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面對親近的人更難「好好說話」?


網友來信: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在朋友面前能聊得很好,很耐心的傾聽,但是回到家,就像被惡魔附體,老公說一點話,我就火氣上來了,想吼一頓,說完自己又後悔了,有時候和父母也是這樣,怎麼辦?有時候好討厭這樣的自己。

---------------------------------------------------------------------------------------

一、越是親密的人,我們越要珍惜對方,愛護對方

其實誰都沒有變,只是隨著交往距離的縮進,我們的關係進一步,我們潛意識裡認為對方會無條件的包容我們,我們並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想,你也許會說,如果這麼親密的人面前,我們都要這樣小心,那多累,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此親密的人,我們更應該耐心對待,好好對待,畢竟是她們一直陪伴著你。

解決辦法:每次火氣上來之前,控制自己20秒,或者換一個場景,這樣刻意練習幾次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氣。

二、不要隨意上升話題的高度

很多時候,我們對對方的話題為什麼會那麼生氣,也不是沒有原因,可能他無意中的話刺傷了你,單其實對方沒有這個惡意,不妨打個哈哈,讓這個話題過去。

解決辦法:不是三觀或者及其嚴重的問題,可以幽默的解決。

想想你們為什麼會交談這個話題,真的要上升到彼此的靈魂或者說對與錯嗎?

其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情緒的發泄,他隨便說說,你隨便聽聽,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

三、不要那麼在意自己的面子或者權利

很多時候,我們會爭吵,說誰家的老公厲害,誰家老婆漂亮,覺得要買什麼傢具,其實就是因為覺得面子上過不去,覺得這事你說了算,就等於你有了權利,一家人要和氣生財。

男人死要面子,女人就是不服輸,一場惡戰就開始了。

解決辦法:對方的面子就是你的面子,你放點權,落點輕鬆,也未嘗不可,只要是為了家庭的共同目標,誰主導 又有什麼問題呢?

都說小吵怡情,大吵傷身,偶爾的小打小鬧也不失為夫妻生活中的一種調劑。但為了小事,一般以兩人相視而笑結束最好,如果為了大事爭吵,這種暴力溝通的行為其實也並不能解決問題。

圖片來自網路

張小嫻說,幸福就是每天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通電話,旅行,重複一個承諾和夢想,聽他第二十八次提起童年往事,每年的同一天和他慶祝生日,每年的情人節、聖誕節、除夕,也和他共度。甚至連吵架也是重複的,為了一些瑣事吵架,然後冷戰,瘋狂思念對方,最後和好。

兩個來自完全不同的家庭的人,要想彼此之間長盛不衰需要不斷地投入新的愛,而不是爭吵。

古話說的好:床頭吵架床尾合,所以親愛的,我們能不能從今天開始,好好說話不吵架?


你好,我是暖心理的諮詢師董婭婷。面對親近的人更難好好說話,我想這是幾乎所有人都有的一個困惑,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一個問題。「好好說話」意味著用理性說話,遵守禮儀,講道理,看起來是一個理智地說話的過程,什麼時候可以好好說話呢,在我們不太熟悉的人面前,或者是與我們關係不那麼親密的人面前,比如老闆,同事,一般的朋友,我們一般都會想一想,怎麼回答會更好,因為我們擔心如果隨便給一個回答,或者太過真實的暴露自己,會不會讓對方對自己有看法。在這些情形下,我們一般會將感情放在一邊,非常快速地在腦海中理智的整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不能破壞彼此的關係,不能讓其他人給與自己負面的評價。

而面對親近的人,我們相對是會比較放鬆的,是可以讓自己好的或者不好的一面都隨意表現出來,這樣才不會有種壓抑的感覺,而我們表現出的這壞的一面,比如說話很大聲,對方強加意見給我們的時候,會讓對方閉嘴等等,而這些表現卻不被親近的人所接納,他們也希望被溫暖對待,所以一旦感覺到你的這些拒絕和攻擊之後,也會對我們投以更加負面的做法,這樣惡性循環。還有一點,我們除了需要在對方面前表現自己好的和不好的一面,也對對方報以期待,比如我們希望我們講出來之後,對方能夠支持,能夠讚美,但是如果對方只是隨便應付,可能我們也會因為失望,而對對方發起脾氣。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董婭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語言是人類的天賦

卻也能對人類造成最深的傷害

古人云: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特別是親人之間

很多時候,我們缺乏的不是彼此之間的愛

而是溝通的技巧

劉墉曾經在書中寫過一件小事:

他早上打電話問孩子

「你們到哪裡去了啊?」

孩子用了一句責難的話:

「你難道不知道我今天要上中文課嗎?」

因為這件小事

劉墉後來在文章中寫道:

孩子,你大了

應該知道說話的技巧

會說話的人

絕不是總以責難語氣咄咄逼人的

越是親密的人

往往越不會好好說話

良好的家庭氛圍常常毀於一句話上

而造成傷害也是無法彌補的

好好說話代表的不僅是修養

也是情商

越親近的人,越應該好好說話

很多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或壓力

沒有辦法發泄

只好到家中進行宣洩

所以面對親人,我們十分放肆

一些年輕人就常對父母「出言不遜」

舉些例子:

「都說了八百遍了,耳朵都磨出繭了」

「別問,我說了你也不懂!」

「叫你別收拾我房間,東西都找不到了!」

網上有句話說得很好:

我們最大的錯誤

就是把最差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

卻把耐心、寬容給了陌生人

一個家庭

好好說話更是生活幸福的關鍵

越是熟悉的家人,就越應該

保持尊重和耐心

父母恩愛,離不開好好說話

夫妻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男性遇到問題的時候

首先使用的是邏輯思維

也就是「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女性則想到的是找一個人傾訴

尋求更多的關注和接納

這種差異體現在很多小事上

一旦夫妻雙方沒有相互理解

加上不恰當的言語表達

就很容易引起衝突

無論是什麼關係

都需要通過好好說話維持

夫妻之間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效的溝通才能讓自己

感到是被對方所理解的

也能增加彼此的親密感

不僅如此

父母的交流方式就是孩子的交流方式

家長之間正面情緒的表達能讓孩子體會

家的溫馨、人際關係的美好

種下嚮往幸福生活的種子

親子之間,離不開好好說話

一段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也要具備「好好說話」的能力

孩子犯了錯,或者遇見了什麼困難

父母心裡一著急

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忍不住對孩子「惡語」相向

有的時候,調整好自己的心情

換一種方式表達方式

再去和子女溝通

效果會更好

比如孩子學鋼琴覺得難

父母把對比和指責換成:

「我知道學鋼琴不容易

爸媽陪你一起,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情緒化的語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好好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每個家庭

親人之間表達感情的方式都不同

有的偏重外在的語言表達

有的偏重內心和行為

但只要有真切的感情,和善的態度

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感受得到

好好說話

能讓自己覺得快樂和幸福

也能讓身邊的人覺得快樂和幸福

好文薦讀(已更新)

真正傷害孩子的爸爸,是這5種…

養娃雖然很累,但幫忙的人多了更累!

爸媽,請你一定要陪我到七歲,因為之後的人生基本已註定!

兒童被性侵到底有多可怕?爸爸媽媽們,你們該反思了!

每天看電視超過1小時,3年後孩子的變化讓人吃驚!後悔才看到

爸爸別再偷懶啦!你帶孩子越久,孩子就越聰明!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請立即轉給身邊有寶寶的家長!

看你的孩子,就知道你的婚姻好不好!太有道理了

為什麼不能過早教孩子識字(乾貨)

生個女兒,父母反而要更加努力?

孩子沒有比媽媽,我們憑什麼比孩子?

最渣的父母,永遠在「為了孩子」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嫁給一個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有多重要

今天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明天他會變著法讓你償還

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關注我,有空多提問。


我覺得,在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沒有壓力,可以肆意妄為,無所顧忌。 外面的生活,總是讓我們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小心翼翼的經營著各種關係,保持表面的風平浪靜,我們或許不能太多的表露自己的內心,那些真實的想法,一切的微笑、熱情背後或許內心早已天翻地覆。而在親人面前,我們則可以卸下這層偽裝,也不必擔心哪句話說出來會出現什麼後果,可以嘮叨出心裡所有的委屈。家人總能包容我們,用最真誠、最善良的語言和行動安撫我們這一顆受傷的心靈。所以我們把所謂最好的自己,給了別人;把最真實但渾身長刺的自己留給了親人。仔細想想,其實這對身邊的親人是多麼的不公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緒,都在奔波勞累,可他們除了承受自己的之外還要承受我們的…… 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下自己,從現在開始,善待身邊的親人,和她們好好說說話。


謝謝邀請!

親近的人會讓自己更加能夠釋放出自己的真實。而這種真實往往把好的壞的都沒有分開的情況下,一股腦的都散發出來。因為那份親近,使人的本心解除了面對社會時的自我約束。而讓人忽略了那種時刻要注意別人感受的心態與念頭。因為親近,所以更加容易傷害。所以需要人們在面對親近的人時也要保持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


推薦閱讀:

無處安放的中國家庭債務

TAG:心理 | 生活 | 心理健康 | 中國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