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沙俄最大的冶金和軍工機械製造廠是哪家?


20世紀初,沙俄最大的冶金和軍工機械製造廠是普季洛夫工廠(Путиловский завод),其前身是喀琅施塔得制鐵廠。1801年4月3日,俄國沙皇保羅一世下令將該廠遷入聖彼得堡,這一天被視為是該廠誕生的日子。最初,該廠的廠長是外聘而來:來自蘇格蘭的查爾斯·加斯科因(1801年至1806年)、亞當·阿姆斯特朗(1807年至1818年)和馬修·克拉克。 1806-1807年,該廠由波爾托拉茨基(А. М. Полторацкий)領導,自此該廠開始生產士兵用槍支和彈藥,之後也為海軍生產炮彈。1844年開始生產鐵軌,1868—1888年,該廠被俄國商人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普季洛夫(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Путилов,1820年—1880年)收購,更名為普季洛夫工廠。此後,該廠開始生產海軍艦炮、鐵路機車。到20世紀初,該廠已然成為了俄國最大的冶金和軍工機械製造廠,在歐洲僅次於德國的克虜伯和英國的阿姆斯特朗。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普季洛夫

自1910年開始,該廠還積極投入到造船生產中,1911年該廠建造了著名的「諾維克」級驅逐艦,1912年11月14日,從該廠專門分離出來了一個造船基地:普季洛夫造船廠,1948年,更名為日丹諾夫造船廠,也就是現如今的北方造船廠(1989年更名)的前身,我國海軍引進的那4艘「現代」級驅逐艦皆出自該廠。

1915年時的普季洛夫工廠

20世紀初的基洛夫工廠車間,可見正在吊裝的3聯裝魚雷發射器

20世紀20年代,普季洛夫工廠開始從事裝甲汽車的製造與維修。俄國內戰期間,該廠對一戰時從英國進口的「奧斯丁」裝甲車進行了改進。從上世紀30年代末開始,該廠專門從事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生產。1924年,該廠生產了蘇聯第一台拖拉機。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該廠的生產沒有間斷,為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市源源不斷的輸送了如T-34中型坦克、KV重型坦克等武器裝備。

1922年,該廠更名為紅色普季洛維茨工廠,1934年12月17日,更名為聞名遐邇的基洛夫工廠,1992年改制後成為股份有限公司。該廠在蘇聯時期曾獲得諸多榮譽:2枚列寧勳章、1枚紅旗勳章、1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勞動紅旗勳章、1枚1級衛國戰爭勳章和1枚人民友誼勳章。

伊薩克·波羅德斯基於1929年創作的油畫《1917年5月列寧在普季洛夫工廠的講話》

1942年11月1日,基洛夫工廠的工人們開赴前線。

現如今的「基洛夫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的航拍圖


推薦閱讀:

牛頓先生:共識是什麼?通證是什麼?你想過嗎?
被低估的聯想與被高估的小米
重磅:下周重大財經數據、事件搶先看
對話文旅:旅遊大省的光環之下,廣東如何再出發?
8.中國科技公司之——聯絡互動

TAG:財經 | 冶金 | 國防軍工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