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問題會改變一個人多少?


心理問題,是人內在精神因素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而「精神」即情感,是大腦的思維活動。排除深層次的分析,就人的一般情感或情志就包括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七情」。其中怒、喜、思、憂、恐為五志,五志與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繫。

人又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機體。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異常的精神活動,可使情緒失控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人體內陰陽紊亂,從而百病叢生。

我國中醫理論就有如下論述:

常怒傷肝:怒則氣上,傷及肝而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頭昏目眩等,亦是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過喜傷心:喜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但歡喜太過,則損傷心氣。

過思傷脾:中醫認為:「思則氣結。」由於思慮過度,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即可出現食欲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

過憂傷肺:憂是與肺有密切牽連的情志。人在極度憂傷時,可傷及肺,出現乾咳、氣短、咯血、音啞及呼吸頻率改變、呼吸功能受損。

過恐傷腎:驚恐可干擾神經系統,出現耳鳴、耳聾、頭暈、陽痿,並可致人於死地。民間常俗說「嚇死人」,就是因為恐則氣下。

因此,心理問題對人是顛覆性的改變。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和精心的調理和治療。

謝邀,供參考!


心裡問題和心裡活動是有區別的。正常的心裡活動,包括喜怒哀樂。它均影響人的情緒和心情,甚至包括行為的變化。心裡問題就複雜了,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痛著,悲著,一直走不出來,表現情緒上的持續低落。重則影響食慾,誘發體內氣血不調,造成別的疾病,白毛女為何一夜白頭,終究源於思念大春所致。鄰村也有一例,農忙時,又兼顧帶小孫子,3歲小兒玩皮,掉入田頭井裡,大人疏忽,光顧忙開機械收割,發現時,已晚了,孩子沒救了,因無法向兒子,兒媳交待,也無法向自己交待,限入極度悲憤之中,茶不思,飯不飲,不到50歲強壯漢子,不到一月,頭髮也白了,人瘦了幾圈。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誘發精神失常。心理醫生,但凡多採用,換下環境,心理疏導。原則心病要用心的醫。生活中,諸如情感問題,還有人有了重大疾病,出現嚴重心理問題都會加速向壞的方面發展。很佩服紅絲帶群體,得了癌症,仍然笑對人生,心理問題解開了,更有利疾病的治療。心理問題改變一個人多少?或許應該從這些事例中,知道一些原因,和結果。


感謝邀請,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我懂的少之又少,但我深信心理問題對一個人起著不小的作用,陽光,開朗的人看世間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看身邊的人都是那麼熱情友好。可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封閉自我,不善言談,不能很好的搞好人際關係,大好的機遇會與你插肩而過。我們客服一切心理障礙,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希望就在前方,勝利在向我們招手。


1、心理消極。想不開的人往往表現為性格內向,情緒消沉,自信心不足,喜歡以消極的態度看待事物,對事物的結局估計悲觀。

2、偏執人格。想不開的人往往把思維停留在某一點上,不輕易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認識,並沿著偏執認識走下去,甚至碰得頭破血流也不回頭。

3、固定思維。想不開的人思考問題總是走同一條老路,缺少變通。

4、不思進取。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靈活的思維方式是在實踐和學習中鍛鍊出來的。由於消極心理的作用,想不開的人往往心存惰性,不願學習、鍛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5、自我干擾。有時,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思維就會跳出狹隘的圈子,出現積極的轉機。這在旁觀者看來是極為清楚的,可是當事者卻執迷不悟,排斥正確意見,把問題看得太死。

人為什麼想不開?以上就是5大原因的介紹。那麼,該如何放下、解脫呢?

1、別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也別太在乎自己的所謂高興、痛苦等種種情緒。只要是正當的事情,保持專註地去做,別動太多的心思,別有太多的心計,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就自在了。

2、不要羨慕那些很有心計或所謂謀略的人,他們實在是活得不快樂,不自在。所以,我不太喜歡跟頭腦靈活的人打交道,跟他們在一起我覺得累。我喜歡實在一點,直接一點,真誠一點的朋友。

3、那些戴著厚厚面具的人,他們表面上可能表現得很平靜,內心卻不知比我們活躍多少倍,當然,他們消耗的能量和精力,自然也比我們多多了。所謂得不償失啊。

所以,我們寧願讓自己平靜點,想開點。想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幹嘛?let it be.讓自己的心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歇歇吧,也保存點生命的能量。要知道,我們從懂點事開始到現在,這顆狂心可從來沒有歇停過啊。

其實,只要人們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不斷擴大知識面,加強思維方式的學習和得高,就能拓寬思路,擺脫偏見,不再想不開,而能想得開了。如果實在想不開,也沒關係,時間長了就好了。


推薦閱讀:

天一原創,上聯:學生學知識,知識報國國家興?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怎麼理解?
女博士經驗談:讀研讀博,你得擦亮眼睛選導師
英語的熟練程度對於學習西班牙語有怎樣的影響?

TAG:教育 | 心理 |