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普文章的作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科學素質?如何能寫出一篇好的科普文章?


我看過比較多的科普讀物……湖南科技出版社那些著名諾獎獲得者的科普讀物基本都看過《從夸克到美洲豹》、《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簡單與複雜》等等。也看過一些不怎麼出名的人寫的科普讀物,當然不了解作者的行業資歷,總體看來還是行業頂尖人士寫的科普讀物,認知深刻。

科普讀物不好寫,他不是計算黑洞質量或者引力波強度,它要把自己認識的非常高深抽象的思維概念,簡潔易懂且生動的講給許多外行人士。這一方面,文字表達能力要比較強,另一方面關鍵是思維,是對於要寫的東西,自己認知的東西非常通透,對於未知的保持敬畏和對於讀者啟發。往往一些不太資深的作者很難做到後面這一部分。

比如霍金在《時間簡史》最後提到,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烏龜背負著,那段論述量子力學和天體物理學,就能看出來作者本人對於未知的敬畏以及對於讀者的啟發。這種對於未知的敬畏和可能性的猜想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也不一定科普非的寫前沿問題事物,完全可以寫《萬有引力》、《動力學系統》、《加減乘除》這些已經比較成熟的發現。寫這些可以很好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和縱深能力。不要小看這些,比如萬有引力,從經典力學寫起,完全可以延伸到引力波等前沿領域。

就是你寫牛頓速度定律,都能延展到光時空的高度。關鍵是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專業深度。當然廣度夠也可以,跨科學類比舉例也會很精彩,但是有點不變,那就是對於要寫的東西已有知識非常通透。否則很容易,邏輯思維混亂,即使內行看的都雲里霧裡。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實際上如果科普文章的作者不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那麼不太可能寫出較好的科普文章,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啊。

那麼科普文章的作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科學素質呢?

答主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首先,應該對所在領域有充分的理解,厚積薄發。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你不能解釋清楚某件事情,那說明你沒有搞明白。如果作者本人都搞不明白某些事情,那麼又怎麼可能寫出讓普通公眾理解的文章呢?其次,作者應該掌握一定的技巧,因為科普不同於科研,做科普的人需要習得科普的技巧,這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學會講故事,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善於和媒體打交道,能夠使用比喻等手法等。第三,作者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學和藝術修養,畢竟科普文章不僅僅在於傳播科學知識,而且能夠把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等融入到文章之中,這樣才能避免枯燥無味的說教,那這就需要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說優秀的科普文章都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比如我們經常說科學家在做科普的時候要說人話,也就是要把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用普通公眾能夠理解的語言表達出來。再比如,科普文章的作者用能夠站在目標受眾的立場來思考問題,畢竟目標受眾不是科研人員,他們可能並不了解科學家的工作和成果,而且受眾的既有知識,價值觀等也會影響他們對科學的認識,所以科普文章的作者要能夠換位思考。

實際上,題主共提及了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有一些重合的地方,而且在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中也涉及到了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所以就不再重複了。

總之寫好科普文章不容易,科研做得好的人未必能做好科普,也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善於做科普,所以有志於做科普的科研人員應該努力學習做科普的技巧。


1.作者應對科普文章中描述的科學知識全面了解。2.作者應有把複雜艱深的科學問題用讀者身邊的常識作類比,不要讓讀者畏難而讀不下去。3.盡量少用數學公式或不用公式。4.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平鋪直敘」,語言不要太晦澀難懂,盡量不用外文表述。5.科普的目的並不是讓民眾精準地理解掌握科學知識,能讓人「一知半解」足矣。


推薦閱讀:

收集作家自己文學觀點的文章應該去哪裡找?
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愛情很短暫,婚姻要基礎。
高壓開關櫃的七大要素
回答問題比寫文章更容易嗎?

TAG:教育 | 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