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蘋果的降頻事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目前對蘋果提起訴訟的國家名單:

美國本土德國以色列韓國澳大利亞

訴訟金額為9990億美元,而蘋果的市值才9000億美元。

這些國家訴訟的特點是什麼呢?

以律師事務所牽頭,每起訴訟都是動員整個國家十幾萬人聯名訴訟,形成一個整體的訴訟團,沒有單打獨鬥的個人。

而國外的律師以及律師事務所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國外的律師工種分的據悉無比,基本每行每業都有各自的律師。而且律師的訴訟工資出奇的高,一般大一點的事務所大律師年薪百萬,訴訟成功一起案件,其分成幾乎佔到了賠償金額的一半。第三點呢,這些律師都是一般都在政府擔任一定的職務,上至國家高層,下至基層幹部,每一個律師都有可能是未來的總統,比如林肯。因此,如果一個律師履歷堅挺,那麼當選議員順利走上總統崗位是水到渠成的。而律師事務所出一個大律師,那麼將是一件轟動全國的事,從此就有可能靠著這個賺的盆滿缽滿。

可以看的出,之所以外國律師事務所做這個帶頭人,第一有油水可賺,第二是可以為以後的政治生涯鋪平道路。而那麼多人聯名訴訟只需簽名即可,對他們不會造成什麼損失,雖說是是十幾萬人上訴,但是真正開庭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律師和代表人物。而且,在資本主義國家,人們本身的維權意識就很強,律師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為什麼中國沒人去訴訟呢,實際上每個中國用戶都想去訴訟,但是找不到門路,也沒有人去做那個帶頭人。中國的律師一輩子也就是個賺訴訟費的律師,要讓他們長途跋涉去大洋彼岸的美國去告蘋果,費用就是一大難關,這筆費用不是幾萬塊就能解決的,是需要深厚的家底的,而且打贏打不贏對他們來說也完全沒把握。資本主義國家有財團和政府做後盾,然而我國卻沒有這條件,所以這個出頭鳥沒人願意當,然後大家也就網上吼兩句,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因為財力和訴訟條件的限制,我國每每在侵權問題上飽受著欺壓,希望以後這種情況隨著國力的提升會有所改變吧。


我是宅男技術猿。


推薦閱讀:

榮耀趙明的公開信:大道至簡,Magic2即將開啟手機智商革命
【裝機幫扶站】第254期:鐵骨錚錚,打死不上RGB!
科技新聞,看的是八卦,還是科技?
數碼燙金機技術發展情況
【點·解】這是你想要的 vivo X23 嗎?

TAG:iPhone | 蘋果 | 數碼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