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致癌」的說法是真的嗎?


謠言不可信!!魚腥草對肺癌或者肺轉移癌合併阻塞性肺炎都有不錯療效!魚腥草,別名很多,最出名的是折耳草。中國有些地方民間很多餐桌上會當做菜吃,也就是說既可以當藥用,又可以食用。前幾年,記得清楚,有一種治療肺熱的注射液,叫做魚腥草注射液,常常被用在肺炎發熱身上,後來因不少副作用,被叫停,主要副作用是過敏,過敏的原因應主要在於製劑提純上面。再後來因為龍膽瀉肝丸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中藥的整體戒備和焦慮,由於早期龍膽瀉肝丸中含有關木通,該中藥含有對腎有損害的馬兜鈴酸。近年來,網上傳說:「魚腥草因含有馬兜鈴內醯胺可能誘導腎病並引發致癌。」情況真的如此嗎?

由於,魚腥草作為肺癌合併肺炎的常用中藥!對此傳言,我花了精力和功夫查閱了以下專業文獻,關鍵詞「魚腥草」+「致癌」只有兩篇文獻,均沒有提及魚腥草有致癌作用,而從普通搜索引擎搜索確實有不少這樣的說法,但魚腥草被納入《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並且《中國藥典》第一部將魚腥草歸入葯食兩用的名單。說明魚腥草並沒有那麼罪大惡極!!

綜上所述,大量不規範使用魚腥草可能會招致腎毒性,但確定沒有魚腥草致癌的數據支持。謠言止於智者!魚腥草屬於植物藥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功效,含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魚腥草素,這種物質可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鏈球菌等病菌生長,這些病菌是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菌,因此感冒發熱,嗓子疼,吃點魚腥草一定沒有錯。但由於該葯,性偏涼,不適宜長期服用。


魚腥草,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是營養價值比較高的一種蔬菜,不少南方人會購買魚腥草泡水或涼拌著吃,但是,近來網上卻有消息說「魚腥草因含有馬兜鈴內醯胺而可能誘導腎病並致癌」,聽到這樣的消息,這可把經常吃魚腥草的人嚇壞了,那麼,事實是怎麼樣的呢?

想知道魚腥草會不會致癌,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可以損傷腎臟並致癌的物質是什麼,從細胞毒性來看,會損傷腎臟上皮細胞的是一種叫馬兜鈴內醯胺-I的物質,而魚腥草當中,暫時還沒有發現這種物質,只發現了馬兜鈴內醯胺-BII、AII和FII類等物質。

此外,還有研究數據表示:魚腥草晒乾了之後,去提取馬兜鈴內醯胺,1kg魚腥草當中僅僅只含有0.016g,而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腥草多是比較新鮮的,水分也比較多,這樣,1kg新鮮魚腥草所含的馬兜鈴內醯胺就更少了。所以,魚腥草只要不吃多,然後注意一些魚腥草基本的食用注意事項,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魚腥草食用建議:像魚腥草不能長時間或者大量的吃,因為魚腥草性寒,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會損傷陽氣;還有就是體寒,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建議食用魚腥草,因為吃了魚腥草,會加重手腳冰涼、氣色虛弱等癥狀。

關注頭條號【腫瘤的真相與誤區】,看最新最全的腫瘤知識~


近期,網上傳出一則消息說「魚腥草因含有馬兜鈴內醯胺而可能誘導腎病並致癌」聽到這樣的消息,人們嚇得都不敢吃了,那到底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真的會致癌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讀。

魚腥草致癌嗎?

針對網路上關於魚腥草致癌這個傳聞,在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耘表示:馬兜鈴酸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1類致癌物,而馬兜鈴酸在我們人體內主要的代謝產物是馬兜鈴內醯胺-I,它具有一定的腎毒性和細胞生長抑制作用。

但魚腥草中含有馬兜鈴內醯胺-AII、馬兜鈴內醯胺-BII和馬兜鈴內醯胺-FII,並沒有馬兜鈴內醯胺-I,而且這些成分不僅不會致癌,還有一些藥理作用,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產生。因此,魚腥草和腎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此外,雲南中醫學院校長熊磊也表示,目前,無論是在臨床研究上還是在實際生活中,都沒有過有關吃魚腥草導致腎病的情況,也沒有研究能夠證實二者有直接的關係。

那魚腥草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從營養價值上來說,魚腥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黃酮、揮髮油、魚腥草素、生物鹼和有機酸等營養成分,其中的魚腥草素,對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另外,從魚腥草中提取的一種油狀物,對許多微生物也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對酵母和黴菌的效果更好,可以很好的起到清熱解毒、消腫療瘡的功效。所以,對於各種細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流感、風熱感冒、生殖系統感染等等,魚腥草都可以輔助治療,從而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

此外,實驗還表明,用魚腥草提取物灌入蟾蜍腎或青蛙的四肢,能使它們的毛細血管擴張,同時,血流量和尿液的分泌也會增加,從而起到利尿的作用。

魚腥草這麼多作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吃呢?

我們可以炒吃、涼拌或者煲湯,涼拌的時候將魚腥草節上的毛根去除洗凈,然後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醬油、香油、醋、辣椒油等調料攪拌均勻即可,口感會非常的清脆,但是味道相對腥重。

如果接受不了腥味的人,不妨用炒或煮的方式,腥味就會大大減少哦,但大家要注意不要煮的時間太長,否則會破壞藥效,一般煮15分鐘為宜哦。


魚腥草拌冷盤是我國南方地區比較流行的食物,但是有人認為吃魚腥草會致癌,不能吃。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下面超哥為你解答。

有研究表明馬兜鈴酸與肝癌之間存在「決定性關聯」[1],國家也將馬兜鈴酸列為1類致癌物,有人指出魚腥草中就含有馬兜鈴酸,吃多了會使人體患癌。事實上魚腥草中並不存在馬兜鈴酸,只是含有馬兜鈴內醯胺,致癌的是馬兜鈴酸,並不是馬兜鈴內醯胺,也就是說魚腥草不會致癌。

馬兜鈴酸並不等同於馬兜鈴內醯胺。首先我們要清楚這二者的區別。馬兜鈴酸是馬兜鈴屬植物所含有的一種特殊化學成分,馬兜鈴內醯胺則是馬兜鈴酸在人體內的一種代謝物。馬兜鈴酸是有致癌性的,但是並沒有研究表明馬兜鈴內醯胺會使人體患癌。

目前被認為有強致癌性的是馬兜鈴酸I,馬兜鈴酸I的代謝產物馬兜鈴內醯胺I,代謝後的馬兜鈴內醯胺I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蓄積於細胞質內,進而傷害腎臟。馬兜鈴內醯胺I只是會對腎臟造成傷害,也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其有致癌性。並且魚腥草中含的則是馬兜鈴內醯胺-BII、馬兜鈴內醯胺-AII 和馬兜鈴內醯胺-FII,三者在人體機制不能完全由馬兜鈴內醯胺Ⅰ類推[1],目前尚未有魚腥草中含有馬兜鈴酸胺Ⅰ的研究證明。也就不能認為馬兜鈴酸I的致癌性與魚腥草中的馬兜鈴內醯胺具有相關性。

參考文獻:

[1]何從.馬兜鈴酸致癌 所以魚腥草不能吃了?[N]. 北京科技報,2017-11-13(038).


三段論分解這個問題

1、魚腥草中什麼物質導致了「致癌」的言論

據《2010版藥典》記載,魚腥草含綠原酸、棕櫚酸、亞油酸、油酸、硬脂酸、馬兜鈴酸等有機酸;含馬兜鈴內醯胺、三白草內醯胺、胡椒內醯胺、蕺菜鹼等生物鹼。

而這其中的馬兜鈴酸( aristolochic acids,AA)和馬兜鈴內醯胺就是這裡要講到的「致癌」因素。

馬兜鈴酸是一類結構類似的硝基菲類羧酸化合物。涉及的藥材主要有青木香、關木通、廣防己、硃砂蓮等。因為連環爆出的中毒事件,凡是涉及這些藥材的製劑都被限制或者規範。這些藥材涉及的製劑主要有甘露消毒丸、排石沖劑、冠心蘇合丸、分清五淋丸、耳聾丸、龍膽瀉肝丸、婦科分清丸、珍珠暗瘡片、五淋丸、血清內消丸等。馬兜鈴酸主要源於組方中的青木香、關木通等藥材。

然而魚腥草雖然含有馬兜鈴酸和馬兜鈴內醯胺,但是它的劑量卻遠沒有上面的藥材含量大。

2、「致癌「劑量夠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部分的人肯定吃過撲熱息痛,是目前最常用、安全的退熱葯之一:

乙醯氨基酚成人口服每次013~016g,每日016~118g,日劑量一般<2g。最大日劑量不超過4g,退熱療程不宜>3d;鎮痛療程不宜超過5d,

但是乙醯氨基酚的過量服用可引起腎小管壞死、腎衰;引起暴發性肝功能衰竭而致腎衰;正常劑量長期服用,也可致腎損害。

所以,拋開劑量來談「致病」「致癌」都是耍流氓。

3、長期食用魚腥草的人,現在怎麼樣?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把魚腥草作為野菜佐食。相傳春秋時代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煉意勵志之時,曾帶領眾人擇蕺菜,也就是魚腥草而食之,以充饑廢荒;魏晉時,蕺菜正式出現在藥用,以「魚腥草」之名收入醫藥典籍。在全國各地(尤其西南地區),魚腥草已成為大眾餐桌上常客。

國內外對魚腥草原料、製劑及其組成分的營養和藥用功能進行了廣泛研究,包括免疫調節、殺菌抗炎、抗氧化等諸多方面。魚腥草已列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也就是說魚腥草是一種葯食同源植物。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它的普適性。


魚腥草是人們常見的植物,民間叫法稱為折耳根,在有些地區還經常食用,比如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再熟悉不過,用來煮水喝,或者涼拌,當作野菜炒。可這些年,頻頻流傳著魚腥草不能吃,是致癌毒物。那麼是不是真的呢?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事件起因是:①、1988-2006年,國家藥品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魚腥草類注射劑發生了不適應癥狀,有222例產生了過敏,呼吸困難,休克等狀況。於是後來經過分析評價出,會出現這種癥狀,主要是魚腥草注射液提取制純有問題,和人體體質不同,所造成的。現在已經恢復部分魚腥草注射液劑正常使用了,並沒發現會致癌之說。

②、網上流傳基廣說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是致癌的一級毒素,會造成腎病,也就是說腎癌。後來經過多次闢謠,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會上,農產質量風險監測研究室李耕進行闢謠,以證明魚腥草致癌是謠言,不可信。

魚腥草具有防癌抗癌倒是事實,怎麼會致癌。還含有多種藥用價值,對人體有多種好處。據百科文獻資料顯示有:①、清熱解毒。②排毒利尿。③健胃消食。④提高免疫力。⑤消炎化腫。⑥防癌抗癌等等。魚腥草即可食用又可藥用,不會有害健康的。

現在的謠言太多了,說得有理有據,常讓人們混淆了。包刮現在的新聞也是,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為了吸引流量,誇大其詞,獵奇眼球,胡編亂造。現在的新聞還值得信任嗎?

佘小廚(完)


魚腥草,在川黔地區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大自然饋贈的上佳食材,嫩根嫩葉就涼拌著吃,老根炒過之後就變嫩可炒臘肉炒鮮肉吃,甚至南國的廣東人還用魚腥草煮糖水喝用於消暑解毒。千百年來,魚腥草為勤勞勇敢的中國南方人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舌尖上的樂趣。

不知何時何人,炮製出了魚腥草致癌的歪理邪說。冷靜想想,其實也犯不著跟炮製謬論的這些人理論什麼,想必這幾位妄言的老哥由於長期被霧霾熏蒸,已導致月經不調、心情煩躁、思維混亂,沒事兒就嗶嗶不絕,一會兒說蕨菜致癌,一會兒說魚腥草致癌,一會兒又是捆紮蔬菜的自粘膠帶致癌,一套一套的,唯恐天下不亂。

唉,幾位老哥,你們還是多吃幾副烏雞白鳳丸吧,把月經調理好了,再出來說話,腎不虧了、腰不疼了,說出來的話才能靠譜!


魚腥草不但不致癌,相反,它是抗癌的好東西。

魚腥草:清熱解毒、預防肺部癌症

抗癌有效成分:魚腥草素,能提高體內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強身體抗感染的能力,達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中醫認為魚腥草:利尿消腫,防癌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促進身體毒素排出,幫助防癌。

適宜人群:肺癌、肝癌、胃癌患者

這樣吃最抗癌

魚腥草抗癌以復方煎汁服用為主,常用劑量:干品15~30 克,鮮品30~50 克。

教你選擇魚腥草

新鮮魚腥草以葉片茂盛、顏色翠綠、魚腥氣濃者為佳。干品則以無雜質、乾燥無潮濕者為佳。

食用宜忌:

魚腥草可腌製成鹹菜食用,有開胃功效。魚腥草性涼, 不宜多食。

更多抗癌內容,請關註:健康圈內人,中國著名出版社攜一眾專家,讓您了解健康必須知道的「圈內」事兒。


關於魚腥草(折耳根)致癌這個問題我上次我聽說了,上網查了一下,有人說魚腥草含有某個物質對腎不好!魚腥草含有這種物質比較少,微量。這個物質對腎的影響是緩慢的過程。不宜過多的食用,偶爾食用是可以的!不會有太大影響。

?點擊右上角關注鍵,歡迎瀏覽!??????

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就聽說這個問題是個謠言,聽說有專家闢謠,怎麼怎麼的!反正這個年頭專家的意見我是聽聽就算了。(他們成天說房價要降,就一直漲,感覺他們都說的是反話!個人見解哈!)專家意見還是要多聽!

具體怎麼樣,我覺得還是那句老話:人吃五穀雜糧,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不管魚腥草有沒有毒,我少吃一點總是可以的吧!

大家覺得呢?喜歡的朋友點擊右上角關注鍵,點個贊!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刪!

在這裡啰嗦一句,悟空大人什麼時候能把我的小問題解決一下吧!


大部分答案解釋得確實很多,但這篇文章更干,可能會讓大部分非專業人士感到不適,看不下去數據的可以直接跳到文末看加粗下劃線的結論。

馬兜鈴酸的毒理或許從劑量出發還能說明吃魚腥草不會當場毒發暴斃,但是宣稱魚腥草不含毒性成分的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馬兜鈴酸的毒理不僅是通過對細胞的直接殺傷實現的, @新水生 在回答里也直接引用了 NCBI 的資料庫,我們可以看到 Aristolactam I(也就是通常語境下 「馬兜鈴酸內醯胺」 特指的對象)的生物學資料是這樣的:

Aristololactam | C17H11NO4 - PubChem

第一行的 「抑制 CDK2」 中,「CDK2」 是指 「Cyclin-dependent kinase 2」,望文生義,CDK2 是一個與細胞周期相關的蛋白,實際上它的功能是在周期蛋白(Cyclin)的引導下在特定時期磷酸化特定底物,幫助細胞完成正常的細胞周期生命活動。至於為什麼 1.2uM 得出 active 的結果,50uM 卻是 inactive……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關於 CDK2 的獨立研究表明這個蛋白對於細胞周期的發生是不必要的,具體的功能還不太清楚。

表中第二行的 「DNA 結合能力」 是 「活性」 結果,而我們一般也認為馬兜鈴酸的毒理是通過結合 DNA 妨礙細胞的正常核酸代謝和核酸功能執行。必須強調的是,只要名字或者別名裡帶了個 「Aristolactam」,它就一定是是某種馬兜鈴酸衍生物,這是生化學家命名時遵守的基本規則。@新水生 說結構不完全相同因此 「不是一種馬兜鈴酸」 是可以接受的,但 「完全沒有關係」 這就不對了。難道 「去氧麻黃鹼」(冰毒)和 「麻黃鹼」 完全沒有關係?馬兜鈴酸與 DNA 的共價結合是通過菲環上的 10 號碳攻擊鹼基上遊離的氨基實現的,事實上馬兜鈴酸也能攻擊蛋白上的遊離氨基,使其活性發生變化,產生一定的輔助毒性。無論是 AL-Ia、AL-BII、AL-AII、AL-BIII、AL-AIIIa,它們的 10 號碳都沒有封閉性的基團,都具有與遊離氨基反應的活性。

Biomonitoring of Aristolactam-DNA Adducts in Human Tissues using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on-Trap Mass Spectrometry

另外,馬兜鈴酸的另一個代謝產物:馬兜鈴酸內醯胺苷(aristololactam-β-d-glucoside,ADG)與柔紅霉素有接近的生物學功能,他們都能與核酸發生相互作用(Binding of the plant alkaloid aristololactam-β-d-glucoside and antitumor antibiotic daunomycin to single stranded polyribonucleotides)。柔紅霉素是一種化療藥物,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通過與核酸結合而干擾快速增殖的癌細胞的生理活動實現的(成年人大部分正常細胞不再分裂並且僅表達基因組中有限比例的基因因而對核酸干擾不敏感,這也就是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的原理,也是抗癌治療會引發其他快速增殖分化的細胞和組織——如造血、毛髮生長、腸道上皮——損傷的原因)。馬兜鈴酸內醯胺苷也能與核酸結合,阻礙 DNA 正常的構象變化從而穩定異常的 DNA 構象,並且還能直接促進並穩定三聯 DNA 中的 Hoogsteen 配對從而穩定化 DNA 三聯體(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Aristololactam-β-d-Glucoside with DNA and RNA Double and Triple Helices: A Comparative Study)。

@新水生 說胡椒內醯胺(別名馬兜鈴酸內醯胺 FI) 「沒有跟馬兜鈴酸扯上關係」,大家看圖便知:即使這幾個取代基真的能讓兩個分子 「扯不上關係」,我們再看胡椒內醯胺的生物學活性:即使這幾個取代基真的能讓兩個分子 「扯不上關係」,我們再看胡椒內醯胺的生物學活性:這總是直接的細胞毒性證據吧?這總是直接的細胞毒性證據吧?另外一個 Caldensine 則是 AL-BII 醯胺鍵上的氫被甲基取代的產物,直接看生物學活性:這麼多的增殖抑制結果,怎麼能放話說安全呢?

這麼多的增殖抑制結果,怎麼能放話說安全呢?

@黃文鑒 引用《魚腥草中生物鹼和醯胺類成分的研究》(魚腥草中生物鹼和醯胺類成分的研究 -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得出下面這個 「結論」:

隨手查了篇魚腥草生物鹼和醯胺分類的論文,結論:魚腥草內含馬兜鈴內醯胺-AII,未見馬兜鈴內醯胺其他變體,更沒有馬兜鈴酸。

這很荒誕。畢竟這篇文章第一張圖就是他們抽提出的 11 個化合物的結構:這張圖裡,

這張圖裡,化合物 1 就是 AL-BII,化合物 3 是 AL-AII,化合物 2 是胡椒內醯胺,怎麼可能是 「未見其他變體」 呢? 當然可以直接從這篇文章的抽提結果中,在劑量水平上考量魚腥草的毒性(另外這篇文章給出的馬兜鈴酸衍生物含量較 @ace zh 給出的 16mg/kg 稍低,希望高票可以補一下來源)。我們不嚴格地計算一下,按照藥理學的一般規則,根據已有的生物學活性材料我們可以推測成年人攝入 150 mg 的 AL-BII,或是 90 mg 的 AL-FI,或是 600 mg 的 AL-AII 就會引發可觀的中毒癥狀:假設馬兜鈴酸的毒性是線性積累的,那麼當一個成年人食用了累計 18.6 kg 的魚腥草時,中毒癥狀就不可忽視了。

大自然中許多生物鹼都具有複雜的生理活性,而與核酸鹼基結合、干擾核酸代謝這種能力在生物鹼中十分普遍,這種作用又普遍是致癌致畸的。大家面對味道獵奇的草藥、野菜,一定要謹慎行事!


推薦閱讀:

抗癌「神葯」PD-1的歷史與現在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使用小蘇打治療癌症被法官判罰賠償受害者一億美金
【食管癌】晚期食管癌(百濟神州PD-1)患者招募
膽管軍團的開團檄文--KRAS G12D/PIK3CA E545K雙驅動突變膽管癌的靶向治療
類風濕在醫學上稱為不死的癌症!是真的嗎?

TAG:健康 | 魚腥草 | 癌症 | 養生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