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稱煎餅果子胡辣湯是窮人食物,不精緻也無藝術性,你怎麼評價這一說法?


首先我個人是吃過這些東西的,以前在北京天津,記得那時候是2000年左右,路邊攤上到處都是這些小吃,其中比較多的就是煎餅果子,胡辣湯是個別才有,反正不管正不正宗,至少以我個人觀點來說,兩者都是很美味的,雖然胡辣湯不怎麼吃的習慣,但並沒有說的難吃那麼誇張。

其次就是窮人,現在我在廣州待著,也經常跑深圳,這些地方雖然很少見胡辣湯,但煎餅果子很好找,做法差不多,叫法不同而已,而且吃的人很多,尤其是早餐時候,很多上班族不願吃麵包,大多選擇這個,而學生尤其喜愛,在這其中,人群混雜,各色人等都有,裡面不乏窮人,但也不缺中產,而且很多飯店高檔餐廳也會做這道菜,不過是更精緻更好看,但終究還是煎餅果子。

最後,食物只是食物,在滿足人類生存的同時,因為有這種那種人類感情,所以食物又多了更多的含義,而王的說法,只是自認為的而已!


首先明確表示食物沒有窮富之分,反而王志安這一說法沒有藝術性。

煎餅果子在天津北京等北方城市非常流行,由於上大學時喜歡吃煎餅果子,所以至今仍是最愛,也許我們是窮人的原因吧!直至現在出差北京,仍喜歡到北京的一些老衚衕里找正宗的煎餅果子,如今這一小吃己不僅僅在北方流行,在南方依然受到歡迎。煎餅果子有一樣重要的東西,一是甜麵醬,一是炸的果子,看似簡單,實乃也挺複雜,這也許是大家愛吃的原因之一。雖然,這一小吃全國各地都有,但個人感覺北京的最為正宗,你說呢?

再說說胡辣湯,應該說是河南人的最愛,剛剛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三,儘管舌尖上三受到一些指責,但我感覺大家指責的是拍攝的思路和解說,對胡辣湯本身並沒有疑義。胡辣湯做為河南的小吃早餐,其實真正流行應該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隨著市場的發展擴散,以舞陽北舞渡和西華逍遙鎮為代表的胡辣湯迅速漫延,胡辣湯的絕配是農家油條和水,煎包。在河南吃胡辣湯,哪有什麼窮富之分,吃個胡辣湯還講什麼藝術?實在有點笑話,也許吾等缺乏技術。但無貶低王志安之意,也許他說這句話有一定的背景和前提,僅僅一句話進行討論,沒有任何貶低和攻擊之意。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近日,繼拋出「水煮驢皮——阿膠,就是個騙局」後,認證為「資深媒體人、微博簽約自媒體」的王志安先生再出驚人語:其實像胡辣湯、煎餅果子之類的小吃,很難說得上好吃。這些都是窮苦人果腹度日的食物,也根本沒那麼講究。其實大多數窮困地區的食物多如此,味道有特點,也有共同的文化記憶,但精緻性根本談不上,藝術性嘛,我認為就更沒有了。

1、王志安頻出驚人語

此言一出,有網友指出:王志安是瞄準《舌尖上的中國3》開上炮了,因為近期他頻出類似語言,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裝神弄鬼,果不其然,舌尖3也走上了這條路」、「舌尖上的——中藥」……

敢於直接給中國傳統文化下一個如此結論的人,還有什麼不敢說的呢?給煎餅果子、胡辣湯的定論,讓生活在「窮困地區」的廣大「窮人」們有點兒恍然大悟:敢情我們總是富不起來,禍首原來是煎餅果子、胡辣湯。

2、煎餅果子、胡辣湯確實不精緻

煎餅果子、胡辣湯是深具草根屬性的食物,加工快捷,成本低廉,不可能做得精緻講究。從誕生起,它們養活了多少百姓,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從山東、河南、天津、河北……廣大地區的都十分盛行來看,確實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認同。

在八大菜系裡,魯菜、孔府菜是官府菜;川菜是大眾化菜品,是「民菜」、「百姓菜」。但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三四天做一道湯的魯菜,相比於「灑上一把辣子都是一個味」的川菜,拋開口味、營養的不同,其實最主要功能就是果腹而已。

3、「窮人」食物是最美味的

對於王志安的高論,有網友說:我們還有多少人處於貧困線啊,你就嫌我們只滿足於果腹度日啦;我們才解決吃飽飯多久啊,你就嫌我們吃煎餅果子、胡辣湯了。別談什麼藝術,我們只知道:吃不上飯,連搞藝術的手都不舉。

所以說,「窮人」食物是最美味的!它讓人充滿希望的活著,為改變自己的生活奮鬥著。煎餅果子、胡辣湯里有家鄉的味道,充滿左鄰右舍說說笑笑的熱鬧,可以讓「窮人」們踏踏實實的睡覺。這就是傳承了千年的、最樸實的美味和幸福生活。

還有網友調侃道:王先生的上輩肯定不是窮人,從周朝起就是大官吧?改天「窮人」邀請王先生一起吃煎餅果子、胡辣湯,AA制。有約的嗎?舉個手……


王志安於2月21日 12:34 通過iPhone 7 Plus在新浪微博發文:

「其實像胡辣湯,煎餅果子之類的小吃,很難說得上好吃。這些都是窮苦人果腹度日的食物,也根本沒那麼講究。其實大多數窮困地區的食物多如此,味道有特點,也有共同的文化記憶,但精緻性根本談不上,藝術性嘛,我認為就更沒有了。那個七眼灶做出來的東西,那是相當難吃。」

胡辣湯是北方早餐最常見的湯類名吃,這個基本常識,作為籍貫吉林、生長陝西的「知識分子」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沒吃過。如果沒有吃過,那麼請站出來告訴我們,您吃的是什麼?如果吃過,那麼按照您的言論這是窮人果腹的食物,您是窮人。既然是一類人,言論里充滿了鄙視,這就是修養與教養的問題了。

胡辣湯的主要製作材料有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等。

截止目前為止,尚未得知哪個中國人不吃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中的其中一種。

既然沒有講究,為什麼可以傳承數千年,並且登上您工作的CCTV的舞台?

另外精緻、藝術兩個詞,我建議查詢一下新華字典,如果沒有理解清楚這兩個詞,建議多讀書。

精緻的北方名吃-胡辣湯,不是用七眼灶做的。

無論有錢沒錢,「窮」是最可怕的。


我覺得這一個之所以被熱炒,我相信是這一個叫做窮人食物這個名稱刺激了大家的脆弱的神經。似乎窮人吃窮人食物帶有些偏見。我看王志安的原文,我覺得他這種稱謂是沒有任何問題,也不帶任何歧視。

食物分為窮人食物和富人食物也可以。窮人食物講究的是裹腹也就是吃飽,而富人食物講究的是色,香,味等等。吃窮人食物不需要時間,狼吞虎咽更佳。要吃富人食物,需要的是禮儀,細嚼慢咽慢慢品嘗享受。

我先聲明我是一個窮人,我覺得我是窮人吃窮人食物也不覺得丟臉或被歧視的。相反很多美食,其實本來就是窮人食物,最後大家都喜歡吃。牛雜碎,豬肺湯,豬大腸,鴨頭,雞爪這些全部都是下腳料,這些東西當初富人都不吃的,全部都是窮人在那邊吃,但是到了最後窮人和富人都很喜歡吃。還有腌製品,臘肉等等也都是窮人食物。

如果王志安將這個窮人食物改成平民食物,或許他這一條消息就不會成為熱點了。而之所以成為熱點,是大家對窮和富這兩個字已經非常敏感脆弱。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種地方小吃都值得尊重,豬肉粉條、煎餅果子、蔥油拌面、白饃夾肉、胡辣湯等等地域性美食雖在米其林類所謂高大上餐館裡沒有市場,卻不妨礙它們始終是多少漂泊異鄉者夢寐以求的家鄉好味道。

如同老舍先生,和朋友歡聚,就好二鍋頭這一口,不愛茅台,更不得意白蘭地和威士忌。

還有蔣介石先生,偏愛家鄉鹹菜肉絲湯,雪裡蕻鹹菜清水洗過,斬成碎末和著肉沫下鍋,加水滾開直接上桌。

蔣、胡二位先生的飲食愛好,均是所謂窮人檔次,賣手腕子拉洋車者,小酌也喜二鍋頭,走街串巷販布頭者,同樣得意雪裡蕻肉沫湯下飯。

或許,這位得出胡辣湯不精緻結論者,比蔣、胡二位先生有更細膩的味蕾,畢竟以貧賤為依據評說食物藝術性的人,他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領會的。

其實,各地小吃的獨特性,就體現了它的精緻性和藝術性,以一己口味,結論一個地域性的傳統小食,總會難以服眾。


中國現在隨著個人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湧現了很多億萬富豪和企業家,名人。咱們先看看這個王志安是幹什麼的。

王志安,1968年4月21日出生,籍貫吉林九台,生長在陝西,先後畢業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1998年進入央視,先後從事記者、編輯和策劃等工作,2009年8月任央視專職評論員,2011年9月任《新聞調查》調查記者。王志安認為應敬畏市場,但不認為政府完全不能干預,主張監督政府權力,但反對用謠言抹黑。

原來他不是王侯將相之子,也不是權臣貴胄後代,何談這個窮字?何談窮人二字!人要發飄,後果很嚴重,央視出了不少有問題的主持人,不都處理了嗎?

再說說這段文字吧,滿滿地充斥著鄙視文化。中國互聯網上網友評論圈最活躍的說話方式,一開始是暴戾之氣,現在是鄙視文化,最多出現在汽車論壇,足球論壇上。

再說說食品吧,這個王志安,選擇性的點了胡辣湯,河南美食,煎餅果子,天津風味,卻不提北京的鹵煮火燒,炒肝,都是舊時老百姓吃的,因為他生活在北京,他能提嗎?但願他從來沒喝過胡辣湯,沒有吃過煎餅果子,這樣的話,他也是窮人了,那他那自認為高人一等的身份不掉價了嘛!此時,真佩服魯迅。

早其滅亡,必先瘋狂。走著瞧吧!


在俺們窮人味蕾里,你視為粗鄙的食物,也可以是既精緻又藝術。

說來慚愧,昨個剛剛,女兒很惆悵地說:沒有吃到胡辣湯。

心裡頭的那份不恣,那份悵然若失,似乎胡辣湯是多麼令她割捨不下的美味。

尤其是這姐兒也算是走南闖北見多食廣之人,就更讓孤陋寡聞的我,心癢難耐,簡接認為,胡辣湯確是美味。

現在好了。我可以直接拿王志安的觀點來批駁她,來鄙視她,來嗤笑她,來讓她為她的品味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哈哈。

胡辣湯在青島少見,我平時也不外出用餐餐,出差也是賓館的含早自助,胡辣湯這麼在某些人看來很俚俗的東西,一般也不上賓館的大雅之堂,所以,印象中,居然想不起胡辣湯的味道。但是,我對我女兒的眼光和口味是極信得過了,這丫頭自小便以在大街小巷尋美食為樂,無比堅定地相信美食在巷口在民間,藏在街角老頭老太太們的擔子里,籮筐內。所以,我堅信胡辣湯是一道民間美味。

果然,百度了一下,胡辣湯的主要製作材料有胡辣湯料、胡椒、辣椒、熟羊(牛)肉、羊骨高湯、麵筋、麵粉、粉條等。

好了,可以看出,這份湯里,集中了窮人對所有美食美味的夢想。

可以說它俗,但它指定很好吃。把這麼多寄託著老百姓美好期許的食材,混搭在一起,要想弄得讓你喝了還想喝,不用心不精緻不可能,不藝術,也弄不好。

煎餅果子,當是中國的漢堡,一種又當菜又當糧的簡易快餐,在匆匆忙忙的人流中,它有著裹腹神功,那個時候,我們無暇也無心追求藝術和精緻。所以,用這倆詞來點評,很像用點評公主裝扮的標準,去點評一個窮到賣身葬父的姑娘。風馬牛不相及。

在俺們窮人味蕾里,你視為粗鄙的食物,也可以是既精緻又藝術。


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真的是把一張好牌打得稀巴爛,滿屏不是與觀眾分享美食帶給人們的喜悅和滿足之感,而是節目組在自我臆想和毫無理由的貶損,叫人實在喜歡不起來。

第三季的《舌尖上的中國》豆瓣評分跌倒了4.6,這對於一部紀錄片來說已經是無法接受的爛了。

相比9.3和8.4的高口碑,第三季真得算叫觀眾失望透頂了。

影片除了對煎餅果子、胡辣湯這些大眾美食污名化,更是出現了很多常識性的錯誤,而導演和編劇都沒有精心求證推敲,自以為是地進行註解,引得觀眾厭惡不已。

我看過前兩季導演陳曉卿的美食隨筆《至味在人間》,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他對美食的了如指掌和對美味及生活的熱愛。

那種對事物領悟絲絲入扣的情懷,即便讓觀眾面對黑乎乎的油墨印刷字體依舊能口舌生津,不自覺地吞咽口水。

而第三季換了導演,整個風格就大變了,儼然是打著宣傳美食的口號在洋洋得意地顯擺自己對美食的見解,既沒有對食物的敬畏之心,也沒有與觀眾平等分享美食的意思。

如此自以為是,真叫人追不下去了。

簡單問題專業回答,專業問題趣味回答。關注頭條號:影迷也瘋狂,連接電影和你!


導語:好不好吃,是不是窮人吃的,我們看事實說話,不扯犢子!

王志安說「其實像胡辣湯、煎餅果子之類的小吃,很難說得上好吃。這些都是窮苦人果腹度日的食物,也根本沒那麼講究。其實大多數窮困地區的食物多如此,味道有特點,也有共同的文化記憶,但精緻性根本談不上,藝術性嘛,我認為就更沒有了。那個七眼灶做出來的東西,那是相當難吃。」

  • 針對王志安的說法,我們不去探究什麼好吃不好吃,就拿事實說話!

  • 案例一:美國所示紐約街頭賣煎餅,老外吃了中國地道煎餅「無法自拔」

紐約又多了家「老金煎餅」,地點位於紐約下東城,主打垂涎欲滴、外皮軟嫩內里焦酥的煎餅果子,也被稱為「蛋餅」、北京街頭薄餅。其中綠豆粉、雞蛋、香脆餛飩、香蔥、芝麻、海鮮醬和秘制麻辣醬必不可少,吮指飄香。

  • 案例二:國外街邊做煎餅果子居然比中國還火爆 賣到35元一個

有老外拜師學藝把煎餅果子帶回國了,又花了好幾個月鑽研改良,現在美國開了個煎餅果子路邊攤,而且比中國煎餅做的還要火爆,除了傳統的味道以外,還開發了豪華版的鴨肉和叉燒新口味,價格賣6美元(約36塊RMB) 一個!

  • 案例三:紐約flying pig煎餅賣到火爆

從紐約學校藝術系畢業的中國姑娘Yolanda Lee和Dolkar Tsering,遍訪中國北方各大城市路邊攤尋求煎餅的真諦。最後改造這輛小黃車,在紐約賣起了flying pig煎餅,她們每天賣出150-200套煎餅果子,8美元的價格是北京10倍。

最後,筆者不禁想問這樣的案例,你覺得煎餅果子,胡辣湯還是窮人吃的嗎?還是難吃的嗎?


推薦閱讀:

方舟子和王志安的官司誰會勝?
王志安指控方舟子詐騙安保資金,為什麼不直接舉報和起訴方舟子,反被方起訴名譽侵權?

TAG:煎餅果子 | 王志安 | 美食 | 胡辣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