國門內就可以解決糾紛了嘛。

此外,值得中國的蘋果用戶高興的是,據說iCloud落戶中國後,速度和穩定性都會提高哦~


北京時間10日早間消息,據《人民日報》報道,蘋果公司宣布,自10日起的七周內,蘋果將通過電子郵件和推送通知的方式,告知中國用戶從2月28日起,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負責運營。

也就是說,從當天起,雲上貴州公司將負責iCloud在中國內地的運營,並將擁有與iCloud 中國內地用戶的法律和財務關係。

蘋果公司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些變動,我們希望對顧客保持透明。」

蘋果方面稱,將 Apple ID 的國家或地區設置為中國的用戶將在這次轉變的影響範圍內。當然,中國內地的用戶可以選擇停用 iCloud。如果用戶是居住在中國內地的非中國公民,他們可以更改 Apple ID 的國家或地區設置。

而對於如果中國用戶通過將手機設置為其他地區,是否能避免服務遷移?蘋果表示會有相應的技術檢測機制來規範。

據悉,iCloud的系統必須記錄每位用戶已經瀏覽或者接受至少一次通知,才能完成用戶的服務遷移。截止今年2月28日0點,如果用戶未被記錄為已經瀏覽或者接受蘋果相關的通知,則他們的賬戶將會保留在停用狀態。 停用期間,用戶此前儲存在 iCloud的數據資料還將保存在 iCloud里,不會丟失。如果停用後用戶希望在2月28日後使用iCloud服務,則需要先接受新的條款和條件,以確保賬戶被重新激活並遷至雲上貴州。

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7月12日,蘋果公司宣布,在中國業務進行擴張,將在貴州省建立蘋果在中國的第一個數據中心。

當日,貴州省政府還與蘋果公司共同簽訂《貴州省人民政府 蘋果公司iCloud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蘋果公司授權雲上貴州公司作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夥伴。

雲上貴州公司作為運營主體,在中國大陸境內運營iCloud服務;iCloud服務在中國境內使用iCloud和雲上貴州公司雙品牌向用戶提供體驗。

氪星情報局 查看官方網站 36氪官網的視頻新聞頁面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中國用戶在使用iCloud時的使用體驗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其次就是用戶的信息將存儲在貴州大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上,而不是跑到蘋果美國伺服器去,所以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將交給雲上貴州來完成.

蘋果為什麼選擇雲上貴州?

雲上貴州於2014年11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註冊資金23500萬元,由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履行出資人職責,貴州省國有企業監事會進行監管。而從2018年2月28日起,雲上貴州將全權負責iCloud在中國內地的運營,同時其還持有與iCloud中國內地用戶的法律和財務關係。

而貴州省的優勢在於,它在集全省之力打造中國的「數據之都」,目前三大運營商等公司都已在貴州開設了自己的大數據中心,總投資達 150 億元,貴州未來還將形成一個數百萬伺服器集群的數據中心基地,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數據聚集地之一。

除了中國貴州以外,蘋果正在大舉投資在全球各地建立數據中心,已知的有丹麥投資了兩座數據中心,在美國的內達華洲和亞利桑那州也投建了數據中心,蘋果也曾試圖在愛爾蘭開設數據中心,但還未達成。


1、意味著中國的蘋果用戶訪問iCloud的速度更快了,再也不用讓信號跑遍大半個地球去美國取照片等數據了,直接訪問雲上貴州就好了,速度自然更快了。

2、意味著蘋果在中國內地的服務開始變得中國化了,無論是公司規則還是政策環境,都將更符合中國的情況,也就意味著會給中國用戶提供更合適的服務。

3、意味著貴州將作為大數據中心開始崛起,常年被遺忘的偏西部地區城市,會在互聯網時代以另一種方式崛起。

4、意味著中國的國家力量在加強,可以自主控制自己國家的規則,無論你是來自哪個國家的公司都得遵守我國規章制度。就和美國一樣,對外國去到美國本土公司可以說是管得非常嚴實,但沒辦法,那就是國力。現在中國也有了。

5、意味著中國可以自主控制自己的數據(蘋果iCloud)了,再也不用把自己國家公民的數據放在別人的伺服器裡面。

對於中國的用戶來說,差不多就是這樣了,另外就是在操作上可能需要轉移一下數據、確認一下協議,不過這都是可以直接跳過的步驟。所以,其實也沒有什麼影響,該打開蘋果手機幹嘛就幹嘛,應該是絲毫感覺不到影響。

-

初始值、發布。


今天,蘋果宣布將從今年2月28日起,把iCloud的服務搬到中國內地來,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且表示這家公司是蘋果在中國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夥伴。

對不少蘋果用戶來說,可能感覺這事兒挺突然的。其實,這事兒得從去年7月份說起,當時,蘋果斥資10億美元,決定在貴州(又是貴州!!!)建立中國內地的iCloud數據中心。半年多來,數據中心終於建好了,蘋果也準備給中國內地的iCloud服務搬家了。

對於iCloud,相信蘋果產品用戶都不會太陌生,但也說不上太懂,其實,它就相當於一個雲存儲,可以存儲你設備上的照片、文件、APP、通訊錄等內容,而且你可以從各種設備上訪問這些內容。比如你存到了iPhone上,如果想在電腦上看,登陸你的iCloud賬號就可以了。

所以,蘋果將iCloud的服務搬到中國內地來,其實主要就是把iCloud的伺服器搬到內地來了,這樣帶來的最直接的改變即使,以後我們再上傳或下載iCloud數據的時候,不需要數據在中美之間長距離來回傳輸了(這也是之前不少人吐槽iCloud速度慢的原因),速度會更快。

舉個例子,數據就像是水龍頭的水,之前給水龍頭供水的水廠在美國,來回曲折環繞山高路遠,偶爾會有水供不上或不穩定的情況,而現在,水廠建到你家門口了,自然更方便一些。

而之所欲要委託雲上貴州公司負責運營,其實也是有原因的。根據中國的法律和政策限制,國外公司想要在國內提供數據中心服務都是通過和國內運營商合作曲線完成的,比如微軟、IBM、AWS等,所以這次蘋果也不例外。

在本土化企業的運營下,可能以後iCloud的運營也會更加本地化,更接地氣兒,誰知道呢?到時候就知道了。


——謝邀

——更換到國內,可以更利於信息審查!


載入照片更加快,伺服器在中國,載入iCloud數據也會更快。中國這個大的區域網,限制了進出口的數據流量,導致訪問不了國外網站,還需要翻牆。


蘋果早就向國內監管妥協了。因為某次工作機會無意中我觸摸到了他們的app審核下限。哈哈,是比安卓審核可能好一點,畢竟那個app也不可能無下限。但是蘋果的方法就是我不給你發過審的郵件,但是你可以隨意在appstore上推這個app。


推薦閱讀:

全面施行「捕訴合一」的隱憂與破局
刑罰自有尺度——再讀《論犯罪與刑罰》
注意:先開票後付款,可能讓你傾家蕩產!老鐵們請奔走相告...
知乎法律領域一周熱點(2018.9.18 - 9.25)

TAG:蘋果公司 | 法律 | 社會 | 科技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