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一到考試就說自己頭疼肯定考不好了,帶去醫院又一切正常?


我想是不是平時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過於嚴格呢。孩子頭疼不一定是身體不舒服造成的,也有可能有心理壓力,心理作用的造成。不能讓孩子事事爭第一,心理素質好的孩子在學習上才佔上風的。我們也見過很多平時成績好的孩子一遇到大考試就考的不好,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的內心強大起來。多孩子參加業餘活動,讓孩子釋放心中的壓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學習。生活中不只有學習,還可以去運動的,沒事可以陪孩子一起打打球,讓我們跟孩子之間討論的不只有學習。孩子打開這扇門才會更好地享受學習。


孩子內心對考試有畏懼,對考試的結果預設成不理想,害怕考試成績不理想帶來各種對自己的不利,或許是害怕老師,害怕得不到老師的認可,被老師批評,又或許是害怕家長更為嚴厲的懲罰,所以在內心的自我鬥爭中找到某種方式來逃避考試。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孩子就會形成某種習慣,每次考試都會形成某種「魔障」,每次考試前都會頭疼。

在一線課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是以身體不舒服為借口(這個借口屢試不爽),還見過一些孩子因為各種壓力導致的「神經衰弱」,這樣一來老師和家長就會減少對自己的各種懲罰。

這樣孩子的大部分壓力來自於家庭,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對孩子應試成績的期許過大,對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要求過於嚴格,導致孩子內心對考試產生了恐懼,恐懼會帶來身體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除了恐懼之外,不少孩子內心會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害怕自己的成績考的不理想讓父母失望,所以也會偶爾有一些孩子因為背負的壓力過大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從莫名奇妙的頭疼(或者肚子疼)開始,然後發展到失眠、食欲不振、情緒低落,越是這樣的孩子,在學習表現上會越糟糕。

這是一個連鎖反應的過程,緩慢的反應過程中如果得不到家長及時的疏導,對孩子來說,身心都是傷害。

關注學習成績,但是更關注孩子的進步。關注考試分數,更關注孩子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關注孩子的排名,更關注孩子在爭奪排名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和孩子在一起,讓家庭成為孩子可以依靠的港灣,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而不是壓力,然後和孩子一起前進!


同樣作為孩子媽媽,我覺得這樣的問題十有八九是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就是說,孩子對考試有恐懼和畏難心理,想逃避考試。

我周圍也有不少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一位鄰居家的兒子上小學時經常早上到上學時就說肚子疼,家長帶他去醫院檢查什麼毛病都沒有,只要不讓他上學就一點事沒有了。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作媽媽的一定要耐心、細緻作孩子的思想工作,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

一、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是複習不充分,對考試有畏難情緒,家長要給孩子減壓,告訴孩子不要過分注重考試成績,只要學習儘力就行。

二、如果孩子性格內向或膽小,怕考不好被老師批評,怕被同學恥笑,要安慰孩子不要怕,鼓勵孩子勇敢面對一切挫折和困難。

三、如果孩子頑皮或平時就不願學習,家長平時就要對孩子嚴格要求,督促孩子把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最好,祝這位媽媽早日解決這個問題,祝孩子進步,快樂!


我想問題可能出在家長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上。

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自然而然會對孩子的期望值比較高,那麼在孩子的心裡,有可能會形成一種壓力,害怕自己的考試會不如人意,所以在考試之前就有了懼怕的心理。這種心理導致了一些生理上的不適感,也許孩子說頭疼確實是這種不適感引起的一些生理上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從根本上,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讓孩子明白考試的真正意義,雖然說現在考試的真正意義,被老師家長和孩子們都通通的誤解,實際上考試應該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明白下一步應該怎麼去做。

因為現在這個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我想家長都不妨放下姿態和孩子好好談一談,考試的真正意義,讓孩子放下心理包袱,不要過重的看重成績的,既然成績好,就應該有充分的自信,同時家長也應該肯定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從卷面的成績上來評判自己的孩子。

我想如果孩子明白了家長的態度,也就會從心裡想有一定的放鬆,會慢慢的克服掉這樣的心理障礙。


這位媽媽您好,從您的描述來看,您的孩子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是一種「自我設障」的方式。自我設障通俗地來說也就是給自己設置麻煩、障礙,在心理學裡是指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躲避潛在的失敗風險,在發生之前就給自己設置一些障礙的行為,具體來說,比如考試前幾天還在瘋狂玩耍,告訴自己身邊的人自己沒複習,肯定考不好咯,其實他們很害怕自己考試會失敗,因此採用這種方式讓周圍的人覺得:「其實你能考好,你只是考試之前沒有複習罷了。」其實很多行為都是在自我設置障礙,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而已,比如嚴重的拖延,在截止日期臨近的時候才開始幹活,是怕自己干不好,而趕工的結果雖然粗糙,但至少可以告訴自己和別人:「其實我可以干好,只是時間不夠啦。」其他自我設障的方式還有比如給自己安排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自己根本不去努力,跟別人說:我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其實這事誰都干不好的。「

題主的孩子也很有可能是出於這種心態,只不過採取了一種比較」孩子氣「的方式。您在描述里說,您對孩子很關心,要求很嚴格,這可能就是讓孩子不自覺地進行自我設障行為的原因,一方面孩子能夠感受到您對ta的關心,ta很害怕自己會考不好令你很失望,另一方面您的嚴格要求也讓孩子非常害怕失敗,但是孩子還不知道該如何去避免這種可能的失敗,ta覺得承擔不起後果,因此採用了每次考試都說自己頭疼的方式,如果考不好的話ta也有理由告訴您:」媽媽,我已經儘力了,只是我頭疼啊。「

如果這真的是主要原因的話,建議題主跟孩子找個時間好好聊一聊,不是以教訓的口吻,而是平等對話的時候,好好傾聽孩子的想法,告訴孩子媽媽對ta的關心是無條件的,要求嚴格也只是想讓ta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對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不是為了拿高分、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如果題主平時經常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或者經常指責孩子的話,那確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了。


通過你的描述來看,你的孩子一到考試就說自己頭疼考不好,但當你帶他到醫院看時卻一切正常。

你說你為此事所困擾,並自認是一個好媽媽。理解你作為母親,對孩子的付出。但孩子一到考試就說自己頭疼的原因也恰恰藏在你對孩子的態度里。

你很關心孩子,對孩子要求也很嚴格,相必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孩子正是出於對考試成績的擔心,才會說自己頭疼,可能會考不好。

頭疼是孩子自己找的一個考試不好的借口,他想用這個借口保護萬一考不好的自己。

而作為孩子媽媽,你在聽到孩子說頭疼後的反應就是帶孩子去醫院看。你的這一行為說明你可能真沒意識到孩子頭疼並不是真疼,而是為考試這件事情而疼。你帶他就醫讓醫生來證明他其實無病則無疑於戳穿了孩子保護自己的謊言。

希望你在發現他沒病時沒有批評他,這件事情說明你對孩子關注過多,要求過嚴。

雖然你說孩子學習一直不錯,但在孩子看來,這和你嚴格的要求和關心是有關的,你越關心他,說明你越看重成績,你越看重成績,孩子越擔心考不好。孩子對考試的壓力,應該說對你的要求已經切實感受到壓力了。有的孩子甚至會為此出現具體的身體狀況,比如會發燒。

關心孩子對孩子嚴格沒有錯,但作為媽媽,我們更應該讓孩子感受到關心和嚴格背後的愛。換一種方式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愛的是成績背後的你,而不是成績本身。

建議多和孩子溝通。


推薦閱讀:

看完失控的小隨想
【誘惑的危險】撩妹技巧,聊天中不犯這幾點錯誤,女人主動找你
一位老邁的北京心理醫生對一位年輕吸毒患者的忠言
【植物魔法卡】NO.41
這樣自卑的我,該怎麼辦?

TAG:教育 | 心理 | 心理學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