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滑鼠手有哪些癥狀?


由於工作的需要,患職業病的人越來越多。對於辦公室一族來說,患頸椎病或者腰椎病的較多。對於乾重活的工人或者司機來說,患關節炎疾病的可能性不小。而有一些職業會導致患滑鼠手,比如:從事計算機的人員。

滑鼠手是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中的一種。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腕管綜合征。主要是相關神經受卡壓,引起手指麻木癥狀。

患者大多會感覺到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有異常或者麻木。頻繁使用手腕會加重手指的麻木程度,所以患者儘可能不要做手工活或者其他需要反覆使用手腕的工作。

對於患者來說,疼痛在夜間發作的情況較為常見。患者在睡覺的時候常會因為疼痛而醒過來,也常因為疼痛而難以入睡。起床活動或者活動活動手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所以患者如果在睡覺時感覺到疼痛,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緩解。睡覺時會感覺到疼痛,主要與睡覺時手腕姿勢有關(睡覺時多呈垂腕姿勢)。

初步診斷是否為滑鼠手的方法有:一是彎曲手腕一分鐘將患者手腕曲腕1分鐘左右;二是用手指叩擊腕部。如果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感覺到手指麻木,那麼則可能患滑鼠手。感覺到有麻木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後,若感覺到手指麻木的癥狀消失或者減輕以及感覺到肌肉(拇短展肌和拇對掌肌)萎縮,則能進一步確定是滑鼠手。肌肉萎縮、拇指活動不靈活、手指力量減弱都是滑鼠手的癥狀,而且是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的主要表現。

除了根據以上的癥狀判斷是否患有滑鼠手,還可以通過肌電圖檢查的診斷方法來確定是否有該疾病。對於一些不典型的患者來說,為了鑒別是否患病,還需要進行其他的診斷,比如:顱內腫瘤、多發性硬化、神經根性頸椎病等。或者醫生會安排患者做其他的鑒別診斷(頸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綜合征、外周神經腫瘤、特發性臂叢神經炎、臂叢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經病變等)。

總結一下,以上是關於滑鼠手的癥狀以及滑鼠手的診斷方法。通過以上的癥狀,判斷是否患有滑鼠手,也是診斷的方法之一。


碼字不易,懇請點贊;每日更新,敬請關注!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滑鼠手是現在所有人所頭疼的一個問題,是一種罕見大眾化的疾病,危害自然也不必多言,患病後應想方設法早日康復,因此就離不開生活中的護理工作,所以大家應掌握滑鼠手的護理方法。那麼,得了滑鼠手需要怎麼護理?

手指關節出現麻木腫脹的現象,在活動手指時有明顯的僵硬感,在敲打間盤時感覺到手指關節十分的僵硬,病情嚴重時患者拿握物品會有明顯的吃力,有時拿握時物品會從手指墜落到地上。

滑鼠手的治療方式分為以下兩種:

1.非手術治療腕管綜合症非手術治療方法:口服消炎止疼葯和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藥物是常用方法。國外有醫生常常建議患者採用支具制動來控制病情發展,佩戴後腕關節被控制在伸直中立位,有緩解癥狀作用,使不影響睡眠,但這無助於消除腕管內壓力,不是根本治療方法。激素局部封閉注射儘管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存在併發症,如損傷正中神經等,不建議常規應用。2.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各種切開手術、小切口減壓及內窺鏡手術等。手術目的是松解正中神經,切開松解減壓最好在止血帶下進行,可減少或避免造成一束甚至幾束正中神經損傷。滑鼠手的發病原因及其高發人群有哪些?

腕管綜合徵發生的原因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腕管是一個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帶組成的骨纖維管道。前者構成腕管的橈、尺及背側壁,後者構成掌側壁。正中神經和屈肌腱(屈拇長肌腱、4條屈指淺肌腱、4條屈指深肌腱)一起由腕管內通過。正中神經走行在屈肌支持帶下方,緊貼屈肌支持帶。在屈肌支持帶遠端,正中神經發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淺頭和拇對掌肌。其終支是指神經,支配拇、示、中指和環指橈側半皮膚。

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更高,但原因尚不清楚。主要癥狀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感覺異常和(或)麻木。夜間手指麻木,特別是夜間手指麻醒者很多見,常常需要起床活動或甩甩手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後才能重新入睡,這與人們在夜間入睡時手腕多呈垂腕姿勢有關。患者在白天從事某些活動曲腕過久時也會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針線活、長時間手持電話或長時間手持書本閱讀。

應該盡量避免上肢長時間處於固定、機械而頻繁活動的工作狀態。使用滑鼠或打字時,每工作一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肢體,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

在使用電腦時,電腦桌上的鍵盤和滑鼠的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這樣有利於減少操作電腦時對手腕的腱鞘等部位的損傷。

在使用滑鼠時,手臂不要懸空,以減輕手腕的壓力,移動滑鼠時不要用腕力而盡量靠臂力做,減少手腕受力。

不要過於用力敲打鍵盤及滑鼠的按鍵,用力輕鬆適中為好。

滑鼠應選用弧度大、接觸面寬的,這樣有助力的分散。使用滑鼠時,最好配合使用「滑鼠腕墊」墊在手腕處。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腦已進入千萬小家,給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工作、娛樂都帶來了很多的便捷。

然而,所有的事物有利必有弊,常用電腦朋友會發現,敲鍵盤的手會變的僵硬,活動靈活度在逐漸下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滑鼠手。

滑鼠手是現在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通俗點說的話,就是長年累月的從事微機處理工作產生的疾病。

滑鼠手的主要癥狀:

1、手指無力。

長時間的抓握滑鼠,就會出現手指麻木、無力、僵硬的現象,手指關節靈敏度下降,嚴重時拿不住東西。

2、手指關節出現疼痛。

平時的生活中,會突然感到從手指至手腕反射性疼痛,嚴重的會出現肌肉萎縮,滑鼠手患者的手指感知度明顯下降。

3、腕關節出現疼痛。

開始的時候,患者不會有什麼感覺,通過長期抓握滑鼠並滑鼠墊上不停的摩擦,會使右手腕關節處出現老繭,直至腕關節疼痛,嚴重的患者手腕沒法活動。

針對以上的癥狀,如何進行預防呢?

1、注意休息。

在操作滑鼠時,為了防止手腕神經受的損傷,要定時離開電腦,活動手腕,讓手腕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腕部血液的順利流通。

2、坐姿端正。

從事電腦操作時,要保證坐姿端正,進一步減小對手掌、指的壓力。

3、彈性的滑鼠墊。

可購買帶彈性的滑鼠墊子,緩解手掌、指的壓力。

總之,以上觀點都是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希望對電腦愛好者以及從事電腦操作的朋友有所幫助。


癥狀初期多表現為漸行性手部和腕部疼痛、麻木、無力、手指酸麻疼,最後影響到手臂。我老公當時就是滑鼠手比較嚴重直接跑醫院了,現在還在康復階段,用的一直是麥塔奇保手派滑鼠,希望可以徹底治好它的滑鼠手吧。


推薦閱讀:

眼結石會自行消失嗎?
冬天易感冒,賽鼎保健品告訴你怎麼辦
為什麼只有男人一到40歲就會變成地中海呢?
關於安宮牛黃丸你應該知道的這些事
生完孩子後做上環手術,會有什麼危險嗎?

TAG:健康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