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人常說「一炷香」和「一盞茶」是現在的多長時間?


謝謝邀請,歡迎關注【不正經的評茶師】!

很多人認為一炷香是一根線香燃盡的時間,宋明時線香才出現,線香燃燒時間比較長,所以又被稱為「仙香」或「長壽香」,古時寺廟常以線香長度作為時間計量的單位,因此也被稱為「香寸」。而一炷香的說法在唐代以前就有了,所以一炷香在線香出現之前,指的是一堆燃燒的香粉,在線香出現之後,指的是一支燃燒的線香。所以「一炷香」有多長時間有很多種說法:

1、5分鐘、30分鐘、1小時。 古代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換算下來「一炷香的工夫」是5分鐘。

2、30分鐘

也有一說"一炷香"的時間也就是兩刻鐘左右即現在大約三十分鐘。

3、1小時

寺廟僧人打坐,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天要打11炷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一炷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

「一盞茶」指一碗茶從端上來開始,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左右,冬天10分鐘左右。

眼見不一定為實,用心看世界。

我是一個不正經的評茶師,最擅長正經評茶!

加關注,一起評茶、品茶——


古時沒有現在先進的記時鐘表,人們就用"一炷香"和"一盞茶"來表達時間的長短。

"一炷香"的時間相當現在的30分鐘。但是一炷香有長短和粗細之分,要不同區別。有15分鐘一炷的,有30分鐘一炷的,也有60分鐘一炷的。

「一盞茶"的時間也就是15分鐘。喝一盞茶的時間,從端上來慢慢品嘗,到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也要根據茶具的大小,茶溫的高低來區別。

民間還有說"一頓飯"、"一袋煙功夫"等等。


古人沒有24小時,只有12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對應對應的是兩個小時。有人做過統計和分析。一剎那大概就是一秒鐘。一彈指大概是十秒鐘。從這裡可以看出,都不是很精確,不如現在的手錶時間精確,但是在古代生活已經足夠用了。

一炷香大概是五分鐘。因為香有粗細有長短,有一種說法,一炷香大概是半小時。有人認為一炷香是一小時。

一盞茶的話,大概是十分鐘。也有人說一盞茶是15分鐘,也就是一刻。

不過這些的話估計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因為古人不需要精確,但是大概的時間應該還是有的。僅供參考。


東風桃李水自流給你回答:

一炷香=5分鐘;一盞茶=10分鐘。

曾經的計算時間的單位: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

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嘗,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

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至於一柱香是多久並沒有定論,在古文中也是和「一盞茶」、「一頓飯」一樣,是一個時間的大概長度,不用太過在意,大概也就十來二十分鐘差不了。

【回答完畢,如若喜歡,請點贊,謝謝!!】


一柱香是半個時辰,就是現在的一個小時,「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緣於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天要打11炷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仔細想想,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響,攜帶方便,製作簡單,且能營造氣氛。那時的香皆為手工製作,且有標準,一炷香燃盡為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一盞茶就是10到15分鐘――刻———古代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


一剎那=1秒鐘,

一彈指=十剎那=10秒鐘,

一分=六彈指=60秒鐘

一炷香=5分鐘,

一盞茶=10分鐘,

一刻鐘=三盞茶=30分鐘=半小時,

一個時辰=四刻=120分鐘=兩個小時,

一天=12個時辰。

喜歡點贊哦,么么噠


一刻鐘,也就是十五分鐘。

一壺酒的時間:一個時辰--兩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兩刻鐘--三十分鐘。 一盞茶的時間:一刻鐘--十五分鐘。 注意一下明清小說和民國的文學作品,大量使用這類時間概念,仔細揣摩不難得出結論的。對於茶相關的知識,如果感興趣了解更多茶歷史、茶知識、茶養生都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福月茗茶坊。


一柱香的時間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我們可以通過書籍和實踐來分析.<老殘遊記>裡面曾說"老婆子出去買菜,用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還有<官場現形記>里也說過老殘在告狀時跪等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因此分析大約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香大約長為三十厘米,古代或許稍長一些,燃燒完也就在四十分鐘,而書里提到一柱香時都是形容時間緊或是等的著急,應該在四十分鐘左右,因為它本身就不是一個確定的時間,又受到事內外和有無風的影響,所以推斷為四十分鐘,與我們現在燃燒一柱香的時間相當.

一盞茶的時間十五分鐘左右。


「一炷香」和「一盞茶」雖然都與時間有關係,但概念還是不一樣的。

「一炷香」是過去人們用於計時的。「一炷香」大約是30分鐘時間,四炷香為一更天,一夜五更,大約需要點燃20炷香。

而「一盞茶」只是形容時間長短的,和「一頓飯」的功夫,「一袋煙」的功夫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所用時間的,不做為具體的計時使用。

「一盞茶」的功夫是指一杯茶從開始到喝完,所用時間大約15分鐘左右。


我看了幾個回答,甚至有貼圖的。不過都搞錯了一樣東西。古代的時辰等於現在兩個小時,也就是大時,大家都認同。不過,古人具體說一個時間時還有一個初,正的前綴,例如子初,子正。它們分別指現在的23點到24點,24點到1點的時段。然後,這兩段時間裡各分四個刻。例如子正2刻,大概就是指凌晨1:15-1:30的這段時間。古人不需要很精確的計時,這樣就夠用了。


推薦閱讀:

下聯:山川何事憂,一夜盡白頭,如何對上聯?
朱熹有曲解孔孟的思想嗎?
上聯:雨潤庭前柳,怎麼對下聯?
上聯:大地回春,冰融雪化草木綠,怎麼對下聯?
對聯:春風驅寒梅花笑,秋雨染綠萬樹紅,怎麼改?

TAG:社會 |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