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沉溺於幻想中?


(原創)沉溺於幻想中的人大多生活無聊,一成不變。在心情低落、沮喪的時候,幻想才會跳出來充當一個安慰者的角色,讓人在遐想中滿足和補償自己。同時藉助幻想給生活帶來一絲樂趣。

幻想讓人暫時性地逃離現實,但是現實並不會因為逃避而發生改變。當幻想蘇醒面對現實,巨大的心理落差會讓人倍感受挫。這樣的惡性循環來來回回幾次,很多人就會沉溺其中,長此以往,這一類白日夢者就會發現,做夢入口無處不在,隨時隨地都會進入「夢境」,陷入夢境之後又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緒。嚴重的情況下會變得不能適應社會,彷彿與他人隔離,與世界脫節。

幻想是靈感的來源。有研究證明愛幻想的人的記憶力比其他人要強,也往往有著很高的創造力。幻想或許可以看到自己缺少的東西——幻想家庭幸福,意味著家庭中存在一些問題。幻想成為富翁,或許意味著害怕貧窮。所以幻想,能夠讓自己了解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渴望,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幻想並不是罪惡和墮落的源頭,適當的幻想其實是一种放松的手段,一切都取決于思考與白日夢之間的關係。與其幻想,不如為自己充好電。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沉溺於幻想中的人何其多,首先可能因為現實沒有那麼美好。所謂幻想,就是頭腦里想像出來的東西,和現實其實有一定距離。但為什麼在幻想中,人往往能體會到現實沒有的快樂呢?因為,現實檢驗本來就需要勇氣。

  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是因為他存在於想像中。你要老是在生活中和TA接觸,恐怕也會慢慢被生活磨損,當看到TA吃喝拉撒睡的樣子,也會偶爾覺得形同嚼蠟。

  感情之所以美好,很大程度也依賴於人的幻想和想像。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有自動完形功能,它會去彌補那些你渴望的,但是現實卻沒有的東西。比如,當你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有時似乎比跟TA在一起更美妙。因為你無需去看到TA陰影面的樣子,你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把TA想像成一個王子或公主。當你感受到愛的時候,到底是TA在愛你,還是你自己臆想出來的一個人在愛自己呢?不得而知。總之,在美妙的幻想中,一切都允許,你可以從中產生多巴胺的分泌,甚至感受到臉紅心跳,獲得享受。

  而當愛情真的到了生活層面,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大姑八大姨的嚼舌根,就好像賈寶玉和林黛玉降下凡間,做了平凡夫妻,你看愛情還那麼美好嗎?激情消逝之後,你們被打回原形,再美的伴侶也可能放屁打嗝發福……加上七年之癢,外遇之痛,生育之累,身體之疾患,都會磨損你們的感情。難怪著名才女林徽因在選擇了梁思成之後,還要留一個精神伴侶金岳霖在身邊,甚至做了「太太的客廳」,保持和其他朋友的互動交往,她太知道,婚姻是怎樣一回事,一旦彼此了了分明,神秘感和界限感都被打破之後,彼此之間還有多少美好情誼存在呢?因此要讓感情保鮮,就要學會日日澆灌,日日經營。

  而愛沉溺在幻想中的人,應該是有一個並不快樂的現實過往。比如,童年遭遇到父母的冷暴力、熱暴力,或者疏離對待,父母常年有矛盾,家庭氛圍並不幸福,自己婚戀不順,總是愛上錯誤的人,帶來錯誤的戀情,這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沉浸於幻想中,去製造一個比較更烏托邦,更美好的世界,來消解現實中的無奈、苦難與煩惱。

  幻想是現實的有效補充,但是沉溺幻想,不關心現實顯然並不好。從臨床心理學角度,過度幻想,也許會和現實脫節,嚴重的會產生精神分裂症。怎麼辦?尋找合適的心理諮詢師去療愈自己不堪的過往,找到自己心理方面的癥結所在,尤其找到那個令你最痛苦的客體關係,然後在和心理諮詢師的互動中慢慢去修復,獲取一段健康關係的品質,他會慢慢幫助你活在當下,接納當下,客觀而如是地生活,並從現實中體會到滿足感和幸福感。有諮詢需求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諮詢合作夥伴-問答用戶「心理諮詢師鄭莉」,直接私信預約。


如果你有1億,你打算怎麼花呢?

你會選擇繼續工作,當個隱形富豪?還是徹底放飛自己,環遊世界?

談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描繪自己的億萬富翁生活了?

白日夢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驗。當在某種環境中太過無趣,我們會自發產生白日夢。例如初三學生在枯燥的課堂上很容易走神。而走神的時候,就是在做白日夢。

那麼白日夢是無價值的消耗自己的精力與時間,還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價值呢?


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幻想」這位小夥伴。

一、幻想也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當我們內心承受痛苦時,我們自帶的保護系統就被啟動了。這套系統的名字就叫作:心理防禦機制。

它的本職是幫助我們降低內心的創傷感,減少我們的焦慮,幫助我們渡過內心的低潮期。

而幻想就是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之一。幻想在我們無法處理現實危機、或無法忍受一些情緒困擾時,能夠暫時讓我們脫離現實情境,帶著我們去理想地帶,幫我們的心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紓解。


意義治療法創立者弗蘭克爾發現,那些從納粹集中營中倖存下來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比其他人更健壯,也不是因為他們的生存適應性更強。

那些倖存中正是因為擁有並啟動了「幻想」這一防禦機制,使他們的內心能夠暫時逃避現實的痛苦,保有了自己的希望與憧憬。

一位倖存者說,每當餓到不行的時候,我就幻想這我坐在家裡的餐桌前,穿著體面而優雅的將乳酪塗抹在小麵包上,然後一口一口的品嘗。

所以幻想可以使你暫時脫離現實的困頓感,讓你的情緒得到好轉。但它不能改變現實情況。


二、運用幻想的力量,但不沉迷於幻想

幻想具有將自我內心世界譜寫的絢麗多彩的能力。

很多人因為這種能力的出色而成就了自己,例如作家、畫家、作曲家等。

一般而言在現實生活中的缺憾,會從幻想中尋找補足。但如果整天腦子裡想的都是這些,並且已經讓自己感到煩躁。自己有想停止這樣的幻想,但卻停止不了的話,有可能涉及到強迫思維。建議你可以先去醫院心理科做個診斷。


三、尋找其他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的方式

我們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而心情不好可以有多種排解的方式。例如:運動、唱歌。

運動不單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還可以讓人產生內啡肽。內啡肽是一種能夠讓人感到愉悅的大腦分泌物。

有些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會選擇去跑步,去合著音樂節拍跳舞,或大汗淋漓的找健身教練打一場拳。

建議你也可以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


什麼樣的人會沉溺於幻想中? 心理學家說:孤獨的人更喜歡做白日夢。

什麼樣的人容易做白日夢?

喜歡白日夢的人對現實生活往往滿意度不高。2012年的一則研究表明,一個人越孤獨、對生活越不滿意、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少,就越喜歡沉溺於幻想中。其中對生活不滿意的男性做白日夢的頻率更高,而女性則表現為幻想的內容更鮮活。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喜歡做白日夢的人,精神的工作空間更加寬廣,更能擅長多線程的工作。他們的工作記憶更強,更擅長暫時性地存儲和處理記憶,這對閱讀、理解和推理等來說至關重要。

白日夢揭示你的內心

白日夢可能是一種對現實的補償。弗洛伊德認為,只有那些在現實中沒有得到滿足的人才會沉浸於幻想,其中典型的兩種幻想就是野心和性慾。

白日夢有一種非常典型的情況,就是回到過去,去實現過去沒能實現的願望。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一個家境貧寒的孤兒正要去面試工作。一路上,他都沉溺於這樣的幻想中——他不僅得到了新工作,而且得到了老闆的賞識,很快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這個白日夢中,他得到了所有缺失的東西:家庭、情感和金錢。

深入思考你最喜歡的幾個幻想的橋段,可能會讓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

白日夢也會有害么?

調查顯示,有一部分人會捲入自己的幻想世界而無法脫身。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腦子經常不受控制地進入幻想,高速運轉,但遙控器卻不在自己手裡。這樣的人稱自己為白日夢上癮者。

他們之中,有些人因為幻想太過活躍,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和工作;有的人因為幻想中的世界過於美好,對現實就有了不切實際的期望,最終感到失望;也有的人因為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在人際交往中遇到重大困難。

但事實上,適當的白日夢其實是一种放松的手段,心理學家榮格還曾發明了一種叫做「積極想像」的技術,即通過與自己幻想中的人物對話,達到療愈的目的。

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樣,重點在於,是我們控制著我們的幻想,還是幻想控制著我們?

你最喜歡的幻想橋段是什麼?歡迎通過留言與我們分享。

以上。

歡迎關注頭條號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與心理分析、人際交往與戀愛技巧,都在這裡。


你的幻想實際是一種期待,它代表著你畏懼或是希望發生的一種未來,你常常沉浸於幻想之中,對現實的不真實描述,便可能令你感覺是伴有沮喪,他們往往會帶來過度的壓力,你可能會確信自己無法完成某項工作。或者認為,保住目前的飯碗是當下唯一的選擇,又或者在未能進行足夠調研的情況下辭職創業。種種過度的渲染下,你極有可能會虛構出各種根本不會發生的痛苦場景,然後使自己沉溺於其中。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文森·法維拉所說的那樣,我們攜帶著諸多被植入的信念,並使用它們來描繪這個世界,這些習以為常的想法,甚至沒有經過審視,只是被我們簡單地說了起來,然後內化進了心裡,而當我們可以意識到這些信念並進行檢驗時,那些失實的部分往往會得以祛除。

下面是文森教授分享的一些,關於沉溺於幻想的傾向,以及如何自主的建議,你是否可以從中看到自己?

比如:

你感覺自己的約會要麼是完美的,要麼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你覺得自己要麼是一個天才,要麼就是一個蠢材

你覺得自己要麼像一個禪宗大師一樣淡定自如,要麼就是不堪重負,崩潰成碎片

你覺得你的事業要麼成功,要麼就完全的失敗

但事實上,這種極端的思考方式會使我們知覺範圍受到限制,但是我們無法從生活中學習,下面就是一些整合式的觀點明顯更有意義:我今年的工作做得很好,雖然我沒有因此獲得晉陞,期待明年的晉陞吧。像這種有斡旋餘地的做評價,遠比那種剛性死板的評價要好得多,因此在你思考一件失敗的事情時,先問問自己,在這次失敗中哪些部分還算是進行的不錯,哪些不太好下一次我可以在哪個環節上做得更好一些?


兩個字,幼稚。幻想人人都有,成熟的人控制幻想,幼稚的人被幻想控制。我國著名的精神分析師曾奇峰先生有兩本書,其中一本就叫做《幻想即現實》,講的就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中的大事小情。

有些人完全沒有幻想,只有赤裸裸的現實。這樣的人做事情一板一眼的,非常的程序化、理智化,沒有想像力,也沒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因為想像、憧憬、期待這些都需要幻想。有些人沉溺於幻想,也就是被幻想所控制了。這些人或是不知道自己被幻想所控制,或是知道自己幻想太多但無法阻止幻想不侵入自己。這些人普遍沒有現實感,缺乏事實檢驗能力。沉溺於現實,或是沉溺於幻想,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其實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都是被幻想控制的表現,前者是被幻想之腳遠遠踹開看不見幻想,後者是被幻想之手死死拉住掙脫不掉幻想。

之所以被幻想控制,是因為不夠成熟,缺乏一定的社會能力,處理不好幻想與現實的關係,找不到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平衡點。現實太骨感,只能藏匿在幻想的屏障里。幻想中,有人愛我;幻想中,我有前途;幻想中,男朋友出軌了……而成熟的人,會去積極地面對現實,在現實中去努力獲得愛、去尋找前途、去收集證據。缺乏能力的人,面對現實世界,只能一次次地碰壁心碎,為了保護自己的玻璃心不受挫,就只要去到幻想世界裡去快活啦。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趙咪咪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幻想可以讓我們成為世界上最漂亮、最富有的人,幻想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沒有困難,幻想可以讓我們不用上班就有錢花。幻想可以天馬星空,不受束縛,因此許多人都願意沉溺於幻想之中,但是不得不告訴這些沉溺於幻想的人,現實會給你們當頭一棒,當發現現實和想像差距甚大的時候,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幻想屬於是一種無意想像,心理學中將無意想像定義為是在一定目的、意圖、任務目標的影響下,有意識的去進行想像。通過對過去事情的記憶,人們可以把經歷的事物形象存在於頭腦中,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就是人的表象。想像就是以表象為基礎而創作出了新的形象的過程。

幻想是願望的表達

人們之所以會沉溺於幻想之中,因為幻想是出於人們的主觀意願的表達,與自己願望相聯繫,指向未來的一種想像,是對未來的憧憬,不是對過去的回憶。幻想再美好也會被現實所擊破,其實幻想並不是壞事,為了實現自己的幻想,將努力付諸於現實的行動當中,他可以是一種動力,引導你走向成功。若一味的沉溺於幻想,那麼就可以說成是一種空想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產生幻想的動機是需要得不到滿足

人在社會上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來滿足自己,因此人們就會產生需要。心理學將需要定義為是有機體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慾望。心理學家馬斯洛強調,需要是從低到高逐層遞增的,只有低級需要滿足時,才會出現高級需要。需要影響人的情緒,現實中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許多需求在現實中是得不到滿足的,因此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會更願意沉溺於幻想之中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精神世界。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張曉菲:

心理學上所說的「幻想」,俗稱「白日夢」,指清醒時大腦內所產生的幻想及影像,通常是開心的念頭、希望或野心,能夠滿足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願望,或者逃避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

白日夢不是夢,只是一些持續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是思維和意識的產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在幻想,不僅能夠和幻想劃清界限,甚至能在幻想中有所收穫。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我遇到過這類來訪者。他們有著正常的工作和社交,同時內心又有著非常豐富的情感,各種內心戲不斷上演。「總是情不自禁的想體會別人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一次只活一個人太沒意思了!我偷偷的會幻想成別人,活上一段時間。你知道嗎?很不一樣,會體會很多。」感慨時還會配合著狡黠地眼神兒看著我。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幻想。 幻想,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由於其在潛意識中自動化的運行,不易被發現。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病態。但是,沉溺其中時間過長而無法自拔則可能有一些更深刻的心理原因。

這種狀態的來訪者通常會覺得自己糟糕至極或者遭人厭惡。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那種家庭沒溫暖、愛情沒著落、人生沒希望的狀態沒有絲毫改變。為了逃避這種糟糕至極或者遭人厭惡的狀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般把自己放在幻想里,盡情地體會溫暖、愛情和希望。

幻想本身並沒有惡意,它被創造出來的初衷是用來保護我們,同時也是靈感的來源。

保持清醒,健康生活。

放任自流,走火入魔。


幻想能夠帶來快感,而現實不足以提供這種快感,那麼,我們會傾向於選擇更多的幻想而不是更多的現實。

人類能夠靠幻想來享受快感,這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幻想是很高等的能力,脫離了對現實的直接感知,而依靠心智力量塑造出一個虛構的世界。

文學作品是虛構的,也是幻想,但這種幻想可以成為商品,供所有閱讀的人一起來消費和分享。閱讀文學作品,是可以很享受的。

多巴胺的分泌與快感的出現有關,很多事情都能帶來多巴胺的分泌,那些多巴胺受體比較少的人會喜歡冒險,這樣才能感受到快樂,而那些受體較多的人則喜歡安靜,不必運動就能感受到喜樂。喜歡幻想的人應該是多巴胺受體很多的人,他們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刺激就能感受到快感。嗯,內向的人也很可能悶騷,有點道理。


很簡單,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同他人在平等的前提下競爭,幻想擁有一些特殊的能力讓自己處於領先優勢。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缺失感所造成,幻想的東西可以填補他們真實存在或者感覺到的某些缺陷,從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對生命有更強的可控感。他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感到自己力量的渺小,所以陶醉於可以讓他們獲得超能力、美貌、金錢、或者尊敬和關注的幻想中。而不是選擇腳踏實地的奮鬥。還有一種更極端的例子,絕大多數人都註定只是普通人,但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特殊的、是與眾不同的,為了滿足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想發,就只能靠幻想了。可是人終歸要回歸現實的。

因此,還是儘快從幻想中解脫出來吧,建議可以這樣做:

1、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當然,前提條件是你曾經給自己設立過目標,不管如何,從現在開始,想想你的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把你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要實現的目標記錄下來。當你把注意力不再放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可以實現的目標上,生活就會變得豐富起來了。

2、分析自己曾經無奈、悲觀、失望、受挫的時候,並寫出來,如果再經歷一次,你可以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也許你會發現,你處理起來的方法與以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方式。不管如何,你只需要通過分析現階段所擁有的資源,就完全可以讓自己重新佔據主動。當你達到這個目標的時候,你就能夠正視現實,而不需要靠幻想度日。


推薦閱讀:

因為考試失敗時常哭,有時候一天哭好幾次,心情極度低落,也沒有出門的勇氣,這是抑鬱症的癥狀嗎?
一個人在大城市,如果不結婚、不買房,一輩子租房過會怎麼樣?(無論男女性)?
作為老師,你會不會支持家長收回學生的壓歲錢呢?
女生打扮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如何去理解新婚老公說「父母永遠比愛人重要」的思想?

TAG:心理學 | 幻想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