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長黑斑千萬別吃?


下午的時光總是想來點甜品,過於複雜的甜品很是浪費實間,而且有的材料也比較貴,並不適合新手。最近正是香蕉打折的季節,做一份香蕉蛋糕既不浪費時間,也很適合新手來練習,並且口感也不錯。香蕉的軟糯和全蛋蛋糕的彈性相得益彰,香蕉的香味也會減少蛋腥味哦!

在正式學習前,挑選香蕉是很重要的事情,製作香蕉蛋糕的香蕉建議選擇熟透的香蕉,這樣香味會更加濃郁。

食材:低筋麵粉300g,小蘇打20g,雞蛋兩個,白砂糖100g,香草精10ml,黃油30g,香蕉兩根,檸檬汁10ml

如果沒有檸檬汁可以不加入,並非必須加入的東西,同樣如果沒有香草精可以用奶特代替,只要起到去除蛋腥味的作用即可。

步驟:

1.將香蕉放入鍋中加熱,並搗碎(建議使用不粘鍋,以防止高糖的香蕉粘鍋而不易清理,熟練以後也可以實驗普通的鍋便於觀察狀態)。

2.加入黃油一同攪拌至黃油全部融化,待全部融化後放置備用。

3.將兩個全蛋全部打入,分三次加入白砂糖打發,加入檸檬汁可以減少消泡的機率,打發至濕性發泡(濕性發泡的特點是提起打蛋器有大彎鉤)。

4.打至濕性發泡後,加入香草精去除蛋腥味,再繼續打發三分鐘即可(不建議使用香草膏,香草膏中的香草籽會影響美感)。

5.篩入低筋麵粉和小蘇打,用刮刀採用切拌的手法將麵粉混勻,至麵糊完全無顆粒的狀態即可(切記不可採用攪拌的手法易導致消泡,消泡會使蛋糕無法成型)。

6.將製作好的香蕉和黃油混合物與麵糊混勻,同樣用刮刀採用切拌的手法混勻,以防止消泡。

7.將烤箱140度預熱十分鐘,將麵糊倒入六寸模具,麵糊呈流動狀態,震動模具排去氣泡。送入烤箱,上下火180度烤15分鐘即可(180攝氏度並不是烤箱示數180攝氏度,因為烤箱總是有他自己的小想法,所以要通過溫度計來去調節烤箱的溫度)。

香蕉蛋糕的香蕉味濃郁,還帶有淡淡的奶香味,軟軟還富有彈性的全蛋蛋糕十分適合老人與孩子食用,吃起來是充滿的幸福的味道哦!在下午飢餓的時候食用很不錯哦!

同樣香蕉可以替換味含水量低的水果,比如芒果,牛油果都可以作為選擇。

現在正式香蕉最便宜的時候,在這個夏天不如嘗試一下吧!


香蕉既好吃又好剝,據說還有減肥功效,一直以來深受不少女性朋友喜愛。

不過,香蕉只要稍微放長了,身上就會長黑斑,有時候把皮剝掉後,發現裡面也有地方變黑了。

這樣的香蕉吃了對身體會不會有啥危害呢?

香蕉為什麼會長黑斑?

香蕉的表皮細胞中含有一種氧化酵素。

當香蕉放置一定時間後,在乙烯的作用下,表皮細胞開始大量的死亡破裂。

這時候,裡面的氧化酵素就接觸到了空氣中的氧氣,它們會被氧化成黑色化學物質。

這時,香蕉皮就會出現黑色的斑點。

如果香蕉生病了,比如患上了炭疽病,這種疾病也會讓香蕉表面呈現黑褐色的圓形斑點。

並且,這些小斑點會漸漸連結起來成為大塊斑點。這種癥狀往往會等香蕉成熟後才開始顯現出來。

所以說,當香蕉出現這種斑點也說明香蕉已經完全成熟了。

長黑斑了還能吃嗎?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有黑點的香蕉是「壞」的,其實那也只是香蕉皮壞掉了,香蕉的果肉並不受影響。

而且香蕉出現黑褐色斑點時也說明香蕉已經完全成熟了,這時果肉的口感一般是最好的。

因此,表皮出現黑斑時(斑點較少)是香蕉最佳食用時機。

裡面黑了能吃嗎?

對於香蕉肉也發黑的狀況,由於香蕉肉發黑部分的主要成分是類醌類物質,對人體有一定害處。

但是這種物質劑量很小,如果沒有發生大範圍的果肉變黑的情況,香蕉還是可以繼續食用的。

所以說香蕉發黑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可以繼續食用的。

如果香蕉的果肉已經大氛圍「黑化」,說明病入膏肓,可以直接丟棄。

香蕉該如何保存?

和蘋果一樣,香蕉也會釋放乙烯氣體,乙烯可加速香蕉自身成熟的進程。

而大部分的乙烯氣體來自香蕉根莖部位。

當香蕉買回來後,如果你不想它很快變成熟長出黑斑,可以用保鮮膜把香蕉的根部包裹起來放到通風陰涼處保存。

這樣做,能有效減少香蕉釋放出乙烯,減緩香蕉成熟的進程,但是要注意不要用保鮮膜把香蕉整個都包裹起來。

如果你希望它趕快成熟,可以把它和蘋果放在一起,或者裝到一個口袋裡。

蘋果釋放的乙烯能幫助香蕉快速成熟。

香蕉一次盡量不要買太多,在香蕉成熟後,建議儘快食用,不要放置太久。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要減肥的女性朋友,每100g香蕉的熱量為93大卡,而100g米飯的熱量為116大卡。

所以香蕉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吃太多哦。


香蕉是很多人喜歡吃的水果,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夠讓人的心情愉悅。在選購香蕉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會選擇通體較黃的香蕉,稍微發綠的香蕉一般成熟度較差。但是,也有朋友喜歡選擇帶著「斑點」的香蕉,認為這樣的香蕉成熟度高,味道更甜。

有朋友會發現,春天售賣的香蕉中帶著斑點的香蕉比較多。賣香蕉的大姐會告訴你,帶著斑點的香蕉是芝麻蕉,是已經熟透的香蕉,吃起來更甜。香蕉主要是在南方種植,商家為了運輸和方便儲存往往會採摘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香蕉。六七成熟的香蕉比較硬,方便運輸。顏色往往是綠色的,隨著成熟度的增加,香蕉逐漸變黃。成熟度低的香蕉,香蕉皮比較後,香蕉的口感也比較硬;而熟透的香蕉就開始長出斑點,口感糯、味道甜,是香蕉最宜食用的時刻。只不過這種香蕉因為成熟度較高,存放的時間很短,最好是在一兩天之內吃完。

熟透的香蕉其通便的作用要遠遠高於成熟度低的香蕉。如果您吃的是成熟度低的香蕉,不僅沒有通便的效果,而且還會引起便秘加重的情況發生。原因在於沒有熟透的香蕉中鞣酸還是存在的,鞣酸不僅沒有通便的功效,還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會讓便秘的情況加重,難以起到通便的效果。

即使您購買的香蕉是沒有斑點的香蕉,在放置時間長了以後,香蕉的表皮顏色也會發黑。這是因為香蕉的表皮細胞中含有一氧化碳素,當香蕉出現磕碰,包裹氧化碳素的細胞膜出現破損,氧化碳素遇到空氣中的氧氣就會變成黑色,香蕉的表皮也會出現斑點。這樣的香蕉在食用的時候也是沒有問題的。


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果蔬貯藏專業教授 馮雙慶

準備吃的水果爛了一部分,扔了又覺得可惜,那麼水果沒壞的部分還能吃嗎?帶著這個疑問,《生命時報》記者採訪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果蔬貯藏專業教授馮雙慶。

馮雙慶告訴記者,實際上,水果一旦出現腐爛,表明各種微生物已經開始繁殖,特別是真菌在水果里繁殖會加快,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可以從腐爛部分通過果汁向未腐爛部分擴散,這時未腐爛部分同樣含有微生物代謝物,尤其是真菌黴素。要注意的是,人在食用這些真菌黴素後可能會出現噁心、腹痛、腹瀉等癥狀,甚至可能有患癌風險。不同水果的腐爛速度也不同,例如桃子的組織比較軟,真菌組織擴散得比較快,而蘋果、梨等水果則擴散得比較慢。

有些人習慣將買來的水果放入冰箱,時間一長,一些生長於熱帶的水果會出現低溫凍傷的現象。例如將香蕉長時間放在冰箱後,果皮會變黑。另外,有些水果的細胞膜破損後,釋放出來的多酚類物質,也會在氧化酶作用下與空氣里的氧發生反應生成棕色物質。這種水果會變得又黑又軟,口感也不如新鮮水果。▲(文章來源:生命時報記者 汪穎)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 查看官方網站 心懷良知 科學為上 傳播健康 為善最樂


香蕉長黑斑是可以吃的。首先解釋一下香蕉的黑斑到底是什麼。黑斑是因為香蕉患了炭疽病,而這種病只有在香蕉成熟時才會顯現出來。當香蕉成熟後,患有炭疽病的香蕉果實表皮上會出現一個個小的黑色圓點,然後越來越多,並且漸漸擴大面積逐漸連結起來成為大塊斑點。最終時香蕉變黑直到腐爛。因此說香蕉長黑斑意味著香蕉熟透了,可以吃了。很多人反映長黑斑的香蕉,甜度很高,口感更好。還有科學家發現稍微帶有黑斑的香蕉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大量的抗癌物質。儘管這項研究還只是用於動物試驗、並未進行臨床試驗,但至少也能說明此時的香蕉確實是很不錯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香蕉上的黑斑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香蕉表皮上的黑點太多,香蕉就已經熟過頭了,不能再吃了。


眾所周知,香蕉營養高、熱量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磷、鉀、維生素A和C,同時膳食纖維也很多,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觀其外表,有鮮黃、泛青、黃且帶斑之分,對此,有人認為香蕉長斑就不能食用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

儘管香蕉長斑,外表不雅,但其內心心美。原來,香蕉長斑是香蕉炭疽病的表現,病原菌是香蕉盤長孢,這種菌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作用,且這種癥狀只有在香蕉成熟時才會表現出來,表皮出現黑點說明香蕉已完全成熟,此時不再苦澀,口感和風味最好。與同時未成熟的香蕉(泛青色)相比含鞣酸少,成熟後鞣酸含量大大降低,因此,表皮出現黑斑時是香蕉最佳食用時機,當然,果肉也出現發黑、腐爛等現象時就不可食用。

很多人也會對此產生疑惑,誠然,炭疽是人類傳染病,有著極高的致死率。但是,吃了患炭疽病的香蕉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作用,炭疽菌只是侵害香蕉,會使香蕉發黑,其炭疽菌與炭疽病毒沒什麼干係,也就無法使人致病。

最後,香蕉雖好,但不可多吃,每天吃1-2根就可以了。香蕉含有很高的糖分和鉀(會通過腎小管排出),血糖高者和腎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少吃。另外,香蕉搭配也有禁忌,不可與酸牛奶和土豆一起食用,否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傷害,應當注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其實「香蕉長黑斑千萬別吃」是對香蕉的一個誤解,而且有黑斑的香蕉並不一定是得了炭疽病。在很多情況下,有黑斑的香蕉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香蕉表面看到一個一個細小的好像「黑麻子」似的斑點。這其實是香蕉正常生理過程產生的。香蕉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表皮細胞會隨機的死亡,死亡後的細胞內部多酚氧化酶等物質釋放了出來,在氧氣的作用下,將無色的酚類物質氧化為深色的醌類物質。當細胞死亡後,細胞裂解產物會導致周邊細胞也死亡,構成一個「連鎖效應」,因此如果香蕉長時間存放,這些黑色斑點會越來越密集,也越來越大。不過,這個過程發生在香蕉表面,因此剝掉香蕉皮後,香蕉內部還是可以吃的。

有的時候,我們會看見香蕉表面有大片的塊狀黑斑,那麼這個更多是由於磕碰產生的。產生的原因其實和上面講到的過程類似:收到機械損傷的表皮細胞破損——內容物釋放——多酚氧化酶氧化——變黑。不過由於磕碰傷通常面積較大,因此會產生較大面積的黑斑。而且磕碰傷通常會引起香蕉瓤的損傷,因此大面積磕傷之下,香蕉瓤通常也會有損傷。遇到這種情況,將受傷部分挖去,其他部分還是可以食用的。

最後一種情況才是病原感染。通常感染病原造成的香蕉黑斑,仔細觀察黑斑上會有白色、青色或者黑色的菌絲、菌塊,聞一聞會有腐敗或酒味。那麼這個時候,香蕉才是感染了病原。如果剝開香蕉,病原並未侵染香蕉瓤,那麼此時也是可以吃的。但如果潰爛部位已經侵入香蕉瓤,甚至香蕉瓤上也長有病斑了,那麼就不要吃了。

所以綜上,大家不必對香蕉炭疽太過擔心,市場上販賣的香蕉感染炭疽概率很小。


【文章要點:香蕉長黑斑不一定是炭疽病,可能只是熟透了而已。】

首先大家看到香蕉上面長黑斑不要覺得驚慌,且不說是不是炭疽病了,更何況香蕉的炭疽病和人所患的炭疽病完全不一樣,更不會讓人患上炭疽病!更多數的情況下,我們買到的長了黑斑的香蕉有可能只是熟透了,僅此而已,不必太過於緊張!

香蕉表皮部分黑點,不必緊張!

已經有多位業內專家闢謠稱,香蕉皮上開始出現黑色斑點,多數情況下和炭疽病無關!這僅僅是香蕉「熟透了」的表現,有少量斑點的香蕉是完全可以吃的,跟安全性沒有關係。而且經常吃香蕉的朋友應該知道,像內陸地區這些不產香蕉的地方,香蕉多數情況是在還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採摘並運輸至內地,然後進行催熟!

而外錶帶有部分黑點的時候,意味著香蕉甜度達到了最高,口感也是最佳狀態。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香蕉表皮上的斑點太多,甚至整個表皮已經嚴重發黑,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說明這個香蕉就已經熟過頭了,剝開香蕉皮,如果裡面的果肉也呈現黑色,這樣的香蕉就屬於嚴重腐爛,絕對不能再吃了。

為什麼香蕉放置一段時間會表皮變黑?

其實,正常的香蕉放置本來就是會發黑,據專業人士介紹,這主要是因為蕉表皮細胞中含有一種氧化碳素。

在一般情況下,香蕉的細胞膜會把這種氧化碳素嚴密地包裹著保護起來,就像人體的皮膚保護著血肉、骨骼一樣,而一旦被磕碰著,或者是低溫下挨凍,香蕉的細胞膜保護功能失效,香蕉表皮中的氧化碳素就接觸到了空氣中的氧氣,在氧氣的氧化作用變成黑色,自然就出現了一些小斑點。

另外,即便是香蕉感染了炭疽菌,這也和人類所感染的炭疽病毒沒什麼干係,自然無法使人致病。

所以,大家繼續食用香蕉吧,注意別吃腐敗變質的香蕉就好。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29


前幾年街面上開始賣炸香蕉這種美食,我家小孩一吃就不可收拾,每天放學回家就必須吃炸香蕉。但是不希望自己家孩子老是吃外面的東西,因為實在是不太放心。於是我就禁止我家孩子再在街上買小吃,但是不給他買他又不開心,只好自己給他炸香蕉,雖然失誤過幾次,但好歹也是炸出來了,味道竟然比街上賣的還好吃。大家想吃嗎?有孩子的炸給孩子吃,沒孩子的炸給自己吃哦~

這是淋的【煉乳】~ 這是淋的【煉乳】~ 這是淋的【煉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智慧之果」——香蕉的營養價值:

香蕉的營養非常豐富,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質1.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纖維0.9克,鈣9毫克,磷31毫克,鐵0.6毫克,還含有胡蘿蔔素、硫胺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鉀等。

香蕉含鈉量低,且不含膽固醇,食後既能供給人體各種營養素,又不會使人發胖。因此,常食香蕉不僅有益於大腦,預防神經疲勞,還有潤肺止咳、防止便秘的作用。

炸香蕉

準備美食食材:

香蕉三根,玉米澱粉70g,雞蛋1個,椰蓉30g,麵粉50g,泡打粉 2克,水120g左右。

美食做法烹飪技巧:

1、玉米澱粉、椰蓉、麵粉、泡打粉混合,攪拌均勻。

2.、加入雞蛋和水,攪拌成麵糊

3.、香蕉中間刨開分段,裹上面糊備用。這一步注意兩點,第一點:要選熟透的甜蕉,否則炸出來會發酸;第二點:切的形狀隨自己喜歡,但是不要太厚。

4.、鍋里加入食用油,中小火把油燒到5層熱。

5.、保持中小火炸1分鐘左右,表面上色就可以了。注意點:油溫過低,炸出來外皮會發硬 不酥脆;油溫過高,外皮很容易被炸糊,所以溫度要控制好。

6、用廚房紙吸掉多餘的油

7.、淋上煉乳。完成!

怎麼測油溫5層熱


推薦閱讀:

夏天什麼水果能保存較長時間而不壞?怎麼樣能使水果保存更長時間?
家裡有十畝獼猴桃,沒有銷路,如果被果販子狠壓價該怎麼辦?
蜜餞吃的時候是不是都要洗?類似葡萄乾?
秋季止咳潤肺就靠它了:冰糖雪梨玉米羹

TAG:香蕉 | 水果 | 健康 | 三農 | 營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