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求學,哪一瞬間讓你思鄉?


看到「思鄉」二字,我腦海中瞬間想到了前幾日的「超級藍血月」,因為那天晚上不知怎麼突發奇想發了一個說說(且用下面的配圖):「舉頭望月」。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低頭思故鄉」。

小時候,學校離家近,根本不會想爸爸媽媽,小時候,心也大,不會想太多。

長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

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風景,陌生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周圍沒有認識的人,覺得孤獨,想家的愁緒就會一直縈繞。

生病的時候,會更加想家。就今年,在最後的考試期間,竟然感冒發燒,而且我考的比較晚,我的好朋友們都回家了,我也幾度想回家,可又考慮到不想緩考,就只能這樣看書,學習,考試,想家的念頭特彆強烈,當考試完,馬上就收拾東西回家。都說生病的時候,人體免疫力很差,意志力也很差,想家也會更多些。

我是蒲7,有著蒲公英的夢想。


謝邀,在外求學,很多時候都是在忙碌中度過,所以忙碌中幾乎是不會想家的,但是以下幾種情況就會特別想家:

1.「每逢佳節倍思親」,出門在外,一遇上逢年過節,那想家的情緒不是一般的強烈,記得那會兒剛上大學的時候,中秋節臨近,思鄉的情緒特別的強烈。

2.生病或的時候。在求學,人生病的時候就會覺得異常的凄涼,就會很相戀家裡的溫馨,會想父母陪伴的溫暖。

3.在外受委屈或者遭遇困難的時候。在外面,受委屈或者遇上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這時可能就會想到在父母身邊有庇護時的溫暖。

4.同寢室室友父母來看孩子的時候。同住一屋,別人的父母忙裡忙外的為孩子,就會想念自己的父母,這時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5.天氣變化或者身邊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就會特別挂念父母,擔心他們的身體,挂念他們工作是否勞累等等。

總而言之,對家的思念,其實時時刻刻都會有的,只是有時會顯現的特彆強烈。


謝邀!我求學時曾月下作過一首打油詩,名為《孤獨間》,似乎應提。

出門百日似百年,

家鄉一切浮眼前。

獨有玉兔面對笑,

誰會曉我想家園?

一九八四年農曆三月十三日於學校


記得大二那年,男朋友和我鬧分手,元宵節的那天我去找他,希望挽回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坐了近三個小時的大巴車,我暈車暈的噁心嘔吐,終於在下午三點多鐘的時候抵達了他的學校。給他打電話說我來了,他說他不想見我,最後還是出來陪我一起吃了頓飯他就回去了,我在偌大的一個學校像個遊魂一樣逛,暈車的難受還未完全緩解。

我就這樣一直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天黑了,我坐在他操場上發獃,一會不遠處有人在放煙花,美麗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特別漂亮,我趕緊給他打電話讓他出來一起看,但是他沒有來。

我獃獃地看著十五的煙花,看著操場上成對的歡呼的小情侶,再看看身在異鄉的自己,我哭了,哭的特別傷心,那一刻,我特別想家……


在外求學的學子!在國內家鄉是溫暖的!在父母身邊是親和的!在國外是享受不到的!在外最困難時候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如被外國人欺負的時候!由於自己的學力跟不上其它同學!會被老師責問時!在那一瞬間整個腦子裡不用思考就會想到在家的溫暖和親和!


在外求學,最怕的就是節日不能回家團圓,尤其是中秋節團圓的日子,還有就是每當看到別人的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吃飯,逛街,心裡對家人思念之情瞬間崩塌,淚流滿面。有時候看個電視電影,裡面家庭的溫馨也深深打動著我的思鄉之情。一頓餃子,一碗熱湯麵,一聲問候都無時無刻不讓我思念家長。


苦夏離殤為您解答。

我們長到一定的年齡總是要離開父母家鄉在外求學或工作的,那麼在外求學的時候,在某種特殊時間地點總會有些念家思鄉,對我來說,主要在下面的情況下會一瞬間比較思鄉:

一,在生日那天一個人過,原來在家都是家人陪自己一起,即使沒有蛋糕蠟燭,只是媽媽煮的一碗面一個雞蛋,都會讓自己內心很溫暖很感動,而在外生日這天家人越是給自己打電話祝福自己就會越思鄉念家,那是對母愛味道的眷念。

二,在大家團圓的節日,比如八月十五、重陽節等等,因為求學在外不能和家人一起度過時,看到他鄉城市裡的萬家燈火,那一瞬間會覺得好想家。

三,在自己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自己努力了卻沒法,雖然朋友幫忙或者安慰自己,但那一瞬間會覺得好無助好受傷,然後就會想起故鄉想起家人,我想這就是人們說的「家是避風的港灣」


推薦閱讀:

如何讓母親不迷盧軍宏?
石棉作業對勞動者有哪些危害?
跟人說話結巴,但是讀文章很流暢怎麼辦?
教你認清生活中經常會混淆的葯,用錯很傷身!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都是近視眼?

TAG:社會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