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過春節時,「福」字什麼時候倒貼且什麼時候正貼?


新年到,按慣例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喜慶的春聯和福字來慶祝新年,而很多人喜歡把福字倒貼,取意「福到了」!

然而民俗專家說,其實「福」字不能倒著貼!原來這些年我們都做錯了!這是為什麼呢?

1939年3月出生於北京的民俗學家王作楫說,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倒貼福字的地方,但是是在垃圾桶水桶等器具上。

垃圾代表著災害和貧窮,所以需要倒掉,過去人們把倒垃圾稱為「扔災」。

而福字倒貼在垃圾桶上,當倒掉垃圾時,垃圾桶底朝天,倒貼的福字就變正了,意思是:把災和貧窮扔掉,福才會來。

不甘心地百度了一下,沒想到,百科的解釋更氣人:

福字倒貼主要出現在水缸、垃圾桶、柜子和牲口棚

除此之外,王作楫還從文字的角度解釋了不能倒貼福的原因:

「福」字的偏旁「礻」有祈神的意思,而「畐」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可上,就是福。

如果把福字倒貼了,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倒貼福字,不是福「到」了,而是把福「倒掉」了。

而這不是王作楫第一次這麼說了,早在2012年,他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過「福字不能倒貼」。

其中還講到,故宮裡的福字,沒有一個是倒貼的。

故宮博物院文創店展示出的2018年福桶,裡面的福字的確是正貼的。

人民網、人民日報,這些年也不止一次科普過,福字的正確貼法應該是:

  • 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意為「開門迎福」,倒著貼會把福氣擋在門外。

  • 倒貼福的情況主要出現在:① 屋內的柜子;② 垃圾桶和水缸;③ 廁所等污穢之地;④ 家中發生不幸時

不僅福字不能倒貼

貼春聯的時間、左右等等也是有講究的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之所以這樣張貼,是因為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禁忌二:貼春聯的時間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禁忌三:單數才吉利

在大門貼春聯,記的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

禁忌四:貼門神不要貼反

貼門神要注意兩張門上的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了。老式建築的大門都是對開的兩扇門,門神正好一邊貼一張,而現在的住房都是單扇門,兩張門神只能貼在同一扇門上,粘貼時要注意位置的美觀大方。

馬上就要過年了

貼春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禁忌哦

這些都是民間的一些說法

覺得有道理的

趕緊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吧


謝邀!

過春節時,福字倒貼的風俗也由來已久了。福喻示幸福、福氣、福運。福字倒貼也示意福到家門,民間百姓討口彩的說頭,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未來美好的祝願。

關於福字倒貼有個傳說故事的起源。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而好心的馬皇后為了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人家戶戶務必在天亮之前,在自己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皇后的旨意無人敢違抗,於是,家家戶戶門口都貼好了福字,但其中有戶人家,目不識丁把福字貼倒了,朱皇帝聽到稟報後大怒,欲下令要斬這家人,馬皇后看大事不好,便忙對皇帝說,「那家人知道皇帝要來查看,皇帝一到福氣就到家了,你一到就是福氣到啊。」皇帝一聽此話有理,便又消去了斬殺這家人的意旨。從此以後,人們便將福字倒貼了,一是圖個吉祥如意,二也是為了紀念好心的馬皇后恩德。

當然這也只是個傳說中的故事而已了。人們倒貼福字也就圖個吉利,福到的諧音。有正著貼的,也有倒著貼的,按個人意願的。


貼春聯,迎春到,放花炮,真熱鬧

春節是一年最大的節日,各地都有很多講究,尤其是貼福字,就有很多講究。有的正貼,有的倒貼,

為何倒貼,比較「流行」的有三種:

明太祖朱元璋。馬皇后傳說

話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殺人的,馬皇后為避免消災,所以讓全城家家戶戶都貼上「福」字,但有一戶人家不認識字,所以就貼倒了,朱元璋命令全城巡查,知道後非常生氣,準備問斬,好心的馬皇后馬上就說:這戶人家知道你的到來,是故意貼倒的,這不是福到了嘛,朱元璋一聽,還很有道理,所以就免除了一場災禍,後來民間為紀年馬皇后,也就開始倒貼「福」字了。

清朝恭親王傳說

過年了,為了喜慶,王府里自然少不了福字,但是有個家丁卻不小心貼倒了,這還了得,多沒有面子,所以秦王非常惱火,準備懲罰家丁,但管家很機靈,趕忙說:親王福大造化大,這不是大福到家了嘛,親王就很高興了,不但不生氣,還鑒賞家丁有心計,而慢慢傳到尋常百姓家,成為「福」到家門的傳統了。

慈禧太后傳說

說春節,皇宮裡到處貼「福」字,但是有個小太監卻很粗心,就給貼倒了,太后「龍」顏大怒,斬立決,可太后身邊的紅人李蓮英急忙上前說:「福」字倒貼,是我讓他這麼做的,福倒,就是福到啊,大吉大利!太后一尋思,不但不罰,獎獎獎,皇恩浩蕩啊,小太監還真是福到了。所以民間也就紛紛仿效流傳開了。

哪些適合「福」倒貼,哪些地方正貼?什麼時間貼?

時間:大年三十中午前,一是太陽上升,寓意「福」升起來了,二是由於春節比較寒冷,中午前相對暖和,也比較容易貼上去。

順序:從外面往裡面貼,大門是門福,院子里是接福,家裡是到福。

方向:正福坐東朝西貼,福如東海。

倒福坐北朝南貼,福到家門。

小的「福」字倒貼在水缸,柜子上,寓意福到了就不出來了。

一般大「福」在庭院顯眼地方貼大福,在家裡小的地方貼倒著的小福,寓意小福倒,大福來。

哪些地方不貼呢?

不能貼的地方:殯儀館,火葬場,醫院,這些地方不適宜貼福字,但一般的行政事業單位也不貼福字,儘管我們也都離不開,但是避免引起爭議,所以不貼為好。

你貼對了嗎?

(送大家各種名家「福」利,趕緊去做「福」吧??)

請關注「米嫂拉米嫂」,用心對待每一個回答,留言有福哦


謝邀。新春佳節,家家貼春聯,貼福字,創造一種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新年的美好祈願,這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

福字有正貼,有倒貼,寓意不同,各有講究。

貼福字宜正貼,特別是院落大門的福字必須正貼,寓意「堂堂正正,開門納福」。房門上的福字也要正貼,寓意「五福臨門,福壽滿堂」。

屋內貼福字,可正貼也可以倒貼,但各有講究。正福斗方,做東面西貼,寓意「福如東海」。倒福斗方,坐北朝南貼在門廳正前方,寓意「福入廳堂」,福到了。家有認字的小孩子,屋內福字倒貼,孩子們不停地喊出「福到了」,會增添一份節日的喜慶和美好的心情。

還有人在水缸、櫥櫃甚至垃圾桶上貼福字,根據大眾的說法,這些地方貼福字,倒貼為佳。因為,它們裡面的東西會倒掉,倒與到諧音,同樣寓意「福到了」。

中國文化歷史久遠,博大精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理解。小編知識淺陋,搜腸刮肚,多方查閱,就知道這些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交流,覺得有一點點道理的話別忘記點贊哦。


春節貼福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福字一般是大年三十這一天貼的,大年三十是中國的歲末,這時候貼福字叫辭舊迎新。所以很多人都是在這一天貼了福字的,而且也是個好的時間。

福字的正貼倒貼兩種貼法,正貼就不說了,說說倒貼!倒貼是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這大家都知道,所以,「福到了」應該讓福到在家裡,而不是到倒在門外,因此自己家門外的「福」字正著貼,而自己家門裡面的一切地方,比如裡屋的門、柜子門、箱子上等等,都倒著貼,表示「福倒家裡了!正貼,倒貼都是祈求家人多福平安的意思!

馬上就是春節了,在這裡,我祝福頭條的網友們節日快樂,萬壽無疆!


春節是全球華人的大節,尤其國內,每年春運達數億人次。春節源於商代延續至今,內容不斷豐富。貼福字,貼春聯,貼門神是必備之課。

貼福字,祈福之意,是人們的美好願望。長期以來,人們都把福字倒著貼,取諧音:福到。

近來民俗專家紛紛發聲,正本清源,以正視聽。原來大門的福字應正貼的,寓意開門迎福。

而其他地方則倒貼。如家中柜子上倒貼,意為把家中的福氣關住,以防泄掉。而在垃圾桶,水缸倒貼福,即有倒掉的意思,又有新福到以抵消舊福去的意思。

春聯:舊稱桃符,驅魔避邪。從王安石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知北宋還在用。

春聯一詞源於明朱元璋,他留下的一佳聯是為一戶以閹割為營生的人家寫的: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更有傳說(真假值得商榷),書聖王羲之,字值千金。每年除夕晚上貼出的聯均被人搶走,奧惱而無奈,一年除夕,突發奇想,貼出的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吉利,無人再動。待天亮時分每聯添三字,變為: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成一妙聯。

門神源於唐太宗,每晚有秦瓊、尉遲恭夜值方能入睡,久而誰也受不了,隨將二人畫相貼於門上,驅妖鎮鬼。傳至民間,謂之門神。多以歷史有名武將,例:關羽、張飛,焦贊、孟良等。


姥姥家在農村裡,記得從小時候,姥爺大年三十吃了中午飯,就拿著姥姥給熬好的漿糊,開始貼福字貼春聯,大門上、屋門上、房間門上都是正著貼福字,凡是大樹、廁所、豬圈、羊圈、水缸……都是倒著貼個小福字,出門對面的牆上還要貼「出入平安」…

那麼多年過去了,生活越來越好了,人卻越來越少了,過年也越來越沒年味了。

看到這個關於什麼時候倒著貼福字的問題,特別感興趣,就整理了一下:

1、起源:福字,倒著貼,寓意福氣到了!一般貼在正門或大門正中間,顯眼也寓意吉祥如意。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當面準備用福字作為暗記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了保護無辜子民,於是徹夜下令全城貼上福字,結果第二天派人查街發現有一家「福」字貼反了,朱元璋下令把那家滿門抄斬,聰慧的馬皇后連忙解釋,「那家人知道皇上要到訪,於是把福字倒著貼,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才避免了一場禍端。從此人們開始習慣了福字倒著貼,一圖個吉利,二紀念馬皇后。

2、講究,貼福字也有講究,什麼地方正著貼,什麼地方反正貼。

大門的福字:正著貼,寓意開門接福,福臨門!如果反著貼了,就會把福氣拒在門外,福氣就跑到別人家去了。

大號的福字:正著貼,寓意著正福進門,如果反著貼,就好比把福字打倒了,福氣也被趕走了一樣。

水缸、垃圾:倒著貼,因為它們都要被倒掉,因此為了防止福氣跑掉了,就倒著貼。

廁所等污穢地:倒著貼,不知怎麼講究。

過年了,又要到大年三十了,你家買好對聯福字了嗎,這次一定不要貼錯了,開門迎福,福滿家中。


謝邀。

有傳說,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每年春節都會貼福字,有個家丁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怕王爺責備,順嘴說這叫「福到了」,王爺高興,百姓效仿,於是流傳開來。

而在有些地方,福字倒貼的講究是,大門可以倒貼,小門要正貼,講究大門外福到了,小門要接福。

當然不管怎麼貼,都是一種美好願景。

2018,祝大家「福到了」!「歡樂來了」!


福字倒貼,一是具有福到了的含義,二是為了紀念明朝的馬皇后保護一家平民百姓的事迹。

春節時候,關於福字是否倒貼,在民俗中認為應該把倒貼的福字貼在例如放垃圾的地方、水箱旁邊等等,寓意把裡面的東西倒除,同時為了避諱把福氣倒掉,所以用「倒」作為諧音,但是福字一般不會用倒貼的方法。

另外諸如希望新的一年轉好運

氣,也可以將福倒貼,倒貼福也可讓識字的小孩用來討口彩。


春節貼福字一般都是在年三十太陽沒下山前貼,也就是在傍晚之前。

此外,在貼福字時,一般大門的福字都是要正貼,寓意著「納福」、「迎福」。有一種說法是大門乃家庭出入口,是莊重恭敬的地方,所貼福字應鄭重不阿正貼才是。

那什麼時候又貼倒福呢?當然是室內了!而且貼福字應該從大門貼起再貼到屋內,好似福從外向里貼,先貼抬頭福再到門福,再到室內貼倒福,意味一年的福氣流進屋室之內!

對於倒福,有些家庭會貼在垃圾桶上,這垃圾是要倒出去的,為了避諱福氣被倒掉,所以就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同音字的特點,讓「福至」來抵消「福去」,表達對新一年福氣洋溢滿堂的期許!

還有一些家庭會以「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貼在門廳的正前方,象徵「福入廳堂」,且一家只可貼一個。於是就將唯一的倒福貼在此處。

願大家新的一年闔家安康,新年快樂!新的一年福氣滿滿,財源廣進,八方來福~(/≧▽≦/)


推薦閱讀:

地精kimo機。
2周歲的寶寶不肯吃飯怎麼辦?
讓自己變幸福的20件事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