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嗎?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那種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孩。曾經還特別的引以為傲,直到遇見他,我才發現自己多麼的自私。

遇見他以後,我變得很自私,自私到每天想到填滿他的生活,自私到看到他身旁有女生,我就能夠一整天吃不下去飯。

甚至他默默的離開,我都在恨他。朋友都說:你恨他是應該的,可是感情里,哪有什麼應不應該。

他說:我們在一起都是自願的。其實,我後來在內心真正的問過自己,如果他開始就告訴我他有喜歡的人,也準備結婚了,想跟那個女生過一輩子。只是還沒成熟,剛好遇見了我,我覺得你很好。當他一開始就這樣告訴我的時候,我再想我還會跟他在一起嗎?我想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回答是:會,我依然會。

因為我真的喜歡了,我不敢說愛,因為愛真的太沉重了。也許我一輩子再也不會義無反顧的喜歡一個人了,一輩子遇見一個人足矣,

希望你開心!


拿得起,真的能放下嗎?看了提問者的描述只能說:「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難。

只有放得下,才能從新開始,開啟新的感情,新的生活!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從而抓住最重要的東西。

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度量,一種境界。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活得輕鬆,而有的人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後者是拿得起,卻放不下,所以沉重。

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在生命的旅途中, 若是糟糕,當做經驗, 若是美好,當做經歷。

拿得起,贏來的是滿足, 放得下,賺來的是輕鬆, 拿得起,你才是贏家, 放得下,你才是智者!

拿得起,實為可貴;放得下,才是人生處世之真諦。 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從而抓住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

心,只有一顆,不要裝得太多, 裝下快樂,才能忘記痛苦, 記住美好,才能放下悲傷, 懂得知足,才能享受幸福。

簡短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胖胖,兩寶辣媽,感恩生活,分享快樂!謝謝閱讀,若是認同此觀點請轉發和點贊,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謝謝!


(原創)「拿得起,放得下。」是對一個人一生完美的詮釋。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前半生種因,後半生收果。正所謂: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

前半生拿不起,就會庸庸碌碌。後半生放不下,就會疲憊難堪。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處世態度,所謂拿得起就是把別人交代的事完成好,做事有擔當;放得下就是遇到挫折敢於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保持簡樸唯我的生活態度,不在乎外界世俗的衡量標準,只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

做到「拿得起」不容易,做到「放得下」則更難。有了感情就會對情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財放不下,有了職位就對權放不下。因為我們太在乎外在的東西,往往既不容易拿起,也不容易放下。才有「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樣的佳句。有人說,拿的起是一個天真的詞,放的下是一個殘酷的詞。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拿的起放的下考驗的是人的慾望。

前半生拿得起,拿的是一份能力和責任;後半生放得下,放的是一份智慧與從容。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才是生活。當你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波瀾,才能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絢爛,而是溪流入海後的平淡。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它不斷修鍊我們的智慧,關於人生的取捨,得失與進退。

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只有安於淡泊,懂得知足,才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拿得起,你未必能放得下。

有人說,不論什麼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那次是成熟的體現,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比如愛情吧,愛的深與淺,愛的死去活來就不一樣,愛的比較淺,也就無所謂拿得起發的下了;愛的死去活來,也很容易放下;但愛的不深不淺的那部分男女,真的不容易放下。因為彼此中途放棄,還是有種種可能,太過於在乎對方,以至於放不下對方;如果已經愛的夠深,就像《前任3》最後男女主人公的放棄,也算是放下了,雖然採取的方式比較讓人心碎,但放下了就不會再回頭看。最難的就是不溫不火,雖然不再聯繫,但心卻藕斷絲連,不是那麼容易放下的。

平常其他東西,也不是那麼容易發放下的,如果說是平常些許小事,自己不在乎,放棄、放下也就無所謂了,第二天不再向,但是如果是自己十分在意的事,那麼,這時的放下是需要大毅力的,光嘴上說說的事,只是自己對自己的欺騙而已。

也有,有些事我們一輩子也放不下,有些事我們說放下就放下,如果能有什麼方法讓那些痴男怨女放下,也就不會有那麼的悲情故事了


拿的起,卻放不下~寂寞地眼淚

每個人心中恐怕都會藏有一個放不下的人。每天都會為他(她)牽腸掛肚,在意著他(她)的一切,總怕漏掉有關他(她)的一丁點消息,總會為他(她)寢食難安,總會為他(她)夜夜難眠。這樣的一個在你心中留下烙印的人,如果要從你的心中抺去,恐怕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就如同在割你的心!

曾經是那麼相愛,現在近在咫尺缺沒有相見的理由,嘴上說著放下了,心裡真的放下了嗎?如果真的放下了,見一面試試?只不過自己找借口敷衍自己的內心而已……

其實,人一輩子就那麼長,能遇到一個對你真心的人不容易,不要等到錯過了才知道去珍惜。接受一個對你好的人就應該學會包容ta的一切,讓這份真感情走的更遠。能走在一起是緣分,能在一起走是幸福。不要輕易去說是否拿的起,真的放不下。

無論什麼事只要是刻骨銘心的愛和恨,都是很難放下的。它需漫長的時間去消化、去淡忘。拿的起,放的下是需要何等的氣度和寬廣胸懷,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拿的起,放得下。拿需要一種勇氣、一種心態。只有勇敢的下定決心,才能有未來前行的目標。只有心態,才能決定你的喜怒哀樂,才能激起你前進的動力。無論何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嘗到其中的任何滋味,只有讓時間來沖刷一切,讓心態決定未來。但真的能沖刷嗎?

是不愛了嗎?是不想了嗎?不是不愛,而是深愛,不是不想聯繫,而是不能,不是不想忘,而是想忘都忘不了。人一旦有了感情,就沒法忘記,說忘記,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但做是做不到,哪怕他傷你在深,只要你還愛著她,你的心沒變,你是無法控制住,不在想念。當你認真的愛一個人,就會知道,你會無時無刻去思念一個人。究竟你愛的那個人有多好,你也說不出。沒事會想,百看也不會厭。就想一直看那個人,真的有癮一樣。

有人這樣說:既然拿的起,就應該放的下,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為了不值得的人浪費時間,倒不如放手去尋找一個疼你。愛你。珍惜你的人,坐在自行車上笑也別坐在寶馬車裡哭,因為當你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那麼不值得,那麼可笑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個世界虛偽的一面了。經歷多了自然就懂了,有些事沒必要去堅持,因為不值得……

但你,真的可以嗎?說,很簡單;愛,很簡單;遺忘,真的難……

@你,不是嗎?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想應該很多人都做不到吧?

我們在勸別人的時候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換成了自己的時候,還是一樣很難做得到。

其實我們人類都是感情動物,我們的心靈總是顯得那麼脆弱,一跌就碎。所以我們只能嘗試著去學會堅強,跌倒了,痛過了,再努力的站起來。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樣,酸 甜,苦,辣,咸都嘗過了之後,才會懂得什麼才是生活。


「拿的起」是取,「放得下」是舍;「拿的起」是得到,「放得下」是失去。人的一生常常在取捨得失的選擇中糾結徘徊,真正做得到「拿的起,放得下」的能有幾人呢?

平凡如我們普通百姓,大多還在「拿得起,放不下」的苦海中掙扎吧?

一、那影響我們拿得起卻放不下的究竟是什麼呢?

1.對名利的執著。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有書君認為,生活中人們「拿的起,放不下」首先表現在對「名、利的執著」。

「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腫臉來充胖子」等俗語深刻的揭示了放不下虛名給人帶來的負累。

君不見,現實生活中,人們百般攀比:房子要大,車子要豪,妻子要美、孩子要是學霸……如此種種,只為了貼上成功人士的標籤,讓自己面子上有光;甚至有一些人,一旦遭遇挫折,生活受困,就難以忍受,不肯認輸,以致往往採取一些極端方式結束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這種拿得起,放不下死要面子的心理,無疑是人生成長的最大障礙。

「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生活中,最容易拿起的是「利」,最難放下的也是「利」,這種「利益」直接表現在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態度。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生活中,金錢的作用實在是不可小覷。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有人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成天忙於工作、甚至熬夜造成過勞猝死,有人犧牲了親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反目成仇,有人不顧道德、觸及法律,鋌而走險。

如同「徐玉玉」案中的詐騙團伙,只拿起了眼前的利益,卻從未想過,對於一個山區家庭來說,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大的艱辛……悲劇釀成,怎不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貪念?

2.對權利的執著。

權力的滋味,彷彿一劑毒品,深深注入那些貪官的心房,再難平息。為了獲取更大的權力,他們蜂擁而上,越過法律界限渾然不知。他們揮霍了權利的威嚴,卻忘記了權利的責任。

前年風行一時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老師高育良與學生侯亮平的對弈不可謂不精彩。

劇中的高育良深陷權力的大網,由權力支配著自己的靈魂。不正是前文所提「拿的起,放不下」的經典案例嗎?豈止是他,現實中的那些「大老虎」,又何嘗不是呢?

3. 情感的困頓。

除了名利,俗世凡人為「情」所困的也不在少數。「親情、友情、愛情」樁樁件件,猶如千絲萬縷的細線,把人們折騰的手足無措,無所是從。

花開花謝花落淚,痴人痴情痴成狂。試問世人?幾人不為情所困?幾人不為愛所煩?

鄰居琴琴姐是個勤勞能幹的姑娘,結婚後和丈夫白手起家,慢慢的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不料,好景不長,琴琴姐的老公因為在外做生意的關係,認識了另一位生意合作夥伴。這夥伴不僅人美而且還善解人意。琴琴的老公在和她的交往中,移情別戀,出軌和這位美女夥伴同居在一起。

琴琴不甘心,她拒絕離婚。用盡各種手段,期望把丈夫拉回家庭,無奈,她老公「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回家,反而公開和情人生活在一起。琴琴怎麼也想不通,結果抑鬱成疾,進了精神病院,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婚姻中的情感讓人糾纏不清,親情和友情也是一柄雙刃劍。有的人一味付出,有的人一味索取,有的人善變, 有的人真誠……很多時候,如果只是拿的起,而不懂的如何放下,真的會傷人傷己,苦不堪言。

二.如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那麼,如何才能學會「拿的起,放得下」,成為生活中的智者和人生的贏家呢?

1、看淡名利,學會放棄。

錢學森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撓回國報效祖國;錢鍾書出名後,謝絕一切採訪,只為潛心治學;陳嘉庚「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他一生用於辦學的款項約達一億美金,只為「興我教育,振我中華」;居里夫人把獲得的「諾貝爾獎」獎章讓孩子當做玩具;比爾.蓋茨裸捐……

這些名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專註於做人做事才能真正詮釋自己並有所成就,名利不過是過眼雲煙,金錢也不過是身在之物。能讓人記住你是誰的,不是你有多少錢、多大權利,而是你做的事情,讓世人或周圍的人感受到了優質的人格魅力。

所以「拿得起,放得下」,首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如此你才能懂得取捨,不為名、利、情過度牽絆。

2、學會認輸.及時止損。

有書君聽過一個故事:兩個青年無意間發現了一份能將清水變汽油的廣告,他們大喜,買來廣告上的資料,廢寢忘食地研究起來,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其中的一個青年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將水變成汽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他毅然放棄了,轉而從商;並勸說同伴也及時調整方向,可是他的同伴卻認為只要堅持研究就一定能成功。結果,五年以後,從商的那位年青人成了百萬富翁,而堅持研究的卻因為付出太多變得偏執瘋狂,患上嚴重的精神疾病。

上錯了車,要及時下車,這樣才有機會調整自己該去的方向。學會認輸是人生的必修課,懂得認輸等於及時止損。

大多數人都只顧往前沖,卻不知道適時認輸.不斷調整才能抵達終點。

綜上,有書君覺得:「拿的起,放不下」是多數人的常態,而「拿的起,放得下」是我們生而為人終要習得的境界。

最後,有書君祝願大家在人生這條修行的路上時時覺察、事半功倍!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拿的起、放的下,要看用什麼角度去看問題。東西可以拿的起,放的下,但是人心中的坎輕易難以過去。一個人如果擁有良好的心態,看透就能放下;但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看不透自然沒辦法放下。

拿的起放的下的人,獲益較多,對任何事心態比較好,因此看問題比較開明,這樣的人,包容別人所不能包容的,忍耐別人所不能忍耐的。

人都有自己的困惑,有時候是逼不得已,有時候是情難自禁。有句話說,總是感傷春光的是蠢人。什麼也放不下的人,不僅僅困惑了自己也會影響別人。

而有些做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們就懂得如何拿的起放的下。放的下才能輕裝而行,人生路漫長,總是背負那麼多,早晚被累垮。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說的是一種心態,既來之,則安之,一切順其自然,再重要的事,都要平和處理。

生活的確有時候給人很多壓力,包括感情,然而所有的事,拿起時都是向著美好,當想放棄就需要一個過程。

放下一些煩惱,放下一些怨恨,是不再糾纏,是讓身心輕鬆。所以心態好,就沒什麼事是放不下的。

拿的起的東西如果放不下,難道要一直背負嗎?人懂得放下痛楚,仇恨,負荷,才會多一些精力活的更好。而總是糾結在放和不放之間,不但耽誤時間,而且蹂躪不堪。

拿的起要是可貴,放的下就是難得。拿的起放的下才能活出志氣,只有願意進步的人,才有可能獲得生活最幸福的人。


深愛幹嘛不愛?!

幹嘛要折磨?折騰?樓主的話我根本就看不明白:深愛的人,不去爭取,安放在心裡那叫愛嗎?

要是不能愛,就放棄吧,幹嘛要說的那麼好聽?人,不一定有來生,要是真的如嘴說的那般愛,為什麼不去爭取?

不能愛了,你沒有不愛,那就是她不愛了?或是她選擇不去愛了?其實就已經不再是愛情了,因為在她心裡有比這更重要的東西要堅守。

不管放不放得下,奉勸老兄也試著好好照顧自己就好。

初玄不是情感專家,只是把自己的情感、經歷、所聞、所見拿來與你分享。玄子喜歡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們斟茶、煮酒,秉燭暢談!都等你呢,來吧朋友……


不用糾結了,有的時候,我們就是真的放不下。

其實在心理學中,這種「放不下」,「走不出」的現象,被稱為「依戀損傷」。

依戀損傷是親密關係里的一種創傷。在親密關係中,對方做了令我們感到被欺騙、被背叛、被辜負、被否定的事,破壞、違背或達不到關係中的「預期」時,給我們造成情感或心理上的創傷,此時「依戀損傷」就出現了。

當然,每個人對親密關係的預期和承受力總體還是不同的,所以,相同事件發生在不同情侶之間,並不一定都會帶來依戀損傷。

依戀損傷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悲傷、憤怒等不愉快的感受,它還可能讓人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對世界和他人做出準確的判斷;甚至讓人們否定自我的價值,認為是由於自己不夠好才不被珍惜,是自己不配被人溫柔以待。

比如,我們原本認為,相愛的雙方都會關心對方,在乎對方的感受,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另一半不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但當我們的伴侶反覆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跟所想像的不一樣,就連深愛的人都在反覆傷害自己,更遑論他人,這個世界還會是安全的嗎?還有什麼人是可以相信的嗎?

那麼,面對依戀損傷,我們該怎麼辦呢?

1 承認自己的痛苦、難過、悲傷

很多人在面對過去的傷害時,總試圖壓抑,逼迫自己遺忘。但承認自己的痛苦、難過、悲傷才是更科學有效的做法。

儘管令人難過,但無論是沒有兌現的諾言還是被破壞的約定,過去的傷害在某種程度上都意味著一種「喪失」,我們的確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此外,在依戀損傷中,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已經受到了現實的挑戰和懷疑,這時試圖壓抑或逼迫自己遺忘,事實上是進一步否定了自己的情緒、否定了過去在關係中屬於自我的部分(自己的付出與成長等),因此,與其壓抑或遺忘,不如給自己機會為這種失去感到哀傷。

只有承認這些情緒,下一步,你才能從中尋找或了解到究竟是什麼讓自己感到痛苦、難過、悲傷,才有可能在今後的關係中去提前聲明,儘力避免這些事情的再度發生。同時,只有直面創傷,才更有可能找到過去創傷對於你人生的意義。

2 通過其他親密關係來重建信任

過去的傷害我們還需要在新的關係中去解決它,面對依戀創傷,最重要的是重建我們對世界與他人的信任,尤其是對自己的信任。你要明白,遭受親密創傷並不是因為你不夠好,也不代表你不值得被愛。你很好,只是暫時運氣不好。

你可以通過其他親密關係來幫助自己,不要試圖把自己與他人隔絕開來,一些健康的關係會給你信心;你也可以嘗試新的約會,給自己機會遇見那個懂得尊重你、珍惜你的伴侶,等到一種深刻的鏈接終於建立,你會發現過去的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無論你對過去那個人用情多深,跟幸福相比,痛苦都是不值得被記憶的。

祝福你,早日遇到真正值得的那個他。看完這篇回答,你有什麼故事和心得想要與我們分享嗎?歡迎留言或私信我們,期待你的回復。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

Steffens, B. & Means, M. (2010). Yoursexually addicted spouse: How partners can cope and heal. New Horizon Press.

Gerlach, P.K. (2014). Overview of sixcommon psychological wounds. Self-help.

Johnson, S.M., Makinen, J.A., &Millikin, J.W. (2001). Attachment injuries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 new Perspectiveon impasses in couple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7(2),145-155.


推薦閱讀:

新手街頭搭訕的常用案例///
讀心術:在愛情的字典里,沒有「單純」這個詞,你懂的?
姑娘,你為什麼要這麼努力
田園女權的終局——當知乎橋段成為現實

TAG:戀愛 | 心理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