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師沒有行醫證又不願意考試,可以讓他行醫嗎?


這個問題說到我的痛處了,我想用我的故事來引申這個問題。

我少年時期因為父母離婚,過早地來到社會遊盪,因機緣跟隨我師傅兩年,那年他90,兩年後他駕鶴西遊,留下我一個半懂不懂的傻徒弟自己闖蕩。

兩年多時間,每天早起練功,做飯,幹家務,然後給師傅幫忙,搗葯,熬藥,抓藥。三天兩頭看家裡缺啥藥材就去山上采,山上沒有的就用我師傅那少的可憐的診費出去買。採回來的自己炮製,家裡從來沒有過好藥材,都是所謂的賤藥材,但一樣能治病。

記憶中的師傅,沒有看不好的病,而且基本不給吃藥,手按按就好,重一點的就用縫衣服的針燒紅了扎,然後狗皮膏藥一貼,三四天後揭掉就完事。最嚴重的是給藥方子,去鎮上中藥房抓回來代煎,三碗葯之內必好。如果碰到絕症,都是擺擺手讓準備後事,給再多錢也不看,說閻王要收人,自己怎敢放肆。(師傅看病只收8塊錢一個人,一天只看四五個)

當時天真的以為天下間所有的大夫都這樣,所以也沒覺得我師傅有多牛,但好在學的還算認真,短短半年就有提問題的能力了。記得師傅離開前一天,讓我買點豬耳朵,豬尾巴,豬大腸,還有一瓶鐵蓋子西鳳酒,吃完喝完,讓我以後每年記得來看看他,當時沒琢磨過來,第二天練早功沒見師傅出來,進屋一看,就跟睡著一樣,得了個善終。

送師傅上山後,就自己來到市區了,一開始想去醫院工作,可沒有醫院收我,說我沒文憑,醫生都是大學生,我一初中沒畢業的野孩子別來搗亂,最後怕餓死街頭,沒轍去了按摩店,幹了兩年,剛開始一個月也就掙800多,店裡其他員工都在1500以上,因為年紀實在太小,加上手上功夫不夠,不過正是這兩年,讓我打好了基礎,後來能拿到手的能有3000多,店裡其他員工在2000左右。

離開按摩店後,想著還是去醫院工作,但還是沒公立醫院收,最後還是一家私立醫院收了我,於是我成了一名康復推拿師,這一年時間,才深深讓我知道我師傅究竟有多厲害。舉一個很簡單的腰椎頸椎問題,反反覆復都弄不好,所有醫生和推拿師都在對付腰椎和頸椎,但我師傅告訴我的卻不是這樣,他說,人龍骨(脊柱)有問題,都是五穀道(腸胃)不通,弄通了自己就好了。我就按照師傅的辦法,調好了很多人,找我的病人逐漸多了起來,可是私立醫院要盈利,所以後來我被勸退了。

從醫院出來,我踏上了師傅的曾經一直在走的道路,民間行醫,邊干變研究,14年過去了,我還是沒有證,也沒有機構承認我,我也沒有錢去花大價錢買證,我看好的病人很多,都是靠病人口口相傳。

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今年5月,我被一老闆看中,讓我做她的私人醫生,迫於生存,我答應了,我需要錢來周濟看不起病的窮人(現今社會依舊有很多),我需要在一個安靜的心態下讀我師傅留給我的老醫書,更需要錢來養活我的老婆孩子。

我真的不理解中醫的管理辦法,學院的中醫我不是沒接觸過,但他們的理論我覺得更像西醫,而不是岐黃留給我們的中醫哲學思想,現在各大醫院的中醫們都在看檢測數據報告,望聞問切反而被遺忘,開的葯都是驢唇不對馬嘴。照經方開藥沒問題,一開藥開幾十付,幾十味葯我都能理解,你想賺錢,可配上西藥一起吃請問是幾個意思。

中醫講究的是陰陽五行,十二正經絡巡行,而不是所謂的功能指標,對不起,那是西醫的專業。

我這樣的民間中醫中國有大把,他們對健康的理解,和對疾病的治療,都有自己獨當一面的套路,可這些這麼好的大夫,生生被扣上了非法行醫的名頭,多少看了一輩子的老中醫,醫人無數,可考個資格證居然考不上?跟我開玩笑呢。那些題目我看過,考西醫我覺得沒問題,可是考中醫,扯淡。

請問在新中國建國以前,中醫有資格證嗎?中醫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不是在學校念幾年書就能學會的,那是無數個病人和經歷,總結出來的。

我所在的城市,還是有幾個我服氣的正牌中醫,可她們幾乎共同具備了一個同樣的條件,家傳,然後去上中醫大學,出來後憑藉自己出人的能力來治病救人。我很羨慕他們,生在一個土壤非常好的家庭。

我個人來說,這輩子還是把這行幹下去,我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政府會給我們這些民間中醫一個合適的就業環境,會出台一些更合理的管理辦法,和更加貼近中醫主題的考試辦法。

一定會有那一天的!


看了這個題目,覺得與我自身的經歷很相符,便有興趣聊聊。

我從事中醫比較晚,從30歲才開始學習,雖然是漢語言文學系畢業的,但對中醫只是充滿了敬畏與喜愛,以及神秘莫測和毫無所知。經常在生活中看到老中醫給父母看過病,吃了葯就好,只是覺得很神奇。在電影,電視上也經常會看到,老中醫似神仙般的存在,演繹著出神入化的醫術與故事傳奇。在咱中國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相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中醫文化和醫術的影響,因為中醫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太緊密了。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熏陶下,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作為中國人既然來世上一遭,至少應該知道和了解一下中醫到底是什麼吧?懷著一種天生的好奇心理,我想探究一下中醫的真正奧秘。

我的家族歷代有人從事中醫這一行當,聽我的長輩們說過,在乾隆年間曾出過一位大名醫,號脈可預知生死,醫術很高明,應是我的爺爺的爺爺輩的,到現今只有我的叔父健儒先生在從事中醫了。他在九十年代初去了廣東揭西縣,只聽說他賺了很多錢,在當地很有名氣。每次回家鄉時間匆匆忙忙,他都忙於應酬,偶爾與我談談他在那裡行醫的事,說起中醫理論,他都是背誦些朗朗上口的歌訣,我也不懂。只記得在我七八歲時,叔父為別人號脈常說寸、關、尺,心肝腎,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等等一些話。雖有目染,但近乎忘卻。

想學中醫,又無人引導和幫助,真是難啊!經過想來想去,我便暗暗決定乾脆自學吧!於是,我便去了市裡最大的新華書店,在中醫類書架上買了:《黃帝內經》,《傷寒金匱要略》,《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八百味大辭典》五本書回來自學。《黃帝內經》是河北楊醫亞教授講解的,《傷寒》是文言白話解,《中基》,《中斷》是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大工具類書。

經過2年多的自學,筆記共寫了十餘本,其中許許多多的概念,名詞,術語,幾百味中藥都要背誦並理解下來,包括一些經典語錄,漸漸的自己覺得對中醫有了些認識了。原來中醫看病是用辨證的哲學思維,通過人體表的一些徵象,癥狀,及病人的主觀感受,通過一些細微的某種聯繫,進行歸類,綜合,分析,判斷以後,推測出某臟腑陰陽,表裡,氣血,虛實的變化,然後定位為何證,再根據何證,再定治法,再遣方用藥。簡單一句話八個字:"辨證論治,理法方葯"。對中醫有個大概認識後,但不會望,聞,問,切四診了。又去書店買了《瀕湖脈學》,《醫宗金鑒》等書。用心揣摩28種脈的機理,脈象,主病等等,但是只光看書是不行的,必須實踐才行,因為中醫就是來源於臨床實踐的一門學科。也許是太有機緣了,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我認識了一位老鄉大哥,他是個醫生,在市人民醫院化驗科工作,他的舅爺是一位名揚百里的老中醫,被民間稱為"洋州三大名醫"。知道是"洋州三大名醫"之一的張元真老中醫後,我便讓李大哥引薦一下,看能否拜為師父學習中醫。師父早年在關中的八仙宮、樓觀台出家修道是個道醫,隨後返回家鄉在白石鎮衛生院任院長多年,當時,雖有耳聞其名,但從沒有機緣相識。那時師父已經84歲高齡,但身體非常硬朗,他聽了我學醫是為了給母親看病(我母親在農村乾重活多了,從三十歲時肺就一直有病,病重時呼吸氣喘,行走困難),就很爽快的收了我為關門弟子,並擇吉日進行了拜師儀式。當時跪地一小時,主要聽師父講為醫要吃苦,耐勞,人品,醫德等諸方面,以及他自己的一些行醫經歷與心得體會。記憶最深的是:"要把病人作為自己的父母對待"。這時自己才覺得算是正式進入中醫之門了。

經過在他的"張氏中醫"診所3年多的學習,使我對中醫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從一個病人來就診,先就要望診了,望神情,看步態,看面色,再望舌質苔色,聽聲音高低語氣,語速快慢,聲調抑揚頓挫,甚至細聽病人腳步聲的沉重,輕快,聞其身之氣味,口呼之氣味,排泄物之氣味等,再切寸關尺三部九候,可略知患者五臟六腑氣血陰陰表裡虛實寒熱等狀況,再問病人職業,婚姻,家庭,生活習慣,病史,治療史,病的情況,癥狀不適等等,然後綜合分析,判斷病因,病位,病性,病勢,再確定治法,再選某一主方,某一副方,合方化裁加減藥味運用。然後再去常用的400多味中藥的木屜中抓藥,稱葯,包葯,然後囑咐病人怎麼煎熬中藥,以及注意事項,何時喝葯,是熱服藥還是冷服藥等等。對有些慢性病人則要做成丸劑,膏劑,散劑。在中藥的炮製上也有講究,有些葯一經過炮製後藥性也就變了。如大黃這味葯,酒制可以活血散瘀化積通腑,熟制大黃通腑瀉熱力緩,對身體虛,年老者宜,而生大黃,力猛如將軍,清熱解毒,通便瀉熱力峻,對體壯者宜用,大黃炒製成大黃炭,可以瀉熱止血等。可見,藥物的炮製是可以改變藥物的使用方向的。

同時,師父的教授下又系統的學習了經絡,穴位,針灸,推拿,正骨之術。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醫術,更要勤學苦練,用心感悟,作為對中醫充滿濃厚興趣的我,這些不算什麼,我每天早早起床,先跑步,再練功,慢慢學會了運氣,運功點穴,師父又把他早年在民國時期所學的指針傳授於我。

總之,在師父的口教身授下我終於初步學成了中醫。我也已經36歲了,錯過了上中醫學院的年齡了,這就是說,我無法參加考試成為一名執業醫師了。

當時只有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才能有資質報考執業醫師證,估計現在還是這樣的規定吧。我和師父提起此事,他給我講了一個莊子的寓言故事。(師父在50年代以前是西安八仙庵,周至樓關台的道士,道號:玄真子,百度搜索:張元真便可知) 大概故事是說:兩個人要翻越阻擋自己的大山,到山外面去,一個人選擇腰掛利斧,披荊斬棘,開出一條小道去山外邊,一個人手持木棍,遇樹繞道,見空就鑽,一路躲躲閃閃翻山越嶺,最後的結果是,持利斧者沒幾天便累死在開道的路上,持木棍者已經到達山的外面。原來師父是讓我另劈溪徑啊!經過思考,我便去咸陽考取了一個中醫按摩師證,走上了一條中醫推拿之路。36歲時我還是單身一人,沒房,沒車,沒錢,一直在尋找生存之路,咱中國人口太多,生存競爭激烈,幹啥都在爭搶之中,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一個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或有靠山,生存真是個大問題。

在師父的建議下我在2006年開了家中醫推拿館,先是一個人干,慢慢經過我的努力,病人從一個開始,到幾十個,到幾百人,一直到幾千個…我至今,也帶了十幾個徒弟了,其中,有一個澳大亞利的徒弟,已在布魯斯班市開了自己的中醫推拿館,生意興隆,也算把中醫文化傳播到海外去了。我也免費教了6個聾啞殘疾人徒弟。在治病的過程中,患者也為我介紹了對象,也成了家,有了一對兒女,也買了房子,終於該有的我都有了。每年也有300多名患者找我調治,收入每年也有20萬左右吧。我也在用自己心血和生命,憑著良心為病人看病,用口口相傳的口碑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生存之路。

師父在98歲高齡時仙逝,當時我在上海沒有及時趕回家鄉為他守靈送葬,這讓我至今心裡羞愧很是糾結,他把重要的東西留給了我們,而我又能報答他什麼呢?!他的離世,讓我心無所依了,心也時常變得空蕩蕩的,只有感念中醫的傳承偉大了,更好的用醫術為患者少花錢,除病痛了。

我平時也在視頻網,學習軟體上,不斷地觀看學習全國中老名醫的教學講座來提高自己,如北京中醫大學的郝萬山《傷寒論》講座,陝西名醫張學文的《疑難病辨治》,《瘀血證治》,上海名醫顏德馨的《氣血病辨證》,北京名醫焦樹德的《用藥心得十講》,《風濕類風濕病的證治》,京城名醫秦伯未的《中醫臨證備要》,廣州中醫大學鄧鐵濤《重症肌無力的治療》,北京王洪圖《黃帝內經講座》等等。因為師父是溫補派,人稱張附子,所以我也學了李東垣的《脾胃論》,張景岳的《景岳全書》,認識到人脾胃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療中的突出作用,以及人身陽氣的重要激發與防禦作用,所以我的治療時時保胃氣,固陽氣,再兼顧祛邪。我也很喜歡江浙一些名醫,如吳鞠通,葉天士,曹穎甫等,總覺得他們用藥平淡無奇,藥量亦輕,藥味也少,卻每起沉痾痼疾,其實仔細分析便會溯源到內經傷寒之宗法,功力深厚且綿長,讓人嚮往之。亦對京城的趙紹琴溫病大家很是崇拜,他用藥輕靈清平,變化多端,每起危病死症於傾刻之間,讓人嘆為觀止,而藥費僅幾角錢! 京城名醫秦伯未也是我欣賞的大家,積極提倡辨證論治科學化,規範化,其肝的論治思想更為詳細,從中能清晰地領悟到辨證的精髓。傳山和當代的李可,都是山西人,為中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傅青女科》是中醫婦科學的準繩,而李可的《急重危症治療》,也開創了中醫急救的豐碑,其附子的用藥用量,史無古人。而江蘇南通市的朱良春大師,雖在溫病治療上提過"截斷療法"被趙紹琴曾批評過是錯誤的,但並不影響朱老在中醫臨床上用大量蟲類入葯,治療癌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近幾年,網上攻擊中醫,懷疑中醫,否定中醫的人感覺很多,其實,這是一種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沒有自信心的表現,也證明了他們是真正的不了解中醫。中醫這門學問太博大深邃了,只要你用真心誠意,真真切切地深入進去吃很多苦,了解了,搞懂其中的奧妙,你才知道中醫是真正救人的醫術,他大道至簡。西醫和中醫是人類戰勝疾病的兩大法寶,是左膀右臂,人為的相互攻擊和分割是極其愚蠢的。如今我已經47歲了,快到知天命之年了,知道有個途徑可拿到"確有專長的一個醫師證",但我也不想去努這個力了。我心想只要天天繼續的學習中醫,不斷提高自己醫術,只要病人繼續找我看病,就行了。

就讓一切如道家所言:無為而為,清靜自修,上善若水,順其自然吧!

學習中醫是我的興趣愛好,也是我一生美好的享受。


說說我的經歷:

練跆拳道時玩條件實戰,對方一時興奮沒收力一拳打在我的胸口上,形成內傷,一直找不到治癒方法。找地方上醫院的中醫生看,開了治氣管炎的藥方…

後來找到一個開藥材鋪的人,她爸家裡是開武館的,年輕時拜一掛單和尚為師學少林跌打。後來參加抗美援朝,回來後在一國營廠當幹部直到退休。退休後潛心研究和尚傳下來的跌打藥方。吃了他開的十劑葯我的內傷好了。

你認為這類只偏專一科中醫的人,有能力考行醫執照嗎?而有行醫執照的人,基本上沒他們的特殊手段。考那個證,據說需要對中醫基礎有全面認識才行。

這種時候,如果你有這類特殊病,你會介意他的行醫執照嗎?


好象很艱難吧。

我是50年出生,孫思邈後裔,亦有家學淵源。八十年代初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60年代後期即愛好中醫,自學中醫。九十年代中期在中醫藥雜誌發表論文。1999年參加由南京中醫藥大學主考的中醫本科自學考試,除英語一門外取得十七門合格證書,近四十年來治療醫院治不了的疑難病不計其數,醫案累累成冊。不說大師,但小有所成當非虛言。將近七十古稀之年,亦無畏考試考核,但報名無門。想報考中醫資格證書卻因沒有畢業證書(因英語末考中醫自學考試強行中止)。想申請特有專長中醫資格考核,請求用中醫本科十七門合格證書替代兩名醫院中醫推薦書,報告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省,市衛生部門拒絕。

所以,儘管我幾乎一輩子研究中醫學習中醫,儘管也取得中醫本科十七門學歷合格證書,但目前還是無證中醫一枚。

也就是說,別以為民間中醫畏懼考試,沒水平參加考試,而是條條框框讓你無法申請。


中醫大師沒有行醫證又不願意考試,可以讓他行醫嗎?其實,這不是讓不讓的問題,這一行是憑良心去做的,你拿再細的管理,定再細的法律,也管不了!

首先,中醫講的是傳承,師承,——用現在的考試手段,考不了的。「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不是長著兩個胳膊,兩條腿,頂著個腦袋的人都能學的;在遠古黃帝跟岐伯請教都是很莊嚴,很肅穆,,沐浴焚香,更衣齋戒,然後誠心正意去學。

其次,中醫是要學的,同時更是要修身和修心的——這個就更考不了。修身就是自愈,自己先把自己修理,修復,達到健康的狀態——才開始學;修心就更難了——比如,人在經絡通的時候,思想也是通的,那麼鑽牛角尖的人絕對是有生理基礎的,肯定身體裡面哪個經絡是不通的——扎扎針,就好了。

最後,考試一般考植物學,一說當歸就是補血的,一說麻黃就是發汗的,,,「龍膽瀉肝丸」就是考出來的現代中醫開的處方——出事啦,然後說是中醫中藥的問題。

此外,這位中醫大師可能真是大師,認為「經典豈能鳥瞰」;或他可能只是自認大師;我們如找他們就醫,一定就要擦亮眼睛啦!

我是中藥房調劑元貞貞,酷愛專研《黃帝內經》——可以根據臟像(五臟表現出來的外部特徵),知道人是生理或病理階段,用飲食來調養生活,為想要健康的夥伴提供幫助!

關注元貞貞,一起過活!平安,合十。


外行會讓中醫大師去考證!

首先中醫是從研究看不見的東西入手!而西醫是必須看到的才承認有這東西!

高境界的中醫是把人看成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世界,中醫是陰陽並存,水火相濟的一門科學,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內部環境,我相信中醫不是摸索出來的,是有高人首創的一門絕學,它的神秘是超乎想像的!如同愛因斯坦的大腦超過常人數倍。華佗和常人有很大的區別,能觀外而知內,是有造化的,天賦是學不來的,這就如同能考東北師大的學生,即使全力以赴榨乾骨髓也不會考上北大一樣,就這麼現實!後天的努力其實無法挑戰天賦,那是給人的安慰!

銷售的理論,是在給人洗腦!我很不理解有些家長,老埋怨孩子說:這麼學咋進不了前幾名,智商差0.1,體現在成績上可就是非常明顯的,如同地震過六級以後,每升零點幾的破壞力,遠大於三級加的零點幾!努力是對的,但那是有限度的!

如果真是中醫大師級的,可以說任何病都有治好和轉好的可能,但必須要有真傳,同一種病每個人的治法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先天的內部組合不一樣,對抗病的表現和治法也就不一樣,這不是刻意地神話中醫,我在用直白的話說中醫!

我說的中醫大師是通過望和診脈,就能用藥,或者不用詢問就能開方,那是獨具慧眼的,可不是所謂的專家和教授!我也研究中醫的一些東西,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有幾個病歷讓我知道了啥叫中醫中藥!我雖然歲數不大,但我認為中醫不僅僅是博大精深,還需要領悟!需要天賦異稟!考官不超過中醫大師你怎麼考,考官對中醫大師的理論會提出很多質疑,結論就是中醫大師不合格!

所以這個證,中醫大師怎麼考?除非拿十個患者做題目,看能在短時間,最少幾副葯,能治好病才是合理有據!中醫和西醫不一樣,中醫必須是大師才能出高徒!

中醫但願後繼有人,發揚光大!濟世救人!你喜歡中藥嗎?喜歡中醫嗎?


圍繞行醫證這問題,我個人議為對民間高手沒意義。就拿尊師為例,他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接骨高手,但字不識幾個,證又如何考取?我隨師三年,每年不少於五佰例骨傷病例,難道政府能控得了這眾多病人。說句難聽的,就連派出所打拆了手的都送過來醫。沒辦法,衛生部門只有發證,所以民間高手的證不是考的,而是憑能力掙的。本人也無證行醫,只要有人找就義無反顧去醫。不管錢多錢少,醫好了高興,心裡踏實。也集累了經念。所以民間高手們,只要對某一病證有足夠把握,就大膽醫,相信政府能理解。但然,在此也要奉勸有些人,自己不懂的就另顯能,這樣即害了病人,也毀了自己的聲名。得不嘗失。


中醫歷史上都是一門一戶,祖輩相傳下來的,這其中積累傳承了大量的臨床經驗,或說是『』密方『』。同時還展現了各家不同的『』絕技『』,儘管在今天看來有些另類,但確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所以在舊時,各地不論農村城市大小街道,均散落不少大大小小的『』名醫『』。之所以說是『』名醫『』,是因為 他們被當地居民認可,信任。即服務民眾,又賴以生存,否則,就會失去生活來源。由此看來沒有真本事是不行的。由此引來話題: 這些醫生有證嗎?回答是,有的有證,有的沒證。我理解的意思是適者生存。你治不好病誰找你看病?沒人找你看病?你就無法維持生活,就得改行轉業了。(當然以賣假藥的除外,那也不是中醫)所以能留下來的都是精英。那時的醫生,醫術高低,名望大小主要是靠病人傳播,傳播的範圍大的,名聲大,你就是大醫生。基本上,名聲與醫技是屬實的。沒人看你頭銜,什麼主任,付主任醫師,治不好病,就沒人找你看病。總之,行醫是唯一生活來源。至於服務態,對病人認真負責的精神等等,不用管,都自覺,病人就是衣食父母。而且醫術不斷的擔高。

所以解放以後,大約在1952年國家以中央衛生部的名義,給這些醫生髮了醫師證書。同時全國各地,又陸續組建了中醫醫院,吸收有證的醫師參加進來。還有部分自營或座堂看病的。隨著國家全民醫療普及,1958年前後,國家鼓勵老中醫代徒弟,培養中醫人材,這時期出現了大量中醫醫生,(有的上"『夜大『』學習取得學歷證書,有的只臨床自習。應該說這些人是有真學實才的。

我想問題中說的『』中醫大師沒有行醫證,又不想考證能行醫嗎?『』這問題得從幾面說起。1)即然說是大師,年齡估計也不小了。如果是屬以上所說中醫徒,應該說是可以行醫的。因為前些年職稱評定,偏重學歷和領導關係。對一些專業人員有失公平,所以有些醫術好業務能力強的不一定評得上,這些人沒必要在取證。否則以前屬非法行醫了。2)對確實行醫多年,臨床實線證明能夠獨當一面,為一方百姓解決病痛。又沒有醫療糾紛,群眾反映較好。在一定年齡段以上的,以此為生活以靠的。己能說明醫技水平,通過臨床考查,應補發證件,允許行醫。

總之,要區別真大師及大師稱呼的來由,切不要被傳銷賣假藥的大師騙了。同時行醫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不是為賣葯。否則不在此例。

討論問題,不一定正確。


事實上,設立中醫准入門檻的資格考試,民國時期,以梁啟超為代表的一群知識分子,就已經達成共識了。

然並卵。

事實上不設立中醫的准入制度,是有好處的。

比如,當一個人被中醫治死了,別人可以說:

「你沒遇到好醫生,好醫生可都是妙手回春的。」

當一個人被中醫誤診了,如果打官司的話,往往患者敗訴,原因是:

「你為什麼不去看西醫?」

當一個人看中醫怎麼都看不好的時候,別人可以說:

今天的藥材都是人工繁殖的,藥力不行啊,要放在上古時代,早好了。

當一個病症,張太醫說是熱症,李太醫診斷是寒症,大家說的不一樣的時候,還可以說:

我們是辯證治療的,老陰生少陽,寒熱症是辯證統一的。

但是,有了准入制度之後呢?

我們至少可以保證看病的大夫都是60分的水平吧?至少保證對病因的診斷模式,是差不多的吧?

然並卵,中醫,中藥依然大行其道。

如果面前站一排中醫,你一梭子打過去,肯定會冤枉好醫生。

但是你遇到單數就斃,絕對有漏網的。


這個問題問的好!但是反過來考慮一下,他沒有證你敢讓他看病嗎?角度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就像現在從事中醫工作的門檻越來越高,個人認為是一件好事。國家制定的持證上崗的政策,是利國利民的善舉。雖然考出證來的不一定都是水平很高的,但是最起碼他們的態度擺在那,願意接受考察,要求達不到,繼續努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天就能行的。有了從事中醫工作的正確態度,最起碼對從事醫生這個職業的是有責任感的。說到這裡,或許有的人會說,以前的人沒有證,一樣行醫。這話不假。以前的人沒有證確實可以行醫。但是,以前還有句話,就是出師。以前對真正的醫生的考核,主要是由師傅進行的,講究的是師承,先跟在師傅身邊,從打雜開始,跟著邊實踐邊學習,經過漫長的學習階段,師傅考核通過了,才能出師。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的條件已很難再現。能證明有行醫資格的,在現代社會,只能靠國家頒布的資格證書來甄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個人還是支持持證上崗。是不是大師不重要,關鍵是看有沒有資格干這件事。況且,大師這個稱呼,得有真實的本領來支撐,不是叫著叫著,就真成了大師了,有時只是人們隨口一說而已。別太拿著當回事了。


推薦閱讀:

中醫和西醫,你會選擇哪種?
這些天然葯你都知道嗎?竟然還有它!
中醫慢慢談-4
張其成:我與《黃帝內經》的緣分
水與中醫

TAG:中醫 | 健康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