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教師被確認為公職人員會引起那麼大的反響?


大家好,老李又來了。首先這個標題本身就讓老李驚訝,因為從本質上說教師本來就是國家公職人員。所謂公職人員就是從事公共事務的人員,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的百年大計,其職能本就是國家賦予的,所以教師作為教育的執行者,毫無疑問就是從事教育公共職能的從業者,也就是公職人員。

為什麼中央出台規定里的這些字眼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反響呢?老李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公眾把公職人員與公務員混為一談了。廣大吃瓜群眾誤認為教師要從事業單位編製鯉魚躍龍門改為了行政編製。或歡呼(家裡有教師唄),或眼熱(隔壁老王居然成了公務員),其實,這是誤讀了中央的意思。中央之所以提出這一條,無非是想重申教師的地位,為廣大教師撐腰鼓勁,從現實操作來看,事業編製直接變成行政編製幾乎是不可能的,君不見不少行政單位的優秀職工因為是事業編製而無法提拔。中央的這樣提也許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在進行編製機構大改革,摒棄行政事業編製的說法,統稱為公職人員,激發活力。

二是教師負面形象問題時有發生,是社會的熱點問題,這個話題一經拋出,立刻被點燃,迅速被引爆,成為焦點不足為奇。教師有償補課、教育亂收費等等,這些問題時常被曝光,讓社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產生了廣泛質疑,而教師居然要成為國家公職人員(誤以為是公務員),這時候群眾們自然是不幹了:教育亂象沒遏制、教師道德沒提升,教師居然要當官了!所以啊,轉發、吐槽,話題一下被引爆!

其實,平心而論,教師地位提升是每個有前途的國家、每個有希望的民族、每個有素質的公民所願意看到的,只有教師地位高了,教師才能安心工作,教育才能更加優秀,子孫後代才能更加優秀,國家才能更加強大。只有每一名教師愛崗敬業、常思己過、嚴於律己,只有相關教師工資增加、教師退出、教師評價與監督等制度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的地位提升與社會認可度自然就上來了,老李想真正到了那天:沒有了有償補課、沒有了教育亂收費、沒有了師生矛盾,還需要什麼文件來說明教師的地位嗎?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


這其中有很多人的眼紅和偏見!

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待遇不得低於公務員水平,這表示在待遇上,國家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現在將教師確認為國家公職人員實質上是對教師政治地位的一種提升。

也就是說:現在國家不僅要提高教師的待遇,還要提高教師的地位。

這是一個好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提高教師的待遇和政治地位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給黨和政府點贊!!!!!

可是這件事情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人認為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已經很高了,甚至有人說教師不配有好待遇和高地位。。。

我覺得這都是不了解教師這個職業的人的片面之言:

1.教師隊伍龐大,有人看到個別教師道德敗壞就斷言整個教師隊伍素質堪憂,卻看不到大部分教師兢兢業業,認真負責

2.教師的工作非常辛苦,而在有的人眼裡只是一天上一兩節課而已,卻看不到這背後的付出和對學生長期持續性的教育工作。

3.教師的待遇真的很低,看過不少在網上曬工資的老師,大部分2000-4000之間,我覺得去參加工作,你就被告知你這輩子工資最高只能漲到4000,對誰來說都無法接受。老師也有孩子老人要養。。。特別是男老師,壓力會非常大。。。

假如我們真正了解教師這份工作,我們就會知道: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曾經是我們對教師的崇高評價。但由於歷史原因,教師這一職業在我們國家地位還不高,代課教師問題,教師轉行問題成為個別地區突出現象。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中國強」,現在國家強大了,無論是財力和科技發展水平都到了一個新高度,完全可以說「教育興則國家興」,中央在此時頻布《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把教師確認為公職人員,正當其時。

子女教育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中國未來發展成敗的關鍵。只有教育發展了,我們才會在未來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把教師職業確定為公職人員,提升教師的收入水平,加強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讓教師成為人人尊敬的職業。

在西方發達國家,教師和醫生、科學家一樣,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其地位和收入甚至高於一般的公務員。大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央的高瞻遠囑,也是全社會共同心聲,只有教師安心了,我們的教育水平才會提升,我們的未來才會更有希望。


這個問題,其實是人們把「公職人員」和「公務員」混淆起來了。我們來好好區分一下吧!

首先來看看公職人員的概念。公職人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這個概念的關鍵在於「公職」二字。現在社會普遍認知的「公職」主要是指國家各級黨政機關、國有的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等。這些職位的普遍特點是:享有編製,有很好的福利體系,社會地位較高,工作穩定有保障等。和在私企工作的人員不同,這一類人員的工作有著更大的穩定性,在缺乏安全感的時代里被更多人所嚮往。

明白了什麼是公職人員,那我想你也應該可以明確,教師本身就是屬於公職人員。因為學校是屬於事業單位,公立教師享有編製。但是概念中提及「有很好的福利,社會地位較高」這一點卻不包括教師,懂得教師這個行業的人都明白,現在社會大部分人都對教師有過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該高尚,要求教師應該懂得奉獻,要求教師應該不計回報。但實際上,教師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也需要過生活,養家糊口!從這個問題——為什麼教師被確認為公職人員會引起這麼大反響——就可以知道,社會把教師這個職業過於神聖化!

我們再來看公務員的概念。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製、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從上面的概念區分可以看出,公職人員是一個較大範圍的概念,公務員是包含在公職人員中的我們來用一張圖來表示他們的關係好了。

這下應該就很容易區分公職人員和公務員了吧?!

因此說,教師是本身就是公職人員。這個說法從始至終就沒有改變過。更無需大驚小怪!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謝謝!


我也曾經是一名老師,我有話想要說幾句。如果不是有誤解,那就是提出異議的人,對老師根本就不了解,也許根本就沒有讀過書。老師那麼辛苦,默默無聞地教書育人,不管待遇再怎麼提升,不管身份再怎麼變化,值得你大驚小怪嗎?

首先,老師(指在職在編的)一直就是國家幹部。現在可能叫公職人員了。說是幹部,其實就是財政供養的人員。農村小學老師,被稱之為中國最低層的國家幹部。這個幹部身份,其實很讓人尷尬。說是幹部,其實整天與農村為鄰,與農民為伍,領的工資是所有各級國家幹部中最少的,放學了還要種點青菜才能彌補工資低的缺口。可能現在慢慢好一些了,工資也漲上來了,但不管怎麼漲,在財政供養的幹部中,老師仍屬於收入低的人群,沒有之一。

其次,老師最默默無聞的「蠟燭」。老師面對的是千千百百甚至上萬個比自己小的學生,一生桃李也許也會滿天下,但是也一生清貧生活。在縣城和鄉鎮的都還好一點,但更多更大量在農村村級小學一線的老師,生活確實清苦。所謂的教師節,最多也是一兩百塊的過節費。每天日復一日地備課、上課、改作業,象一台永不停息的機器,把自己的心血輸給每一位學生,而這種心血只有單向的流出。即使如此,老師仍然會無私地默默奉獻著自己。

第三,教師的工作越來越尷尬。現在的教師真的不好當。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可現在,老師嚴不起,嚴不了,不敢嚴。對學生嚴厲一些,或者戒尺一樣小敲小打教訓一下,一些家長就會到學校大鬧天宮一樣指責老師,甚至要老師下跪認錯;如果對學生不罵不罰,上完課就走人,也同樣會被指責不認真教學。你們說說,究竟怎樣才是你們心目中的好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又會如何選擇?

老師的工作辛苦,他們認了;老師的收入低微,他們認了;老師的付出沒有回報,他們也認了。可是,僅僅是一紙文件,提出「教師作為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意思就是要保障教師與公務員的同等地位。」還不知能落實到哪一步呢?就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我相信大多數是支持的。如果你是反對的,那麼我無語。

個人觀點,歡迎評價交流。更歡迎您的關注支持!


首先,這種反響應該是源於剛剛頒布的《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其中第20條提到「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公辦中小學教師要切實履行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義務,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這種提法讓某些仇視教師或未能被明確為同等地位的行業人員心理失衡。

其次說說為什麼會引起那麼大的反響。

一是因為很多人將「公職人員」與「公務員」等同起來。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製、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通俗地說,只要是佔有國家編製、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公職人員都是公務員,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既是公職人員也是公務員。我還記得2001年參加工作時填寫相關資料,教師編製被定義為「國家幹部」;2011年辦理的醫保證上教師類別被定義為「國家公務員」。但事實上,中國人都知道,教師跟公務員一點關係都沒有,《教師法》第二十五條中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已經將兩者截然分開,說明兩者並無關聯。

二是因為公務員身份意味著很多有形無形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多年來一直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呼籲要建立教育公務員制度,提升教師的社會和法律地位,廣大教師也一直對此夢寐以求。一旦變成現實,勢必對其他系統的公職人員產生極大衝擊,產生新的矛盾。

三是近些年,隨著網路媒體的發達,發生在大中小學的師德敗壞、有償家教等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件一再曝光引起熱議,影響惡劣,社會上普遍對老師既愛又恨,因此但凡涉及到教師的事件都會產生極大的爭議,甚至經常發生針對教師的暴力傷害。

四是人們一方面總覺得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都提高了很多,要求教師安貧樂道、無私奉獻,另一方面卻經常將教師跟農民工相比,認為教師應當知足,在看輕農民工的同時也看輕教師,同時因少數無良教師的卑劣行徑進而醜化整個教師群體,造成事實上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斷降低。一旦讓教師變身成他們所認為的可以享受更多福利和權利的公務員,更加難以接受。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任何行業都有敗類,任何勞動都值得尊重,任何付出都應得到相應回報,如能秉持公心,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心理落差。更何況我們總是念叨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果我們再像歷史上某些特定時期那樣,將教師詆毀、踐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我們不妨想想,我們的未來何以安身!


身為教師,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可以來回答一二,同時也是新的一年裡對於自己的一點心裡話。

1.題主有個誤區,教師一直是屬於幹部身份,也就是從來都是公職人員,想來題主想說的是那種人人羨慕的公務員。但是題主多慮了,這個「空調」說了好多好多年了,所以那些不希望這個政策成真的大可以放心便是。

2.關於反響,我倒是覺得有的,現在的社會對於教師這個職業一直都是有反響的,而且反響越來越壞。你說人們羨慕教師這個職業嗎?羨慕,當然羨慕,因為逢人就跟我說,教師好啊,一年有三個月可以休息。所以人們羨慕的都是有較多的節假日,而對於那微薄的收入,你們恐怕是不羨慕的,甚至是鄙夷的。話說教師這種顧客是最難弄的,因為總是挑三揀四,導遊也最不喜歡帶教師團,理由一個字:窮!

如果教師納入公務員里了,那就會提高待遇啊,那這個職業既有空又有錢,那還不得反響巨大,羨慕嫉妒恨啊。那教師估計批鬥得批死,反正批鬥教師又不會損失什麼,所以就算教師納入公務員體制了,也不用擔心,無權的公務員不是公務員!

3.最後,回答一下局外人關於教師的幾個誤區。

第一,上班的教師很忙,特別是班主任,我基本上一天只上一趟廁所,現在都有腎結石了,醫生讓我多喝水。所以真的不要認為教師很空,很空的教師那也是行政領導,一線的教師請保重身體。

第二,教師節假日多,雙休日我要抄教案,暑假竟然要培訓,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因為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箇中滋味,你們自己體會過了就會知道,圈外人永遠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第三,就是社會一直憎恨的補課了,輔導機構的教師與學校教師性質不一樣,不要混為一談,這個先要搞清楚,我們才能談題主說的納入公務員引起反響的學校教師。先不說明確規定在職在編教師嚴禁有償家教,我們這裡查到輕則績效全扣,考核不合格,(兩次不合格直接解聘),重則直接解聘,通報批評,所以家裡有幾個錢的是不會去范這個險的,畢竟做老師就圖個安穩。再說,真的有在職在編的教師課外補課,理由還是一個字:窮!勞動付出獲得報酬,無可厚非,但是我是深切鄙視上課留一手課後補習的教師的,師道尊嚴和師德底線還是要有的。

但是就拿我來說,我是真不喜歡補習,我姐的侄女非要我補習,推不過,我就需要花時間備課準備試卷分析問題,一天就沒了,而且還是義務勞動,有的時候身累心累。那些生活所迫補課的教師,也請你們注意身體。

我反而更喜歡到今日頭條,做個自媒體,可惜沒有時間和精力打理。錄些數學競賽教學視頻吧,比不過輔導機構專攻的。

但是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我喜歡站在講台上的那種成就感,加油!


不是被確認為公職人員,而是一直就是公職人員,只不過這次是強調了教師作為公職人員的地位,也就是說,以前教師雖然作為公職人員,但並沒有享受到公職人員該有的待遇和地位。那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呢?我覺得這裡面存在錯誤的解讀。

有人認為,確認教師是公職人員,就是相當於教師成了公務員。這種觀點,在理解上是錯誤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何為公職人員。

在我國,但凡是由政府財政發放工資的人員,一般都稱為公務員,比如日本,教師屬於教育公務員,澳大利亞,教師也是公務員。但在我國,情況也說特殊,我國的公職人員包括由政府發放工資,並有權力行使政府職能的人員。這部分人員包括事業編、行政編(公務員)、甚至國企的管理人員。而教師作為事業編的一種,自然也就是公職人員。

這次中央發文強調,教師作為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意思就是要保障教師與公務員的同等地位。我們注意到,文中還提到一點,保證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這也是確定教師作為公職人員特殊地位的一種舉措。

雖然教師成不了公務員,但教師的待遇肯定會向公務員看齊的。


筆者認為,之所以教師身份被確認為公職人員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原因還是教師之前的身份略顯尷尬。

眾所周知,有關部門曾多次強調要提升教師待遇,但各地在執行過程中總有或多或少的變味,原因還是教師身份不明確。早前,教師被稱為「國家幹部」,後來這種稱謂沒有了。多數地區根據事業單位分類(中小學校屬於公益性事業單位),把教師歸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因此教師編製屬於「事業編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職人員。

公職人員到底是哪些群體?

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職人員,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公職人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公職」概念,公務員自然屬於公職人員,但並不是所有國家財政供養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都屬於公職人員。事實上,除公務員之外,參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一般也被稱為公職人員,但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沒有法律明確其地位的情況下,不能說其具有公職人員身份。

教師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今被明確為公職人員,社會地位自然得到提高。

教師成為公職人員意味著什麼?

明確教師為公職人員之後,其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都相應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增強,既能招徠優秀人才加盟,又能穩定教師隊伍。另外有一點不要忽視,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成為公職人員,教師就要履行國家公職人員義務,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為什麼人們如此關注這件事?

教育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教育領域的變革總能引起人們關切。這次把教師地位提升到跟公務員相當水平,讓不少人「心安」,也讓不少人「心懷妒忌」。「心安」的人們覺得老師地位提升,經濟待遇自然得到保障,怨言少了,工作積極性高了,教學也就認真了,教育安定了,學生們自然受益,家長們自然高興。「心懷妒忌」的人們認為教師待遇本不差,如今又上了一個檔次,竟然跟公務員平起平坐,心理有些不平衡。另外,少數教師師德出了問題,在社會上引起非常不好的影響,讓一些人覺得教師不應該享受這麼高的待遇。

其實,提升教師待遇的同時,國家也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決清除敗類,所以,教育的未來一定會漸好。


曝光教師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種在海里的菠蘿

2018-02-17 13:31:15

近期關於教師學生問題一直是社會熱點,作為一名鄉村在職教師,小酌淺談

一,工資問題

錢一直大家熱點關注問題,我也做過多個地區的數據分析,進行大致的總結。教師工資分為三部分,基本工資+績效+第13個月工資,這是可以每年拿到手的錢,我在一個的鄉鎮小學,一年的工資在五萬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縣市區的房價6000起,市裡的房價10000左右,我的同學有在市工資最高的那個區的小學,第二年工資一年有十萬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差距,有人說,教師福利已經很好了,不用再提高了,看到這裡你認為呢?像中國的人均收入一樣,可笑至極。

二,假期問題,假期一直是社會備受關注的問題,說老師假期多,還拿工資,要求整改,說這些話的人我只能說,都是沒當過老師的人,請不要拿腦力工作者和體力工作者做對比,不是一個東西,比不了。老師需要每天寫備課,檢查作業批改,反覆,定期學習,培訓,總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年寒暑假都會被安排培訓倆周左右,並且全假期有書寫,閱讀,手工作業,身邊朋友知道有作業都驚呆了,作為認真負責的老師,每換一次學生都要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每年都要了解50左右人,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都是在教師下班時間完成的,在付出同等的腦力工作情況下,我相信在公司上班可以輕鬆拿上萬的工資,操著賣白粉的心,拿著賣白菜的錢,這才是對教師最大的總結。

三,社會影響,個別教師敗壞教師道德和形象,引起社會熱議,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需要國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懲罰措施,嚴控教師的選拔。

四,補課,補課是當下教師的熱點問題。我想說,國家頒布了相關法律規定以後,在職教師嚴謹有償補課,有發現者,一律開除公職並關閉輔導機構,罰款。在外補課的大多數都是代課老師,甚至是無教師資格證人員,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影響。

今天就說到這裡

我是海博倫,如果想了解更多教師問題請在下方留言,我會一一回復,評論,點贊,互關


推薦閱讀:

傾我一世豪情,願留住善良的你
王祖賢都退圈14年了,還被罵腰粗?社會對女星的苛責什麼時候能停止...
青木陽子:95年在中國辦盲校的日本盲人,她相信盲人跟普通人一樣
欠銀行的錢,下輩子我一定還
為什麼上了年紀更容易醉

TAG:教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