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美術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和張大千,誰更厲害?


他們三人都是中國現代影響重要的國畫家,無法比高低,都是站在頂峰上的,我們只能仰視。

張大千的藝術前半程是不停地學習吸收所能接觸到的傳統繪畫藝術,從石濤到宋元繪畫,還花很大功夫臨摹敦煌壁畫,有深厚全面的傳統繪畫功夫,又善交際,會宣傳自己,收藏很有眼光,早早出名,當年和傅儒,吳湖帆齊名,所以有南張北溥和後來的北張南吳之稱,他也很尊重二人,他說"……若言山水,則有吳湖帆在,我豈敢",他早年做假功夫很響,畫石濤騙過陳半丁,以宋紙仿梁楷筆法畫睡猿圖騙過極具鑒賞眼光的吳湖帆,吳高價買進與好友葉恭綽兩人題跋,後來才醒悟過來,又高價轉手日本古董商。張大千的山水.仕女,花鳥,佛像,書法,那一項都拿得出手。他藝術的後半程,去世界轉一圈,尤其晚年巴西居住期間,搞出了潑彩畫,為中國畫增添了新的表現手法,當時一方面眼疾,無法再畫細緻的畫,再是受世界現代美術影響,也是為了生活,需打開國際藝術市場,他的潑彩畫是從傳統中創新,純粹是中國畫,這一創新使他從守成型畫家變成開拓型畫家,看過關於他如何畫潑彩畫的介紹,其實是很難畫的,一幅畫需數天才能完成。

嘉耦圖,1.59億元,

愛痕湖,1.008億元,

仿巨然晴峰圖,7280萬元。

齊白石,是從下層工匠,一步步努力最後成為一代大師,他的畫風數次變化,是根據自己的功底,也是根據市場受眾的需要,繼承八大.吳昌碩大寫意的優點,作品在繼承傳統同時具有現代性,他的墨葉紅花,寫意花卉與工筆草蟲的結合,特別是他創造的蝦蟹畫法,符合人們的審美觀,他可能是中國百姓中最具知名度的畫家。

花鳥四屏,9200萬元,

花鳥工蟲冊,9520萬元。

徐悲鴻,出國留學將歐洲的繪畫技法和寫實理論帶回中國,進入學校的美術教育,使中國繪畫步入現代,是現代美術教育奠基者,齊.張是紮根傳統而創新,徐則以新體系改造舊藝術,對他評價有爭議,但在中國建寫實主義體系非別人能比,就他的國畫來說,還是源於傳統,看他的國畫,尤其是馬畫,完全是中國畫,而有的國外回來的人則是以中國宣紙畫西畫。

奔馬,1035萬元,

九州無事樂耕耘,2.66億元,

東方皋,8900萬元。

最後,不能忘記其他幾位現代國畫大家,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有重要影響的大師。


謝邀,馬兄!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這個問題比較有趣,說難,也不難,我們先來解決不難的,再嘗試給難題做個個人觀點的結論。

如果要說中國美術史權力榜,徐悲鴻當仁不讓必須上榜,但如果評價美術大家,徐悲鴻與齊白石張大千差的就不是一個身位了。大家心目中的徐悲鴻,是奔馬。中國從唐代開始,畫馬名家輩出,如:曹霸、韓干、韋晏、陳閎,李公麟(李龍眠),趙孟頫,郎世寧等,唐馬肥厚健壯從容自信,顯見我大唐風貌,宋馬勻稱優美,元馬肥壯無神,

清郎世寧雖然不是中國人,畫馬卻能體現當時中國文人的氣質:奴性和緘默,如同弄臣。徐悲鴻的馬在那個時代,體現了那個時代最需要的民族狀態和精氣神:積貧積弱、不甘為人宰割,雖不勝亦當奮發做困獸之鬥。可以對比一下以上中國畫中馬的作品,無論從勾形的準確性、畫作氣質的典雅和色彩的均衡感,歷代下來,徐悲鴻的馬最弱。但那個時代,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馬。或許你要說這與美術專業無關,那麼好吧,其實徐悲鴻的美術專業能力本來不能躋身一流,他的畫種當中,油畫是本業,中國畫算玩票而已。本就不強,還要玩票,怎麼當得起與齊白石張大千抗衡?如果要說油畫,拿徐悲鴻先生的成就搬到當時世界畫壇去,也就是新秀而已。故而首先剔除。不過不要太過分,如果要說中國近代頭號美術教育家和領袖,這可沒說錯,整個現代中國美術教育體系都得利於徐悲鴻,慧眼識才發現並推舉了齊白石、傅抱石、蔣兆和、吳作人和黃胄等一大批爾後成為中國畫壇的大師級人物。可以說他是中國近代美術教育奠基者。

還是說回作為美術大家本身的領域吧。

難題來了,張大千與齊白石二先生就真的不好比了,或許留待100年以後會更容易出客觀的結果。近代中國畫壇拍賣史就是一個張齊爭霸的歷史,拍賣價屢創新高。

張大千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可以說後無來者!張大千不太擅長「徐渭,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等等大師所開啟的寫意花鳥,這是他的唯一軟肋,而這恰恰就是齊白石最擅長的!張大千在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青綠山水),人物(張大千的人物畫有二變:30歲之前研習明清人物畫傳統,風格委婉俊秀;1941年前往敦煌臨摹隋唐人物壁畫,風格大變,所畫人物氣勢恢弘,色彩艷麗,盡顯盛唐遺風),花鳥(主要是工筆設色)都非常有成就!但不管張大千怎麼變,都是中國文人畫傳統和主流審美觀的繼承者和集成者。或許加上黃賓虹先生,張黃就是一次中國畫數千年技術、技巧、審美觀念的一次大集合。齊白石先生不管那麼多,文人畫傳統繼承之後就甩掉,直接承續梁楷這一隻大寫意傳統,將揚州八怪開創但並沒有完成的格物+寫意的路子一衝到底,以此開宗立派、光罩後學。

以上分析關係到很多美術專業知識和中國畫史發展源流梳理,作為不夠專業的評論者,我們可以聽聽一位專業大師的評論,生動而有趣。

說畫畫兒說到畢加索分量夠不夠,還嫌不夠就找上帝去。其實對現代與後現代畫壇,畢加索就是上帝。

畢加索特別讚賞和推崇中國的國畫藝術,畢加索說過:「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第一是中國人有藝術;其次為日本,日本的藝術又源自中國。」

《張大千傳》記載,畢加索對張大千說:「張先生,你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我不敢去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如果我對姜昆先生說:姜先生,您的相聲不錯。但我不敢說相聲,因為有了郭德綱……這算是找抽呢還是作為上帝面對土地公表達對如來佛的敬仰?顯然在畢加索的眼裡,沒有張大千,只有齊白石。1956年6月張大千拜訪畢加索,畢加索搬出五本畫冊請張大千指正,全是畢加索用毛筆水墨畫的中國畫,都是模仿齊白石的筆觸和畫風。並贊道「中國畫真神奇。齊先生畫水中的魚,沒一點色、一根線畫水,卻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蹟。……有些畫看上去一無所有,卻包含著一切。」

藝術,本就是如此神奇,假如時光能夠倒轉,讓梵高同時看到齊白石和張大千的畫,梵高一定不斷臨摹齊白石,因為他連浮世繪都臨得不亦樂乎,愛的就是這個調調兒。浮世繪的那種寫意+明麗的風格,當然與齊白石更接近。

所以,說厲害,我們沒法得出結論了。現代中國美術到底往哪個方向走我們都看不清,陳丹青都可以放下畫筆去當憤青,可見畫畫兒的都在困窘中。必須承認張、齊二位都是五百年不遇的美術大師。又或許,過了一百年,大家不說張齊,卻只說黃賓虹了,這個概率還不低。

附上點兒,或可做結論,齊白石先生可不只是畫畫兒啊(奸笑、狂笑、獰笑中……),白石老人不單是畫壇巨擘,還是書法大師、篆刻宗師、金石專家,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億元人民幣創造了近現代書畫拍賣紀錄並保持至今,而且,而且……手裡還捏了一個83歲生孩子的世界紀錄……張先生!張先生!別跑哇!!!!!!回來!!!!!!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敬請點贊,春節碼字,倍感溫情!


我是一人。三個人畫和人都相差很大,但是各有各的厲害。

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綜合實力最強,張大千。

最受人民喜歡的國畫畫家,齊白石。

新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徐悲鴻。

這三個人都是性情中人,他們都有一些私生活的段子。他們的畫,是讓他們一直留在我們記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

下面說一下這三位大家,內容有點長。

張大千,五百年一大千。

五百年一大千,這句話是徐悲鴻說的。

我從三個方面簡答說一說:

畫功卓絕,海內無偶。血戰古人,海外揚威。因緣際會,不忘初心。

畫功卓絕,海內無偶。

這一句是說,張大千年少成名,自成名之後,直到去世,就是當時中國畫的巔峰,各個方面的巔峰。

如果只是山水畫,當然不能稱為「海內無偶」。張大千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任何細分都是最強或者最強之一。

中國傳統繪畫,張大千都會,而且不比誰差。

下圖張大千仿八大山人。

血戰古人,海外揚威。

血戰古人,現在有一些人也在說,不過只是說說。但是像張大千年少成名,已經冠絕天下。有實力還能繼續學習的,這隻能理解張大千真是喜歡畫畫。

海外揚威,張大千在上世紀,讓中國傳統繪畫出現在國際舞台。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自張大千去世以後,沒有後來者。

現在中國畫,越來越不像中國畫,這個和徐悲鴻有一點關係,下下一篇再說。

畢加索和張大千,兩個人很像。年少成名,成名之後還能繼續精進。

因緣際會,不忘初心。

他人生中有三十幾年一直漂流,在地球各個地方生活。印度、美國、巴西等等。在巴西一住就是17年。

張大千人生還與敦煌結緣,很不少人覺得張大千毀了敦煌。

但是我個人覺得:當時很多畫家都去了敦煌,真正讓敦煌成為一個畫派,學派。讓後來人重視起敦煌,張大千很大的力量。而且在張大千去世之前,他也把他的自己臨摹的很多敦煌壁畫,還給「敦煌」。

這些藝術家,都有各自的貢獻,我們不要太過於比較。有人提問,我也小心的回答。

齊白石,人民藝術家。

這次簡說,我們換個角度說。看看齊白石先生一些奇怪的段子。

齊白石=國畫,國畫=齊白石。

有些人心中的想法就是這樣的。

比如有個這一點段子,齊白石的「坐畫」。

1936年,很多貧困孩子拜齊白石為師,白石老人賣畫貼補學生。齊找來倆調皮孩子脫去褲子,在屁股抹上墨,在宣紙上坐一下,就印出兩墨團,一口氣能坐20張,齊便笑眯眯地提上筆,加上幾枝斜莖和荷花,再在墨團勾上筋絡,題上詩詞,晾乾蓋上印章,便讓學生去賣,學生稱之「坐畫」,拿上市便被搶購一空。

這個段子,畫面實在太誇張。抱著個孩子,用孩子的屁股作為繪畫工具。

哎,這到底是喜歡齊白石,還是在黑齊白石。

既不雅觀,也不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這個就不要信了。萬一有人真有「坐畫」。信的人多了,那就要漲價了。

如果真的喜歡白石老人,多一些真實,就行了。不要吹捧成這樣。

斤斤計較,到9.3億的畫。

去年齊白石的《山水十二條屏》,白石老人並不擅長的領域,傳統山水畫。拍出了價格最高的中國藝術品。

9.3億,其中的四條屏。

白石老人,一直比較的節儉,比較的價格公道,很早就一幅畫多少錢,明碼標價。但是齊白石先生的山水畫,能夠賣的這樣的價格,真是讓人覺得,白石老人的魅力太大了。

要說齊白石的山水畫,真的不值這個價,但好像,中國當代畫家,除了張大千和齊白石。以外都承受不了這個價。

不過下次要有大作品,能不能找擅長的領域。白石老人的山水畫,真的不夠好。

人民的藝術家

齊白石贈毛主席的國畫《鷹》,作於1941年

人民藝術家是一個稱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

徐悲鴻:新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

徐悲鴻的履歷

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徐悲鴻先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是著名的四大校長。民國時代美術高校校長,他們分別是私立蘇州美專(合併為今南京藝術學院)校長顏文梁(1893-1988)、中央大學藝術系(今南京師大美術學院)主任徐悲鴻(1895-1953)、私立上海美專(合併為今南京藝術學院)校長劉海粟(1896-1994)和杭州國立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校長林風眠(1900-1991)。

林風眠的學生,也是徐悲鴻的同鄉,吳冠中先生和徐悲鴻先生有過很多接觸。

吳冠中先生又有一個新的話題。

吳冠中:徐悲鴻是「美盲」。

中西繪畫能不能融合?

徐悲鴻先生,在1932年搜集一些中外作品編寫《畫范》一書。

1939年3月抗日戰爭期間由中華書局在昆明出版。其中,序文題為「新七法」。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四書:經史子集。我個人認為中華書局出版的版本是最好的。

因為是結合,中西繪畫總結出來的,新七法有中英文對照如下:

1、位置得宜(Miseenplace)

2、比例準確(Proportion)

3,黑白分明(Clair—obscur)

4,動作或姿態天然(Mouvement)

5,輕重和諧(Balancedelacompoisition)

6,性格畢現(Caractere)

7,傳神阿堵(Expression)

我個人認為,徐悲鴻先生不是美盲,但是他把中西藝術結合的方式,我是質疑的。

大家都知道徐悲鴻先生畫馬,很多人學。

徐悲鴻先生天資聰穎,他講中西結合的方式還是比較客觀。他知道有一個界限。

西方繪畫,要學解刨學,學肌肉運動。因為徐悲鴻先生的地位,很多人開始甩開膀子中西融合。

蔣兆和先生是推動水墨人物畫的重要人物。他所畫的人物畫如下。

像不像,像。

但是,這完全是西方繪畫啊。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不是用了水墨毛筆就是中國畫。中國畫的工具和顏料,不適合西方繪畫的那一套。表現力而言,西方繪畫的方法不如直接西方繪畫的工具和顏料。

這就有點本末倒置,我想徐悲鴻先生肯定也不是這麼想的。發展中國傳統繪畫,不是用毛筆墨水,用西方透視,還有高光等中國傳統繪畫沒有的技法。不止我在質疑這一點,很多人也質疑,這些年中國傳統繪畫,跑偏了。或許這才是吳冠中先生說,徐悲鴻先生美盲的原因。

我的觀點:如果一個人學山水畫。練書法比畫素描重要很多。可是現在藝術考試,先畫人體素描,再進國畫從零開始學山水,花鳥。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確實不如西方的比較能夠量化。現在中國人的審美,有不少也不能接受我們的傳統繪畫。如果專業學中國傳統繪畫的,臨摹古人才是關鍵。拿毛筆當油畫筆,就是改革和創新了。

徐悲鴻先生是很聰明的,而且他真的喜歡中國傳統繪畫,不會這麼生搬硬套。繼續下面一個故事。

八十七神仙卷,悲鴻生命。

徐悲鴻先生,生平最喜歡的一幅畫,毫無疑問是《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鴻為了這幅畫,不惜傾家蕩產買畫,不惜冒著炮火救畫,被盜也不喜歡又傾家蕩產贖回。徐悲鴻也用悲鴻生命來形容這幅畫。這幅畫是有爭議的,是不是吳道子,還是後人臨摹,還是只是某個畫的一部分。

這是一幅,中國傳統繪畫,白描作品,技法優秀。徐悲鴻先生對這幅畫如此的看重,悲鴻生命。徐悲鴻先生是非常熱愛中國傳統繪畫的。所以我覺得之後有些畫家,東西方結合,只是用毛筆取代油畫筆,用西方繪畫基礎,肯定和徐悲鴻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徐悲鴻先生肯定不是美盲,只不過使命感太強,社會地位也必須做出些變革。很多事情後人曲解了他,他還是非常喜歡中國傳統繪畫的。

喜歡傳統繪畫,還有一點就是,徐悲鴻先生也是齊白石先生一生中最大的伯樂。

畫馬識馬,伯樂

徐悲鴻先生善畫馬,我們常用的國產的馬利顏料封面也是徐悲鴻先生的畫。

徐悲鴻先生也是良駒的伯樂,齊白石先生有現在如此崇高的地位,徐悲鴻先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個徐悲鴻三請齊白石的故事。1929年徐悲鴻三請齊白石教書,當時齊白石遠遠沒有現在這樣的地位。

再看一下之後徐悲鴻的履歷

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齊白石和徐悲鴻接觸,並且一直留在祖國大陸,張大千就不在大陸,這給齊白石帶來了巨大的名譽。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

但是,國家的人民藝術家齊白石,從木匠到巨匠。齊白石一定要遇到徐悲鴻這個伯樂。

有才是容易成名,但是成大名,青史留名,那不是有才就行。能夠獲得相當重要的社會地位,這個不是僅僅靠個人才能能夠得到的。

綜述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的小段子非常多。他們的畫,是讓他們一直留在我們記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這些匪夷所思的段子。

在寫張大千和齊白石,有些人評論就關於他們私生活的問題。徐悲鴻也有私生活的故事。

讓人覺得厲害的,留名的人物,也是人。不需要用哦,他們原來也是這樣平衡自己的內心。更不要一邊想著,嘴上討論著齊白石先生想要取非常年輕的女子做老婆的段子,看啊到我在評論齊白石的山水畫,並不是很優秀,好像我不應該說。這樣是前後矛盾的,稍微客觀一點。

不喜歡一個人,可以試圖了解他(她)。

喜歡一個人,一定要非常了解他(她)。

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誰厲害,厲害的問題,你我他會各有所好。。

但如果想學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這三個人,張大千是最好的選擇。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謝謝邀請。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評價這三位大師哪個厲害,真的不太好下結論。他們三位各有成就,影響和貢獻。

張大千先生,三人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畫家。張大千先生在繪畫上最大的成就是開創了潑彩畫法,這是極具獨創性的。另外,張大千先生臨摹古畫的能力超強,幾可亂真,靠著這種能力曾維繫自己的生活。

張大千先生最具傳奇色彩的經歷是曾被土匪綁票上山寨,居然在土匪窩做起了文書,而且又毫髮無損的回來了。這在傳統文人里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齊白石先生,三人中最具傳統文人氣的畫家。說白石老人是最具傳統問人氣的畫家是因為其提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的具有傳統文人畫的造型觀。

齊白石先生出身寒微,早年為維持生計做過木工,後靠著對繪畫的滿腔熱忱,最終成就一國畫大師,這在其他兩人中是最難能可貴的。

徐悲鴻先生,三人中美術教育的先驅。徐悲鴻先生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教育巨子,他對中西方的審美和文化差異進行了比較,提倡對民族藝術加以取捨、改良,形成了自己的藝術改良理論:「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此理論對中國繪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徐悲鴻先生獨具慧眼,在中央美術學院任院長時曾不顧他人反對,堅持聘齊白石先生到央美任教。

張大千先生作品欣賞

齊白石先生作品欣賞

徐悲鴻先生作品欣賞


應該說各有各的厲害。我是千千千里馬。我們分別說說齊白石、徐悲鴻和張大千。

三人當中齊白石是年紀最大的,我就從齊白石先說起。

齊白石純粹一個草根,家裡是祖祖輩輩的農民。讀書不多,但是為人非常勤奮努力。起初學習木工,後來做細木工,也就是雕花木工。

做這個活掙錢多一些。齊白石在這個崗位上非常努力,活幹得很漂亮。

這是齊白石的美術啟蒙。齊白石接受的木雕美術,完全是傳統的明清民間藝術。

齊白石27歲那年被當地以為文人胡沁園看中,學習繪畫與詩歌。

這就算是齊白石正式的進入中國畫學習。

與齊白石不一樣,徐悲鴻出身於一個農村學者的家庭。他的父親徐達章的文學造詣,繪畫水平也有相當水準,起碼也是一個合格畫家了。所以,徐悲鴻,不但從小就受到繪畫的熏陶,也較早接受了傳統的國學文化。徐悲鴻後來的繪畫成就與他的啟蒙教育是分不開的。

張大千是最富有的一個畫家。雖然張大千的父母一輩還不是很富有,但是張大千的幾個哥哥都很有出息,有經商的,有做官的。所以,家裡就把張大千送到日本去學習印染了。因為張大千家的經營的一個公司與紡織有關。

張大千,從小就聰明好學,人也有一種豪氣。這傢伙到日本學習,一句日語也不懂,就花錢請一個日本女孩做翻譯。

但是,張大千從來不去思考家裡是生意怎麼做。他就是要學畫畫。這樣,家裡那他沒有辦法,就送他到上海學習。拜李瑞清學習書法中國畫。

幾年以後,張大千在上海開始自己的繪畫生涯。

張大千在上海為了掙錢,能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造假畫騙錢,然後又說這畫是假的出名。

張大千的這法兒真管用,於是他很快就名利雙收。

這三個畫家誰厲害?

從總體來說都厲害。只是他們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不一樣而已。

徐悲鴻主要在現代美術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第一次引進了西方的那一套美術教育制度和考試製度。

齊白石主要在創作上對現代中國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齊白石由於是一個長輩,也不大善於社會交際,但是,拜師學畫的人,從高官到平民都有。所以,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創作。同時,齊白石的繪畫思想也達到了歷史上最好,把中國畫的寫意,怎麼寫,說得清清楚楚。

他最著名的一句話理論就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張大千主要是自由職業者。新中國成立以後,旅居國外,進入新的創新時期。

張大千早年是學古畫,晚年創造了潑彩山水畫。

他們三人的文化結構也不一樣。齊白石是純粹的傳統文人畫基礎上創新。

徐悲鴻是中西合璧的實驗。

張大千是固守中國文化精神,雖然遊歷世界,卻有一塵不染之純。所以,他晚年的潑彩畫,中國畫的神韻更精彩。

他們的貢獻和成績不同,但是,他們合起來構成了中國近現代繪畫發展的基本趨勢。


謝謝邀請。這三位美術大家,雖然都畫國畫(水墨畫),名譽都蜚聲海內外,但是成就還是有區別的。

1.徐悲鴻,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首先徐先生不是反傳統的。他提倡「盡精微,致廣大。」並把素描作為造型的基礎納入教學體系,一直延續至今。他主張改良中國畫,並注重培養人才像傅抱石,吳作人,李可染,蔣兆和,等等都許多名家都受到過他的教誨。

徐悲鴻奔馬圖

徐悲鴻醒獅圖

2.張大千潑墨重彩傳奇一生。

張大千的藝術與徐悲鴻迥然不同。他的潑墨潑彩作品:不僅大氣磅礴,渾然天成,而且筆精墨妙,氣韻生動。他在山水,人物,花鳥,走獸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

張大千潑彩桃花源記圖

3.齊白石紅花墨葉,雅俗共賞。

齊白石的主要成就在花鳥草蟲上,這點是前無古人的。他的「妙在似與不是之間」道破了中國畫的真諦。

齊白石的蝦蟹圖

齊白石的蘭花圖

4.這三位大家因人生境遇不同,對藝術的觀點不同,但都成就斐然。藝術這東西,沒有精準的標尺去衡量。現在不是還有人在「噴」這三位大家嗎?

一點拙見,不喜勿噴。


首先謝謝邀請


這三個人大概算得上是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最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用到藝術範疇上就更加難以判斷了,試想如今一隻會畫畫的豬都可以稱為藝術家。可想而知人類在這種抽象藝術上的不可理喻。

不過拋開我們前面所說的話。

我們至少要多少了解這三個人。


齊白石在繪畫界最出名的一幅畫莫過於那半隻蝦,可以說如此巧妙的處理方式真的驚為天人。

老齊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第一次看到這話,不由讓我想到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簡直是一種帝王氣象的感覺。

老爺子這輩子挺傳奇的。83歲生孩子,85歲要續弦,92歲仍喜歡看漂亮美眉,95歲吵著要結婚。可以說值了

他愛畫畫,沒事時就喜歡畫畫鳥啊、蟲啊、魚啊,這種貼近生活的東西。其細膩與傳神程度的確首屈一指,別無分店。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

富有生氣與創造精神。


而說到徐悲鴻,我想沒人不知,其畫的馬,在古董界可謂是天價難覓。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留學於法國。把西方繪畫技術融入中國畫中,拓展發展了中國畫壇,相比於老齊,徐悲鴻更加善於繪畫上流教育領域的畫作,

我們拋開徐悲鴻纏綿悱惻的情史不談,老徐對於中國的影響應該高於老齊。有人說徐悲鴻是中國百年藝術史上「丹青巨擘、教育巨子」

為了紀念和弘揚徐悲鴻先生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巨大貢獻,設立了全國書畫院系統最高美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但我對徐悲鴻的了解還是停留在他的馬上。


張大千善於畫山水、花鳥和人物。不過在花鳥寫意上為其軟肋,而這恰恰是老齊擅長的東西。在現代藝術界,張大千或許是成就最高的國畫家。他不僅精通山水、工人物、善花草,還能書會鑾。因其開創了潑墨與潑彩的藝術風格。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張大千臨摹功力很強,因作偽水平極為高超,他甚至贏得一個「石濤(明末清初「四畫僧」之一)復生」的稱號——他仿石濤的畫可以假亂真。所以很多時候,張大千的假畫比他的真畫更加出名。

張大千骨子裡有重投機分子的影子。那種市儈與狡詐,是齊白石所不喜的。他面壁敦煌三載,譽毀參半;他曾獻毛澤東《荷花》,亦為蔣介石繪《松下高士》;他當過土匪,卻還要講究一個風雅;他做和尚,卻不肯受戒;他造偽畫,又自曝家醜;他執教鞭,又拂袖而去。


因為擅長繪畫的領域不同,所以優點也不同。

齊白石是野路子出來的,而徐悲鴻受過專業的畫畫熏陶。張大千雖然也相對專業但他更喜歡遊歷。

三個人就貢獻來說,徐悲鴻要高於齊張兩人。

不過齊白石在對中國畫的領悟上高於徐張二人。

張大千對於國畫的拓展要強於徐齊

中國畫家,往往追求一個寫意,即是傳神。如今往往一個成名的中國畫家一生也就畫一種東西。

我就聽聞一個畫家專門畫毛主席的背影。只是用毛筆簡單這麼一拉,名言的人一看就會知道那就是毛主席的背影。所以國畫有時候就是正面神奇。


作為一名從藝數十年的畫家和寫意花鳥畫教授,我眼中的齊白石、徐悲鴻和張大千三位都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三座大山,他們對中國近現代繪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論是歷史地位還是藝術成就都是無可非議的,他們各有所長,都有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三位大師擅長的藝術領域也都不一樣,如果硬要將他們做一個排名比較,那我只能從自己擅長的國畫領域來分析,從各項綜合能力來說,我認為齊白石是三人中最好的,他在自己涉獵的山水花鳥等多個國畫領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和造詣,這是明顯優於其他兩位的。其次就是張大千,無論是國畫的山水還是花鳥畫,張大千都比深受西方美術教育影響的徐悲鴻略勝一籌。最後,說到徐悲鴻,他的擅長領域相對少一些,人人知道他畫的馬好,但他的水墨人物也是不錯的。


這話不能這麼問,這三個人各有特點,都是天下奇才,不知你說的歷害的是指什麼?是指影響力,還是指畫價。若說影響力,三個都差不多,可能徐悲鴻名氣大些,齊白石的知名度有時比徐的還高。張大千也是盡人皆知的。我都很難說,他們三個人誰的影響大。要說畫的水平,以中國畫來論,齊白石水平最高,其次是張大千,最後是徐悲鴻。若論油畫,當然是徐悲鴻第一,最歷害,因為,齊與張都不會畫油畫。徐悲鴻是全才中西畫都能畫,齊與張都是專才。當然,若要說中國畫中人物,山水,花鳥來說,齊與張也都是全才。若要是論畫價,這三個人,不同時期,有時他超過他,有時他超過他,從歷史的拍賣結果來看,好像齊白石賣的最貴,一張就賣2個多億人民幣。張與徐單張作品還沒有賣這麼貴的。通過這幾點比較,你說誰歷害,我覺得都很歷害。

上面徐悲鴻的照片搞錯了,這個人叫張祖英,不是徐悲鴻的圖片。


這三人中自然是齊白石,張大千前期只是抄襲,後期潑彩山水才算有所建樹,徐悲鴻書法功力不行,所畫叫中國畫都很勉強,油畫倒是不錯。齊白石有幾個創新:一、無物不可入畫,打開國畫廣闊天地;二、篆書入畫,力可扛鼎;三、鮮艷用色,突破國畫用色典雅的傳統;四、構圖也很巧妙;五、極工與大寫意結合,之前的工兼寫都是兼小寫意。


推薦閱讀:

生活中不經意出現的,齊白石都給你畫了出來
齊白石:寥寥數筆,吉慶有魚
百年巨匠-齊白石
齊白石33幅「柿柿如意」,送給大家!
齊白石:30年前我看徐渭的畫,30年後我看你的畫

TAG:張大千 | 齊白石 | 徐悲鴻 | 美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