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作家和詩人自殺的比較多?


謝謝邀請哈。

「作家」一詞,是近現代出版體制和稿酬制度出現後,對專門從事寫作者的總稱。「詩人」是對從事詩歌創作,並達到一定水準之人的稱呼。兩者並稱,嚴格說來,不是特別合適。

為何不少人,如題主會產生這樣作家或詩人自殺者更多的印象呢?

相信題主未曾也難以用數據證明各行業中自殺比例最高的是詩人或作家。這跟作家或詩人特殊的身份有關。


詩人或者作家,引人矚目,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詩人們從事的是精神文化生產活動,從空無之中編織出故事,形成文字,給人一種神奇莫測之感。希臘人認為靈感來自神授,柏拉圖更進一步,認為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而創作又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然而,詩人卻是柏拉圖所排斥的,他的理想國中沒為世人留下園地,非常以詩人容易衝動,時常耽於特殊的生命體驗,不容易規訓為容易掌控的良好。大哲學家對詩人尚有此偏見,普通人對詩人們就更難以理解了,於是經常難以用冷靜的眼光觀照詩人們。一旦詩人們有些風吹草動,好事者甚至吃瓜群眾都忍不住多瞅幾眼多說幾句,於是,熱點頭條便隨之而出了。

[葉賽寧,他自殺後,深愛他的幾位女子很快也都隨之而去了]


其次,作家們往往從事的人類心靈世界的建築工作,常為人們解惑答疑,幫助人們走出困境。他們作為最善於開導人救助人者,卻無法「開導」和「救助」自身,難免讓人心生疑竇。疑惑不能得到解釋,便會生出很多猜想,猜想多了,人和事本來的面目就模糊了,繼而進一步激發人們窺探獵奇的慾望。詩人作家們,在人群中,時常像大熊貓一樣稀奇古怪地存在,被人們談論,因而成了話題。他們的死,一再被媒體報道,無論是茨威格川端康成,還是海子昌耀顧城,都長久地佔據文學話題榜的前列。


第三,詩人和作家自殺現象引人注目,與現代社會人文式微,理想主義幻滅,詩人身份下降,處境艱難有關。「你可以嘲笑一個國王的富有,卻不能嘲笑一個詩人的貧窮。」懷揣五色神筆的詩人們,或許是精神國度幻想世界中的王者,而在現實中,他們卻與乞兒類似,敏感的詩人們給世界最後的禮物是一顆傷痕纍纍的脆弱心靈,極容易激發人們的同情心。

那些具有致命軟肋並因之隕落的強者,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普遍同情。詩人作家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精神世界的強者,現實生活中的弱者,世人關注詩人之死,便尤其動人心弦,發人哀思了。


最後,近現代社會,信仰失落,人文式微,表現在各個方面,詩人作為人文主義者的典型,他們的失落與沉淪,與時代的悲歌旋律吻合。故而,更容易引起關注。


如覺文章不錯,還請點贊鼓勵。

更多人文精彩分析,敬請關註:風雅人文觀察。



古今中外,自殺的詩人和作家非常多。中國古代詩人最有名的自殺者要數戰國末期楚國詩人屈原,他抱負無望,國家失陷,理想破滅後,投身汨羅江。

現代詩人自殺者名氣大的要數海子和顧城,前者卧軌,後者殺掉妻子後自盡。作家中也不少,有名的有三毛,老舍,楊朔等人。

國外的著名作家或詩人自殺者也很多,像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美國著名小說家傑克-倫敦,俄國著名詩人葉賽寧等人都屬於這種情況。

他們為什麼動不動就自殺,在我看來,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破滅,信仰缺失,不願苟活於世。這些人基本都為理想主義者,思想單純,敏感,心理脆弱,是十足的性情中人,常以感性思維思考問題,任何事都能引起他們的喜怒哀樂,對他們的心靈造成極大衝擊。

在某一個階段,當衝擊遠遠大於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就一時想不開,做出瘋狂舉動。

二、他們對文學一片赤誠,把文學看成了生命的全部,當文學的創作力和生命力停止不前時,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痛苦,為了擺脫這種痛苦,解脫自己,他們選擇了自殺。

不光文學界,整個藝術界都存在這個情況,比如,19世紀荷蘭繪畫大師梵高,美國現代作曲家布祿士等人,都是因為這種原因。

三、因生活壓力巨大,窮困潦倒。這一類作家和藝術家也大量存在,生前,他們雖然很勤奮,創作不斷,但由於種種原因,作品無人問津,換不來錢,給自己帶不來經濟利益和生活上的實際幫助,因此,他們萬念俱灰,感到自己無能。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長期如此,容易使他們患上心理疾病,最終走上不歸路。

因這種原因自殺的多為年輕作家。


古人,多是把寫詩作為一種修行。修心養性,氣定神閑,寧靜淡泊,暗合道妙。所以國學大師們都很豁達開朗,不但不會自殺,反而鶴髮童顏,都很長壽。

古詩大多有一個「寧靜」在裡面,而現代詩大多有一個「浮躁」在裡面。而浮躁,就是情緒波動。神經質,一個個象精神病似的。一旦不能控制情緒,衝動就是魔鬼,就會卧軌,跳樓,或者如梵高割耳自殘。忽然覺得用所謂「激情」來創作,很可怕。很容易走火入魔。

林黛玉論琴:「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上頭,或在林石裡面,或在山巔,或在水崖上。再遷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

琴與詩同。「氣血和平,與神合靈,與道合妙」,有這種境界,會自殺嗎?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活著有意義吧

如果要說一個人為什麼自殺,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顧城和海子,屈原和海明威,自殺的原因都不一樣。所以,如果要說詩人和作家為什麼自殺,大概必須具體到某一位才行,但是

如果要統一一下結果的話,那麼原因大概只有一個:絕望。他們相信自己活著已經沒有意義,所以選擇死去。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點,藝術家們對於自己所相信的東西,有著偏執的狂熱。他認為自己活著沒有意義,這一點就是真實存在的。

藝術家和普通人看待世界的視角是不一樣的,所以沒必要用普通人的觀點去揣測。他們真的無法忍受俗世的污濁嗎?不一定。他們真的耽迷幻想無法自拔嗎?不見得。

但有一點,當他們為藝術而活著的時候,他們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有意義的。而當某一天,某種痛苦和折磨,或許飢餓,或許困惑,或許對自己才華的質疑,對自己無法表達自己的難過。這種感觸蒙蔽了他們的眼睛,剝奪了他們活著的意義。

對於普通人來說,活著到底意味著什麼?我不是非常清楚。或許因為沒有,所以不害怕失去,不論現實怎麼樣都可以繼續苟延饞喘。但對於藝術家而言,不是剝離了藝術,就可以回到普通人的處境。不,一旦離開了藝術的存在,就如同死去。

至於到底什麼將他們與自己所信任的生命的意義剝離,這一點,如我一開始所說,原因各不相同。

我記得一個故事:說海子走進一家酒館,對其他人說,「我給你們朗誦一首詩歌,你們請我喝酒好不好?」這在海子看來,是浪漫的,唯美的,富有詩意的。這一點應該旁觀的普通人都可以理解。但對於坐在酒館內的人來說,不是如同看到一個瘋子么?

然後,海子就自殺了。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且無論真實與否,它在揭示和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海子認為其他人的嘲笑是不願意聽他朗誦詩歌的表現。這是否讓他覺得自己的詩歌已經毫無意義呢?

這樣一來,死亡只是一種選擇而已。

其他人是如何看待這種死亡呢?覺得海子因為受辱,或是沒有錢繼續生活,困頓致死。還是別的什麼。我突然有些好奇,但我永遠無法得到確切的答案。

每一個人都會死,選擇自殺的那些詩人和作家,不過是將死亡當做了一個必須履行的儀式吧。或早或晚,又有什麼區別?

天不假年,天妒英才,此事由來久矣。

死亡不可怕,活著才可怕。

快樂的唯一秘訣就是無知,而長壽的唯一秘訣就是自私。如是而已。


如果按行業來分,作家和詩人自殺的多嗎?我覺得不多。相比起來,農民工、城市失業者、疾病無錢救治者等社會底層,自殺率更高。只不過他們的自殺,象螻蟻一樣,死了也就死了,無人知曉。他們雖然不善表達,但內心的絕望,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作家和詩人是一樣的,這是他們自殺的共同理由。而作家和詩人如果自殺了,因為他們有著作留在世間,死了反而會使人關注他們的作品,這個人為什麼自殺啊,他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啊。社會總是關注這樣的人,所以表面上看來,好象這個群體自殺率挺高的。

為什麼自殺,因為生無所戀了。作家與詩人,一般形象思維發達,多愁善感。他們一般比較自我,愛偏激,愛激情,愛抑鬱,情感豐富。他們喜歡追求人生的意義,喜歡生活在想像的世界裡。當他們發現理想破滅時,他們寧願象鳳凰一樣涅槃。

並不是作家和詩人都有自殺傾向的。光詩和文章寫得好,並不是真正的作家與詩人。我覺得真正的作家與詩人,一定是一名出名的思想家。而這個思想家,一定是悟出大道之人。悟出大道之人會自殺嗎,不會的,他們更會珍惜生命。老子不會自殺,孔子不會自殺,莊子不會自殺,墨子不會自殺。釋迦牟尼不會自殺。自殺的詩人與作家,定是患了抑鬱症,就象練功一樣,練的走火入魔了,因此自殺。


名人自殺確實是個比較突出的現象,尤其是一些作家和詩人,更是自殺的高發群體,很多人會對這樣的現象感到奇怪,這些作家詩人大都才華橫溢,名利雙收,生活上衣食無憂,有什麼想不開的,為何會產生悲觀厭世的念頭,最終選擇用自殺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呢?

當然很多人之所以覺得作家詩人自殺的很多,原因在於作家和名人的曝光度比較高,如果是普通人自殺,除了周圍的親朋知道基本上外地的人很難知曉,但是名人自殺了,那基本上一夜之間就天下皆知了,各種媒體爭相報道,弄得人盡皆知,所以很多人對於作家詩人自殺都很了解,對於一些普通人的自殺則了解甚小,最終形成了這樣的印象。

我們眼中的這些作家詩人雖然天賦異稟,但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他們在世人面前展示的是他們超凡的寫作才華,但世人卻很少知道他們內心承受的痛苦,世人皆以為他們的外在光鮮亮麗,那麼內心也一定無比的幸福,但實際上外在的名利,並不能幫他們解決內心的痛苦,一旦他們生活中遇到無法化解的苦難,也是很容易走極端的。

另外就是作家詩人因為整日與文字打交道,內心大都感情豐富,多愁善感,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文學世界,在那個世界,很少有人能夠進入,因而他們大都是孤獨的,很難獲得他人的理解,文學上的孤獨也註定他們生活中也是孤獨的,難以找到到可以給他們真正理解和支持他們的人,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會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最終無法走出思想的困境而選擇自殺。

不管如何,作家詩人的離世都是文學的巨大損失,更何況是用自殺這樣悲劇的方式,倘若天若假年,他們一定能寫出更多經典的作品,所以他們的離開是這個世界的巨大損失,但話說回來,很多作家詩人的人生結局雖然遺憾,但自殺的方式也讓他們的文學生命變得更加悲壯,被人們永遠銘記。


謝腰,這一點二營長想談談海子的事。

海子的詩大多廣為流傳,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劈柴喂馬,週遊世界這樣的詩句現在出現在了很多的文藝歌曲中,替海子述說著海子的尋常生活,現在城市人羨慕的田園恬靜生活。除了這一首積極向上的詩,還有一首九月。

海子為什麼自殺,二營長說不準,大概是海子看透了時間,或是已經是實現了自身的理想,完成了一生的追求。就像大家說的:我喜歡海子不懂他的高尚的追求,不懂他的理想和情懷,不知道他背負的痛苦沉沉,我只是想和他一樣,面朝大海穿暖花開。


1、作家和詩人代表了具體事物抽象和美的存在,他們往往擁有充沛真摯的感情,對事物的觀察往往能透徹入微,並能將這種感情和精細的觀察化為最貼切又美麗動人的語言。不論是哀傷、激昂還是蕭瑟、蓬勃,在他們的筆下,都能化為一種「美」的存在。一個好的作家或詩人,必然是對這種「美」有深入骨髓的感受的。

2、但美是理想中的,現實往往是充滿各種醜陋,對於將這種「美」視為人生第一要義的作家和詩人來說,其中一部分就會感覺到在這樣的世界中生活是一種痛苦與折磨,甚至恥辱,從而選擇了他們人生最終的歸宿。當然也有些是為了捍衛心中的家國大義,捍衛心中的道德理想,不願承受羞辱。

總之,從對美和理想的堅守來說,他們都是一群勇敢的人,畢竟他們連死亡都不懼。

3、但有時,心懷美和理想卻能堅強的活下去,有時更需要勇氣。

還是一句最實在的話:好死不如賴活著。


這是個假題,答主且莫上當,掉進坑中。

首先,你有什麼根據說作家和詩人自殺的較多?你調查了?從何處調查的?全國每年有多少人自殺,他們都屬於那類人群?

你不知道吧,你憑什麼就說作家和詩人自殺的就多?

是,文人自殺的人有,但你細數一下,他們在死亡的佔比中,連寥若星辰都夠不上,只不過文人之死比較容易引人注目罷了,他們的作品曾經被廣大讀者誦讀過,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所以會在社會上被誤讀,誤想。

我想說的是,題主是暗示,為什麼作家和詩人愛自殺,是不是他們都是想不開的主,是一群瘋子,傻子,有點調侃和不恭的味……

我不想去提這些悲劇,包括屈原,包括老舍,包括聞捷,顧城和海子,這些或大,或小的作家和詩人們,都是人中俊傑,他們選擇了如此決絕的離世方式,是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不幸,是時代的損失,是文人的悲哀。但是,他們追求美好的靈魂卻是永存的,不容被一些淺簿而庸俗的世人所譏諷或損傷。

他們都是擁有思想的跋涉者,帶著生命的光亮,匆匆行走於這個風雨從未停歇的世界上,又閃電般地把光芒帶走,消失於茫茫長夜……


《面對如此愚蠢的問題》

真正的詩人是天生的

他敏感於一切未知

悲傷或是瘋狂,都源於痴迷

但詩人不活在現實

他不痛苦於生活,只在精神里

鄙視一切愚蠢的問題

詩人不屑於算計,也許偏執

他痛恨一切看得見的卑鄙

他卻活在自然,愛著所有生命

對愚蠢的問題不屑解釋

如果夢想被羞辱,他寧願死

也會把詩人的聖潔保持

庸人自擾,別去捉摸詩人

他的世界不接受庸俗的資質


推薦閱讀:

於理,你可以我行我素,於情,你還是自己掂量吧……
梁文道:為國生娃?今天無論做什麼選擇,都不容易 | 八分
世紀難題——什麼樣的女人值得娶
這屆社會人不行,太沒性格了!
詩哲魂:科學是後現代社會極權主義

TAG:文化 | 社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