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年初一到十五你們那裡有什麼習慣?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慣,估計初一這天大都一樣,都會出去給長輩拜年,走走自己的本家,去朋友家坐坐。初二早晨繼續早點起床接財神,希望一年財源旺盛。初三養家,十三姓楊的不會出門,因為楊家將在這幾天跟金兵交戰都沒有取得勝利,全都以失敗告終。初六開始扭秧歌。直到十五過元宵佳節觀燈。


過年過年,大概過的就是初一到十五吧,在我們家初一都要早起,一起放炮吃餃子,而且必須要吃點饅頭,說是吃了有力氣!然後每個人會穿上新衣服,開始拜年啦!老人會在家裡,有很多小輩登門拜年互相問好,給個糖吃哈哈,有糖才是過年的味道,因為小時候窮日子的時候糖是最美味的啦!

我們一家人在鄰居相互拜完年後,要去奶奶家拜年!全家人全部武裝,步行15公里去奶奶家!在路上和爸爸媽媽姐姐相互聊天是最幸福的事了!當然今天就在奶奶家聚會吃飯了!一大家子三四桌,其樂融融!過年就是過個團聚!初三回姥姥家!初四就要送年了!這天也要吃餃子!十五那天要點花燈!看煙花,還有扭秧歌!在這樣的第一個月圓日與家人快樂的度過是最幸福的事!

今天年三十啦,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吧!大家新年快樂!!


大年初一起來要放炮,叫開門炮。初一不出門。下午吃餃子,裡面包了硬幣的,誰吃到的硬幣多,誰在這一年有好運。

初一吃了米,一個正月不忌米。不能擔水。(擔水會吧龍兒子擔回來)。

初六小年才是人年,打火塔塔,驅凶辟邪。吃煎餅為之「剝窮皮。」

初十不吃米,吃米會得老鼠瘡。因為這天老鼠出嫁女兒。

十五員,元宵,聽說書,轉燈。


感謝您的邀請,對於本人老家從大年初一到十五的風俗習慣是,除夕凌晨放鞭炮舉行祭祀請祖活動,除夕夜零點放鞭炮喜迎新春,初一早上放鞭炮各家去拜年,全家吃餃子,中午同樣。初二早上放鞭炮。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初四走親串友去拜年。初五包素餃子。初六做生意的放鞭炮開業。正月十四觀看民俗活動匯演,正月十五吃元宵、猜燈謎、賞煙花。


大年初一到十五我們這裡沒什麼習慣,至少我們家沒什麼習慣,初一讓孩子們親親朋友串個門,拜拜年走動走動,現在光親親走動,朋友幾乎就用電話的形式互相問候一下也就罷了,就這樣。謝邀請!


大年初一早早的就起床了,要先放開門炮,放了炮才可以出門。早飯要吃餃子,吃了早飯就要去拜年了。初二去姥姥家咯,然後就走親戚啊,直到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舞龍舞獅鬧元宵,晚上放煙花,小孩子要挑燈籠。其他就沒什麼了


除夕夜吃餃子,夜12點準時燃鞭炮(已禁,後同),守夜至天亮;初一早晨燒香拜神敬天地,燃鞭炮,吃餃子,寓意一年不會挨餓,之後給親戚長輩拜年,中年、晚上吃團圓飯;初二去姥姥、舅舅家走親戚;初三去老丈人家走親戚;初四至正月十四(除初五)去七大姑八大姨、三大舅四大爺家走親戚;初五一天不走親戚,放鞭炮送窮神;十五掛燈籠、燃鞭炮、看煙花、看習俗表演:踩高蹺,耍大頭、舞龍獅、扭秧歌、竄花燈(自製),走九里十八曲的黃河燈,種類繁多,興緻盎然。不過現在很多民俗在時代發展和人為干預下消失了,如鞭炮、煙花、自製花燈、踩高蹺等等,年味愈加乏味了!


從來不重視節日,也沒遵守過習慣,因為人生苦短、無常迅速!

佛經有言:

暇滿難得猶如優曇花 ,既得大義超勝如意寶

獲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若未修持究竟大義果

我等無義虛度此人身 ……………………………………


出門在外十幾年了,老家的過年熱鬧我銘記在心,我的家鄉在陝西以北的陝北,我家住在黃土高坡的窯洞里,進入臘月我們每家每戶就忙碌起來,備各種各樣的年貨,做小吃。臘月二十九開始添窗花,打掃每個角落衛生。臘月三十一大早就開始忙碌做年夜飯,家家戶戶掛花燈,一家人在一起吃喝說笑,那叫一個幸福。初一開始我們那裡的秧歌隊開始十五天演出,雖然我們那裡在沒其他的表演,秧歌就是我們最喜歡最愛的節目,幾個村子在一起那叫一個熱鬧。


大年初一吃餃子臊子面,飯要趕早,村子裡相互竄門拜年,初一過至初十左右,由親戚輪流請客,今天在你家,明天在他家,大家聊聊家常理短,初十過後,村民們就開始準備十五鬧元宵的社火,扭秧歌,鑼鼓喧天,十五各個鄉鎮相互比賽,看那家的標準高,人們一起熱鬧,共同期盼來年風調雨順。


推薦閱讀:

錄取通知書分為兩份,開學寢室收取了一份,還有一份還需要嗎?
街邊的兒童搖搖車為什麼都特別丑,還有更丑的嗎?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是什麼?
後驅車在北方的冬天開不了怎麼辦?
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TAG:民俗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