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如誠品書店、貓的天空之城這樣實體書店的崛起?


謝謝邀請!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

現如今的實體書店與以往的書店有了很多的不同,進化出了更多的功能。為了應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實體書店除了提供書籍的買賣與閱讀外,更延伸出了很多與書籍有關的、與人相關的服務,比如:文創產品的銷售、為讀者提供餐飲服務、開設興趣文化課程等等。現在的實體書店提供的不止在書,可以說,更是為讀者提供了、創造了一種生活態度,引導讀者閱讀和提升生活品質。同時也增加了讀者間的相互交流,而不局限在網上的自娛自樂。

文化復興成為國家戰略,實體書店的崛起順應了時代潮流,而新型的實體書店更是符合了現代社會的需要,符合了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更成為一種人人嚮往的文化生活狀態。


就像某某咖啡賣的不是咖啡一樣,為閱讀提供了一個優雅的環境,也就為心靈打造了一個寧靜之所,還需要去找尋合適的地方嗎?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開創更多的空間,像日本到處有的小酒吧,國外隨處可見的咖啡館,中國人應該有更多更好的屬於國人的文化之所!


類似於在遭遇電商衝擊的實體零售店下,沃爾瑪之類的超級市場反而營收額大幅度增加。受損的只是以家庭為單位或者小型的連鎖超市,不具備倉儲、物流、供應鏈等電商無法替代特殊性的店鋪都將要關門。

而書店同樣的道理,只用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貓的天空之城類似的書城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只是賣書,那怎麼也不可能崛起。我們從各個地方都能買到咖啡,為什麼要去星巴克呢?這些崛起的書城定位在環境、社交、共享,更有甚者,逼格也是營銷手段之一。

所以我的結論是大書城在崛起,小書店要關門


書店的復興是趨勢,國人不會老是圍繞著超市、KTV、餐廳、購物中心為消費主體,物質豐富後必然伴隨精神需求的擴大,「吃不飽」和「吃的好」終將成為不再關注的重點,以書店為載體的各類主題文化消費場所將崛起,這應該是鼓勵和發展的對象,同時,書店新零售的發展將橫跨文字、視頻、現場直播等形式,把知識類、藝術類、文創類、手作類、時尚類等各種垂直細分領域的新文化消費市場予以突破式的形成。


推薦閱讀:

張恨水 : 秋窗日午,小院無人,正宜讀書
教你讀書丨10種讀書方法幫助你過上了想要的人生
【論語】憲問篇(12)讀書人學成聖賢之道的四個標準
聰明的人,都懂得這樣讀書寫作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連顏值都差很遠

TAG:誠品書店 | 讀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