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乘電梯時,為什麼人總往上看?


是這樣的,但不一定全是往上看,也有人會低頭看自己的腳尖,或者看手機和手裡拿的什麼東西,或者視若無物什麼都不看,當然更多的情形就是眼睛朝向斜上方,盯著顯示樓層的屏幕,總之就是不看身邊的人,雖然身邊的人離得那麼近。

只要你坐電梯,只要電梯里有其他陌生人,並且這些陌生人之間並無交流的話,那麼毫無例外的我們每天碰到的都是這樣的情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指個體之間在進行交往時通常保持的距離。人類學家霍爾認為「人際距離」可區分為4種:

一、親密距離(0-18英寸,相當於0~0.5米)),通常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情人或戀人之間,在此距離上雙方均可感受到對方的氣味、呼吸、體溫等私密性刺激。

二、個人距離(1.5-4英尺,相當於0.45~1.2米),一般是用於朋友之間,此時,人們說話溫柔,可以感知大量的體語信息。

三、社會距離(4-12英尺,相當於1.2~3.5米),用於具有公開關係而不是私人關係的個體之間,如上下級關係、顧客與售貨員之問、醫生與病人之間等。

四、公眾距離(12-25英尺,相當於3.5~7.5米),用於進行正式交往的個體之間或陌生人之間,這些都有社會的標準或習俗。

電梯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沒有辦法保留自己的個人距離,這時,人與人的私人空間——也就是個人距離之間——出現了交集,而按照心理學的原理,當人們感覺到有人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時,是會感到不舒服甚至不安全的,都會想幫辦法儘快恢復自己的個人距離。在電梯里,人們能夠擺脫這種被侵入的焦慮感的,就是趕緊出電梯,所以,電梯中,不管是向上看還是向下看,尤其是盯著樓層數字看,表現的正是人們想儘快「逃離」狹小空間,恢復個人安全距離的心理現象。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王紅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有一次乘電梯的時候,我和往常一樣,仰著頭看顯示的樓層數,你講這就使得18秒每一秒都是煎熬感覺電梯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

大多數的人在坐電梯的時候都會抬頭往上看,去看樓層數。難道顯示的樓層數有那麼神奇的魔力嗎?還是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心理效應在背後作用呢?

人們 乘電梯往上看的行為,跟私人空間有著很大的關係。我有自己的空間,是指我們身體周圍一定的空間,一旦有人闖入我們的私人空間,我就會感覺到不舒服了。空間的大小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前後0.6到1.5米左右1米左右。調查數據顯示,女性的私人空間比男性大,具有攻擊性人格的人的私人空間更大。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我們會感覺到不自在,就是因為有人進入了我們自己的私人空間。

電梯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在電梯中,人與人的私人空間會出現交集,也就是互相感覺到了對方,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所以會感到不舒服,不自在,都想離開電梯這個狹窄的空間。向上看就是為了快點逃離這個狹小空間而做出的心理表現。

此外,盯著顯示樓層的數字看,為了確認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樓層。當我們離開這個狹小空間時,不停變換的數字,能讓我們感到電梯在移動,是在向解放前進,從而緩解焦急的心情。不過很多電梯顯示樓層數字的部分,竟然沒有廣告,這一點讓我非常意外。難道廣告商都沒有注意到這一塊資源豐富的廣告沃土嗎?如果我這一個廣告商,我會想辦法把這一塊的資源拍下來,然後是一些輕鬆愉悅風格的廣告。這樣,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廣告效應。


這個問題分兩步看。第一,擁擠而沒有熟人的時候:因為周邊都是陌生人,空間逼仄,有時候還會很擠,讓人感覺不舒服,而上面有空間,感覺舒服些。第二,電梯人少的時候或者有熟人的時候,基本就不向上看了,可以聊天,可以環顧四周。


每個人都有安全空間,有陌生人進入你的安全空間你就感覺不舒服。中國人的安全空間通常是40厘米半徑,而坐電梯時彼此容易進入對方的安全空間。這樣誰都感覺不舒服,但又沒有辦法隨意結束這種狀態,只好把眼睛看到無人的地方(眼不見心不煩)了,而無人的地方就是頭頂上方了。所以愛往上看,同時期盼著電梯儘快到達目的地,以便恢復安全空間。


推薦閱讀:

這3種心理,是愛情長久的標誌 | 心理學家眼中的「完美愛情」,什麼模樣?
現在有多少為了孩子沒有離婚的夫妻呢?
社會底層的人知乎刷多了會怎樣?
怎麼判斷是不是自閉症?
上班經常焦慮,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是心理有問題么?還是焦慮症?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