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想通過教育實現稱霸的齊國卻被最不支持學術的秦國滅了?


首先針對題目發表下個人觀點:

①齊國的稱霸根本不在於教育,在於經濟(包括糧食,生產的能力之類)

②秦國也並非不學無術,只是用的「術」不是東方六國或者說當時東方六國共同認可的「禮」(也可簡單認為「儒」)

首先了解齊國稱霸,齊國開國呂尚靠著齊地近海煮鹽、墾田成為重要的諸侯國,後代也是一直在延續;後齊桓公時期任管仲為相,實行「管仲改革」,即重商政策,而此也為齊國稱霸奠定了經濟實力;政治上選人嚴格,考核用人使得齊國有人可用,同時對兵制、行政管理制度、法制都做了改革,為齊國能稱霸構建好了齊國國內框架。之後的齊景公時期晏嬰、司馬穰苴、越石父都是一代賢臣。再之後田氏代齊,齊威王用鄒忌、田忌、孫臏國力上升。之後的樂毅伐齊,真正地動搖了齊國的根本,後雖田單復國,奈何國本已傷,無力抗秦,遂被滅。

也就是說,齊國被滅和教育或者是學術的關係不是特別大。

再來看看秦國是否是真的不學無術?秦國之所以會有,因為秦國開國有功,並且在對付西戎有力,所以得封國。因為秦國地處西方,和西戎接觸的多,自然而然文化思想上也會受西戎思想影響,加之秦人遠離中原,中原文化的影響也更小,所以顯得學術黯淡。

秦國能夠崛起的原因除了前期歷代秦國君主的努力,關鍵在於「商鞅改革」這個爆發點,將秦國的軍隊 徹底激活,再加上秦國較之於東方六國開放的思想,知人善任(很多的秦國賢相都不是秦國人)

如果秦國不學無術那怎麼能吸引那麼多的仁臣賢士呢?


齊國的稷下學宮最鼎盛的時期,在齊威王當政之時,當時齊國人才濟濟,稷下學宮更是聚集了天下的學者,各種學說經常組織進行論戰,倡導百家爭鳴,各抒己見估計治學,學術氛圍空前的繁榮,但是齊國卻沒有因此崛起,反而最後被秦國所滅。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霸兵只能逞一時之橫,變法才能立百年基業

齊國的稱霸靠的不是變法,而是個別的英雄,用兵上有孫臏,讓齊國的部隊被稱為霸兵,但是孫臏以後齊國就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人才,依靠個人的英雄霸兵必不能長久。而秦國靠的不僅僅是司馬錯、白起、王翦等勇將,靠的是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強的是國本,明的是國策,六代傳承終於一統天下。應該說從商鞅變法起,秦國就已經把其他諸侯國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二、賢君只能呈一時之能,法制才能收萬世之效

齊威王重用法家勢治派代表慎道,強化君權控制百官,但是這對於君主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齊威王在位時,因為齊威王本身有能力有野心,可以做到齊國的大治,但是齊威王、齊宣王之後由於君主的能力不足,慎道倡導的法家勢治派便沒有了用武之地。而商鞅的法制派做到了徹底的依法治國,凡事以法為是從,保證了其很好的延續性。

三、大爭之世不在治學,而在於學而致用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乃大爭之世,而不是治學之世,只有太平盛世才有治學的環境。齊國的稷下學宮聚集了天下的飽學之士,但是卻為各國培養了很多人才。因為大家的觀點各異,學術觀點不一,都是想在齊國一展拳腳,但是國家只能有一種體制,既然齊威王選擇了慎道的勢治,就沒有了其他人發揮的空間。因此申不害去了韓國,商鞅去了秦國,鄒衍去了燕國,說白了都是想學以致用,一展平生之所學。這裡面最成功的就是商鞅,最失敗的就是齊國,因為齊國儘管有稷下學宮,但實際上一直就沒有變法,齊威王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他也缺少徹底變法的勇氣和決心。

四、田文的背叛,蘇秦的離間,樂毅的討伐

三個人的出現,讓齊國的國運走向了衰落的深淵,從強國變為了人見人欺的羸弱之國。

孟嘗君田文,雞鳴狗盜之徒,這位老兄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虛名,完全沒有君子之風。因為自己和齊王有矛盾,就和各國合謀謀齊,讓東帝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蘇秦這個燕國的超級間諜,鼓動齊王伐宋,孤立齊國招致天下共伐,讓本來可以和秦國一較長短的齊國,徹底失去了爭霸天下份能力。

樂毅戰國時期的名將,率領聯軍伐齊,攻下了齊國七十二座城池,幾乎將齊國滅國。後來儘管有田單之謀,齊國可以復國成功,但是已經是昨日黃花,再也沒有了爭霸天下的本錢。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歷史上出現的低等文明徵服高等文明的例子並不少見,何況於當時的秦國已經有了制度優勢了。

齊國是非常尊重學術,但是齊國卻吸引不來人才,沒有像秦國的軍功制支持,在怎麼重視學術,都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有才能的人不能通過自己的功勞得到應有的地位,因為當時六國的制度,大多是世襲官制,貴族子弟擁有絕對特權。

唯有當時的秦國對人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像張儀入秦,有才便直接封為相國,像范睢也是直接當上了相國。這就是秦國的特色,秦國的優勢。

齊國雖然人才濟濟,但是秦國可是聚集了天下人才。而且軍功制下的秦國士兵,可謂是但求戰死賜爵,讓後代可以享受福澤。

所以說秦國不尊重學術卻打敗了尊重學術的齊國,其實尊重人才才是最關鍵的。


可是,齊國不是現代國家,沒有什麼「通過教育實現稱霸」的想法,題主您真是想多了。我們不能用現代的觀念去強行解釋古人的作為。

養士之風,只是為了顯示君主的「尚賢之風」而已。


一家之言供參考。1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建立的是法治。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要強於其他國。秦法嚴酷暴政。君主也需遵法,否則會動亂,也顯示出法制的根基穩固。現代人看連坐制,與當時秦法與周圍他國的環境,為維法不無關係。相比其他國,有變法,但仍是人治,有明君時可拓疆,無明君時國力則一瀉千里。甚至是不能存國。上下可一心,可得「天」。2法制的執行,即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主體上可以得到保證。而獎勵政策,布衣可賜爵,人才得以聚集,才能施展能夠充分,國力可以持續增長。相比齊國和他國,雖然人才濟濟,做了不少文章,但做出來的文章被秦選擇使用,也太過可惜。學以致用,即得「人」。3地域限制,秦國力增強,可對外拓疆。得「地」。有滅他國的基礎。4秦是虎狼之師,變法成功後國力增強,增強的目的性明確,就是要弱他國,滅他國。或許是當時的政治環境使然,即戰國時期。但六國懼怕秦國,秦國的意志堅定不容置疑。


謝謝邀請!

在公元前221年,秦相國范睢提出的遠交近攻之計,要秦國一直與齊國交好,所以秦國攻打五國的時候齊國怕引火燒身就沒有支援。

後秦國先後滅掉五國之後,再來攻打孤立無援的齊國,齊國由於與秦國沒有共同邊界,沒有被攻擊,長期處於和平環境,不重視兵馬,不修戰備,政治上達驚人的麻木程度。

而齊王建本人昏庸無能,齊相國後勝又是一個貪財之徒,秦國多年來用重金賄賂後勝,後勝就為秦遠交近攻的策略效犬馬之勞,見天的規勸齊王建臣服於秦國,搞得朝野上下已無絲毫鬥志。所以儘管秦滅六國時,齊還擁有70餘座城池,但仍然擺脫不了滅國的局面!

臨武君荀卿論兵時就講到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可想而知當時的齊國士兵弱到什麼程度了。


寒雪摧過萬木窮,

青風吹來百草蔥。

笑談古今成敗事,

皆是時勢造英雄。


因為當時的教育主要還是禮儀教育,教人讀書識字而已。孔子全是中國第一位把教育平民化的偉人了,但更多的還是希望恢復周制,但幾百年前周公姬旦所創建的禮樂治理家天下的封建制很明顯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進程了,國家意識形態已經形成,於是天下共主必然要被國家集權所取代。因此儒家更多的也僅僅是理想主義,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都很尊重儒家,並給他們專門建立學管講學,說明站在君主的角度看,儒家在政治上沒有任何意義,但在民間傳播卻可以維穩,所以漢武帝罷黜百家獨興儒術缺自己用王道和霸道治國,。其實漢以後的儒家更多的是儒法融合的結果。正是因為周制不能滿足歷史的進程,才使得戰國時期百家爭鳴。

於是誰能最徹底的改革才是崛起的根本。最初魏國利用吳起變法率先崛起,後來又有其他國家的變法,但最終都失敗了,究其原因就是封建貴族勢力過於強大,變法觸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所以很難成功。其次就是對比秦國和其他國家變法,最大的卻別就是秦國當年只認法不認國君,贏駟當年犯法同樣要受罰,正是這種徹底的法的地位高於人的地位,才使得秦國即便是孝公死後,法制依舊可以堅持。但其他國家卻是人死變法就亡,崛起也僅僅成了一時之勢,不會持久。

在那個年代,由於沒有科學教育,所以再大的教育差距也不會出現質的差異,而且冷兵器時代人的戰鬥力甚至有事會高於武器,所以秦以軍工定爵位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人的戰鬥力,而且秦法也讓秦國內部極其團結,豈是齊國能比。

再次從出土的兵馬俑可以獲悉秦國已經開始流水線製作武器,不同的部門只製作局部,最後再統一組裝,比如剪頭都是呂不韋造,再比如弩機的扳機由很多的部件組成,不僅增大了馬背上的穩定性,更使得萬一壞掉可以把其他壞掉的拆開重新裝配,從這點上來看,秦應該比其他六國強吧。當然其他六國或許也有不過從出土文物上目前我還沒有見到。

秦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高效,制度好,團結,但即便如此,我們可以看到秦卻是短命的,主要原因還是其他六國舊貴族不服郡縣制,還是想恢復古制,恢復自己的利益。而秦始皇在這個時候沒有大赦天下,卻加大建設,這豈有不亡之理。


孔子曰:君子敏於行,訥於言。——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一句話就說明白:冷兵器時代,特別是信息和交通不發達時期,常常是「野蠻落後的民族」經常迅速打敗「文明先進的民族」。

秀才遇到兵,沒有的強大軍事實力做保障,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推薦閱讀:

《永寧太僕龐侯誄》小識
魏明帝曹叡怎麼可能是袁熙的兒子?
歷史深處的民國,了解中國近代100年。
趙老太太
我來說說秩序的問題

TAG:教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