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批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一般而言,有兩個後果。第一個是,讓孩子變成一個膽怯的、懦弱的人。

我應該是屬於這一種。因為反抗總是造成戰爭。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父親,他對子女有著很多「看不慣」的地方,這是上一代人與我們之間常見的狀態。大概我已經錯過了與他溝通的合適年齡,而且,以我們如今的年紀,也不可能再有什麼爭吵了,父親老了,我也老了,兩個老人還爭吵,這是不合適的。所以,當我可能做錯的時候,我的反應就只有一個,逃避。

比如說我錯過了飯點,忘記通知父親說我要回家吃飯,那麼這個時候,我即使沒地方吃飯,也不敢再說我要回家吃飯。即使我回到家裡看到父親其實還沒有吃飯,這個時候我跟他一起吃也來得及的,但我為了避免他有可能對我產生的指責,仍然謊稱我已經吃過飯了。

又比如我從家裡出發,如果因為自己拖拉而誤了車,那麼我也不敢再回家去,因為不敢讓父親知道。重新買的車次如果要過夜, 我也只能在外面借宿一夜了。

總之就是千方百計地逃避的情況,其實心裡也想對父親盡孝,但那種害怕的情緒無法克服。

另一種後果就是讓孩子變成一個也愛批評別人的人。

因為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父母。他會拿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他人,尤其是去對待親近的人。父母批評過他,這內化成他們的內在父母。他們會認為,這樣才是對你好。

同時,他們對自己也同樣的嚴苛。搞砸了一個東西,弄丟了一個東西,他們可以在內心非常激烈地批評自己,你這麼沒用,你為什麼不去死?如此之類。他們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希望一切都合乎自己的價值觀。否則渾身不舒服。

另外,他們也可能是通過批評別人來讓自己免責。而且不知不覺地,他們又找了一個同樣愛批評人的伴侶,其實是相當於,找了一個父母的同義詞來作為自己的伴侶,童年的陰影又繼續到成年。

這種情況不是全部,比如我則找了父母的反義詞來作為伴侶。總之每個人的情況各自不同,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父母的批評對孩子是有百弊而無一利的,建議改掉。


看到這個問題中的描述,我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則消息,大意是說一個小姑娘因為期末考試有一科沒有考到95分,拿到成績單不敢進家門,於是一個人在小區里某角落呆到晚上,直到焦急萬分的父母和鄰居一起找到她。回到問題中看,為什麼家長會如此要求自己的孩子?這樣對孩子究竟有何影響呢?

為人父母者,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活出個名堂。而當下,子女要實現父母的這一願望最佳的辦法就是用功念書、考出好成績。同時,家長們為了子女的學習也幾乎是拼盡全家之力,報輔導班、興趣班等,只要成績好,什麼都好辦。

考試成績大於一切

中國的很多父母將考試成績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不僅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就剝奪一切玩耍、娛樂的時間,還動輒就和周圍的某某某進行比較。除了言語上的傷害,有些父母還會動粗。大部分家長,是不願意輕易就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的。

這樣長久下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會影響孩子的抗壓能力,不利於逆商的提高,面對失敗,孩子容易否定自我。

的確,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嚴厲要求而提高了下一次的考試成績。但正如題中所言,孩子可能會患得患失,對父母的愛表現出一種戰戰兢兢,因為他們覺得只有拿出更優秀的成績單才能對得起父母的付出和愛。這樣的小孩,基本上無法正確面對考試的失敗。一旦考試失敗了,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笨,於是很容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其次,以考試為中心,錯過孩子的美育和情感培養最佳階段。

度過了幼兒時期的懵懂,一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對世界產生強烈探究和認知慾望的時期。按理說,這個時期的孩子,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孩子的父母,都應該積極引導孩子多涉獵一些類似於益智、科普、故事書方面的讀物。簡單點說,即是應該拓寬孩子認知世界、認識社會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各種興趣。

馬小跳系列圖書,是非常適合小學生去看的,題中家長的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

聰明的父母,在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可以怎麼做呢?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首先應安慰孩子不必太過緊張或傷心,考試就是一次集中的檢測而已,偶爾的失敗不打緊。其次,應該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以避免在以後犯同樣的錯誤。


實際上題主的描述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這次考試都不達標,還想······」這種說法的確是不合適,家長說此話也許是想激勵孩子努力一把,可效果是適得其反。

父母的這種做法對孩子心理上產生一種拒絕和疏遠的感覺:認定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也可能這種觀念久而久之就影響到了這個孩子成人以後有了孩子也會對自己的孩子如此對待。

圖片來自網路

這讓我想起了很多媽媽對孩子說的話:「還在哭,媽媽就 不要你啦!」

「你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啦!」

「你一定要乖,不乖,媽媽就走了!」

等等之類的語言實際上都給孩子一種暗示:媽媽愛你,是因為你乖、不鬧、不哭等等。實際上媽媽愛孩子何曾是這些不成原因的原因?我們愛孩子,就是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他們的爸爸媽媽。

題主所描述的這位爸爸是很多爸爸媽媽的寫照。這位爸爸肯定也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的方式欠思考。孩子喜歡看書是好事,是他發自內心的喜歡,喜歡閱讀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和他的考試成績沒有任何關係(大量的閱讀和成績會有正向關係),他問爸爸要,只是他喜歡,他信任自己的爸爸,就此兩點。很可惜的是這位爸爸的武斷打壓了孩子閱讀的慾望,如此的做法不可能提高孩子的成績,還有一個更不好的影響就是無意中讓孩子疏遠了自己。

下面是我今天的做法:

今天回家,小女對我說:「媽媽,有兩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你先聽哪一個?」

我想了想:「好消息!」我做出期待的表情。

「我先告訴你壞的吧。今天考數學,我把30小時看成了30分鐘,丟了8分·····」看她遺憾的表情,我心中有點竊喜:昨天晚上你還熬夜,下一次你就長記性了!「哦,還有92分呢,不少!」我笑說。

「歷史我也沒寫完!」

「哦!」我表示同情。

「今天我在學校睡了半個小時。」

「哦!」我就這樣看著她,不置可否。如果她昨天的休息充足,這些失誤是不該有的,我想她的遺憾肯定會讓她長個大大的記性,我相信丟了這些分數倒也不是壞事。

「好消息是語文出分啦,我考了······」

「不錯啊!恭喜你!來,咱倆一起做好吃的——」

已經考試過的就過去了,她也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我沒有必要再說什麼;明天的考試還需要一個好心情,就是明天不考試了,接下來的學習也需要一個好心情。

糾結於已經過去的失誤不如長個記性,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後避免同樣的失誤再次出現。我們愛孩子,愛的不是他們的好成績和高分數,我們愛的是孩子,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不管他的學習好與差。只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長為更為優秀的自己。


我覺的這位爸爸的做法非常不妥!孩子沒有考好,做為父母心裡窩火,很正常,但是,不能如此簡單地應對這次的成績!其實粗暴的態度就是簡單,因為沒有深思熟慮!這樣隨便買個練習題,孩子會願意做嗎?

首先,沒有考好,孩子也難過,估計爸爸是覺得平時題做的太少造成的!當然,每個家長都會買輔導材料,但是這樣買回去,估計效果不大!同樣是刷題,家長要有策略,不妨買兩本,一本他想要的,一本你想讓他買的,條件是自己認真做題,這樣的話,不傷孩子自尊心,又達到效果!

其次,我們很多時候批評孩子,是發泄自己的情緒,並沒有認真分析試卷,找出問題,而是不問青紅皂白,先罵一頓再說!但是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其實,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想考差!

最後,是的,深呼吸,我們是成年人,告訴自己,這是親生的,把即將衝口而出的冷漠,漫罵變成微笑,鼓勵,把伸出去的巴掌變成大大的贊,告訴他,有進步,加油!好好乾!那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90%以上的孩子都被家長這樣威脅過。家長覺得很正常,因為我們都是這樣被教育過來的。

家長給孩子提了各種條件,如果孩子達不到,家長就會很生氣,很憤怒,會指責孩子,批評孩子。

家長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只有表現好了,才能得到他們的愛,我只有表現好了,才能讓他們更喜歡我。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討好型的人格。

討好型的人格忽略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他們怕其他人不喜歡自己,所以都按照其他人的喜好來說話做事。這樣的孩子好可憐。

回想一下,我們現在是不是還會經常對很小的孩子說,你再不吃飯我就把你丟掉。你不穿衣服我就不理你了哦。你再吵鬧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尿床就不要跟我睡了。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我們應該用一顆無比寬容的心去包容和接納孩子身上所有的優點和缺點。

反過頭來想想,孩子也沒有要求我們成為怎樣完美的父母才肯接納我們呀。

愛是無條件的,完美或者不完美,我們都愛你!


題主您好,您說的這個現象十分普遍,分數至上的觀念,在不少的人思想觀念里根深蒂固。這樣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弊端,現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意識到,但也有不少為人父母的,還是抱著這個觀念不放,繼續以錯誤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造成孩子發展的偏頗。無知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看馬小跳系列的書,實際上對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更重要。一個人的發展,心理健康是最本質,最基礎的,離開這個根本,分數再高,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父母的這樣的態度到底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也跟孩子的特質有關係,有的人遭受這樣的對待,可能就真的放棄自己內心想要的,而努力迎合父母的需要,這樣時間久了,就會慢慢失去自我,成為一個沒有自主能力的人,對父母產生依賴的,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但有的孩子則會逆反,你不給我買,我自己攢零花錢,我自己買,當他通過自己努力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會對自己有一份自信心,也會對來之不易的書產生珍惜感,這樣的孩子反而從這件看似負面的事情中,獲得了正面的價值。他會從這件事情發展出足夠強大的力量感。

你說到被父母對待,考好你說什麼都對,考的不好,你就像個圾幹啥都是多餘。這會讓你感覺,父母好象更愛分數,而不愛你。其實這個表面現象的背後的,是一種混合的東西,包含他們的恐懼和對你的愛。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李菊紅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家長深受傳統教育方式的毒害,但是我看到的是無辜與無奈。

第一、我們一直都說素質教育,一直都說,各種媒體吹得天花亂墜,教育體制改革方案提了又提,可最終落實了沒有呢,從小編讀小學開始各類專家就高談闊論,一直到小編讀完大學為止,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我們從小就是在這種不斷刷考試成績中活下來的一批人。要說感觸最深的應該是我們這輩。雖知教育方式不對,但又能怎樣。

第二、我相信家長或多或少都會注意到素質教育比分數教育重要,但是家長也沒辦法,學校不允許,老師不允許,同學之間更不允許。你的分數高低直接決定了你在家裡的地位,在學校的地位,在同學之間的地位。也許某些家長可以掩耳盜鈴,不看孩子的成績。但是誰又能做到。

說大了是整個教育體制的所存在的問題,往小了說也摻雜著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對。我上大學那會做過家教,接觸過一個家庭,我很佩服這對夫婦對待子女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績很重視,不管是請家教或者是報培訓班。都不希望孩子落在起跑線上。但是有一個原則,不會讓孩子過累。分數也從來都不會成為評判孩子好壞的標尺,內緊外松。這對孩子才是更全面的要求。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太功利了!

在我小的時候,基本上自己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過來的。但是那時候的我,覺得只有成績好才能有出路。因為生在農村,如果不靠真才實學是很難出人頭地的。因此,我覺得讀書對我的重要性,但是現在多數的學生,他們並不一定是這樣的想法。家長們想方設法通過利益交換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學生無形當中就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應該反思一下,學生的激勵政策我們可以採用別的方法,而不是只單純的去衡量成績。即使學生聽家長的話了,萬一想考好就會出現很多不正當的想法,比如:考試作弊等。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學生們越來越反感,不會真正的去熱愛學習。

打壓式的教育,只會讓學生越來越反叛!

在家長的眼裡始終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在家長的眼裡始終是成績第一,在家長的眼裡自己家的孩子沒有一點優點,這些都是現狀。很多家長也是迫於生活,他們知道在社會上生存不容易,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早日成才。在利益攻心的年代,家長們會不擇手段的想方設法去刺激學生。你現在成績都這樣了,還想要這要那的?你是不是有點過分了?這話的話語,無形中刺激到了學生。讓學生也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無知,最後導致他們越來越反叛,後果也會很嚴重。我們要好好的去反省一下,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成長的前提,就是讓家長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

別人家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優秀,我們要秉持著對自己孩子負責的態度!


謝邀,這樣做真的不好,容易損傷孩子的自尊與心靈,他們會感到很傷心,失落。然後就會覺得父母只在成績上對自己有要求

接著,孩子對這件事會產生恐懼感,然後變得麻木,會影響孩子的生活。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會因你的一句話而變成只會讀書的書獃子?

在面對這些時,不要一來就拿成績說話,不要拿自己孩子與別人比較,多鼓勵,找到問題根源。相信你的孩子會因你的做法自豪與感謝

希望能夠幫到因為孩子成績而煩惱的父母們咯


推薦閱讀:

父母老去,工作纏身,這家公司能否解決你帶娃的後顧之憂?
寶貝,快快睡覺吧
你禁止娃「傻玩」,居然會讓他錯失提高智商、情商的機會!
母嬰店老闆誠心建議:這些母嬰用品買了就是浪費,誰買誰後悔
24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學習大量辭彙的寶貴時期到了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