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民族英雄留下了哪些壯懷激烈的著名詩詞?


「刀墓手札」工作室周二專版——詩詞歌賦

《滿江紅·怒髮衝冠》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位列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關於此詩詞的創作背景,現代觀點持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所作。

第二種說法:公元1136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佔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

第三種說法:《滿江紅》創作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岳飛入獄前不久。

作者認為,第三種說法的可能性最大!

「怒髮衝冠」和「仰天長嘯」。此二句從未有人做過詳細考證,卻是界定《滿江紅》具體創作時間的重要依據之一。

從字面看,顯示岳飛的憤怒到了極致。在哪段時間裡,岳飛究竟何時最為憤怒?在班師途中,岳飛撕心裂肺悲憤交加:「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隨後,岳飛又被剝奪了兵權,聽命於可恥屈辱的和談。但真正令岳飛「怒髮衝冠」的,當是得知對自己的陷害之時。

有位好心的部將設法通知正在廬山的岳飛關於王俊上告張憲「背叛」的消息。岳飛立刻明白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從不許勝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時的岳飛終於忍不住「怒髮衝冠」而「仰天長嘯」,應該是順理成章的。查張憲入獄應該是在紹興十一年九月上旬後,岳飛是十月上旬下廬山的。因此,《滿江紅》的誕生理當就在其間的二十多天里。

一代忠良遇害岳飛雖然最後被奸臣秦檜所害,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

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抗金戰爭雖有服務於趙宋政權的一面,但它在本質上是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這是爭取統一、反對分裂,爭取進步、反對倒退的嚴重鬥爭,是正義和進步客觀存在。岳飛則在這一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久,於中國古代史上沒有先例的戰爭中,英勇頑強地鬥爭,以"盡忠報國"為最大目標。

奮力抗擊金軍入侵,平定盜寇和內亂,並不屈不撓地同投降派作鬥爭,從而建樹起一種偉大的愛國精神,光照至今!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MCN自媒體,歡迎關注我們!)


第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家經常說起的「蘇武牧羊」故事裡的蘇武。蘇武自己倒是沒什麼壯懷激烈的作品傳世,不過有一篇《留別妻》也是真偽難分,據傳是蘇武在初次出使時和妻子離別時所寫的。但是蘇武的氣節卻是後世很多詩人爭相歌頌的典範。

第二個就是宋代(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了,他的那首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的《過零丁洋》也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就是晚清辛亥三傑之一的秋瑾女英雄了。有《對酒》詩,是一首句句豪情,非常壯志愛國的詩篇: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還有一首七言律詩,叫《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讀來也是大氣磅礴,意氣風發,絲毫不見女兒之態:

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讓我們向每一個民族英雄致敬!


岳飛,文天祥,于謙這些人都不應該算是民族英雄的,如果過他們算是民族英雄,蒙古族滿族該怎麼想?

左宗棠和馮子材,聶士誠,鄧世昌也不算,因為那是近代,不是古代。

丹水君今天給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十大民族英雄!

1,霍去病。

霍去病年輕有為,戰漠北,開河西,絲綢之路有他一多半的功勞。

霍去病最有名的一句話是

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這句話激勵無數中華兒女御外侮,滅強敵!

2,竇憲

竇憲雖然人品很渣,但確實是民族英雄。他攻滅北匈奴之戰,勒石燕然和霍去病封狼居胥千百年來不斷被人歌頌。

唐朝陳子昂《從魏大將軍》:「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3,曹操。

曹操,東漢末年最大規模的征討蠻夷之戰,回軍途中寫的《觀滄海》名垂千古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4,長孫晟。

李世民的岳父,長孫無忌的父親,就是他經略隋朝北疆20年,離間突厥分為東西二部。

可惜他沒有留下詩篇。

5,徐世績。

唐朝滅東西突厥,立功最大的就是徐世績。

徐世績雖然沒有寫詩,但他為中華傳統醫學做出重要貢獻。本草經,脈經都是他編寫的。

徐世績的孫子徐敬業是駱賓王的好友,駱賓王就是那個五歲寫《詠鵝》的神童。

6,戚繼光。

戚繼光是明朝抗倭英雄。他的詩最厲害。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一語成讖,戚繼光居然真的沒有封侯。

7,鄭成功。

鄭成功在康熙年間收復台灣,算是清朝人吧!

鄭成功寫了詩《復台》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中華民族歷史上誕生過許多文武雙全的民族英雄,他們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留下許多名垂青史的詩詞。這些詩詞至今讀來仍讓人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下面,我總結了8首民族英雄留下的慷慨詩詞,讓我們一起去仔細品味,體會那種穿越時空,震撼人心的力量!

1、《滿江紅·怒髮衝冠》——抗金英雄岳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評價: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莫等閑』二語,當為千古箴銘。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抗金英雄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評價:老去廉頗,猶思用邊,但知我其誰耶?英詞壯采,當以鐵綽板歌之!

3、《過零丁洋》——抗元英雄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評價:捨生取義,視死如歸,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

4、《石灰吟》——抗蒙英雄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評價:貞勁大節,忠鑒上帝,光明磊落,清白坦蕩,詩如其人,日月同光!

5、《韜鈴深處》——抗倭英雄戚繼光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評價:勛垂閩浙,望著幽燕,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崢嶸歲月,何懼風流!

6、《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抗清英雄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評價:揮師渡江,投鞭斷流,誓掃胡塵,只手扶明,事雖不成,壯志可鑒!

7、《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之一》——抗英英雄林則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評價:襟懷坦蕩,氣勢豪邁,忠誠無私,剛正不阿,「跡其生平,無愧此語。」

8、《感·四首選一》——抗俄英雄左宗棠

司馬憂邊白髮生,嶺南千里此長城。英雄駕馭歸神武,時事艱辛仗老成。龍戶舟橫宵步水,虎關潮落曉歸營。書生豈有封侯想,為播天威佐太平。

評價:志行忠介,剛直激烈,抬棺入疆,誓保國安!末兩句與戚詩異曲同工。

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巍然屹立,是因為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堅不可摧的民族脊樑;中華文明之所以上下五千年而燦爛不熄,是因為英雄們用生命將文明的聖火代代相傳。

如今我們正大踏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怎能忘記這些民族英雄?讓我們一起吟誦英雄的詩詞,銘記英雄的事迹,傳承英雄的精神,弘揚民族英雄的正能量!

【關注中華史,傳播正能量,歡迎關注我:狄飛驚】


朝代更替之秋,民族危難之時,文人弄墨,武者舞槍以驅侵者。但把文人義氣武將威嚴集一身者卻是不少,陳毅的詩也值得一讀。今天只講前朝的前朝的前朝,反正是前朝吧。

辛棄疾算一位,陸遊也寫過,張孝祥,陳亮,……以及南宋未的文天祥。就如李清照也寫了:彷彿夢魂歸親帝所。

今天介紹一篇胡世將的《酹江月》。《酹江月》詞牌從蘇軾的《念奴嬌》而來,還有一名《大江東去》。

酹江月

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引,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漢家三傑。

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拜將台欹,懷賢閣杳,空指衝冠發。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

介紹本詞之前也先講一下岳飛的《小重山》,《小重山》詞里詞外給讀者有低沉之中將要爆發之感,的確,《滿江紅》即為證。但《小重山》更多的是對家國命運的憂慮,而胡世將的《酹江月》則如號角,催將士抵胡虜,勤王事保國安。

詞上闕即問,國家到了危難時刻,有誰像范仲淹,韓琦這樣的人物。范,韓守西垂時有民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聞之驚破膽。

胡世將當時駐守興元,興元即漢中。故而說三秦往事,只數漢家三傑。而當時朝中主和派佔了上風,駐守邊地,塞馬嘶鳴,胡笳聲咽,頭髮己白的胡世將感嘆如今有誰似張良,蕭何,韓信呢!

下闕則是悲憤君門萬里,六師不發,而我面前的拜將台,懷賢閣卻是咫尺之遙,僅有沖冠髮怒,奈何只對中天明月。

岳飛的《滿江紅》如檄文,鼓將士之血,涌愛國熱情。胡世將的《酹江月》則如宣言,引導華夏之兒女,擊御胡虜之強侵。故而,胡世將的《酹江月》值得推薦。


謝謝,岳飛,文天祥,于謙都不是民族英雄,剛剛定義的,他們是民族內部矛盾,所以他們的詩肯定也不行了,就這樣吧


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之途,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嚴格意義上講,岳飛,于謙,文天祥不應該稱為民族英雄。他們都是民族內部矛盾中產生的。但戚繼光是的,在山東蓬萊戚繼光老家有他的雕像,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是他平生功業的寫照!


對後世影響最深的個人覺得是東漢陳湯說的那句名言: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雖然我本人也喜歡岳飛的滿江紅,但是我覺得這句話才是最霸氣的。


推薦閱讀:

出一農諺上聯,黃豆開花,撈魚摸蝦。求對?
上聯:老白乾,下聯怎麼對?
上聯:人人人,人見人愛。如何對下聯?
古代有沒有道士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的?
上聯:青菜白鹽秈米飯,怎麼對下聯?

TAG:宋朝 | 岳飛 | 詩歌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