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預防低血糖?


大多數糖尿病病人都是在一味的「不管不顧」的降血糖,緊緊盯著自己的血糖數值,低了就吃糖,更有甚者連主食都不吃了,還有的居然在不吃飯的情況下就去盲目吃降糖葯!

接觸過這麼一位糖尿病病人,有一天她突然跟平台的醫師說,感覺自己頭暈噁心。讓她趕緊測了一下血糖,結果顯示的血糖值是2.1毫摩爾/升 !我們醫師趕緊讓她吃了一點東西,好轉之後問了她你今天幹什麼了?沒吃飯嗎?還是運動量過大了?李女士說中午沒有吃飯,然後就吃了降糖葯!

首先,面對低血糖,我們要有一個防重於治的心態,一旦發生低血糖會給患者的健康以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低血糖要及時發現,立即治療。糖尿病病人一般都需要終身用藥,嚴格控制飲食,只有在低血糖發生時可以食用能讓患者迅速脫離低血糖狀態的食品,甚至是糖果以至白糖或者葡萄糖粉。嚴重者,特別是已經或者即將發生低血糖昏迷者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其次,糖尿病病人平時要帶上病人卡,卡上註明本人是糖尿病病人,姓名,年齡,住址,糖尿病類型,平時使用的藥物和就診的醫院;還要帶上食品或者糖果,告訴發現自己犯病的人,自己目前很可能是低血糖或將要出現昏迷,儘快幫自己把食品或者糖果放在自己的口中,並及時與醫院聯繫。

再次,少量多餐對糖尿病病人的低血糖發生很有幫助,這樣做可減輕飲食對胰島素的刺激作用,而且在低血糖前就已補充了食物,從而避免了低血糖的風險。最後再跟糖友們強調一次,不能只是降血糖,盡量使用物理的方法控糖,更不能忽略了低血糖。應要做到「兩手抓」,這樣的話才能安全控糖,健康的生活。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先決條件,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如果患者不控制好飲食,血糖就無法調控。

一、把握「低糖、高脂、高蛋白飲食、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糖尿病患者飲食要營養豐富,確保每餐攝入足量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嚴格按時進餐。如果因某些特殊情況使得吃飯時間晚了,那咱不妨先吃點蘇打餅乾、麵包片和水墊補墊補,以補充能量,防止血糖降低。對於糧食、蔬菜、奶、水果、豆製品、硬果類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作為主食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少吃鹽,少吃含膽固醇多的肥膩食物,不喝酒、咖啡,不抽煙。

飲食要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糙米、果仁、穀類、瘦肉、魚等。嚴格限制單糖類攝取量,盡量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白米、白麵粉、麵條、肉汁。豆類及馬鈴薯可以一周吃兩次。

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限制喝水,也不要因為怕夜尿多而減少飲水量。因為如果水分少,血液中的糖濃度會相對較高,造成高血糖,也不利於人體新陳代謝的運行。

二、提倡適量運動,積极參加體育運動改善體質。劇烈運動可致低血糖發生,所以劇烈運動或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適量加餐或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

三、對於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應當嚴格遵醫囑執行,尤其是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正在應用胰島素的患者,應嚴格計算好普通胰島素與長效胰島素的用量比例。嚴密切觀察口服降糖葯的使用,發現低血糖反應時,及時找醫生調整,防止用量過大。胰島素劑量應根據血糖水平調整。一旦發現使用目前劑量的胰島素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及時就醫,請醫生調整劑量,不要自己隨意加減,以免引起低血糖或高血糖。

四、每個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兩件東西:一件是含糖食物如糖果、餅乾等;二是急救卡片,記錄患者姓名、疾病診斷、病情說明、單位地址、家庭住址、聯繫人和電話號碼,以便發生低血糖時,他人或醫生可以根據卡片上的資料給予恰當處理。

對於不是糖尿病的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一日三餐不可少,也不要空腹參加劇烈運動、飲酒,熬夜時適當加餐。

另外,家裡人和同事也該了解有關低血糖的癥狀和處理,以便低血糖時知道怎樣幫你哦。


秋季來臨後,氣溫寒冷身體對能量的需求增加,夜長晝短,如果晚飯或晚點不能維持整個長長的夜間所需要的能量,身體得不到及時的能量補充,那就容易發生夜間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因為擔心血糖超標,經常會飲食過少或者超量運動,所以容易導致低血糖這種常見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在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在秋冬季節的凌晨1-3點左右出現低血糖的經歷,這時除了感到飢餓和心慌之外,第二天晨起還會感到頭痛、乏力等不適。低血糖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搶救的話,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而夜間發生低血糖,則會更難發現和救助,許多患者被發現時已經昏迷或者因此失去生命。

那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預防低血糖?

1、定期監測血糖或到醫院檢查,隨時注意自身血糖變化情況。

2、遵醫囑,規律定量服藥或者使用胰島素。

3、少吃多餐,準時就餐。實在不能按時吃飯,那應該在吃飯時間吃點水果、果汁或餅乾等之類,補充些能量。

4、不要進行空腹運動。運動前要吃些點心,運動量要適當、恆定、循序漸進,可不要太過了。

5、外出時要準備一些餅乾、糖果之類的,如果出現低血糖的先兆及時食用。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吸煙和飲酒。  

7、培養規律的睡眠和起床時間。

8、如經常在夜間某時發生低血糖現象,可以考慮在夜晚增加一餐或者睡前再吃些食物,以少量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點心或水果、牛奶等食物為主,預防夜間低血糖再次發生。

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低血糖要這樣處理↓

1、應迅速補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在迅速補充能量後若癥狀消除,可加餐一頓,但也需注意定量;

3、如患者出現神志不清、昏迷等,家屬應及早將患者送往醫院。

4、患者應隨身攜帶少量糖果或巧克力,並準備好糖尿病信息卡(包括個人信息、聯繫方式等),註明在意識不清時,請救助者將口袋內糖果放入口中或立即送醫院搶救。


血糖值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我們攝入食物後,食物中的糖類、澱粉和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以葡萄糖為主的單糖,這樣才能經小腸吸收,進入血液,被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生理活動或運動所需的能量來源。因此而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如果一時消耗不了,葡萄糖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不過細胞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分過多,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

當血糖濃度低於3.36毫摩爾/升(60毫克/升)時,就會出現低血糖癥狀。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飢餓、面色蒼白、震顫和噁心嘔吐等,嚴重者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睡和昏迷等。整個人就像汽油耗盡的汽車一樣,突然間動不了;或者像電力中斷的計算機一樣突然關機,突然昏倒了。

正常人的血糖濃度相對穩定,人體通過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這對矛盾的激素精密地管控血糖,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但在以下情況下也會出現低血糖癥狀。

1,糖尿病患因服藥不當(降糖藥物使用過度或同時服用阿司匹林等),用藥後未及時進食或吃得過少等。

2,嚴重飢餓,長期不給予攝食。

3,健康者因長時間激烈運動(如長途騎行或爬坡),能量耗盡且補充不及時,引發血糖不足的情況。

低血糖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輕者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易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

4,低血糖的徵兆:初期表現為飢餓、虛弱、無力感、手顫抖、發抖、發冷、心悸、頭暈(痛)、注意力無法集中、失去平衡感、無法控制行動、口舌發麻、煩躁不安、激動發脾氣或抑鬱等,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低血糖的突發應急措施:

1,糖尿病患可能隨時發生低血糖癥狀,所以患者與身邊親友都應該知道如何應付低血糖的突發,因為他隨時有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摔倒。長期處於低血糖狀態的人,因低血糖反應警訊機能受損,所以可能會無徵兆地昏倒。所以糖尿病患者應隨身攜帶病歷小卡處和單糖之類的食物,以供緊急之需。

2,非糖尿病患者的騎友,有時也會因連續2小時以上的激烈騎行,而迅速消耗血糖。如果沒能及時補充熱能,如沒吃早餐、錯過用餐時間或其他原因無法按時充量能量,身體也會發出低血糖警訊。因此,我們建議每隔1小時或20千米,需要補充一次能量,吃點糖果、麵包、香蕉或蜂蜜等食物。喉糖是不錯的選擇,既護喉,又可補足能量。


推薦閱讀:

對於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與低血糖哪個危害更大?
羽毛球比賽,對手猝死,我用承擔法律責任嗎?
低血糖後頭暈怎麼辦?並不是吃顆糖那麼容易!
中老年人吃什麼蔬菜對於降三高有幫助?
練瑜伽一個月感覺身體特別勞累,睡眠質量也不好是怎麼回事?

TAG:低血糖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