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問答中有些高質量的回答閱讀量遠遠不及低質量回答?


這種情況我體會很深,認真作答半小時的答案比不上貼兩張比基尼美女圖片的答案。

本質上講,是高質量答案的定義與用戶喜好的衝突。即:高質量≠大家喜聞樂見

一、高質量回答的定義

我們說一個回答的質量高,核心是它能解決對應的問題,能用的上,而不是看著挺有趣,最後傻樂了半天發現問題還是沒解決,這就是所謂跑題(但是賺吆喝賺點擊率啊)。

二、用戶喜好(點擊率)來自哪裡?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用戶的喜好絕對不僅僅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的答案。

因為問題的提出者也許正在火急火燎的等答案,但圍觀的很多人都只是看熱鬧,舉例「被交往三個月的外國男朋友甩了,求助該怎麼辦?」提問者肯定很著急,她對於高質量答案的渴求程度比任何人都高,而圍觀群眾由於處境與她不同,充其量只是同情,進來看一圈有意思的答案(圖片)就走了。

除此之外,人的閱讀需求是多方面的,高質量答案滿足的大多數僅僅是求知慾,除此之外,人們還有滿足好奇心的需求、看帥哥美女的需求、尋找內心平衡找同類同病相憐的需求等等,抱著不同目的瀏覽答案的人,自然會選擇不同的答案點擊。而大部分人,並不是為了解決題目中的問題。


事實上,文藝作品範疇中這樣的問題很常見,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所以有人講,受歡迎的作品本質上存在著獻媚給受眾的成分。而如何找尋到受眾和自我表達的平衡點,是每個媒體從業人員應該思考的問題。

圖侵刪,歡迎關注。


某些高質量的回答,閱讀量不高,可能有如下原因。

其一,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關係。有的陽春白雪類的文章,理論性較強,或感性的東西少,不是專業人士,很多人不感興趣,有的人還看不懂,閱讀量就不大。

其二,有一種先人為主的現象。後回答的文章也許參閱了先前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看法,也許很精彩,但相當一部分認為,他已經看過了想關回答,不想再看了。有的人只看提問時間,時間一長,覺得內容「陳舊」了,不看了。

其三、從眾心理的影響。有些人一看到點贊多的文章,就認為一定是好文章。不可否認點贊多的恰有不少好文章。但也有極少違犯科學歪曲事實的文章,但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點贊多了,會引起不少人的興趣,閱讀量就大。

其四、觸動了部分人的情感。有些文章閱讀量大,有時是因為你的讚美而發生了共雞,有的是因為你的異議而觸怒,與讀者的經歷有很大關係。從評論中可以看出,你說的是事實,有人會否認,還會編造依據反駁,合乎口味的就會點贊。爭議越大,閱讀量越大。

以上只是隨想,聊天而已!


這有習慣性再裡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功利的大環境下,追名逐利成了習慣。只要是名人,領導,有利可塗的(也就是大家認為有用的)任何東西。都會有人氣,反之,誰也不願浪費精神去關注。別說是文章視頻,就是無價之寶,只要大多數沒見過和聽說過的。大家都習慣性的不會認真去觀閱。別說理性的去評論閱讀了和了解與理解了。能夠掃描一眼就不錯了。名人幾個不成形的字也可以價值幾十萬,就更不用說出場的熱鬧場面了。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做個實在的試驗。把最有名的本人,化妝成粉絲們認不出來,再另取個名字唱同一首歌。只要有名氣的另一個人在台上說他是假唱的話,但其實是本人真唱的。也會被當場被罵得比狗都不如,有可能挨揍。這就是現實的真象,一試就是真象。你信嗎?這也是人間的悲哀!有幾個分得清真假好壞和質量呢?都是由少數有權有勢有錢有名的人利用人性的貪婪帶動人們向低質量看齊,反把低質量裝扮成高質量來崇拜所造成的大環境。有什麼辦法呢?

人類只認錢了,與錢沒有直接關係的任何事物。都在由少數別有用心人間接的操控著,只差直接奪權改天換地了。你還看不出來嗎?這些小事,只是一個小小的現象而已。別大驚小怪的!偉人們在著力改變,相信很快就會。重實際,重知識,重視思想,重政治,重文化,……。的!

謝謝你的相邀!


小編猜想,這是後台推薦機制的影響。如果回答的人隱藏的權重值高的話,獲得的推薦量就會多的,回答高質量的反而會被排列在靠後的位置不容易被看到。所以想提高閱讀被採納的幾率還是要多去回答。對去提問,與讀者互動,提高自己的權重指數是最好的選擇。


有好多問答只有我一個沒摺疊但就是點贊很少,被摺疊的反倒是點贊很多很多,這很好理解,因為我從來不喜歡看別人的回答更沒有點贊。這大概邊是禮尚往來吧,我不管那麼多,只要不摺疊我就極格。最近我回答了上百條問答無一摺疊,可就首頁里沒有我。不管那麼多,愛寫我就寫。


很正常。因為閱讀方受眾不同,發文方名氣不同,各種類型的興趣指向也有不同,所以問答質量的好差與閱讀量的多寡不成比例很正常。當然,網友們在不斷的問答鍛練中,水平肯定會得到潛在的提升,那這種比例也就會更客觀些。但網路太廣,評判太雜,理想化是不可能的。還是那句老話:"君子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吃瓜也好,拾柴也罷,極積參與大家都好。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本人就遇到過很多次。本人自命為半個養魚專家,寫的養魚的文章,有一定的專業素養,但於一起發表的其他文章相比,人家胡寫的文章閱讀量高過本人數倍之多,氣得老夫七竅生煙,估計是讀者喜新厭舊吧,這好像是成了規律。太奇怪了,曲高和寡,做自己想做的事,閱讀量有時也並不能代表什麼,在頭條應該還是內行多過外行。


古語: 曲高和寡,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例如,有的對聯,只求上、下句一樣多字,無論詞性、平仄對仗都錯,用詞不當。但點贊的人很多。這是因為他們不懂什麼是對聯,胡亂點贊。我個人的想法就是: 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贊不贊都無所謂。就說出聯,不少人,亂說幾句不著邊際的話,請對!!


高質量與低質量的回答是如何定義的呢?其實問題回答雖然不如文章一樣長篇大幅,但所謂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一些基本要素必須具備:開頭是否吸引人;架構以及內容,邏輯思維是否合理;觀點是否新穎;論點論據是否充分等等。

總之不要陷入自認為很好的自嗨中,多總結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提升閱讀量。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對畫畫有耐心,學習沒耐心?
淺薄的快樂和真正的幸福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
你因為什麼想要放棄一段友情?
你們認為自己父母怎麼樣?

TAG:讀書 | 文化 | 科技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