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後我們的東西會成為文物嗎?


和另一位答主@八磚學士 意見不同,我認為幾千年後我們的東西必定會成為文物。

因為問題的前提是幾千年後啊。幾千年,那是什麼概念?能夠穿越這麼長的時間,呈現在後人面前的東西,必定是萬中無一,中彩票都比不上的運氣。這麼珍貴,能不被後人當做寶貝一樣看待嗎?那必須是文物啊。

挑個小的數,就拿兩千年來說吧,兩千年前那是西漢時代,你去湖南省博物館看看,馬王堆挖出來的哪一樣東西不是文物?別說人工製品,就是來自天然的隨之出土的水果穀物,也照樣是文物。為什麼?因為它們也承載了當時的信息,能夠讓後人了解當時的農業發展水平和日常生活狀況。

要是走了狗屎運,兩千年後真有今天的蘇泊爾電炒鍋出土,那絕對是一個了不得的考古大發現。我不是說反話,你想想,從電炒鍋的形制上,你可以推斷當時人們的烹飪和飲食習慣;從材料上,你可以了解兩千年前材料工業發展到哪一步,通過研究那一層薄薄的塗層究竟是什麼,你可以了解當時的工業水平;再結合文獻材料,包括之前出土的電炒鍋的產品說明書,你可以獲得當時製造業和商業的很多信息。這些都是無比珍貴的知識,所以一個承載了如此豐富信息的蘇泊爾電炒鍋怎麼會不是文物呢?

現在我們都知道在西域出土的流沙墜簡是很重要的文物。但你們知不知道當時那些竹片是寫廢了的草稿,有一部分其實是被當做拉完屎刮便便用的手紙呢?知不知道出土這些竹簡的地方其實就是個當時的垃圾堆呢?別以為這些我們今天看起來很普通、很瑣碎、很不起眼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它們記錄了人類社會的信息,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價值。

有一本老書叫《垃圾之歌》,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完你就會知道,在考古學家眼裡,一個古代的垃圾堆有多寶貴,它們就是寶藏。


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迹。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第三,必須反映當時時代的具體歷史文化、知識信仰、科學技術等的。

文物,在中國最早是指禮樂制度。《左·桓二年》記載:「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在宋代,形成了與現代所謂「文物」意義相近的文物含義。宋代皇帝大多數是具有相當文化藝術修養的,加之市民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發達,使得「文物」受到人們的重視。宋代徽宗趙佶、歐陽修、米芾、趙明誠等都是「文物」大家。他們多數是搜集鑒賞古玩字畫以及古器物等,這和現代意義上的「文物」已經有相似之處了。

文物價值一般包括文物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特殊的商品價值四類。文物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文物價值的認定是一個主觀的過程。文物的價值產生文物的作用。

並不能認為幾千年以後,我們使用過的任何東西都可以使文物。試舉一例:

如果按照什麼都能是文物的話,那麼蘇泊爾電炒鍋也將成為文物,其考古報告大概應該這樣寫:

今墓葬出土中有一器物:鐵制,表面有塗層(成分不明),圓形,有柄。配有一蓋,蓋上有紐,玻璃器材質,圓形,蓋上有一小孔。

蓋上有SUPOR標誌,查《上古音韻漢字對照表》,對音為:蘇泊爾。

考:泊,又通「伯」,讀如「霸」。考當時北方有大國曰蘇聯,與美利堅爭霸世界,故蘇聯又稱「蘇霸」,寫成「蘇泊」。「爾」,蘇聯之最後伯仁熙天德稱戈爾巴喬夫,「爾」或即戈爾巴喬夫之徽號也。故「蘇泊爾」,即蘇聯伯仁熙天德戈爾巴喬夫之私器也。

是不是看到這裡既好笑又絕望啊?

但事實上,這些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文物的確定,必須是跟當時的社會階層、禮樂文化、知識信仰等多種因素結合起來才能判斷。所以不是所有的生活器都能成為文物,不然這個世界上文物就太多了。

因此,文物必須經過鑒定,所謂文物鑒定是指對文物進行鑒定,選擇標準器是最基本的方法。通過全面歸納總結標準器物特徵,明確其時代特點和風格,從而來確定某件文物的時代。才能確定其價值。


感覺應該是擔心我們人類還能把地球折騰幾千年么???

看 這麼藍的天空 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回??


推薦閱讀:

風雨人生寫春秋,如何對上聯?
當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西方文化?
關公雕像為啥都是閉著眼了?

TAG:文物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