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口服降糖葯與胰島素的作用機理有何不同?


你好!口服降糖葯就是在血糖轉變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作用。胰島素就是直接搬運血糖。要詳細了解降糖葯和胰島素的作用機理,養生君以為,先要知道血糖的生成和消耗。

血糖生成大致流程,請看視頻: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b0200055f0af2294737", "vname": "", "vid": "5011f2b4f1084111849d6dd59c342963", "thumb_width": 626, "src_thumb_uri": "5f3c000fe87bc53eddf4",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b0200055f0af2294737",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29.92, "h": 368,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5279759}, "normal": {"duration": 229.92,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26, "file_size": 13558564}}, "md5": "9f712aa98ef30a498cb195b0cdd7f953", "duration": 229.92, "file_sign": "9f712aa98ef30a498cb195b0cdd7f953", "thumb_uri": "5b0200055f0af2294737", "vu": "5011f2b4f1084111849d6dd59c342963"} --}

當我們需要能量的時候,胰島素和受體就會開始搬運血液中的葡萄糖。血液中的不夠時,儲存的肝糖原,就會分解,變成大量的葡萄糖。

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與受體不親近,也就是說搬運工偷懶了。

了解大致流程後,再來看各種藥物作用環節:

1、雙胍: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相當於把你的儲備糧食給封住,不讓它隨意分解成葡萄糖。

2、磺脲類:促進胰島素分泌。受體嫌棄胰島素,沒關係,用數量來打動你。多來一點,總歸有你喜歡的。

3、TZDs:改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和受體不親近,想辦法讓它們親近。

4、α-糖苷酶抑製劑:延緩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的越快,血糖升的就越快。降低胃腸吸收功能,在同樣的時間內,可以讓血糖降低。

5、DPP-4抑製劑:減少體內GLP-1 的分解。既可以增加胰島素,也抑制了升血糖激素。

6、SGLT2抑製劑(新葯):抑制尿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讓葡萄糖排除增加,減少血液中的葡萄糖。

胰島素的作用:直接搬運血糖,不必刺激疲勞的胰島B細胞,可以讓胰島B細胞得到有效的休息。

以上就是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的作用機理,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不同的口服降糖藥物的作用機制是不同的,如二甲雙胍可以通過減少肝葡萄糖的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二甲雙胍除了降糖,還可以發揮其他身體健康保護作用,如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體重、調節血脂、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磺脲類藥物和格列奈了藥物為胰島素促泌劑,其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為胰島素增敏劑,增加靶細胞(如脂肪、肌肉等組織)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α-糖苷酶抑製劑通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而注射外源性胰島素則是補充人體內源性胰島素分泌的不足,直接發揮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胰島功能受損導致的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而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勢必會造成血糖濃度升高,從而發生糖尿病。

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功能衰竭,必須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維持生命,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還殘餘胰島功能,可以通過降糖藥物來發揮降糖作用,但是當胰島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口服降糖藥物則無法發揮降糖作用,此時則也必須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還有當2型糖尿病患者在手術、感染、生病等應激狀態下,無法通過通過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那麼此時也需要暫時使用胰島素來控制好血糖。


口服降糖葯主要分為以下六類,其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以下逸仙藥師對這六類口服降糖類的作用機理介紹如下:

1.、胰島素促泌劑

此類類藥物主要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而發揮降糖作用,根據化學結構不同又分為以下兩類: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不同藥物的起效和維持時間各不相同。

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也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葯,此類藥物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暫。

2、雙胍類

雙胍類的降糖機制主要通過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和生成,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減少肝糖出輸出、改善胰島素抵抗而起到降糖作用。該類藥物如二甲雙胍不刺激胰島素分泌,很少引起低血糖,對正常人也無明顯降血糖作用。二甲雙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還可降低體重、血壓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顯著改善長期預後,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選。

3、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可通過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發揮降糖作用。適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的中國患者,可與飲食、運動及其他降糖藥物聯合使用,尤適用於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血糖明顯升高者。單用較少引起低血糖,但與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合用可以增強後者的降糖作用。此類藥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

4、噻唑烷二酮類

噻唑烷二酮類也被稱為胰島素增敏劑,該類葯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不刺激胰島素分泌,通過增加外周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發揮降糖作用。這類藥物適用2型糖尿病、糖耐量減低及有代謝綜合征,可與雙胍類、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合用可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

5、二肽基肽酶-4(DPP-4)抑製劑

DPP-4抑製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通過增加活性腸促胰島激素的水平而改善血糖控制。此類藥物在增加內源性GLP-1水平的同時改善胰島α和β細胞功能障礙,具有降糖療效確切、低血糖風險小、不增加體重、無胃腸道反應,安全性及耐受性高等優點。此類藥物有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等。

6、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抑製劑

SGLT抑製劑(列凈類降糖葯)是一類相對較新的口服降糖葯,SLGT-2抑製劑是通過抑制腎臟葡萄糖重吸收從而促進葡萄糖從尿中排泄而發揮作用。研究表明SGLT-2抑製劑對降低血糖水平有良好作用,還能降低血壓並減輕體重。由於藥物的作用與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作用無關,因此其另一個益處是低血糖的風險較低。然而也正是因為該作用機制,SLGT-2抑製劑的主要安全性問題之一是尿液中高水平葡萄糖導致生殖器感染風險增加。目前已在國外上市的這類藥物有卡格列凈,恩格列凈、達格列凈等,其中,達格列凈(安達唐)於2017年5月在我國上市,是中國首個SGLT2 抑製劑。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飲食控制和合理運動是基礎,在此之上血糖仍達不到控制目標,就需要用口服降糖與胰島素降低血糖,兩者在降血糖的機制上是完全不同的。

糖尿病是由於自身胰島細胞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而導致血糖升高的一種疾病,這是因為血糖在被組織細胞利用時,必須經胰島素轉運才能進入細胞中,當胰島素缺乏時,血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大量積存在血糖中,便導致了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的胰島素即是通過注射外源性有胰島素,補充體內所缺乏的胰島素,一般是缺多少補多少,可以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治療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降糖葯並不能象胰島素一樣直接參与血糖的利用,而是通過間接的途徑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比如說磺脲類降糖葯,比如格列類降糖葯,屬於胰島素促泌劑,是通過刺激胰島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作用的;而雙胍類降糖葯,比如二甲雙胍,是通過增加肌肉組織等增加對血糖的利用來降低血糖的;而拜唐蘋等降糖葯是通過減少胃腸對葡萄糖的吸收來降低血糖的。

由此可見,無論何種降糖葯都不能改變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足量的現實,有些甚至還不斷刺激胰島細胞加倍工作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來滿足身體的需要,長期如此,必定會造成胰島細胞的進一步損傷,導致病情的加重。所以,無論是從降血糖的效果還是對胰島細胞的保護等方面,胰島素治療都優於口服降糖葯,但由於胰島素治療需要皮下注射,不如口服降糖葯更容易被患者接受,還有很多患者認只有病情嚴重了才需要胰島素治療,因此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程度相對較低。

但不管怎麼說,在能確保良好控制的前提下,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自己能接受,目的只有一個:穩定控制血糖,阻止延緩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留言交流,一起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口服降糖葯主要包括磺醯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等,下面我們根據這些口服降糖葯的作用機理、服用時間和次數進行簡單介紹:

磺醯脲類藥物

常用藥物: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美脲(亞莫利),格列本脲(優降糖),格列喹酮(糖適平)

這些藥物適宜在餐前30分鐘服用。磺醯脲類降糖葯經口服吸收後需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發揮降血糖作用,故在飯前30分鐘服用為宜,用餐之後血糖容升高之時也正好是藥物發揮作用的時候。

格列奈類藥物

常用藥物: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唐力),米格列奈(快如妥)

這些藥物屬於非磺醯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起效快、作用時間短,主要用於控制餐後高血糖,常在進餐前15 分鐘服藥,它的一大優點在於不進餐則無需服藥。

雙胍類藥物

常用藥物:鹽酸二甲雙胍(格華止)

這些藥物宜餐後服用。雙胍類降糖葯是通過促使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發揮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類製劑一般是鹽酸鹽製劑,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故適宜在飯中和飯後服用,且此時服用並不影響其發揮效果。一般每天2~3次服用。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常用藥物:阿卡波糖(卡博平,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卡伏平)

這些藥物宜在餐前整片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嚼服。此類藥物通過在小腸內竟爭性抑制能夠將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的水解酶,降低並延遲小腸中葡萄糖的吸收,從而使飯後血糖升高的幅度下降。故餐後血糖升高控制不好的患者可選用這類藥物。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這類藥物服用注意:

1、只有餐前或餐中服用才能及時產生治療效果

2、只有主食(米飯,饅頭等)攝入量較大的患者才有良好的降低餐後血糖的效果。

3、由於該類藥物可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延遲,經細菌酵解產氣增多,部分患者可發生排氣(放屁),腹脹,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一般初始選擇小劑量,每天2次服用。1周後,如無胃腸道反應則增加劑量並每天3次服用。

胰島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調節代謝過程。

對糖代謝: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糖原合成,抑製糖異生,使血糖降低;對脂肪代謝:促進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貯存,減少脂肪分解;對蛋白質:促進氨基酸進入細胞,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各個環節以增加蛋白質合成。總的作用是促進合成代謝。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作用機理屬於受體酪氨酸激酶機制。


一個是像二甲雙胍、胰島素增敏劑、糖苷酶抑製劑這些從機理上來講都不至於引起低血糖,其他促分泌的葯,包括胰島素,這些短效的或者生理性的促分泌藥物一個是它作用的時間很短,第二個它本身促進胰島素的促進是跟血糖的濃度是相關的,所以從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低血糖的風險。吃口服藥的人通常都是早期糖尿病,有一定的胰島儲備功能,實際上現在也發現胰島功能差並不只是胰島素分泌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受影響,所以如果一個病人本身的胰島有一定的功能,所用藥物的劑量通常就比較小,他也有一個比較好的抗低血糖的機制,發生低血糖的風險反而就小了。越是到了糖尿病的晚期或者嚴重的狀況,比如2型糖尿病的晚期或者1型糖尿病胰島功能破壞的非常嚴重的時候,這些病人容易發生高血糖,同時也容易出現低血糖,這跟胰高血糖的分泌障礙也有關係,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盡量保存胰島的功能,哪怕一點點的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編輯及審核專家:曾龍驛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推薦閱讀:

健身時深蹲運動對身體有多大好處?
登封市天弘益商貿有限公司告訴你:睡覺躺左側還是右側?
土豆粉和米線的區別是什麼,這兩者是在寶寶什麼時候能吃?
白癜風遮蓋液使用的技巧有哪些?
為何名星歌星都會有抑鬱症?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